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_第1页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_第2页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_第3页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_第4页
第1章 社会保障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保障学

SocialSecurity主讲:张丽君QQ:346949734

社会保障学参考教材:1,《社会保障概论》李晓林著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2,《社会保障导论》洪进杨辉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科学性质与理论渊源二、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三、社会保障制度四、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科学性质与理论渊源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西方的理论渊源中国的理论渊源(一)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对于这门学科,专业视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中国人大教授,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成功指出: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二)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西方的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论2、宗教思想中国的理论渊源1、大同社会论2、社会互助论3、仓储后备论4、社会救济论西方的空想社会论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人们就幻想着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压迫与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并著书立说来阐述自己对理想社会的主张。西方的空想社会论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西方的空想社会论柏拉图在《理想国》,讨论了民主、宗教、教育、男女平等等问题,反对私有制,强调分工与互助,追求公产制度与财产公有,主张消除暴力与贫困对立,亦即平等和社会秩序和谐等,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有重大影响。西方的空想社会论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乌托邦》,批判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宣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分配公平的理想社会。空想论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贡献在于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主张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西方的宗教思想宗教教义在客观上表达了博爱、互助、平等的思想,如基督教强调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为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与社会保障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西方的宗教思想宗教对社会保障而言:一是奠定并强化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互助等道德基础;二是提供了制度安排最初的方法示范;三是补充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因此,宗教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不仅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中国的理论渊源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中国的大同社会论孔子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的大同社会论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描述了一个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中国的大同社会论《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中国的大同社会论康有为于1902年完成了《大同书》,描绘了有关养老院、教育与医疗福利,亦即社会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等。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先生对民主之国有比较全面的描述。中国的大同社会论中国的大同社会论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这个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管理社会的是被选举出来的贤能,而选举贤能的权力在于“天下”,也就是全社会的民众,所以说权力公有。走向共和_孙文演讲.flv中国的社会互助论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有要实现人民老有所养、孤幼有所依、无饥无寒和安居乐业的思想。孟子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二、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一词,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表明国际组织正式采纳“社会保障”一词。二、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据统计,1949年实施各种类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有58个,到1997年已经增加到172个。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要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国外对社会保障的界定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社会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为自己及家庭的健康与幸福,对衣食住医疗及其他社会服务设施享有一定的权力,对于因失业、疾病、残疾、寡居、老年等情况以及由于个人不可抗力而遭遇到生活危机,无法为生时,享有获得保障的权力等。强调了公民对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性。美国:“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庭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中。”日本:“社会保障是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生活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世界上的高福利国家2010年,伦敦民间智库列格坦研究所,对覆盖全球90%人口的110个国家,根据89个变量进行了排名,这些变量可归为8类,分别是:经济、创业、政府管理、教育、健康、安全、个人自由和社会资本。从而评出全球十大最幸福国家。

这些国家是挪威、丹麦、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加拿大、瑞士、荷兰、美国

世界上典型的高福利国家:一、法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

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

法国医疗保险全民免费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最多交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全免费。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孩子每个学期开学时可领取250欧元的补助。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150欧元的幼儿补贴。如果父母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或减少工时,则每月可领取320.67欧元到484.97欧元的育儿补助。世界上的高福利国家二、美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2011年美国GDP初值1508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人均48352美元。

研究数据显示,一位贫穷失业的美国母亲,如果她有二个孩子,领取的社会福利相当于年薪36000美元的工人。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大学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美国医疗福利美国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每年投入的庞大医疗支出高达2.2万亿美元,占GDP的16%,占政府支出的20.8%。

基本医疗准则是: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

你有钱,那就由保险公司支付,保费由个人负担小部分,政府负担大部分;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世界上的高福利国家三、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

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

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二)我国对社会保障的主要界定香港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香港官方界定的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关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府设立的制度,运用大众的财富,给予需要的人最基本或应得的援助,藉以维持生活需要,以及配合社会发展,增加国民福利。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孙光德、董克用,2000年)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立法强之规定的、由国家和社会出面举办,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受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

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机制,它不仅是为了使社会成员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要致力与增进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3、社会保障范畴的四个基本特点通过上面对于社会保障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范畴的一些基本特点:

第一,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时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利去实施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是法律制度。在现代的法制社会中,政府通过立法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国家、组织、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依法实施,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第三,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双重目标,即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和不断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成员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个体的尊严、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类基本权利的尊重等)。

第四,社会保障具有全民性,保障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无论在何种部门和行业工作的劳动者,只要出现聊生存困难或丧失了劳动能力,都应该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结构框架和

制度特征1、社保制度的结构框架1952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中规定的九类社会保障:

