5、市场分析报告-销售集团_第1页
5、市场分析报告-销售集团_第2页
5、市场分析报告-销售集团_第3页
5、市场分析报告-销售集团_第4页
5、市场分析报告-销售集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市场分析报告-8-二〇一二年八月十日二〇一二年八月十日市场信息技术研究所煤炭市场形势分析报告13/13煤炭市场形势分析报告1-7月,煤炭市场总体处在下行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五月份后,煤炭价格急转直下,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对后面几个月市场的看法,三季度不乐观,四季度不悲观。但煤炭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供大于求的局面,我们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心理准备。第一部分:1-7月煤炭市场运行情况回顾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影响,全社会发用电量增幅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进入四月份后,水电出力大幅增加,火电发电量出现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电煤消耗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煤炭需求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国内煤炭产量依然保持平稳增长,进口煤大幅增加,导致国内煤炭市场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煤炭价格持续快速下跌,中国煤炭市场进入近十年来最困难的时期。一季度,煤炭市场延续了2011年末价格持续下行的态势。4月份,由于大秦线检修对煤炭市场心理预期产生影响,环渤海港口价格出现了连续六周上涨。5月份,随着大秦线检修结束后煤炭运输能力的释放,港口库存开始逐步增加,价格开始小幅下滑。6、7月份,社会库存高企,需求进一步萎缩,市场成交清淡,环渤海港口价格大幅下降。截止目前,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已跌至615元/吨,较6月10日下跌130元/吨,较6月初下跌155元/吨,较2012年初下跌175元/吨,较2011年的高点下降245元/吨。具体来看,二季度以来煤炭市场运行呈现出以下九个特点:发电量增速大幅放缓,火电连续三个月负增长,电煤需求萎缩1-7月,全国发电量2.7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7月份发电量4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较6月份同比零增长稍有好转。从火电数据来看,1-6月,全国火电发电量1.87万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2.6%。其中,4月全国火电发电量304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5月全国火电发电量301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6月全国火力发电量29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连续三个月负增长。7月份,华中来水偏丰,水电资源富集地区电力外送明显增加,而部分火电资源富集地区(内蒙、山西等)的火电机组停备容量较大,火电输出能力受到限制,预计7月份火电仍将延续负增长的势头。图1.日均发电量及同比增速图2.日均火力发电量与同比增速从沿海六大火电企业(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的情况看,2012年4-7月共消耗煤炭6978.14万吨,同比减少370.21万吨,降幅为5.3%。图3.沿海六大火电企业库存及日耗日耗同比偏低的原因主要是:=1\*GB2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耗煤行业持续低迷。=2\*GB2⑵气温适宜,生活和三产用电保持平稳。7月中旬,空调负荷上升较快,但主要是提高了瞬时负荷峰值,对实际用电量的拉动作用有限。=3\*GB2⑶水电,特别是未纳入统计口径的小水电,出力大幅增加。=4\*GB2⑷跨区送电快速增长。钢材需求不旺,钢市持续低迷,炼焦煤需求疲软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明显弱于往年,只在3月中下旬期间出现过短暂回升,4月份后,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市场弱势下行,到5月下旬,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已跌回到年初低点,钢铁企业亏损面加重,6月份以后市场仍难见起色,价格更是运行乏力,低位徘徊。7月份进入钢材市场传统的需求淡季,市场价格下行速度加快,到7月中旬,各品种市场价格均创2011年以来新低。8月份钢厂出厂价格大幅下调,效益将较6、7月份持续下降。经济增速放缓,钢材需求减少,但钢材产量却持续保持高位,加剧了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1-7月全国钢材产量5.49亿吨,同比增加6.1%。7月份以来,受钢价大幅下跌影响,钢铁行业限产停产现象增多,7月份钢铁产量出现环比回落,但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图4.钢材日均产量及同比增速受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的影响,炼焦煤及焦炭需求受到抑制,价格也呈现震荡回落的趋势。煤炭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煤炭产量继续稳步增长1-6月份,全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7.7%。“三西”地区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内蒙古生产原煤51720万吨,同比增长14.8%;陕西生产原煤21388.29万吨,同比增长10.47%;山西生产原煤46381.65万吨,同比增长12.87%。