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谷的演变和河流阶地地表形态的塑造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第3节课时1

新课导入【思考题】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然而,长江在此处持续向北发生偏移,西津渡所在的南岸泥沙淤积,慢慢成了陆地。曾经喧嚣的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它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你知道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结合资料,绘制示意图,描述河谷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地理实践力)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的关系。(综合思维)学习目标/

01目录CONTENT河谷的演变河流侵蚀地貌/

02/

03河流阶地/

01河谷的演变

河谷形态变化原因1河流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视说地理仔细观察实验,体现了哪几种河流侵蚀作用?它们分别对沟谷产生了哪些影响?

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2下切侵蚀侧向侵蚀溯源侵蚀溯源侵蚀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使河流变长、变深主要发生在河源地区下切侵蚀下蚀河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使河谷变深主要发生在河流中上游地区

侧向侵蚀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河谷变宽主要发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谷的演变过程3牛轭湖初期中期成熟期发育初期(a)“V”形谷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发育中期(b)“U”形谷“U”形谷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下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沉积发育后期(c)侧蚀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核心归纳河谷的形成:方法技巧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角度来解释。

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方法技巧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跟踪训练过关如图①②③示意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读图回答1~2题。1.按河谷发育阶段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②①

D.②①③√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河流的下蚀作用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形,③阶段河谷横剖面最接近“V”形,应以下蚀作用为主,故其发育最早;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作用越来越强,河道变得弯曲,河谷拓宽,②阶段符合;经过漫长的过程,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如图中①阶段。跟踪训练过关2.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C.冰川侵蚀

D.冰川堆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谷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跟踪训练过关(2023·山西晋城第二中学月考)如图为“虎跳峡景观图”,峡长17千米,落差213米,是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据此完成3~4题。3.虎跳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虎跳峡的形成先是由内力作用出现山体褶皱或者断层,然后河水在山体间流动,从山谷中穿过,流水的长年侵蚀形成了虎跳峡,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D正确。跟踪训练过关4.该峡谷分布在长江的A.入海口附近

B.中游河段C.上游河段

D.源头√虎跳峡是典型的“V”形谷,而河流塑造的“V”形谷多出现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越是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的河段,河水在河道中流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从而会使得河流的下蚀加深作用强于侧蚀拓宽作用,从而形成“V”形河谷,C正确。/

02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袭夺1河流袭夺指相邻的两条河由于侧蚀或溯源侵蚀,分水岭一侧的低位河流夺取了另一侧高位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袭夺前袭夺后高位河溯源侵蚀低位河断头河改向河袭夺湾袭夺河

河流袭夺1袭夺前袭夺后高位河溯源侵蚀低位河断头河改向河袭夺湾袭夺河思考:结合图示描述河流袭夺的过程,袭夺河的径流量有什么变化?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

河流袭夺1低水位河源头较陡,流水侵蚀作用较强,不断进行溯源侵蚀,切断了原来的分水岭,进而袭夺了高水位河,使高水位河流入低水位河。低水位河由于水量增加,侵蚀作用增强,拓宽加深河谷。高水位河水量减小,侵蚀减弱,沉积增强,形成沉积地貌。

瀑布的形成2形成过程:上部岩层较硬,下部岩层较软;河流将较软的下部掏空,上部岩层悬空;河流继续侵蚀,上下岩层差距扩大,悬空的岩层崩塌,瀑布后退。思考:结合图示,推测瀑布位置的变化,并描述其变化过程。

峡3曲峡指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

太行山是我国曲峡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图为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经考察发现,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形成诸多曲峡。问题:推测太行山区中的曲峡的形成过程。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太行山所在地区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2)伴随板块运动,地壳抬升,形成太行山地;(3)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峡谷;(4)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形成“嵌入式”蛇曲。

峡3

牛轭湖

牛轭湖4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汛期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导思曲流是一种极为秀美壮丽的地质奇观,大多发育在平原地区,但在山区的深邃峡谷中,也会形成婉转的曲流,地质学家称这种曲流峡谷为“曲峡”,下图是太行山曲峡图。1.[区域认知]说出太行山曲峡所处的河段位置。答案河流中上游。2.[综合思维]描述曲流形成过程中外力作用的变化。答案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3.[综合思维]分析太行山曲流的形成原因。答案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跟踪训练过关(2023·湖北武汉月考)“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因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流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为“牛轭湖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曲流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裁弯取直②曲流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③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曲流被废弃,形成牛轭湖④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曲流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跟踪训练过关牛轭湖的形成过程:首先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曲流;其次曲流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再次曲流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裁弯取直;最后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曲流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D选项正确,A、B、C错误。跟踪训练过关2.牛轭湖主要分布在①河流的凹岸②河流凸岸③起伏大的山区④多分布在平原地区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牛轭湖由曲流形成,分布在河流的凹岸地带,故①正确,②错误;牛轭湖多分布在平原地区,流速缓,河流侧向自由发展,故③错误,④正确。跟踪训练过关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存在差异,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距今8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图1),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改变了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图2)。(1)从地形角度推断古柴汶河袭夺古沂河所需的条件。(3分)答案古柴汶河河床海拔较低;地势陡峻,落差大;中间分水岭海拔较低。跟踪训练过关根据材料可知,袭夺河流的河床海拔应该低于被袭夺河流的河床海拔,且地势更为陡峻,袭夺河流水流流速快,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溯源下切,最后袭夺别的河流。跟踪训练过关(2)袭夺发生后,距离大拐弯点约1.4千米处形成了瀑布。分析该瀑布的形成过程。(3分)答案古沂河与古柴汶河河床之间存在较大高差。袭夺发生之初,在大拐弯(袭夺发生点)处形成瀑布。后因河流不断溯源侵蚀,瀑布逐渐远离最初位置。从材料和图中可知,古沂河与古柴汶河河床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差,最初在袭夺发生的位置形成一个瀑布,后来沿古沂河上游向上溯源下切侵蚀,瀑布位置向上游移动。/

03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11.概念:河流下切侵蚀,过去不同时期形成的谷底可能高出洪水期水面,谷底沉积物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上,称为阶地。

河流阶地12.地貌特点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一级阶地,向上的另一级阶地称二级阶地,以此类推。越向上年龄越老、完整性越差。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比较完整,而高阶地形成较早,因受侵蚀而残缺不全。

河流阶地13.构造阶地的形成过程①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②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抬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③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思考:请描述动画中阶地的形成过程。视说地理跟踪训练过关(2023·湖南岳阳期中)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图示河流有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挟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选A。跟踪训练过关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通常,河流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河流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故选A。跟踪训练过关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由于构造抬升,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为河流下切侵蚀提供了动力,因此该平坦面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原因在于构造抬升引起的河流下切;图中提供的信息显示河流在不同高度具有平坦面,表明河流在不同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侧向侵蚀期,得以有时间形成宽度不同的平坦面,因此河流不是持续下切,而是通过间歇性的抬升形成不同高度的平坦面,选D。跟踪训练过关(2023·广西钦州月考)如图示意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某河段单侧断面,T1、T2、T3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阶地。读图,回答4~5题。4.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跟踪训练过关河流阶地就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表层的堆积物多由沉积作用形成,排除A、C;根据图示阶地堆积物分布可以看出,T1、T2、T3时期阶地最上层有黄土层覆盖,而河床底部缺失黄土层,由此可以推测黄土层的沉积发生在构造运动之后,排除B;该地区位于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黄土层最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