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史(整理篇)_第1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史(整理篇)_第2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史(整理篇)_第3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史(整理篇)_第4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史(整理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1年9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在北京创办的水利部水利学校正式开学,有学生115人,校长由水利部办公厅副主任郝执斋兼任,校址设在阜城门内巡捕厅十号(今民康胡同)。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1953年1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第二次部务会议通过,任命刘鹏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54年,学校改名为北京水利学校。1956年,越南水利部长陈登科来华访问,到我校参观访问,并对我校派往越南河内协助筹建水利学校的教师苏亮表示感谢。同年,庄效震调来学校任副校长。1957年5月,李万忠调来学校任校党委副书记。1958年6月,越南水利部长陈登科来华,再次访问我校。1958年9月15日,根据水利电力部指示,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搬到北京水利学校办公,准备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58年10月6日,北京水利学校与北京水利发电函授学院、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合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由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子林兼任。学院由水利电力部领导,本科4年制,设有水利工程建筑、水利机械2个系,下设6个专业。10月6日确定为校庆日。1958年,学校派教师20余人先后到黄河三门峡水库工地进修并劳动,准备开专业课。1959年3月7日,水利电力部(59)水电干管字第29号文通知:水利电力部1959年2月20日决定任命魏国元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张子林兼任学院党委书记。1959年7月23日,水利电力部(59)水电教字第57号文决定: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一部收归水利电力部直接领导,恢复北京水力发电学校。1959年,除地质专业外,其他专业学制都改为5年制。1960年5月,110名教师评定职称,其中:定为教授的2人,定为副教授的2人,定为讲师的40人,定为助教的60人,保留教员职称的6人。1960年5月2日,院长魏国元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治丧委员会由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任主任委员,副部长李葆华任副主任委员。1960年9月10日,著名水利专家、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局总工程师、中科院学部委员汪胡桢调来学院任院长。1960年开始,增设农田水利工程、水电站自动化2个专业,且各专业全部改为5年制。自1960年开始,学院承担我国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国水利学院设备、器材的筹供工作。1962年,学院组织数十名教师参加编写水利工程词库工作。1963年9月,崔蕴山同志出席中国水利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在中南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3年,根据水电部(63)水电教字第190号文通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合并到我院。本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5年6月1日,水利电力部(65)水电干行字第80号文调李峰、姜珊来学院工作。李峰任党委副书记,姜珊任副院长。1966年5月30日,水利电力部党委(66)水电党60号文致河北省委、省革委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迁往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工地。1970年3月20日,水利电力部军管会(70)水电军生综字第22号文致河北省革委会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交由河北省领导。1970年12月,学院在河北省7个地区和水利电力部所属2个工程局范围内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116名。新生入学后,到河南省林县进行野营拉练。1970年12月2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冀革(70)149号文通知: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改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从1971年1月1日起启用新校名。1971年5月,张炬调到学院任革委会副主任。1971—1972年,校办工厂用1年时间制造了1台63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在邯郸地区武安县活水电站。1972年11月7日,河北革委会教育局冀革(72)教计字第107号文通知:根据省委决定,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邯郸中华大街南头建校,岳城建教学点。1973年11月,林牧调到学院代理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丁宁调来学院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同年12月,杜文华调来学院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工农兵学员穆宗新留校任院革委会副主任。1974年11月11日,水利电力部张彬副部长一行到岳城水库视察工作,并在邯郸市委招待所招集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学院情况。张副部长作了指示。1975年4月5日,成立水利水电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水利施工机械4个专业委员会(后改为系),同时撤消基础部。为新中国的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成立日为10月6日。后来,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北农村,一位农村干部提出,当地水利设施过于陈旧,能不能在当地组建一所实力学校,帮助当地搞好水利建设?周总理回来后让水利部进行调研,水利部把希望学校搬到河北的想法告诉了学校,学校专门派了工作队进行调研,结论是,学校不适宜搬迁,可以派建设队支援他们,随后因为政局不稳,此事被搁置了。再后来中苏关系紧张,林彪下令北京的老干部科研单位进行疏散(后来证实是排除异己)。