1)医疗照顾(MedicalCare)2)疾病给付(SicknessBenefit)3)失业给付(UnemploymentBenefit)4)老年给付(Old-ageBenefit)社保制度的结构框架5)职业伤害给付(EmploymentInjuryBenefit)6)多子女家庭给付(FamilyBenefit)7)生育给付(MaternityBenefit)8)残废给付(InvalidityBenefit)9)遗属给付(SurviviorsBenefit)2、制度特征国家主导性(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法制性(依据法律规定执行)社会性(对象、责任和义务、管理)福利性(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建立。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社会保险项目社会保险主要项目:养老保险残废保险死亡及遗属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疾病和生育保险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身、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根据法律或行政规定给予的社会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不能正常参加劳动的群体。社会救助的待遇标准低于社会保险。济贫法坚持的是一项“不够格”的原则,即一定要使依靠救济的贫民的状况比最低一级的靠工资为生的人的境况要差。社会救助的主旨是反贫困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在保障生存的基础上,免费或低费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给人以实惠和方便,以提高生活水准,改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由四个部分组成:公共福利事业

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员工福利

特殊社会福利公共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指集中收养社会孤老、残、幼的机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主要类别是:托养福利事业单位。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等;康复事业单位,包括干休所、荣军院、疗养院、休养所、伤残军人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用品供应站等;殡葬事业单位,包括殡仪馆、火葬场等;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特征(一)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中的特殊层面,即需要给予特别帮助、救助、援助的人;(二)以国家举办、财政投入、政府管理为主,鼓励多渠道投资,社会各界资助;(三)一般按行政区划设置,划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实行分级管理。社会收养福利单位●宗旨: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业务范围:孤儿与弃婴收养家庭无力照管残疾儿童收养“三无”老人收养家庭无力照管老人收养在华无人照顾海外侨胞与外籍华人收养老人自愿有偿收养精神病人收养收养对象康复治疗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给员工的报酬。福利是对员工生活的照顾,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除工资与奖金之外的一切物质待遇,是劳动的间接回报。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或退休金等形式。员工福利如:物价补贴、差费补贴、带薪休假、带薪事假、优惠住房、生活补助、职工食堂、过节礼品………台灣高科技公司為員工提供情緒假更有津貼

在台灣,有高科技公司為員工提供綪緒假,員工在工作期間若情緒不好,不需要請假程序,只要告知同事,便可離開辦公室兩小時,公司更會提供二百元新台幣津貼,相等於約五十港元,而且还可以到公司楼下的理发店免费洗头。員工每月最多可以放兩次情緒假。除了情緒假,公司更找來特約髮型屋和按摩師,讓員工每月享用兩次。该公司表示,過往曾經放情緒假的員工,不是因為出現家庭糾紛,大部份是因為心儀的球隊(林书豪)之前一晚輸波,心情不好。情绪假公司目前员工流失率非常低,而且很多人都希望到这样的公司就职。大企业的员工福利某石油公司员工晒中秋福利1:现金1.2万加8000元购物卡某石油公司员工晒中秋福利2“正式工中秋福利:1.8万元,非正式工福利:3000元。”“我们单位今年的双节福利,中秋节:‘1W2(即1.2万元)现金+8000元杭大购物卡+3000元月饼券+1箱红酒+2箱水果;国庆节:8000元的旅行奖金+1台苹果MacBookAir(笔记本电脑)———我们是一家世界500强的石油公司,具体公司名字就不说了……’”4、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上的特殊公民—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旨在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社会保障制度主体的三个大类:国家(通过社会保障职能机构)用人单位社会成员个人客观上存在着各级政府、各个用人单位、社会成员个人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不懈地努力,这要求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要保持动力结构与激励结构(相对称)、信息结构与决策结构相对称。(三)、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在现实的客观上存在着各级政府、各个用人单位、社会成员个人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为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不懈地努力,这要求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上要保持动力结构与激励结构(相对称)、信息结构与决策结构相对称。1、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第一责任人、主体、最后非完全责任人)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中具有第一责任人的地位,其原因:一.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扮演着执行主体的角色二.政府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方主体,是指中央决策机构和承担调控和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责任(六)一.提供“兜底”的责任,扮演“最后出台”的角色二.让税、让利等优惠政策三.消化制度转轨或政策变更的成本四.中央政府有责任为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五.承担公务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六.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的转移支付项目的资金来源2、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障中的义务: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费;为本单位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障的参保手续;代为扣缴劳动者个人应缴纳部分用人单位拥有以下权利:要求社会保障机构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就与本单位有关的社会保障争议提出诉讼或仲裁;监督社会保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3、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劳动者个人是提供劳动并获取保障的主体。社会成员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义务:缴纳社会保障费参与社会劳动或为社会做出贡献(先天残障者除外)社会成员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在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到自然灾害及丧失劳动机会、失去生活来源时,享有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领取社会救助、享受社会保险及其他待遇的权利;享有要求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及其他服务事项的权利;社会成员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享有就与本人有关的社会保障争议提出仲裁或者提出诉讼的权利;享有监督社会保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关工作状况和行为的权利;四、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作为一个有机体,社会经济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往往处于非均衡状态,包括有诸多不协调、不稳定的风险性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对社会经济安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与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是有形的、可感知的,且有来有去。如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突发性自然灾害等等;

一般来说,它并不能独立地危害社会安全运行,常常是与社会经济因素联系和结合起来,而成为一股破坏社会运行安全的巨大力量。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伤亡人数: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经济损失情况(截至2008年9月4日)

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国内社会援助情况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总计594.6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总计594.0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268.80亿元

捐赠区:国家电网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