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医用X线血管造影系统洁净手术室环评报告_第1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医用X线血管造影系统洁净手术室环评报告_第2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医用X线血管造影系统洁净手术室环评报告_第3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医用X线血管造影系统洁净手术室环评报告_第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医用X线血管造影系统洁净手术室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用类型/科、手术室、ICU病房、腔镜外科、血液透析中心,B超、彩超、DR扫描、核2医院各项环保措施已落实并且正常运行,已取得排污许可证渝(津)环排证根据医院诊疗需求,建设单位拟将医院3楼北侧原有空置房间改造为DSA医用X射线装置运行时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离辐射影响,根据《中华人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3表1-1项目机房基本情况表机房名称DSA机房机房类型和尺寸(m)正方型面积(m2)59.64墙体东、南、西墙为3mmPb隔墙,北墙为30cm砼顶棚25cm砼地板25cm砼+5cm硫酸钡观察窗防护门3mmPb当量员进行DSA操作,辐射工作人员在医院总劳动定员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年工表1-2项目现有辐射工作人员配置情况表序号姓名年龄性别工作类型培训情况1周瑜35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4002范友成37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419843吴宁57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419864杜文建33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422165喻竑34女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419856王小璟32女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4027刘炼30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8408谢延援54女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8419陈辅贵43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401王梅27男X射线诊断机/CT/牙片机已培训,201614034表1-3本项目组成及现有工程依托关系序号项目组成新建/依托备注一主体工程1DSA机房及配套用房总使用建筑面积79.8m2。其中DSA机房面积59.64m2,其他配套用房(控制室、设备室)面积约20.16m2。依托改造目前为闲置的空置房间2设备1台DSA(Ⅱ类射线装置)新购UNIQFD20C型二公用工程1给水城市供水管网依托依托医院供水管网2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医疗废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依托依托医院排水管网3供配电市政供电依托依托医院供配电系统三环保工程1废水治理工程医院废水处理设施依托依托医院污水处理设施2医疗污物间暂存手术过程产生的医疗垃圾依托依托医院污物暂存间3固体废物收集生活垃圾暂存间;医疗垃圾暂存间依托依托医院垃圾暂存间4辐射防护机房东、南、西墙采用足够厚度的铅皮进行屏蔽防护,北墙、顶棚和地板采用足够厚度的砼进行屏蔽防护。依托改造/四其它1辐射工作人员本项目配备2名辐射工作人员,不增加医院整体的劳动定员人数。依托经辐射工作安全防护培训合格,并持有效的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5侧为公园,西侧为医院广场,北侧为空地;项目所在楼周围50m范围内无敏感建筑物。项目拟建DSA机房位于3楼北侧楼梯旁,机房东侧为医院过道,南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及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3事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机房周围其它非辐表1-4医院现使用的放射源与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序号射线装置/放射源规格型号类别数量位置环保手续情况1X射线诊断机E5804SDⅢ1医院二楼东侧X射线机房2X射线牙片机ROTOGRPHEVODⅢ1医院二楼东侧牙片机房3X射线诊断机CALYPSOⅢ1医院二楼东侧X射线机房4CTBrillianceⅢ1医院二楼东侧CT机房6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7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8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UNIQFD20C型介入手术辅助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3楼新建DSA机房内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m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9表s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态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评价依据),);););););););格式》(HJ10.1-2016)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该项目射线装置为能量流污染的特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该医院从事本项目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以及机房外活项目拟建DSA机房位于医院3楼北侧楼梯旁,机房表7-1项目机房周围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项目科室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环境特征影响因素1DSA机房医院过道东紧邻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电离辐射2控制室、