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民族历史调查的重要意义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与仡佬族研究
1983年以来,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创办,贵州民族研究所组织了多项人才对少数民族“六山六水”地区进行的全面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经过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全面的调查研究。从调查研究的过程与类型来看,这是一项承前启后的历史性研究。从调查研究的内涵来看,这次调查既继承了过去重视社会形态,重视历史,重视经济文化类型研究的长处,又突破了以往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加大了民族文化调查研究的力度,并取得丰硕成果。这次调查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贵州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画上了一个圆满的规范的阶段性调查研究的句号。今试以仡佬族的研究为例说明之。一两代树立上的湾族间的地位,且多见成周及朝的机构设置中国民族学渊源久远。古代史籍文献中关于各边疆族群的记述可归入描述性研究范畴。其中有关仡佬族及其先民的记述,可以上溯至《史记·西南夷列传》。太史公曾亲历西南地区,“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其所闻见,记述了具有“A结,耕田,有邑聚”物质文化特征的夜郎等部落属民。再上溯,还可以追至《管子·小匡》,春秋时齐恒公得管仲辅佐,多次大会各地诸候首领,欲树立其盟主地位。当时,今贵州境内有前往会盟。是迄今为止所知贵州最古的名称。更溯源,其先民可属于周朝初年到成周(今河南洛阳)进贡丹砂(水银)的“卜人”族群,见载于《逸周书·王会解》,以及商朝初年南方的“百濮”族群。汉朝曾依其古称命在此地所设郡名为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夜郎国(古代地方及部落政权皆可称“国”,今之中国古称“天下”)为竹王所建,称其族人为“夷獠”。《华阳国志》记载了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南中(今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及广西西部)的濮人和獠人,但将夜郎王族称为“夷濮”。夜郎是战国末年至汉朝初年贵州的一个地方政权。《魏书·獠传》第一次为“獠”人立传,具体地记述了当时“獠”人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概况。隋唐时期史籍文献中出现“犭葛獠”、“犭乞犭老”等族称记载,见于(隋)《武陵记》,(唐)《元和郡县志》、《旧唐书》、《新唐书》等。以后,各朝各代史籍典志关于“獠”和“犭乞犭老”(仡佬)的记述不绝于书。或记其分布迁徙,或记其物质生产生活及社会习俗,或载其对封建王朝的向背。《元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元朝在贵州设置的若干“犭乞犭老”长官司,反映出当时仡佬族聚居情况。元代史籍还记载了滇川黔边境地区的“土獠蛮”(又记为“秃剌蛮”)。明代载籍中开始固定记为“犭乞犭老”,并且说明“犭乞犭老”就是“獠”,还按其服饰等习俗特征区别为红仡佬、花仡佬、打牙仡佬、剪头仡佬等。明清两代方志中,对仡佬族各支系的分布和习俗有更详细的记载。历史文献中关于仡佬族的记述虽然多数只是零星点滴,但仍然能够从不同侧面或略或详地昭示出仡佬族及其先民历史存在的轨迹。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其族称为“仡佬族”。二对贵州湾族的调查研究用近现代民族学理论方法对仡佬族进行实地考察,比较著名的如20世纪40年代,法国民族学家鲍克兰(InezDeBeau),她在中国人类学家吴定良博士的帮助下,到过贵州安顺湾子寨和黑寨,还到过镇宁和郎岱进行过实地考察,发表了《贵州仡佬族的历史和现状》一文。她收集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仡佬族的记载,认为仡佬就是“獠”。她注意到凌纯声把“獠”和联系起来视为一个民族集团的观点。她还主张把贵州仡佬的研究与湘西的仡佬、贵州的木佬、噶当和仡兜、云南的民家和那马,以及缅甸的卡伦人加以比较。但是她的这类意见多半发自于两族之间有个别文化现象相同或相似形成的印象。在后来新中国展开的大规模民族调查研究中,发现湘西的仡佬族已融入相邻的苗族和汉族之中。贵州的木佬后来被识别为仫佬族,仡兜识别为苗族。云南的民家和那马识别为白族。在实地调查中,鲍克兰还记录了一些仡佬语词汇。她把仡佬族保存的最后几套仡佬服装也收藏走了。在鲍克兰之前,比较著名的还有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克拉克(S.R.Clarke)著《在中国西南部族中》,他在中国传教达33年,在贵州安顺传教20年。他曾收集安顺仡佬语词汇,并且认为仡佬族是当地的土著。此后,中国人类学家芮逸夫著《僚为仡佬试证》。从汉语古今读音的差异及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中,论证僚就是仡佬。三重新整理出《湾族史》,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贵州仡佬族地区派出了中央访问团,1955年进行了民族识别的调查研究工作,1956年正式公布仡佬族名称。