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填空题1、熟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______作用的原因,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2、小丽用扫帚打扫地面卫生,此时扫帚属于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扫地时要用力,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增大了______,从而使地面被打扫得更干净。3、邵阳市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每天洒水车都清洁街道。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越来越多的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在停止蹬车后,车还会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车具有______,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的缘故。5、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6、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所示。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用物理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前后两次排开水的体积______。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物体漂浮时,______。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______(填“代换法”或“推理法”)。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有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8、一辆重1.5t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800N,则该汽车在10s内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J。9、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______W2,P1______P2(两空均选填“二、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2、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C.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3、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2017年5月挑战了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当“蛟龙号”完全浸没,在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4、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D.苹果对杆的压力 5、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功率一定较大 B.乙的功率一定较大C.不能判断谁的功率较大 D.甲乙功率相等 6、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三、多选题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2、将同一枚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静置一会儿,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B.甲图中鸡蛋对杯底一定有压力C.两种情况下鸡蛋所受的浮力相等 D.两种情况下鸡蛋所受浮力都等于鸡蛋重力 四、作图题1、一个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鸡蛋受力的示意图。______2、图中杠杆B点挂着重物G,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F使杠杆平衡在图中的位置,请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和力臂。______五、实验探究题1、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______影响。(2)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挂上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1,F1的大小为______(3)如图乙所示,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斜向下的力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2______2N(选填“=”“<”或“”______2、小宇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理量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40.12.0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结果保留到百分数的整数位)。(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5)小字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可以用______两次实验数据来验证,他的观点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______六、计算题1、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忽略绳子重力。求:(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______2、如图所示,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我国展示了国产05式高速两栖突击车,它是当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的中型两栖突击车。该两栖突击车的总质量为2.9×104kg,发动机的功率为106W(1)突击车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2)突击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多大?(3)突击车在海上以最大速度行驶0.8km,发动机做功多少?______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重力;地球;解:根据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可知,熟了的苹果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故答案为:重力;地球。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该物体此题考查重力概念及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结合题目的描述,可判断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第2题参考答案:费力;增大压力;摩擦;解: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平时用力扫地,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答案为:费力;增大压力;摩擦。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的关系判定杠杆的种类;根据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两个: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以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第3题参考答案:减小解: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在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故答案为:减小。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大小的判断,只要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第4题参考答案:惯性;摩擦力(阻力);解:(1)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2)最终自行车还会停下来,是因为自行车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阻力)。(1)自行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运动的自行车最后停了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摩擦阻力。此题考查惯性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第5题参考答案:定滑轮;动滑轮;解:滑轮在生活中应用时,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则要使用定滑轮;而动滑轮可以省力,则需要省力时,要使用动滑轮。故答案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特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本题考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定滑轮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第6题参考答案:相等;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代换法;解:(1)由图知,船上装大象和装石头时水面达到相同的记号,即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情况船受到的浮力相等;(2)两种情况船均为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大象和船的总重等于石头和船的总重,由此可得:G_{象}=G_{石头},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代换法。故答案为:相等;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代换法。(1)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2)因为两种情况船均为漂浮,据此得出大象的重等于石头的重,从而得出石头的质量等于大象的质量。这里所用到的方法是代换法。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应用,知道曹冲称象的原理是本题的关键。---------------------------------------------------------------------第7题参考答案:0
12
;解:在12N的水平拉力F_{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B不受拉力,因此摩擦力为0;A受12N的拉力,因此摩擦力也为12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为12N。故答案为:0;12。此题应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出摩擦力,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无关。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都是根据平衡力的知识间接得出。---------------------------------------------------------------------第8题参考答案:1.6×105;1.6×104;0;解:(1)汽车行驶的路程:s=vt=20m/s×10s=200m,克服阻力做的功:W=fs=800N×200m=1.6×10^{5}J,功率:P=\dfrac{W}{t}=\dfrac{1.6×10^{5}J}{10s}=1.6×10^{4}W;(2)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克服重力做的功做功为0。故答案为:1.6×10^{5};1.6×10^{4};0。(1)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根据s=vt求出行驶的路程,由知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根据W=fs求出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P=\dfrac{W}{t}求出功率;(2)重力竖直向下,汽车竖直向下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做功。本题考查了功、功率、路程的计算,要知道是否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是一道基础题目。---------------------------------------------------------------------第9题参考答案:=
<