1-6月份,全国炼焦精煤产量累计达到2.67亿吨,同比增长6.0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6个百分点。其中6月炼焦煤产量约0.49亿吨,同比增加4.85%,增幅较之去年同期提高3.59个百分点。山西省政府于2009年3月启动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重组在2010年底基本结束。新整合矿井在经过一年多的技改施工后,产能即将集中释放。内蒙古和陕西也有相当部分新建矿区在今年形成产能,煤炭产能较快增长的趋势难以扭转。进入7月份,受市场行情影响,各产煤大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限产停产情况,如果市场依旧低迷,后期减产的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但总体来看,即使实施阶段性限产,煤炭供应仍会保持总体平稳状态。4、进口煤对市场冲击严重,亟待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1-6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4亿吨,增长65.9%;净进口1.34万吨,同比增长77.5%。同期,环渤海主要港口煤炭下水量出现负增长。1-6月,进口煤在全国下水煤的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21.9%提高到了31.1%,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进口煤不仅填补了东南沿海全部新增煤炭需求,还挤占了一部分国内下水煤的市场。造成进口煤大量增加有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原因:(一)国内因素1、2002年以来,以钢铁等高耗能、高投资行业驱动的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价格上涨较快。这是中国过去十年煤炭进口量增加、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在部分时段,由于气候、运输瓶颈等方面的原因,“北煤”不能满足南方沿海地区的需求,印尼煤、澳洲煤“趁虚而入”。 (二)国际因素 1、国际经济增长形势与煤炭消费量高度正相关,发达国家经济总体上表现低迷,欧、美等经济体减少了煤炭进口量,而这些减少的量大部分流向了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表1:2008—2011年世界主要煤炭进口流向变化(单位:万吨)(单位:万吨)20082011增减量幅度世界8902488215-809-0.9%日本1935117618-1733-9.0%欧盟2034418322-2021-9.9%美国40251414-2610-64.9%巴西203722191828.9%韩国1004012971293129.2%印度604711840579395.8%中国43662224417878409.5%2、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页岩气等替代能源的大量开发使用加剧了美国等国煤炭需求的下滑,推动了煤炭出口。2001年至2011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从631.8亿立方米增长到1477.0亿立方米,增幅达133.8%;页岩气产量占天然气总产量比重由11.0%提高至24.8%。2008年至2011年,美国煤炭消费从10.2亿吨下降至9.1亿吨,降幅10.5%。2011年,美国出口煤炭9730万吨,同比增长31.3%。进口煤的价格优势与国际海运费大幅下跌等因素有关,也与我国的税收政策有密切关系。据初步测算,煤炭主产区涉煤收费,山西为120-130元/吨,陕西为140元/吨,内蒙古为133元/吨。再加上铁路建设基金,要占到煤炭总成本的30%左右。而进口煤在进入国内市场时执行零关税,广州甚至还给予10元/吨左右的补贴,使进口煤获得了超国民待遇。如果国家能够消除一部分国内煤炭的不合理收费,并适当恢复进口关税,国内煤炭竞争优势将得到提升。5、市场饱和由南向北梯次发展,产地和消费地煤价跌幅基本拉平本轮市场饱和从受进口煤冲击最严重的华南地区开始,逐渐向华东发展。同时,受水电增发影响,华中和西南地区也出现了煤炭滞销的情况。目前,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直达市场也已接近饱和,只有相对独立的新疆和东北市场未受明显影响。价格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产地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下降150-180元/吨,中转港和消费地价格下降约170元/吨,产地和消费地煤价跌幅基本拉平。6、降水偏多,气象条件对煤炭需求形成抑制今年5月以来,华中重点流域及三峡水库来水较去年同期偏丰九成,四川、湖南、重庆、江西主要水电厂一度全部满发。从5月起至6月24日,华中水电发电量393.6亿千瓦时,占统调发电量的40%,同比增长41.4%。相关各省普遍按最小火电开机方式安排电网运行,全力消纳水电。上半年全国水电增长9.9%,其中,5月份增长31.1%。6月份增长19.4%。三季度,水电进入了传统的旺季,其发电量和供电量将有明显的上升势头,这将继续对动力煤形成抑制。7、社会库存冲高回落,但高库存可能成为电厂长期策略6月19日,北方主要装港总库存达到2454万吨的高位,随后缓慢回落,目前维持在2300万吨的水平;全国重点电厂库存同样在6月10日达到9313万吨的高点后缓慢下降,截止8月6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642万吨,库存较去年同期增加2458万吨,增长39.7%;较6月10日下降671万吨,降幅为7.2%。图5.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及可用天数库存回落主要是由于前期库存达到极限,电厂为消除高温煤等原因造成的。考虑到7-8月份台风较多和三季度末冬季备煤即将启动,电厂在年内将保持库存的高位运行,以赢得市场主动权。8、北方港口和铁路运力相对宽松,铁路运力对供给的制约作用减弱今年上半年,煤炭运输相对宽松,西煤东调和北煤外运比较畅通。