同是,建立了遵义平正和仁怀安良两个仡佬族乡。1958年秋,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深入仡佬族地区进行调查,参加单位有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范围主要是贵州省仡佬族分布地,1958年仡佬族共有24000人,分布在贵州省的黔西、织金、六枝、镇宁、关岭、普定、大方、清镇、仁怀、水城、安顺、遵义、平坝、金沙、兴仁等20多个县,还有数百人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调查所得的资料用来编写《仡佬族简史简志合编》(草稿)。贵州省参加编写仡佬族简史简志的有田曙岚、刘绍励、詹倩韶、李文杰、黄光锐、纪森、张正东、何家礼、胡积德。由田曙岚任组长。至1959年写出《仡佬族简史简志合编》(草稿)。1960年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成立,又组织人员对仡佬族进行补充调查,对草稿作了补充和修改。这一次参加编写的人员,除原班人马中的贵州民族研究所成员之外,增加了邹世恒。由何家礼任组长。1963年写成《仡佬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铅印成册。后因从1963年以后的一连串的政治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仡佬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被搁置下来,既未能正式出版,又未能进一步完善。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仡佬族调查,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次对仡佬族的社会历史调查。但又由于预先确定的调查重点在阶级关系、经济情况、社会形态等问题,虽然也注意了历史和语言的调查。但是,在指导思想上,把民族文化风俗视为“无关紧要的奇风异俗”,对其调查研究被批评为“资产阶级猎取奇异”。受这种极左的指导思想束缚,当时虽然田曙岚、王尚志(仡佬族)、邹新民等一起,曾经对仡佬族文化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积累,编写了《仡佬族的生产情况》、《仡佬族的生活情况》、《仡佬族的信仰和婚丧风俗》、《仡佬族的节序风俗》等等。但最后都只是打印资料,未能正式发表或出版。我在1979年、1981年、1986年三次到仡佬族地区深入村寨调查,1994年到务川开会,又得田金海先生(仡佬族)及其他仡佬族人士赠送他们积累的资料,这些资料归纳起来,写成了《仡佬族》(限5千字)、《仡佬族文化史》(限5万字)、《仡佬族文化志》(限6万字)。尽管20世纪50—60年代没有公开出版过仡佬族社会文化历史的调查报告或专门著作,但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的筚路蓝缕之功,终究不可埋没。其间,贺嘉善女士、陈书田先生、陈其光先生在仡佬语的调查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们收集了普定窝子寨、织金牛洞、遵义青龙、遵义尖山、关岭顶银、织金龙泉等地仡佬语材料,编入《仡佬族使用语言情况》(初稿)。后来,贺嘉善在1983年编写出版了《仡佬语简志》。从1960年到1963年,在困难的条件下,田曙岚先生在自己长期深入仡佬族村寨从事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夜以继日,系统爬梳整理仡佬族和夜郎国史料,撰写了《“僚”的研究与我国西南民族若干历史问题》,由贵州民族研究所里的热心人帮忙义务刻写油印100本(1963年6月印成),散发给大家。在文革结束以后,面对浩劫之后学术领域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正是这本以资料丰富完整见长的著述,帮助年轻一辈的学者解决了当时学术资料匮乏急待弥补的问题,使贵州社会科学学术界得以迅速地进入了夜郎讨论的学术活动中。此时田曙岚先生已经辞世。在1978年8月第一次夜郎学术讨论会上,许多与会学者在发言时,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田曙岚先生在夜郎国研究方面所做的资料奠基工作的敬意。后来,贵州民族研究所又专门拨出人力物力,整理铅印了《“僚”的研究与我国西南民族若干历史问题》,辑入贵州民族研究所编印的《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八集(1981年9月)。田曙岚先生在广泛接触各种学术的见解和实地考察的材料之后,经过自己的研究,在这部著作中提出“濮——僚——仡佬”相承袭说,为深入探明仡佬族来源开辟蹊径,并为仡佬族夜郎国与夜郎国关系研究奠定了资料方面的坚实基础。但是在当时,濮和僚的历史内涵尚未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濮、僚与仡佬相承袭说并没有引起注意。四调查报告的写作背景“六山六水”调查研究工作的启动,揭开了仡佬族研究的新篇章。一方面,极左的教条主义的框架已经被历史所抛弃。民族学家完全可以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族文化的各种存在形式,例如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实地的客观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环境的宽松和科研经费的充裕也使调查得以充分地进行。