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独立申报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分析_第1页
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独立申报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分析_第2页
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独立申报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分析_第3页
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独立申报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独立申报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分析

学科建设,尤其是注重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也是国家“211工程”和“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重点,重点支持一些大学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计划(“985计划”)。198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北医)有11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九五”期间的全面建设,尤其是“九五”“211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以及“北京大学985计划”于2000年在北医的启动实施,2001年北医独立申报的19个二、三级学科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为做好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动态评估和管理,我们总结和分析了上述19个二、三级学科基本情况,并探讨了今后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和管理措施。1学科研究流程数据2001年北医独立申报且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的19个二、三级学科申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学科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和学术带头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申报材料中数据截止到2001年1月31日,学术梯队人员统计到中级职称,部分为1996年至2000年五年的数据。根据上述资料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学术带头人的年龄分布19个学科的学术梯队人数从18人(神经生物学)到312人(肿瘤学),总人数为1315人,其中,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10人,占0.8%,正高职称316人,占24%,副高职称410人,占31.2%,中级职称579人,占44%;学术梯队人员中,包括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83人(29.1%)具有博士学位。学术梯队人员年龄分布为35岁以下354人,占26.9%,36~45岁547人,占41.6%,46~55岁226人,占17.2%,56~60岁85人,占6.5%,61岁以上103人,占7.8%。19个学科共确立了79个代表本学科发展趋势并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血液内科学三个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由同一人担任。对77名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的年龄、职称和学术影响(知名度)进行了分析。学术带头人年龄最小的38岁,最大的79岁,其中45岁以下18人,占23.4%,46~60岁33人,占42.8%,61岁以上26人,占33.8%;正高职称73人(教授66人、研究员3人、主任医师4人),占94.8%,副高职称4人(副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1人)占5.2%;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国家或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或组织、学术杂志担任重要职务(理事、常委或副主编以上)的48人,占总人数的62.3%。2.2国资企业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奖励2001年申报当时正在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505项,总经费2.07亿元。按照项目来源统计,计委、科技部、教育部116项,4152.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项,2874.6万元;其他部委59项,1913万元;地方政府(北京市)76项,2832万元;企业委托95项,3895.1万元;国际合作48项,5000万元。在各学科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33.4%;国家“863”计划、攻关计划、“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占12.6%。1996—2000年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28项,其中国家级11项,占8.6%;省部级76项,占59.3%;国家级奖励全部为二、三等奖;省部级的奖励中,一等奖9项,占11.8%。此外,2人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得茅以升青年奖,1人获得陈嘉庚医药科技奖。2.3研究生的就业与学术期刊1996—2000年,出版主要教材128部,其中主编95部;获得各类教学、教材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部委级奖励23项。五年期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328人,授予学位945人;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82篇,其中SCI、EI收录杂志论文362篇,占18.2%。部分毕业博士生已成为本单位相关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或科室负责人,有的在国外取得了很好的学术成就。2.4仪器设备数量截止到重点学科申报时,19个学科共有专业实验室163个,总面积24820平方米,实验室技术人员704人。仪器设备5677台(件),其中万元以上的1584台(件),占27.9%;教学实验室55个,仪器设备2641台(件),其中万元以上的686台(件),占25.9%。9个学科为国家或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7个学科有直接相关的国家或部级开放实验室或基地作为教学科研的支撑。2.5国内、国际研究项目情况1996—2000年,各学科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著名大学,以及WHO、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其中合作研究项目88项;主办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113次,参加会议人数47427人,其中海外参加者4786人;有196人次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或应邀到国外大学做学术报告。3从研究层面来看,对学科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北医独立申报的19个二、三级学科通过了评审,除了这些学科的基础和实力外,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管理部门的积极组织协调是分不开的。当时学校特别强调要积极利用和北京大学合并后的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鼓励医学部和北大校本部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及资源整合,医学部内部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相结合,以及三个附属综合医院的相同临床学科联合申报。因此,此次申报的学科情况体现了医学部,甚至整个北京大学相关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在申报过程中,管理部门主动到各单位的有关学科进行调研,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研讨和共同申报,协助确定申报学科牵头人,最后组织申报前的统一答辩和对申请书的修改,提高了申报质量。