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中的日本民族文化_第1页
日本漫画中的日本民族文化_第2页
日本漫画中的日本民族文化_第3页
日本漫画中的日本民族文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漫画中的日本民族文化

作为绘画的一个品种,该漫画在国际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名称。在西方,它通常被称为讽刺画、袋画和幽默画。“漫画”一词正式起源于日本,含有“随意”的意思。从《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灌篮高手》到《千与千寻》直至真人版的《流星花园》,日本漫画以鲜活、明朗的姿态呈现出来,不断演绎着人世间的善良与邪恶、忠诚与仇恨、美丽与丑陋。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唯美的画面和精湛的技术等,都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日本漫画没有年龄和职业的界限,因而深受社会各层的青睐,并迅速风靡全球。事实上,在这种轻松休闲的文化现象的背后,蕴藏着许多本质的、深刻的理论。笔者认为日本漫画包涵着日本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从微型的漫画世界中探析日本民族的岛国根性、集团意识、耻感文化、强者崇拜等文化因素,进而唤醒人们对民族文化作用的更多关注,乃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日本人的“岛屿根性”与第三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要发展自己首先应该从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融合以期达到自身的完善。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岛国,这种同一民族的文化心理,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可谓得天独厚。一旦某种文化得到认可,容易得到全民族的共同认同和接纳。自古以来,通过对中国、朝鲜、印度、欧美等国文化的兼收并蓄,日本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跃进。然而,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本民族原有的信仰和文化。正是这种既开放又封闭的文化,铸就了日本文化的特色。其开放性表现在它一直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封闭性则在于始终维护自身的传统文化,日本人自嘲之为“岛国根性”。我们姑且不谈其他领域,小小的漫画世界就充分彰显日本人“岛国根性”的特点。熟悉日本漫画的人都知道,它既从本国的民族文化里寻找题材,又从亚洲邻国乃至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宝藏。如:斋藤千穗的《花冠安琪儿》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水木杏子的《小甜甜》则来自20世纪初的苏格兰。日本漫画对这些异国题材的利用形式可谓不拘一格:五十岚优美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横山光辉的《三国志》直接从原著改编;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的玫瑰》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以边看漫画边学历史知识;大和和纪的《纽约美女》、上原希美子的《玛丽安》、冬木琉璃香的《星座宫神话》等以异国的神话传说为背景,凭借漫画家的奇妙构想展开故事,被誉为“借景抒情”的上乘之作。其中人气最旺的当属《七龙珠》,它是鸟山明继《阿拉蕾》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讲述了以《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为原型的“萨亚人”悟空的全新故事。这部长篇巨作在《少年跳跃》上连载七年,故事中孙悟空父子和那七颗能满足人们任何一个心愿的龙珠,把读者从山村引到城市、从地球引到外星、又从现在引到未来,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这些异彩纷呈的题材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将光怪陆离的人类大舞台的千花万朵艺术地折射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并非生吞活剥,而是只选择那些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日本的漫画家通过对异国题材的筛选改造,最后将其整合为自己的新的作品。因此,即使在异国风情的漫画里,也处处弥漫着日本的民族文化氛围。日本漫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取材,除了上述的“岛国根性”这个原因之外,还得益于日本人普遍具有的求知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分析日本人的精神构造时,曾明确指出:“日本人有一种面向世界的强烈求知欲”。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勤勉的日本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工作,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另外,日本人一向注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翻译业、出版业尤为发达,国外有价值的新书刚一问世,在日本的书店里马上能够找到日文版,漫画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便可轻易到手。二、社会公众的添加江户时代的日本有种制度叫“村八分”,指的是对违反村规的人进行惩罚,迫使其离开居住已久的家园。在强调共同生活的“场”胜于强调“血缘关系”的情况下,个人一旦离开了所属的族人集团,在理论上便失去了成员资格,所以当个人再次回到族人集团中的时候远不像中国人那样受欢迎。对此,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女士曾指出:“在日本,一个离开自己村子、长时间在外居住的人,要再次成为村里的成员,将会受到很大的社会抵抗。”的确,这种集团意识来源于古代日本人的群体生活模式,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种蕴藏在文化深处的难以动摇的民族观念,根深蒂固。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在二战后的经济腾飞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甚至今天仍然影响着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所以,在日本人酷爱的漫画中当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集团意识”的登场亮相。从《圣斗士星矢》到《七龙珠》、从《足球小将》到《篮球飞人》,这类热血沸腾的少年系列漫画推出的都是整个偶像群体,却极少有美国漫画中的个人英雄。而且,美式英雄往往凭借高科技武器来战胜对手,日式英雄却靠个人顽强的意志和战友间的紧密合作来赢得胜利。为了突出集体力量的效用,日本漫画家常常会设下刀山火海,让主人公去拼杀,着力打造主人公如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同伴的协助下,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由此可见,西方人本观念与日本团体观念在小小的漫画世界中都表现得如此分明,其他领域则不言自明。