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匆匆课件_第1页
六年级匆匆课件_第2页
六年级匆匆课件_第3页
六年级匆匆课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匆匆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

(1)板书课题,提示学生留意书写正确,培育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围绕文题谈话,学生沟通自己对文题的理解。老师了解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把握状况。

2.初步了解作者,为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2)出示幻灯:朱自清,闻名散文家、诗人,清华高校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3.学生圈画出不易读准、读懂的字词,整体感知本课文体特点。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听读课文。

(1)听课文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表达听课文配乐朗读后的初步感受。

2.学习字词。

(1)学生依据自学提示沟通彼此不易读准、读懂的字词。

(2)统一订正。理解词义,学习生字。

(三)品读句段,悟情明理。

1.轻声读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读文,整体感知本文与以往叙事为主的课文的差异。

2.尝试汇报,指导学法。

(1)出示自学提示

(2)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

①学生默读自学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爱的词句旁批注,和同桌沟通。

②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沟通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慧的,你告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师生互动,读议结合。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慧的,你告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引导学生感受三个“再”与“一去不复返”的剧烈对比,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惋惜之情与自然法理,反复朗读。

③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④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迁移运用。

3.迁移运用,自主阅读。

(1)学生默读课文其次至五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或特殊喜爱的句子细读并批注。

(2)依据学情,确定全班沟通的句段。激励学生自由表达,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感情,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在静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瞬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体会作者在时间不经意间匆忙而去时的心情;关注“头涔涔”、“泪潸潸”、“叹息”等词语以及“挪移”、“跨过”、“飞去”、“溜走”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加深体验,学习作者如何捕获细微环节,感悟生活。

(3)通过作者对生活中时间匆忙消逝的详细形象描写,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的习惯,学会在平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