1982年至1990年的民族识别工作的再一次开展,对黔北道真、务川、正安、石阡等县仡佬族的调查研究和识别,之后,成立了道真和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分布地区远比过去扩大,人数也增长很多。对仡佬族调查要求的范围也更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开展这一场深入持久的实地调查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装备,如性能良好的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等。总之,这是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规范化的民族学实地调查研究。“六山六水”的调查带动并促进了贵州民族研究各方面工作顺利进行。在这一时期仡佬族研究能够承前启后,完成许多重大成果,都是与“六山六水”的调查分不开的。例如,《仡佬族简史》的编写出版,《仡佬族》(志)的问世,《仡佬语研究》的成书等。虽然1979年经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批准,由国家民委组织编辑、修订,出版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套丛书”,确定《仡佬族简史》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负责编写。但直到1984年,才正式成立由胡积德、万斗云、翁家烈组成的编写组,胡积德任组长。编写组人员深入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仡佬族居住地区,作了大量的调查,并查阅了有关史志文献,在《仡佬族简史简志合编》的基础上,1985年写成《仡佬族简史》第一稿。同年6月,贵州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在贵阳召开了有从事仡佬族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及仡佬族知识分子、干部代表参加的审稿会,与会同志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会后,编写组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写成了第二稿。1986年初,由侯绍庄通篡,写成第三稿。8月,经综合各方面意见,整理出第四稿。1987年秋在贵阳召开了第三次审稿会。会上,各地仡佬族代表要求补充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仡佬族的情况。经省编委会研究决定,由编写组在第四稿基础上作适当修改,组长胡积德负责统篡,交编委会副主任陈永康审定。4月,陈永康带领考察组赴广西隆林、云南文山州有关县进行仡佬族历史、现状考察。1988年5月,陈永康在遵义主持定稿会,最后定稿。1989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就在《仡佬族简史》编写审定的过程中,翁家烈先生先后发表了辑入《贵州民族调查》(即“六山六水”调查报告集,以下注明之一、之二……)的若干篇调查报告,如:《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调查》(之三),《松桃、江口、石阡、思南、正安五县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之四),《黔西县民族调查报告》(之五),《关岭县仡佬族宗教信仰评述》(之六)等。与此同时,张济民先生也发表了《大方县普底乡仡佬族的鸡卜与禁忌》之三)、《六枝仡佬语调查报告》(之二)、《大方县普底乡仡佬语调查报告》(之三)、《晴隆仡佬语调查报告》(之四)、《平坝县大狗场仡佬语调查报告》(之六)等。这些调查报告为《仡佬族简史》的定搞提供了学术的依据。例如,大方县普底乡的调查报告,从当地仡佬族的自称和彝族对仡佬族的他称方面,提供了仡佬族是濮人的直接证据。仡佬与僚、濮的源流承袭关系的论点终于被大家所接受,并写进了定稿的《仡佬族简史》中。又如,翁家烈先生的专著《仡佬族》,1992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全面记述仡佬族的文化志,是填补空白的著作。正如翁先生自己坦言:“十多年来,我如饥似渴地终年埋头于有关仡佬族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社会历史的采访、考察。走访了黔、川、滇、湘、桂等省区仡佬族所居住的和与仡佬族先民有关的村村寨寨。先后写出了数十篇有关仡佬族的论文和一些专著。”这十多年最主要的就是“六山六水”调查的十年。其资料来源主要依靠“六山六水”调查中所得。因为翁先生所发表的调查报告都是按照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提纲进行实地调查后撰写成的,其调查范围包括地理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历史迁徙来源、风俗习惯、岁时节日、民间知识技能、宗教信仰、神话与禁忌等等。调查资料极为详细具体。即便是专题调查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没有遗漏基本情况的调查。可以说,没有“六山六水”的实地调查,也就没有这第一本由翁家烈先生撰写的规范的仡佬族志。