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笔记-先秦部分-3第五节《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整理过《诗》《书》《易》《礼》核心思想是“仁”,强调“为国以礼”,“克己复礼”,主张“正名”,提倡德治,讲求“孝、义、忠、信”《侍坐》精读选自《论语-先进》一、主题思想本章记录了孔子与四位弟子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二、结构内容第一段:写孔子启发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第二段:写子路等分别谈了自己的怀抱和志趣第三段: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逐一评价三、艺术特色1、成功刻画了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语、神态、动作表现出来的孔子:不以师长自居,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诱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公西华、冉有: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晳:淡泊洒脱,好学勤问2、用词准确精炼,记叙逼真而传神四、历年真题1、【200807】论述《侍坐》中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特征2、【201504】请结合作品,具体分《侍坐》中孔子以及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人物的性格3、【201704】联系作品,分析《侍坐》中孔子四位弟子的形象4、【202010】分析《侍坐》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形象第六节《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提倡孝悌忠信,宣扬人性本善,提出“民贵君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齐桓晋文之事》精读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一、主题思想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以推行王道为中心,论述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暴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描绘了富民、教民的蓝图,希望人们安居乐业,表现了孟子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在当时的形势下,反对使使用武力,脱离实际,过于天真二、结构内容第一段:提出“保民而生”的仁政主张,肯定齐宣王有施行仁政的仁慈之心第二段:说明齐宣王用武力满足称霸的欲望,必改无疑,强调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百姓拥护第三段:提出仁政的内容,富民、教民,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三、艺术特色1、善于譬喻,长于推理“力足以举百钓,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区别“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2、推理由小及大,同此及彼,颇有说服力以羊易牛推出实行仁政的根据邹人与楚人战推出实行霸道必败由牛及人的恻隐之心提出推恩是实行仁政的途径四、孟子的说理过程孟子根据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多种辩论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依次论述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实行仁政的途径是推己及人不实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险性详尽阐明仁政的内容,提出富民与教民的具体方案五、成语【缘木求鱼】、【君子远庖厨】、【明察秋毫】六、历年真题1、【202004】用《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为例,说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2、【201207】《齐桓晋文之事》是怎么样展开论辩的?3、【201510】简要分析《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4、【201704】写出《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三个比喻,说明所包含的道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泛读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主题思想孟子指出思想意志是关键,主宰意气情感,认为浩然之气是意气情感的最高境界,浩然之气充沛会使人眼界高,立场稳,心不动,气不馁二、结构内容本篇记载了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讲论“不动心”,心志专一会带动气,气凝聚也会影响心志的变化,然后孟子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命题三、艺术特色1、孟子长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本篇中宋人“揠苗助长”故事,对宋人的心理、行为描写十分生动第七节《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与儒家学派相对立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实录,现存五十三篇《非攻-上》泛读选自《墨子-非攻》一、主题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核心思想,这是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发,造成人民种种苦难而提出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主张是不现实的二、结构内容第一段:指出攻打别的国家是最大的不义第二段:批评当今有人把攻国的不义当作义来写第三段:说明君子必须明辨是非,认识攻国的不义三、艺术特色1、设喻论证,逻辑性强以偷窃、杀人为喻,有力地说明“攻国”危害之大,不义之深,再以黑白甘苦为喻,说明天下君子混淆是非,别有用心,由浅入深以小见大,既指出攻国的不义,更是批驳为攻国制造舆论的君子四、历年真题1、【201207】简析《非攻》论证方法的特点第八节《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以“道”为本,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稳定性,主张摈弃知识回到愚昧无知的原始状态中去鲁迅称之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逍遥游》泛读选自《庄子-内篇》一、主题思想说明人生意义和目的在于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体现了庄子肯定一切事物的相对存大与发展变化的观点,也表示了对功名富贵的鄙弃二、结构内容第一段:从形体大小,寿命短长,说明世间一切均有凭借,有所局限,不能逍遥游,只有三种人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二段:以许由不接收天下,说明“圣人无名”第三段:通过肩吾与连叔对话,说明藐菇射神人的神奇,证实“神人无功”第四段:通过惠子与庄子的对话,说明无用才是大用,证实“至人无己”三、艺术特色1、开头先破后立,由反入正的方式,提出逍遥游的论题先从空间着眼,再从时间着眼,然后从自然之物转到社会人世,说明万物均有所待,都有局限2、运用卮言、重言、寓言“若夫乘天地之正”一段,点明主旨,承上启下,即为卮言【变化多端的语言】引《齐谐》《列子》“汤之问棘”一节,是重言鲲鹏变化,尧与许由,藐菇射山的神人,宋人资章甫,龟手之药等,为寓言3、用故事依次说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四、历年真题1、【200904】简析《逍遥游》文章结构的特点2、【201004】简述庄子《逍遥游》一文的文学特征2、【201204】《逍遥游》在运用比喻和寓言方面有何特点?