设备室南紧邻辐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3空置房间(规划为手术室)西紧邻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电离辐射4杂物间、污梯及楼梯北紧邻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电离辐射5医院夹层楼上/锁门公众无法到达/6肤科治疗室楼下/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年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第5.1款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表7-2不同类型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22c)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标值应不大于2.5μSv/h;测量时,X射线第5.6款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6.7.3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3)《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48-20第7.1.2款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本评价综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等标准以及地方环保审管部0.1mSv/a作为公众成员年管理目标值;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满足标准GBZ130-2013的要求,在距机房外表面0.3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表7-3辐射评价限值汇总表剂量要求执行对象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mSv/a)辐射工作人员5公众人员0.1机房墙体表面控制值机房外30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2.5μSv/h机房面积控制设备名称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DSA//(3)质量保证措施:监测人员已经过专门培训,监测仪器已校核,在有效表8-1监测方法和依据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依据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仪器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表8-2拟建项目本底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点位监测点位描述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nGy/h)△1拟建DSA机房内66(未扣除宇宙射线),与重庆市2016年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测量值93.7nGy/h(未扣除宇宙射线)相比9.2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污染因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是采用X射线进行摄影的技术设备。该图9-1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成像装置是用来采集透过人体的X线信号的,由于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密度不同,对X线的衰减程度各不一样,成像装置根据接收到的不同信号,利用平板探测器将透过人体后已衰减的未造影图像的X线DSA技术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摄像管采集而形成视频影像。再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形成数字影像。这些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处理后,再经减影、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产生数字减影图9-2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括了数字平板探测器、球管、束光器等部件;专业手术床;Atlas机柜,该机柜DSA技术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摄像管采集而形成视频影像。再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形成数字影像。这些数字信息输入计算机处理后,再经减影、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产生数字减影DSA主要操作流程为:诊疗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动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目标部位,进行介入诊断,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在手术图9-3DSA操作流程图医院拟配备2名辐射工作人员,医院使用DSA进行年有效开机时间约为4.17h;透视时的有效开机时间约为15min/人次,则DSA机时消失。X射线防护所要考虑的是X射另外X射线与空气作用,可以使气体分子或原子电离、激发,产生臭氧和有害气体对诊断室的影响,关键在于加强室内通风。一般采用空调可满足X射另外,项目X射线装置在运行时均采用实时成像系统,不洗片,无其它废安全防护措施是辐射防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确保DSA本项目DSA机房布置在医院3楼北侧楼梯旁,不与其他科人员和治疗病人外,其余公众人员无法到达,能有DSA机房布置医院3楼北侧楼梯旁,根据其功能窗,辐射工作人员能在控制室很好的观察机房内情况。DSA机房布置了配套的②DSA机房独立,按照功能分开布置,有效分开照射人员流向。根据校核,DSA机房的屏蔽能力能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③DSA设备的透视曝光开关为常断式开关,并配备透视限时装置。