;解:由题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_{1}=W_{2};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由v=\dfrac{s}{t}可得,t=\dfrac{s}{v}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根据公式P=\dfrac{W}{t}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_{1}<P_{2}。故答案为:=;<。已知AB=BC,根据W=Gh可知这两段物体做的功相等;因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下落运动,所以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经过相同路程的时间关系,再根据功率公式得出它们的功率关系。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键是知道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是加速下落,从而得到AB和BC段的时间关系。二、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C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故A正确;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分前后,故C错误;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用相互接触,故D正确.故选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从力的定义方面出题,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找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是本知识点的命题方向.两物体之间产生力,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第2题参考答案:B解:A、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衣服,故A不符合题意。B、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C、吸取药液时,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故C不符合题意;D、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利用大气压往往是物体的一个位置和空气接触,另一个位置没有空气或空气减少。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由此就能判断出生活中大气压存在和应用的一些现象。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大气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特别广泛,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此题属于生活常识。---------------------------------------------------------------------第3题参考答案:C解:根据p=ρgh可知,下潜过程中的深度逐渐增大,所以受的压强逐渐增大;故BD错误;下潜过程中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_{浮}=ρ_{水}gV_{排}可知,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故A错误;C正确。故选:C。(1)根据p=ρgh分析其所受压强的变化情况;(2)根据F_{浮}=ρ_{水}gV_{排}分析浮力的变化情况。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浮力计算公式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第4题参考答案:D解:苹果和桔子对杠杆的压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苹果对杠杆的压力大于桔子对杠杆的压力,因此使杠杆转动的力是苹果对杆的压力。故选:D。根据杠杆的五要素和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第5题参考答案:C解:人爬山的功率:P=\dfrac{W}{t}=\dfrac{Gh}{t}=\dfrac{mgh}{t},由以上表达式可知,功率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甲乙登山的时间,还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而题中只知道甲所用时间少,但不知道他们的质量关系,故无法确定他们的功率关系。故选:C。山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求做的功的大小,甲先到山顶,说明甲所用时间少,根据公式P=\dfrac{W}{t}可求二人功率的大小。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大小比较,关键是知道影响做功大小的因素是力的大小和移动的距离,影响功率的条件是做功的大小和时间的多少。---------------------------------------------------------------------第6题参考答案:A解:A、球被顶出,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该选项说法正确;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球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因此动能减小,但是球的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顶出去的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只有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4)地面及其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本题结合运动员顶球考查蕴含的力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知识点较多,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三、多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B解: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D。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牢记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且能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第2题参考答案:A解:A、甲图中鸡蛋在水中沉底,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故A正确;B、甲图中鸡蛋在水中沉底,此时鸡蛋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_{浮}和杯底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_{支持},且G=F_{浮}+F_{支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鸡蛋对杯底一定有向下的压力;故B正确;CD、鸡蛋在水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鸡蛋在盐水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故CD错误。故选:AB。(1)物体浮沉条件:ρ_{物}=ρ_{液},悬浮;ρ_{物}>ρ_{液},下沉;ρ_{物}<ρ_{液},上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鸡蛋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关系;(2)物体在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据此可知对杯底是否有压力;(3)物体在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此题考查的是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是一道好题。四、作图题---------------------------------------------------------------------第1题参考答案:解: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则可判断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鸡蛋重心上作图即可。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第2题参考答案:解:根据题意,动力F的最大力臂为OA,动力F应与OA垂直斜向下,如图: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阻力阻力臂乘积一定,则动力臂最大时动力会最小,而且动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与阻力(物体重力的拉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相反。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成为力臂,此时的力臂最大。五、实验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左;水平;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4;>解:(1)杠左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2)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_{1},力臂即为OA,若杠杆上每格长为L,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则F_{1}×3L=3×1N×4L,所以F_{1}=4N;(3)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_{2}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由F_{1}L_{1}=F_{2}L_{2}得,F_{2}×4L=3×1N×4L,解得,F_{2}=3N,由于此时力F_{2}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L{\,\!}_{2}减小,即F_{2}增大,即F_{2}>3N。故答案为:(1)左;水平;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4;(3)>。(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平衡螺母向较高的一端调节;(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_{1}L_{1}=F_{2}L_{2},求F_{1}的大小;(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_{1}L_{1}=F_{2}L_{2}可知,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则动力增大。此题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装置与以往的课本装置不同,采用悬挂的小球做实验,实验更容易操作,同时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第2题参考答案:匀速;67%;b;c;增大物重;低;1、2;错误解:(1)要正确测量绳端拉力,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dfrac{W_{{有用}}}{W_{{总}}}=\dfrac{Gh}{Fs}=\dfrac{4N×0.1m}{2.0N\times0.3m}×100\%≈66.7\%;(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6N,其它3组为4N,所以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第4次实验中,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图做的。(4)第1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4N,所以第1次实验是用a图做的;分析第1、2次实验可知,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的物重,且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可知,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用c图做的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5)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个机械,动滑轮重力不变,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同时,机械效率也不同,所以他的观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匀速;(2)67\%;
(3)b;c;
(4)增大物重;
低;
(5)1、2;
错误。(1)在实验中,要正确测量绳端拉力,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2)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dfrac{W_{{有用}}}{W_{{总}}}=\dfrac{Gh}{Fs},能用此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要掌握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s=nh.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同时也要注意被提升的物重。(4)掌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物重和动滑轮的个欸数。被提升的物体越重、动滑轮的个数越少,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同一个机械,额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省晋江圳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师范大学《检验仪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生物化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大学《层次局部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含测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数字健康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民族大学《交通大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单片机技术及应用(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苏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工程质量检测监理制度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西厢记》完整版本
- DISC性格与能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巴黎奥运会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速AOI市场占有率调查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1 认识方程
-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必修下册)
- 汽车保养与洗车行业并购与重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