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同步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同步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同步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同步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八年级语文试题-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游恒山记》同步试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

1.《游恒山记》的是,是我国朝著名的,他的著作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记结集而成的。

2.本文以游踪为线索,登顶途中依次经过了等地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虬松()萦回()杰坊()官廨()庑门()

穹碑()攀蹑()不啻()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还国岳殿东。()(2)循崖乘峭而上。()

(3)倚而室之,曰会仙台。()(4)台中像群仙。()

(5)但能钩衣刺领。()(6)于是石路萦回。()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半天。

(3)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4)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6.“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寒夜摸到了寒山寺。我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部分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选自余秋雨《阳关雪》)

文中提到的那几首人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的是你也一定很熟悉,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含有以上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三处名胜中任选两处)

(1)

(2)

【阅读驿站】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7.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2)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3)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8.在描写登顶过程中,体现登顶之艰难的句子是。

9.在爬山顶的过程中,描写了那些景物?

10.从登顶的过程你体会到的什么精神?

【美文共享】

放鹤亭记

苏东坡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