再如张济民先生的专著《仡佬语研究》,这是一部44万言的巨著,由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出版。其材料的基本来源是辑入“六山六水”调查18集调查报告中的,总字数达数十万字的仡佬语调查报告。它们是:《六枝仡佬语调查报告》(之二)、《大方县普底乡仡佬语调查报告》(之三)、《晴隆仡佬语调查报告》(之四)、《平坝县大狗场仡佬语调查报告》(之六)、《安顺仡佬辣调查报告》(之七)、《普定仡佬语调查报告》(之八)、《仡佬语方言土语划分调查报告》(之九)。此外,这部著作还包含作者对贵州从江瑶语、湖南泸溪苗语、云南邱北的人语、四川盐边的伊罗语等与仡佬语相邻语言的补充调查所获资料。仡佬语正在濒临消亡的过程中。张济民先生的这部专著保留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仡佬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记录资料,具有抢救的作用。同时,作者对仡佬语内部各方言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仡佬语与其外部的木老(仫佬)语、苗语、瑶语、布依语、汉语等语言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清楚地展示了仡佬语的语音音位、词义生成、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作者还提出民族学家应当注意从仡佬语与相邻语言之间的同源词、借词的分析研究中,以及仡佬语各类词义生成的具体特点中,发现仡佬族族源、历史、风俗习惯、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线索。与这些比较系统的调查的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单篇的专题调查报告,如陈天俊先生的《四个仡佬族聚居村寨婚丧习俗调查》(之八)。这是对关岭麻凹寨和摆布寨、安顺弯子寨、平坝大狗场四个保存民族文化较为完整的仡佬族大寨的婚丧习俗进行实地考察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在翔实记述当地传统习俗的同时,注意考察习俗的发展变化。陈先生还有一篇《黔西县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政权建设调查报告》(之九),以民族乡的政权建设为选题,显示出政治民族学和应用民族学的特色。龚黔兰女士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妇女教育调查》(之十二),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妇女教育的状况,特别是务川县政府和县妇联采取的扫盲措施和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各种女能人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作了实地调查。蒋立松先生在《六枝特区少数民族综合调查》(之十六)中,对散居于中寨的仡佬族(属打铁仡佬支系)的社区文化特征进行了民族学实地考察和记述。这些单篇的专题调查报告各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聚居点反映了当代仡佬族的文化和政治状况。“六山六水”调查掀起了民族调查的新高潮,带动了贵州全省其它单位对民族调查的热情。如贵州民族学院罗懿群、王成亻桀、王勤、唐文新等在这一时期收集编成的《仡佬族劳动歌集》(1986年印),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译林版英语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 初级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卫生知识科普课件
- 新沂数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影响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品牌形象分析题及答案
- 山东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要点
- 学生洗碗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项目管理与时间控制试题及答案
-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高效养中蜂关键技术
- 广州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全册)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MH-T 5035-2017民用机场高填方工程技术规范
- MOOC 英国社会与文化-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数据挖掘-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儿科护理行政查房
- 测温仪及测振仪的原理及使用 课件
- 船舶操纵与避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食品加工肉类行业食品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