北方港口煤炭发运量处于中高位,没有出现严重的船等货现象。就北方各港压船情况来看,除了大秦线检修之前的2月下旬到3月份这一阶段的抢运时期,北方秦皇岛等港口出现大量的船舶在锚地等靠的现象以外,其余时间,秦皇岛、唐山等港口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压船现象。4月底,大秦线检修结束后,铁路部门积极增加车流,全力向港口方向增运煤炭,在需求不足、调进高于调出的情况下,5、6月间北方港口和下游电厂煤炭库存快速增长,北方煤炭压港严重,南方接卸港和电厂锚地也出现大量压船现象。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从3月26日开始持续大幅下跌,直到7月3日才小幅回升。这轮下跌,历时105天,累计下跌393.99点,跌幅达40.8%。截止8月9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已回升至684.8点,较7月2日上涨112.59点,涨幅为19.7%,反映出海运煤炭需求已出现好转。图6.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1月至6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11.66亿吨,同比增长4.5%,低于连续两年保持的13%以上的增长。铁路运输保持通畅,对供给能力的制约作用减弱。9、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形成煤炭需求下降是国民经济发展下降的一个必然结果,2012年煤炭产量过剩这个现实已经形成。1-6月份,全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3890万吨;净进口1.34亿吨,同比增加7400多万吨。而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9.7亿吨,同比仅增长2.8%。截止6月底,全社会库存3.8亿吨,同比增加9247万吨,环比增加1500万吨,也说明形势非常困难。第二部分:后期煤炭市场形势分析目前,市场出现企稳迹象,有望在三季度形成阶段性底部。但由于当前库存高企,宏观经济继续对煤炭需求形成抑制,煤炭供需形势难以在三季度逆转,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是今年最困难的时期。具体来说,后期影响煤炭市场基本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经济低迷将继续抑制煤炭需求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这是从2009年2季度以来经济增长首次低于8%。7月CPI同比上涨1.8%,创30个月来新低。7月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创下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CPI、PPI双双持续回落,一方面表明通胀压力完全缓解,另一方面也暗示实体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两项指标的回落也为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显示当前经济发展仍有下行压力。从分类指数上看,生产指数为51.8%,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增速继续放缓;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2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外贸增速均明显放缓。数据显示,今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4%,比上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4.2%,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1-6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7.1%,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7月宏观经济数据延续6月的下行趋势,经济触底企稳的迹象仍未体现,经济触底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的刺激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二)季节性因素将缓解市场供需矛盾1、“迎峰度夏”将有助于提振煤炭需求“迎峰度夏”的高峰期已经到来,气温回升,负荷增加,华东、南方地区最大空调负荷占用电负荷峰值的比重超过30%,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比重甚至接近一半,电煤消耗明显增加。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华东五省的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有可能形成大面积酷暑天气。据此预计,全国最大空调负荷将有可能达到1.8亿千瓦,比去年增加4000万千瓦左右。用电和煤炭消耗的增加,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进入7月份后,全国重点电厂日耗煤明显增加,较6月份日均耗煤332万吨的水平增加30万吨左右,预计8月份日耗仍将保持较高水平。2、水电出力在9月份,最晚在10月份必然减少,火电需求将增加。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水电出力的高峰集中在二三季度,后期水电出力必然回落,火电需求将有所增加。(三)炼焦煤市场依旧承压目前炼焦煤产能过剩,经济回暖迹象不够明朗,国际环境错综复杂,近期由于高温多雨天气增多,钢铁下游行业进入消费淡季,库存已开始上升,钢材市场压力将逐步加大。9月份,季节转好,施工进度加快,需求较暑季将有所释放,钢材市场价格或将出现阶段性回升,但由于钢材产能基数较大,供求矛盾的长期性,会对市场形成压力,将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