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_第3页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_第4页
冀教版三年级品德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的社区生活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图片、角色扮演、故事体验、动手来做等环节让学生来亲身体会社区中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社区的维护靠大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懂得在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德。2.能够在公共场所中对一些人的不良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看图片、角色扮演、故事体验、动手来做等环节,让学生体会不文明行为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懂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二)教学难点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心灵体验法。五、教学媒体遵守公共秩序的图片、资料、公益广告等。六、教学结构与过程一、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秩序来规范、约束大家的行为,尤其是公共秩序影响着我们每个人,那么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大家来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呢?(学生回答)二、新授:(一)大家都来说一说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屏幕显示)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可以给他们起个名字。图一:小明和小强在草坪上踢足球,他们做得好不好?小兰过来阻止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图二:在公共汽车站,大家排队上车,做得好。师:不仅是上车,其实在上、下车时都要遵守秩序,先下后上。图三:在图书馆两个同学在说话,有一位同学在劝阻。师: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会怎样劝阻。图四:大家在健身器材前排队等候,做得对。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有道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作为社区的一员,就要遵守社区的文明公约,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其实啊,不光在学校、社区,即使在社会中,遵守公共秩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师:由此可见,遵守公共秩序对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都至关重要。老师这里还有四个小故事,下面咱们就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看看如何做文明小公民。活动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表现在社区内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每个剧情的结果由学生自己设计应该如何来做。剧情一:周末的一天中午,小明和小丽刚吃完午饭,就相约来到社区运动场打乒乓球,声音吵到了社区里的人们无法安静地午休,李奶奶走了过来,指了指旁边的牌子,说:“午休时间是不能打乒乓球的!你们中午在这里打球,大家怎么安静地休息呢?小朋友们,要遵守公共秩序啊!”剧情二:一天,小红走在街上,买了一个冰糕吃,顺手就把冰糕袋扔到了马路上,这是,环卫工人走过来了,对她说:“如果每个人都随手乱扔垃圾的话,那我们的社区会有多脏啊!为了我们的环境卫生,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筒里。”剧情三:一天,小强和小峰在社区的健身广场上锻炼身体,为了争抢一个健身设施,搞得面红耳赤、争吵不休。剧情四:一天早晨,小刚上学的路上,怕上学迟到了,就随意横穿马路,让对面开车过来的李叔叔吓了一跳。师:同学们的课本剧表演真精彩,看来良好的公共秩序靠一个人行不行?对,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总结为了一首小儿歌,一起来读读.社区是我们的家公共秩序靠大家果皮纸屑别乱扔垃圾筒正在等待它午休时间别打球很多人都怕被打扰横穿马路太危险安全一个幸福全家公共设施为大众你争我抢遭笑话我们的社区盼文明离不开你我和大家师: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呢?(学生回答)(三)我们都来做一做师:总有些人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你怎么办?现在大家就来以组为单位为我们的小区动手设计一块警示牌。(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四)心灵体验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遵守秩序的文明小公民?(想)真有信心。可有时说着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咱们书中就有一个小同学,一不小心就做了一件让自己倍感惭愧的事情。打开书46页,读读这个故事。(配乐读书中46页的《老爷爷使我想到的……》)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个同学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学生回答)师:在社区生活中,你是否见到或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学生举例回答并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师:其实,文明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唾手可得而又唾手可弃的事情。当你看到一张纸片、当你排队等候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举一动,都被大家关注着,老师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真心爱护我们的社区大家园,让我们的社区生活更文明,更和谐也更美好!师:我请同学们重温一个非常温馨的公益广告,可以一起读一读。师:社区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中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楼房中,人们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要搞好邻里关系,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老师相信新世纪的小学生每个人都会是一盏文明的灯,照亮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区,照亮我们的祖国!教学反思:让学生看图片、角色扮演、故事体验、动手来做等环节让学生来亲身体会社区中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明白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人与自然的关系。2.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们活动的关系。3.如何保护生存环境。(二)教学难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教学媒体(一)素材准备大自然造福于人类、自然灾害的相关图片,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题是——认识自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大自然中,提起大自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摄影师为大自然拍摄的照片,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大自然。(讲授新课)展示一系列大自然风景图片。学生活动随着图片展示,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感受。板书一、大自然养育了人类讲述自然界中除了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数木,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展示几幅动物图片。学生活动交流自己最喜欢哪种动物以及喜欢它的原因,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得到激发。引导地球不只属于我们人类,人类和其他动物应该共同拥有地球,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动物。小结自然界是博大的、美丽的,它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受;自然界还是慷慨的,它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资源。