《第九节《荀子》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人在哲学上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命题,持“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和教化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并用法家人物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楚民歌形式写成的诗篇《成相辞》、《赋篇》,《荀子》三十二篇《劝学》精读选自《荀子》一、主题思想全文围绕“劝学”的主旨,分别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二、结构内容第一段: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阐述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法第三段:阐述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完善自我修养三、艺术特色1、词汇丰富,比喻繁多,全文共用了四十七个比喻,丰富多采的比喻,形象性强,便于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借自然现象为喻【如水与冰、青与蓝、蓬生麻中、草木稠、禽兽众】借劳动创造为喻【如木作轮、用舟楫】以人们的经验为喻【如登高而招、面临深谷、火就燥、水就湿】2、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几次引用《诗经》语句证明自己的论点,引经据典四、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五、历年真题1、【200604】简析荀子《劝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2、【201007】举例说明比喻这一艺术手法在《劝学》中的作用(至少举例三个)3、【201604】《劝学》一文运用比喻有何特点?4、【201910】说明荀子《劝学》中所用的比喻及作用第十节《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公子,荀子的学生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主张君主乘威严之势操制人之术,以法治天下《韩非子》五十五篇《晋文公之赏》《舜之救败》泛读选自《韩非子》一、主题思想宣扬了法家的思想与观点,思维必须遵守矛盾律,考虑问题要把“一时之权”和“万世之利”相统一,治理天下要依靠法治二、结构内容《晋文公之赏》指出雍季答非所问,不该受赏,再指出晋文公失考失当,然后说明舅犯有功,理应有赏《舜之救败》首先指出既“圣尧”又“圣舜”的自相矛盾,然后指出舜之救败,以德化人,旷日持久,不切实际三、艺术特色1、先摆事实,然后批驳,针对性强,批驳逐层推进,说服力强2、多寓言故事说理,说明只有以法治取代人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守株待兔【绝不能因循守旧,思想变革】鬻矛与盾【揭示儒家以德化人的本身矛盾】第十一节屈原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是楚王同姓贵族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内政上主张举贤受能,修明法度,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统一六国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学习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吸收楚文化传统,接受北方中原文化的营养,创造了骚体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汉代刘向辑录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品,编成《楚辞》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离骚》节选精读选自《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一、主题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先自叙身世,“内美”,接着是努力培养后天的才干,博采众长,提高能力,“修能”,后来又努力培植人才,广结同志,但众芳芜秽,人才变质,最后坚持崇高的品德和理想,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直高洁的伟大人格展示了屈原思想品格、政治理想和斗争历程,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和深沉的爱国精神二、结构内容第一部分:写诗人在现实中的斗争与失败第二部分:写诗人想象中的追求与幻灭,包括女嬃的劝说,向大舜陈司,上求天地,下索神女,归于失败第三部分:写诗人设想离开祖国,但最终不忍离去结尾:表达无法实现实现政治理想而与楚国的现实政治决裂的心情三、艺术特色1、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主观抒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采用2、象征手法的运用用佩带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用种植香草象征广泛培植人才人才的蜕化变质则说是众芳芜秽整体的象征被称为“香草美人”3、局部比兴四、历年真题1、【200907】简述《离骚》一诗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2、【201107】试述《离骚》一诗的思想内容3、【201710/202008】试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湘夫人》泛读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以民间祭神乐歌为基础,加工创造的一组浪漫主义的诗篇《九歌》一共有十一篇,分别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一、主题思想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描写了生离死别、无缘会面的忧伤情景,表现了高尚的情操、执著的追求和热情的向往二、结构内容先是湘君在想象中,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临,实际并未到来,于是焦灼地寻找为了相约见面,湘君筑室水中,作好了一切准备,最后湘夫人还是没来,寂寞伤心,将衣物投入水中,寄托自己的思念三、艺术特色1、通过心理活动刻画湘君的形象,直接描述忧伤心理【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2、通过动作神态表现期盼与失望【登白薠兮骋望、捐余秧兮江中】3、用反常景象表现焦虑不安【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4、通过景物和环境描写惆怅凄迷之情,筑室水中的种种精心布置和优美陈设,表现了他的期待与热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四、历年真题1、【200507】简析《湘夫人》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特征《涉江》泛读选自《楚辞-九章》一、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不管如何艰难困苦,始终信守自己的理想,不管遭受怎样的打击和迫害,始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