DSA设备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成功护效果,且电缆线和电插座等均采用铅皮封⑦屏蔽门的门体与墙体重叠长度不小于门与墙间隙的10⑨建设单位制定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①各机房应设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能便于观察③建设单位还应配备适量的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表10-1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处理设施。医院不新增人员,DSA手术人员从现有人员培养,因此不新增废水生的污染特别是扬尘和噪声可对医院自身环境以主要来自于机房装修及现场处理等。通过选取且不再午休期间和夜间施工,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本项目工程量小,施工期短,对外界的影响是暂影响也将消失。通过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辐射场由三种射线组成:主射线、散射线、漏射线, KR2.H=GI60H——血管造影系统额定工作条件下,X线););.);②散射线:=HαqSKR2r2KR2式中:H1——X漏射剂量率1mGy/hd=TVLlogKYEY2cosθ)式中:EY/:散射光子的能量(MeV)2工作状态,DSA机房的屏蔽核算采用散射和漏射。本项目DSA的额定电压为表11-1主要核算参数取值一览表预测参数透视摄片血管造影系统实际运行最大电压80kV血管造影系统实际运行最大电流30mA1000mA血管造影系统发射率7.19mGy/mA.min2.94mGy/mA.min表11-2各屏蔽材料的TVL值能量屏蔽材料TVL值69kV砼2.35*3.54cm铅*0.042cm钡水泥3.5*2.38cm80kV砼2.35*4.23cm铅*0.057cm钡水泥3.5*2.84cm砼2.355.5cm铅0.084cm钡水泥3.5*3.69cm砼2.356.4cm铅*0.09cm钡水泥3.5*4.30cm备注:*TVL值均为内插法计算所得。3)居留因子表11-3居留因子全部居留T=1工作室、办公室、候诊室、居住区等常有人居留的地方部分居留T=1/4公共走廊、人操纵的电梯、无人看管的停车场等有时有人居留的地方偶然居留T=1/16公共浴室、厕所、少量行人车辆通过的地方备注:顶棚为25cm砼,底板为25cm砼+5cm硫酸钡,观察窗、防护门厚度为3mmPb。图11-1机房平面布置示意图表11-4DSA机房屏蔽核算结果墙体名称墙体设计厚度预测厚度设计厚度是否满足要求设计厚度下的瞬时剂量 (µSv/h)东墙(医院过道)透视墙体散射漏射3mmPb4.502.37mmPb是0.275摄片1.66mmPb透视铅门散射漏射3mmPb2.37mmPb是0.275摄片1.66mmPb南墙(控制室、设备透视墙体散射漏射3mmPb3.852.48mmPb是0.375摄片1.72mmPb透视铅门散射漏射3mmPb2.48mmPb是0.375摄片1.72mmPb透视铅窗散射漏射3mmPb1.72mmPb是0.375摄片1.72mmPb西墙(空置房间,规划为手术室)透视墙体散射漏射3mmPb4.502.37mmPb是0.275摄片1.66mmPb透视铅门散射漏射3mmPb2.37mmPb是0.275摄片1.66mmPb北墙(杂物透视墙体散射漏射30cm砼3.8516.27cm砼是0.005及楼梯)摄片14.49cm砼顶棚(医院夹层)透视墙体散射漏射25cm砼4.90是0.025摄片13.75cm砼地板(内科诊室、皮肤科治疗室)透视墙体散射漏射25cm砼+5cm钡水泥3.5016.72cm砼是0.002摄片14.78cm砼类型设备的验收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选取对象为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的表11-5类比对象与项目设备相关情况对比表序号设备名称本项目DSA铜梁区人民医院DSA1设备型号和名称UNIQFD20C型OptimaCL3231医用介入X射线装置2额定参数电压:125kV电流:1000mA电压:125kV电流:1250mA3机房面尺寸(m)8.55×4.13×5.64机房屏蔽情况东、南、西墙为3mmPb隔墙,北墙为30cm砼,顶棚为25cm砼,底板为25cm砼+5cm硫酸钡,观察窗为3mmPb玻璃,防护门为四周墙体37cm实心页岩和防护门3mmPb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受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的委托,于2016年5月31日对类比对象进行了验收监测,监测报告编号为:渝辐监(表11-6监测数据点位编号监测点描述周围剂量当量率(µSv/h)△1-1铅玻璃左侧表面30cm0.19△1-2铅玻璃中间表面30cm0.16△1-3铅玻璃右侧表面30cm0.18△2医生操作位置0.15△3-1控制室防护门左侧表面30cm0.16△3-2控制室防护门中间表面30cm0.17△3-3控制室防护门右侧表面30cm0.17△4墙表面30cm0.15△5墙表面30cm△6墙表面30cm0.13△7-1大防护门左侧表面30cm0.15△7-2大防护门中间表面30cm0.20△7-3大防护门右侧表面30cm0.19△7-4大防护门左门缝0.20△7-5大防护门右门缝0.22△8-1门左侧表面30cm0.19△8-2门右侧表面30cm0.24△9墙表面30cm0.18△10墙表面30cm0.16△11-1楼上门诊楼大厅地面0.15△11-2楼上门诊楼大厅地面△11-3楼上门诊楼大厅地面0.13△12治疗床旁213),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HEr=H(10)Tt10-3(11-6));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DSA系统透视有效开机时间约为15min/人次,①辐射工作人员剂量估算控制室工作人员:由表11-4可知,控制室内辐射工作人员受到的瞬时剂量为0.375µSv/h,DSA工作时间为129.17h/a,则算出年附加有效剂量最大为0.048mSv/a,小于5mSv/a,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铅帘等)进行防护(铅当量为2.5mm)后,医务工作人员所受剂量可以减少约946倍,即开展介入手术的同一名医生每年能开展介入手术约1491台,在该次面,所以DSA辐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受照剂量可能低于工作人员在机房内单次此,医生实际操作手术的数量可能要比计算值少。因此,进行介入手术的DSA②非辐射工作人员剂量估算DSA机房除南侧控制室外,东侧为医院过道,西侧为空置房间(规划为手层为医院夹层(放置有医院空凋风机等设备)。则在DSA开机期间,非辐射工作人员处于西侧空置房间(规划为手术室)时所受的瞬时剂量率最大(为0.275μSv/h,居留因子取1/4),则非辐射工作人员所受的年附加有效剂量为空置房间(规划为手术室为0.275μS①控制室工作人员、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析得出的控制室辐射工作人员和非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受到的DSA运行的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术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的时候受到的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为213µSv/h,每台介入手术的时间约为15min,则每台手术中,介入医生受到的剂量值为53.25µSv/台,本次环评介入治疗医生的年有效剂量目标管理限值为5mSv/a,则每名医生每年最多可进行93.9台介入手术。