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种群数量动态与烟蚜同步_第1页
烟蚜种群数量动态与烟蚜同步_第2页
烟蚜种群数量动态与烟蚜同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蚜种群数量动态与烟蚜同步

卷烟是一种以叶子为食草动物的植物。化学治虫直接污染叶片,影响品质,损害人体健康。利用天敌控制烟蚜可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增加收入。据统计烟田烟蚜天敌有10余种,天敌的综合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定量评价天敌的作用,对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综合治理烟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丰富生态学研究内容。本文拟对1995年和1997年的田间系统调查的烟蚜及其天敌种群数量资料进行数学分析,定量评价天敌的控制作用。1材料和方法1.1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供试烟田0.1333hm2,烟草品种为Nc89,1995年5月6日移栽,5月14日调查;1997年4月23日移栽,5月13日调查。烟田不施用农药,按常规管理。调查方法为平行跳跃式取样,选5垅,每垅定8株,共计40株,每7d调查1次,统计烟蚜、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直至采收为止。1995、1997年分别调查了10次和8次。1.2烟嗪tf以调查日期为变量t,各期烟蚜及各种天敌的数量为频数f,求得它们的发生量平均高峰期ˉtt¯和标准差sˉt=∑tf/∑f,s={[∑t2f-(∑tf)2/∑f]/(∑f-1)}1/2t¯=∑tf/∑f,s={[∑t2f−(∑tf)2/∑f]/(∑f−1)}1/2烟蚜逐日增长率计算公式:Yt=[ln(Νt+n/Νt)]/n[1‚2]Yt=[ln(Nt+n/Nt)]/n[1‚2]其中Yt为烟蚜日增长率,Nt为t时刻烟蚜数量,Nt+n为经历n天后的烟蚜数量,用Yt与t时刻各种天敌数量xit作回归。2结果与分析2.1烟嗪和烟嗪的耐药和数量分布两年系统调查数据列于表1和表2,表明烟蚜种群数量呈明显的双峰型曲线(图1)。4月中下旬烟苗移至大田,有翅烟蚜陆续迁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于5月中旬至下旬形成第一高峰。随着有翅烟蚜的迁入,天敌跟随迁入烟田。从表3所列烟蚜与其天敌平均峰值期和标准差可知,1997年草间小黑蛛s=11.4362,是烟蚜s=4.9371的两倍多,1995年两者标准差相差不多,但草间小黑蛛峰值期却时滞9.0532d,因此草间小黑蛛的数量变动不依赖于烟蚜,没有跟随关系。食蚜绒螨、烟蚜茧蜂标准差接近于烟蚜,其时间、数量分布特征与烟蚜相似,跟随关系明显。食蚜绒螨的发生高峰期比烟蚜稍有提前,这与该螨附着在有翅蚜体外随有翅蚜进入烟田是一致的。两年烟蚜茧蜂跟随时间差分别为1.5d、4.2d。由于两种天敌特别是烟蚜茧蜂的作用,烟蚜种群数量下降,随后天敌数量减少。6月上旬至中旬无翅蚜数量增加,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形成第二高峰。在这段时期内,龟纹瓢虫、小花蝽平均峰值期,两年均比烟蚜提前,龟纹瓢虫1995年为2.7d,1997年为10.5d,小花蝽1995年为3.5d,1997年为2.7d;中华草蛉和大灰食蚜蝇两年均比烟蚜滞后,1995年分别为3.3d和4.7d,1997年二者出现太少,未作分析(表3)。从图1可知,烟蚜种群数量在烟田均依指数规律上升和下降。1995年从5月28日至7月2日呈指数增长,日增长率b=0.2086,对数直线相关系数r=0.9918。1997年从5月20日至6月11日呈指数下降,日增长率b=-0.2548,对数直线相关系数r=-0.9411。1995年第二高峰蚜量大于第一高峰蚜量,1997年则相反,原因与龟纹瓢虫出现早晚是否有关,待进一步研究。2.2烟嗪天敌通径分析利用1995年烟田系统调查数据,选择天敌种类烟蚜茧蜂数量x1、中华草蛉数量x2、龟纹瓢虫数量x3、草间小黑蛛数量x4、大灰食蚜蝇数量x5、小花蝽数量x6和烟蚜的日增长率Yt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ij列入表4。从表4的简单相关系数rij值的比较中看出,x1、x2、x3、x5、x6与Yt呈负相关,表明有一定控制作用。只有草间小黑蛛数量变化和烟蚜日增长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极小,与草间小黑蛛数量同烟蚜种群数量无追随关系相吻合,表明草间小黑蛛对烟蚜可能无控制作用。为了比较各个因子发生时期的吻合程度,基于表4天敌之间的相关系数Fuzzy相似矩阵,利用大树法,取λ=0.8992,天敌可分为3类(图2)。烟蚜茧蜂作用期早,控制烟蚜第一高峰阶段种群数量增长。中华草蛉、龟纹瓢虫和大灰食蚜蝇作用同步,控制烟蚜第二高峰阶段种群数量增长。Figure2Maximalspanningtreeofpopulationdynamicsofits6naturalenemies为了进一步揭示第二高峰阶段内几种天敌对烟蚜的直接、间接作用,再将第二高峰阶段内Yt、xit作通径分析,其直接通径系数P(i-y)、间接通径系数P(i-j-y)、决定系数R2及剩余通径系数Pe列入表5。从表5各种天敌因子组合方式比较中可得出下列结论:(1)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组合1)参与通径分析时,决定系数R2=0.9199,表明这两种天敌在天敌与烟蚜增长率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加其他天敌因子对这个系统影响较小。(2)无论哪种组合方式参与通径分析,中华草蛉和烟蚜茧蜂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以中华草蛉绝对值较大,即这两种天敌数量的增加导致烟蚜增长率为负,并以中华草蛉作用更大。3烟嗪对烟嗪的共作系统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有翅烟蚜不断迁入烟田构成第一高峰消长阶段,烟蚜茧蜂和食蚜绒螨跟随关系明显,对其控制作用显著。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无翅烟蚜数量增加,构成第二高峰消长阶段。该阶段捕食性天敌陆续增多,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构成烟蚜-天敌系统优势功能团。本文仅从田间系统调查资料中分析得出结论,多种天敌功能集团与烟蚜构成的系统是复杂且相互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