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被迫在岳城选址办学。艰苦磨砺矢志不移——岳城时期(1969-1976)1969年10月北京水利水电学院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1970年3月20日,水利电力部将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交由河北省管理,1971年1月1日,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岳城时期是学校发展史上最为艰苦的时期。棚屋荒野,布衣蔬食,办学条件极为简陋。但学校为了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仍坚持招生办学。广大教师不畏艰辛,坚守岗位,行化雨之春风,健自强之远志。带领学生下工地,勤实习;入农村,做调查;搞科研,常攻关,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恢复调整发奋图强——邯郸时期(1977-1989)1977年学校从岳城迁到邯郸,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978年河北水利水电学院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饱经磨砺之后,全校师生员工仍以培养水利建设人才为己任,同心协力,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阔步发展,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卓有起色,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逐步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教学工作,利用离退休老师检查在任老师的方法,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就是现在上课时不时坐着的老人)华北水院最后一次搬迁的事实。1987年,校址还在河北省邯郸市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水利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就是在这一年,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搬迁,于是向水利部、国家教委提出搬迁的五个方案:搬回北京原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原名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建于1951年,因为文化大革命搬迁大河北),该意向被水利部某领导否决;理由“不可能”2.搬迁到天津合并给天津大学,作为天津大学的水利水电学院,被水利部严词拒绝;理由“不现实”3.搬迁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水利部、河北省委答复:石家庄距离邯郸市也就只有几百公里,邯郸市是河北省第二大城市,没有搬迁的必要;4.搬迁到四川省成都市,合并给四川大学,水利部的这个建议又被华水人拒绝,后来水利部在四川大学设立水利学院;5.搬迁到云南昆明,水利部、国家教委、铁道部答复说战线拉的太长,劳民伤财,遭拒;正当这时,河南省主动找到水利部,希望华北水院能搬迁到河南省,可能是河南省痛失中国科技大学、江汉石油学院的缘故吧,河南省表现的很积极,水利部听说后很赞同,因为中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在长江流域有两个水利高校——河海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而黄河边上正好空缺,再加上水利部副部级流域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对于兄弟单位也是个照应,所以水利部同意,而河南省的态度也打动了华北水院,所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正式同意将校址搬迁到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到1990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开始了又一次边搬迁边教学的三边办学,这样就行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办学格局,地跨两省一市(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一校四址的办学创举,分别是:北京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河北省邯郸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专部;河北省磁县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教部及培训中心;河南省郑州市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部。搬迁期间,由于部分教职员工家在邯郸或北京,不愿远赴很难,为此水利部出面提出:夫妻双方都在邯郸的,想一起去郑州的,双方归入学校教学系统。愿意留在邯郸的,双方可以一同留在邯郸各水利系统。刚刚搬迁,河南省拨给华北水院一片500亩的教学用地,后在黄委会建设家属区之时,由水利部出面,划给水院300亩左右的建设用地(这就是花园校区)。当时的水利部部长视察花园校区时提出“国务院不下命令整编改革,我们不改革,还是由水利部直属,充分保障学校的教学资金。校区建设要保证30年不落后!教育部不严令扩招,我们不扩招,全校几千人完全可以满足水利系统需要。”2001年,由于国家教育模式的调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遭到重创——一分为四,这在当年中国大学合并更名大潮中,又是绝无仅有的一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独立,成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一部分合并给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省邯郸市的大专部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大学;磁县岳城水库教学点转交给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只保留了郑州本部;在这次分离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损失了一大批教授和知名学者,一批水利部、北京市、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设施;在这种情况下郑州大学想合并华北水院的水利专业,被华北水院拒绝;但是学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步履维艰,在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的5年里,几乎就没有向学校投钱,学校在遗忘的角落里,默默发展,2004年学校在郑东新区画到一块地,面积约2000亩,是郑东新区高校区最大、位置最好的一块儿,但是大家有所不知,那是学校自身的努力换来的,郑东新区有个龙子胡,以及水循环系统,引黄河水在郑东新区转一圈后,流回黄河,这个项目就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立项的;正因为此才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