从北医国家重点学科涉及的19个二、三级学科的学术梯队人员构成来看,副高职称以上人员约占总人数的60%,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总人数的68.5%,而且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员约占30%。但在职称分布上,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尤其基础医学和药学学科,个别学科甚至存在正高职称人数多于副高和中级职称人数的倒置现象,而理想的职称结构应该是三者的比例呈正三角形,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层次人才的效能。学科(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对77名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的分析表明,将近63%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如韩济生院士担任WHO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顾问、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张礼和院士为亚洲药物化学会主席和天然药物和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道培院士为国际骨髓移植登记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和血液学会主任委员。从年龄分布来看,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已经占到23%。这与近年来学校加大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力度,以及积极改善教学和科研环境有关。同时,部分学科存在学术带头人老化缺乏后继学术骨干,以及部分年轻学术带头人的知名度不高等困扰学科发展的问题。因此,部分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正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部的北医,学科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整体水平。从2001年申报当时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来看,竞争性科研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71.6%,其经费占总经费的57%;委托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也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其经费占到了科研经费总额的43%;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的学科有免疫学、心血管学、血液学、肿瘤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重点学科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但是,各学科承担的代表性科研课题中,国家重大课题所占比例仅为12.6%。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重点学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任务的能力。各学科“九五”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中,国家级奖励中没有一等奖,省部级奖励中一等奖所占比例也不到12%。所以,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获奖层次尚需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重点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19个重点学科的博士学科点数几乎占到北医全部博士点的一半,1996—200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人数占整个医学部的70%,但博士后招生培养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增加。研究生平均每人发表论文1.4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所占比例不到20%,说明论文数量,尤其论文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因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导师和学科整体的科研水平。“九五”期间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将近90项,最多的学科有10项;同时举办了100多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这些不仅扩大了各学科在本领域内的学术影响,而且对及时跟踪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如神经生物学学科,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1996年以来连续多年获得NIH基金资助,在针刺镇痛和中枢阿片肽与抗阿片肽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前沿和领先地位。同时,一些长期和大型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学科建设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一个研究方向—“生殖健康流行病学”,通过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得到了大量研究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使该研究方向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独立的“生育健康研究所”,并成为“卫生部生育健康开放实验室”。北医和北京大学合并后,于2000年底正式启动实施了为期3年的一期“985计划”项目,对医学部进行了全面建设,其中用于学科建设的经费达1.4亿元。2002年启动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医学部确定的10个重点学科群的子项目中,约80%分布在国家重点学科。在以上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除协助学校领导从宏观角度做好项目总体规划外,还积极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进行细化论证,并且通过项目协调和引导相关学科间的联合,达到优势互补。近三年来,各学科加大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使学术梯队结构得到了优化,如心血管学科,仅2002年以来就从国外引进了9名优秀人才,其中6名已成为学术带头人。通过加强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北医整体,尤其是重点学科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2001—2003年,每年的纵向科研基金项目保持在160项以上,经费达到6000~77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加明显,从2001年的71项增加到2003年的107项;SCI收录论文连续三年都在160篇以上,2003年达到了257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论文35篇(2002年14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连续三年保持在大约30项以上,总数达110项。目前,二期“985计划”项目已进入立项论证阶段,“十五”“211工程”第二批建设经费也已经到位,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重点学科及北医整体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4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第一,继续加大投入,争取建立稳定的专项经费渠道。目前,要充分利用“211工程”和“985计划”以及其他经费,实行捆绑式投入,发挥资金的集成作用。第二,建立重点学科定期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实行滚动发展。如每3—5年进行一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后续投入。同时,积极支持一些基础好、实力强的非重点学科的发展,争取更多优势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进和培养一流的重点学科带头人,调整优化学术梯队人员职称和年龄结构。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