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本次环评介入手术医量移动屏进行防护,在此条件下,医生操作位的剂量当量率至少可以减少3.943)剂量估算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本项目DSA开展介入诊断和治疗时,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要求,职业人员年平均有效剂量本项目中的DSA机房按照设计厚度建设后表11-7DSA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计算结果一览表墙体名称周围剂量当量(μSv/h)0.3m5m10m50m东墙(医院过道)0.2750.0670.0280.001南墙(控制室、设备0.3750.0760.0300.002西墙(空置房间,规划为手术室)0.2750.0670.0280.001北墙(杂物间、污梯及楼梯)0.0050.0012.53546E-05顶棚(医院夹层)0.0250.0060.003地板(内科诊室、皮肤科治疗室)0.0029.22316E-06置在机房顶部并敷设钡水泥。由于DSA设备以散光子能量低,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量极少,一般采用空调可满足X线室通风换本项目DSA机房装有空调能有效保证机房内的通风换气,将室内空气中的排至室外的有限的有害气体经空气扩散,且臭氧在空气中分解时间较短(约0.83h),因此,其废气将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空气浓度水平,不会对公众造成危DSA在医疗诊断和手术辅助治疗方面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对保障因此,该医院X射线装置的使用对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一类——鼓励类中新型医用诊断医疗仪器量释放的源”应考虑场址特征的规定,对其它源的选址未作明文规定。本项目在①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场址的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行性和经济性,同时由于DSA机房位于医院3楼,设计考虑到底板没有采取辐射防护措施,放射设备开始出线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电离辐射效应分为确随机性效应是指电离辐射照射生物机体产生的一些有规律的效应,其规律表11-8单次或在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确定性效应和后果剂量(Gy)效应损伤器官后果轻度骨髓型放射病造血系统100﹪存活2-4中度骨髓型放射病造血系统可以救治4-6重度骨髓型放射病造血系统可以救治>6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造血系统可以救治肠型放射病肠上皮、隐窝上皮100﹪死亡>50脑型放射病小脑、大脑100﹪死亡在门灯指示灯失效或人员留在机房内未作防护等事故状态下,DSA正常运行,经查表核算,在DSA额定工作条件下,人员受照剂量大约为105.69mSv,故本项目医用X射线装置单次误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及时治疗,可存活。取救护措施,保护事故现场,迅速想当地环保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中关于“和掌握有关放射性的基本知识和辐射防护的一系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修订)》,环境《DSA操作规程》、《辐射工作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用品,也拟配置供病人使用的铅围裙等防护用品表12-1从事辐射活动能力评价应具备条件落实情况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工作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成立了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并指定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人负责射线装置运行时的安全和防护工作。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医院现有放射工作的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新增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机房门设计安装门-机联锁装置,门灯联锁,并设计安装红灯警示灯。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计。专职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了个人剂量计,拟配备一定数量的辐射防护用品供放射工作人员和病员使用。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度评估报告应当包括DSA机台账、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辐射安3)《辐射安全许可证》到期后需及时更换,新增辐射工作人员需持辐射安《DSA操作规程》、《辐射工作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医院必须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医用X射线装针对DSA操作人员可加密送检剂量片的频次,避免超剂量照射。其他时段医院在机房建成后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验收1)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放射事故应急第一时作,并将放射事故的程度做初步判断及时上报2)为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平时就要做好应急演练与准备工作,落实岗位3)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关闭射线机,切断电源,疏散周边科室人员及危险报。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找事故原因,4)当进行事故的调查时,全科人员要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