提问大自然到底为我们无私奉献了什么?展示“海上捕鱼”和“长江三峡”的图片。提问通过这2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讲述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海边的人们可以以海上捕鱼为生,长江三峡可以建立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有用的资源。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全班交流进一步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课堂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像母亲一样养育了我们人类,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导入新课)人类对自然界不加节制的索取和破坏,已经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人类对自然界犯下了许多错误,但只要我们纠正错误,自然界会原谅我们的。我们每一个人在平时应该怎么做呢?(讲授新课)板书三、保护生存环境阅读教材P.67材料“钓‘鱼’”。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做法和看法,通过交流,深刻体会到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小学生也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提问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造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活动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小结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过渡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阅读教材P.70“让荒坡变成花果园”和教材P.71“不捕捉蜻蜓”。学生活动谈谈感受以及自己在家庭、学校、社区里是如何做的、看到家人、邻居、同学、朋友是如何做的。师生共同探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例如参加植树、举办爱护人类益虫消灭害虫的资料、绘画展览:保护青蛙、蜻蜓、消灭老鼠等。师生共同朗诵饱含深情,共同朗读小诗:我爱大自然,它让世界变得美丽绚烂,阳光、空气、水,给我们滋养和沐浴,珍惜我们共有的家园吧,让世界充满平安!板书设计主题一认识自然一、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二、自然灾害三、保护生存环境教学反思:让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卫士。让我们用这首诗来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和无私,来呼吁人类:珍爱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唯一的家园!当灾害来临时设计思路本主题分3课时讲授,第1课时讲水灾中的救护,第2课时讲地震灾害及地震前的预兆,第3课时讲地震的避难方法。主题的教学内容主要选取在我国发生比较频繁的水灾和地震两个方面的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学会在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互救的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避难方法。2.学会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调查、模拟活动等方式,体验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灾害来临时的安全保护意识,体验灾害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救护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避难方法。2.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二)教学难点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和互救。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法、模拟活动法。教学媒体(一)素材准备收集近期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比如:洪水、冰雹、泥石流、滑坡、地震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国家是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自然灾害看似离我们很远,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当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讲授新课)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自然灾害,谁能说说有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呢?学生回答略。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提问如果我们遭遇洪水,应该怎样做呢?板书一、水灾中的救护阅读教材P.72的3张图片。提问从图片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哪些在水灾中的逃生方法呢?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屋顶、有树的山坡上;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不被洪水冲走等方法来逃生。引导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些逃生方法,还能看出在水灾中人们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意义。面临自然灾害,人们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提问水灾中的逃生方法还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小结遭遇水灾的自救方法:①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②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③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撕开来代替。④在离家出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过渡洪水中逃生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从中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自救的经验。阅读教材P.73的2个事例。学生讨论从2个事例中学习的经验。讲述第1个事例中,小江珊牢记奶奶的话,紧紧专牢树枝,等待解放军叔叔的到来,才获得了新生;第2个事例中,张老汉凭借多年经验,迅速切断电源,和老伴依靠门板,漂流至安全地方,被巡逻的解放军救上岸。(导入新课)我们了解了地震前的预兆,那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避难呢?(讲授新课)板书3.地震避难阅读教材P.74的图片。提问图片中分别展示了错误的和正确的避难方法,那么,为什么不正确?正确的避难方法应该怎样?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小结避震要点: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震后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提问在不同场所如何进行地震避险?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小结地震来临时,要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有效的避险方法自救。(1)在学校如何避震: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回到教室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2)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3)在户外、野外等地方如何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4)在家中如何避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千万不要跳楼!模拟游戏我刚刚接到地震局的紧急通知,今天石家庄地区将发生7级大地震,震中心就在藁城市(发警报),同学们!地震啦,大地开始抖动,房子马上就要塌啦!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追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安全吗?学生讨论分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