战后60年来,日本的团体观念与西方的人本观念逐渐交融汇合,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日本人的集团意识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改造和更新。一方面,西方人强调自我价值、个性发展的人本观念帮助日本国民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传统团体观念对个人能动性的束缚,使日本民族的聪明才智获得空前未有的开发,从而弘扬了日本人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正好可以抑制西方的自我中心意识可能带来的离心倾向。系列漫画《幽游白书》便是东西方两种观念相互传递的完美演绎。作品既突出了欧美主人公的个人作用,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团体合作精神。它讲述的是一位中学生的传奇人生,主人公从普通的差等学生到“灵界侦探”,到处教训在人间为非作歹的妖魔鬼怪,弘扬正气,最后还统一了“魔界”长期分裂的局面。尤其是该漫画精彩的人物造型、细腻的情感刻画以及诡异迷幻的故事情节,倾倒无数读者。三、“耻感文化”的日本文化尽管日本漫画是在欧美漫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表现手法、风格等却与欧美漫画迥然不同。擅长科幻题材的欧美漫画诡异奇幻、扑朔迷离,加之制作精良,炒作火爆,所以能够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虽然日本漫画里也不乏科幻题材的大作,例如,宫崎骏的《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石森章太郎的《机器人009》等。但是,相比之下,日本漫画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更加关注人类社会日渐冷漠的情感生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北条司的《城市猎人》堪称其中的精品,它塑造了名侦探“寒羽良”的经典形象,与鸟山明的《七龙珠》一起,被称为日本漫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细腻感人的情感刻画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诙谐幽默相得益彰,令人爱不释手。日本漫画为何能够成功地唤醒人们回归情感世界?细细想来,仍然不能否认漫画世界中所承载的日本文化。众所周知,日本民族的情感表达是比较暧昧、含蓄的,他们并不习惯把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追求一种“以心传心”的境界,即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点对于喜好直接表达感情的西方民族来说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即使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相比,日本人含蓄内敛的本领也是更胜一筹。美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中这样写到:“流露感情是一种耻辱,因为这会暴露自己。日本人使用‘诚实’一词时,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指沿着日本道德戒律和日本精神所标出的道路前进,不做任何会引起批评或减少你成功机会的事情”。本尼迪克特所说的“耻感文化”是她用来描述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相对于欧美社会的“罪感文化”而言的。“耻感文化”下的日本人的道德观突出地表现为缺乏恒定的是非标准,简言之,即模糊、暧昧、含蓄的断定能力。日本人不动声色的表情、模棱两可的语言、暧昧不清的态度,久而久之,他们的感觉器官就被磨练得异常敏感、发达,自然而然能感觉到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并能作出恰到好处的反应。所以,日本人对情感的把握或许比任何民族都细腻、入微。比如,文学作品中内心情感的描写,作为日本文学的显著特征已经得到世界文学的认可。川端康成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与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凭借《雪国》、《古都》和《千羽鹤》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三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作者对视觉听觉感受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妙能传神的心理刻画。同样,在漫画的创作过程中,日本漫画家亦不例外,扬长避短地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人们的情感生活,生动地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永驻人们心间的经典之作。所以,日本漫画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特别是工作繁忙的公司职员等群体对此格外青睐。他们大概从中找回了日渐远离的人间温情,发现了朴素、纯真的情感世界吧。另外,日本漫画偏重生活题材而不是科幻题材的另一个理由,从《日本文化史》一书对神道教教义的概述中也可以找到答案:“不谈论死,现实世界就是神的展现,充实地度过一生就是人生的最大意义,不考虑未来,不相信转世和来世,不上天,不入地,墓地就是永久的居住地,但灵魂仍活在这个世界上”。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显然,它的教义最能体现出日本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特色。既然神道教的教义只注重现实世界,不考虑未来,那么,与文化息息相关的日本漫画又怎会偏离现实生活呢?由此看来,日本漫画中处处闪烁着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日本作传统的生存法则自隋唐时代起,日本已经开始全面吸收、引进隋唐的文化制度,尤其在辉煌灿烂的大唐文明面前,日本低下了头。同样,一个世纪之前,当欧洲诸国强极一时、称霸全球之际,日本又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俯首,掀起明治维新运动,传授富国强兵的知识。经历了欧风美雨洗礼的日本,一步步走向近代文明,并且迅速成为东亚强国。二战后的日本尽管伤痕累累,却仍然把强者美国当作楷模,悉心模仿,整个日本的政治民主体制和教育制度几乎都是美国的翻版。到了70年代,日本终于跻身强国之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从古至今,日本民族始终崇拜强者,模仿强者,最终的目的则是超越强者。“强者崇拜、适者生存”理所当然地成为日本社会的生存法则。这种思想意识以各种形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以,人气颇旺的日本漫画也顺理成章地将其传承下来。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中主人公濑田宗次郎的命运,足以印证这一生存法则。宗次郎的童年是在被人毒打和虐待中渡过的,自从遇到了志志雄后,其命运发生了改变。志志雄告诉他,我们的周围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注定要死去,并且送给他一把短刀。后来,宗次郎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面对不是杀人就是被杀的情况下,终于举起了刀,向面前的敌人砍去。此刻,他愈发相信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虽然现实生活并不像漫画故事那么极端,非生即死,但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