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的佛曲_第1页
龙门石窟中的佛曲_第2页
龙门石窟中的佛曲_第3页
龙门石窟中的佛曲_第4页
龙门石窟中的佛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门石窟中的佛曲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它建于公元前11世纪。它在九个世纪共启王朝、东汉、魏晋、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和唐代都有首都,所以被称为九朝。它四面环山,形成盆地,伊、洛、涧、瀍四河交汇,土地沃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一、洛阳龙门石窟的对比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约公元一世纪),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遗使者至大月支写取《四十二章经》,并起塔立寺于洛阳,名曰白马寺。白马寺成为中国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释源”。洛阳也于此时成为汉地译经的中心。曹魏时期,佛教逐渐兴盛起来。中国第一位求法的高僧朱士行,就是此时从洛阳出发,西行求经。曹植(公元192—232年)就是一位较早制作佛曲的作曲家。西晋的佛教,以洛阳和长安为两大中心,当时的洛阳已有佛寺42所。佛教除在门阀士族、官僚名士中流行外,在民间佛教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佛教发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此时洛阳已有寺院1367所。佛经被大量译出,许多印度名僧来到洛阳。佛教活动极为盛行,北魏杨衒之所著《洛阳伽兰记》记载:“(行象)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观看者:“迭相践跃,常有死人。”各种佛事活动,已不限于信徒之供奉而变成了社会上的节日。隋唐时期,是洛阳佛教达到极盛的时期,佛教宗派甚多,许多教派宗师死后葬于龙门。安史之乱后,洛阳凋敝,佛教也随之逐渐衰落。随着佛教的极盛,佛教音乐也更为发达,宋·陈旸《乐书》叙述唐代乐府中就有佛曲20多种,南卓的《羯鼓录》也收有“诸佛调曲”10首。但是,这时唐代的“佛曲”已经融汇了许多民间音乐成份,使唐代的佛教音乐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从深宫庭院到市井街头,许许多多的佛教僧人大规模渗入到唐人的生活之中,众多寺院在某种意义上也变成了百姓们的娱乐场所。到了北宋时,洛阳号称西京,但已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佛教也无力振兴。[龙门石窟]龙门,古称伊阙。位于洛阳城南12.5公里处,龙门石窟开凿在伊水穿过龙门山之两岸间的石壁上,南北长约100米。河流穿过山口,两岸对峙如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云:“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最早把伊阙改称龙门,是始于隋炀帝。封建帝王很早就拟龙为自己的象征,因而把这正对着洛阳宫之伊阙即改称为“龙门”,后经唐、宋、元、明、清至今仍称谓“龙门”。龙门石窟的开凿,约始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晚期是龙门石窟凿窟造像最顶盛的时期,以后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都有造像活动。唐代贞观四年至天宝十四年(公元630—755年)间。龙门又逐渐成为皇室、贵族造像活动的中心,盛唐后才逐渐沉寂下去。唐代龙门造像最繁盛的时期是李治、武则天时期(公元650—710年),显然这是和武则天长期住在东都洛阳有关的。龙门窟龛中,北魏时期开凿的约占十分之三,唐代的约占十分之六。北魏时期的洞窟,都在五岸(龙门山),如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魏字洞、石窟寺、药方洞等洞窟。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唐代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山上,主要洞窟有:万佛洞、奉先寺、龙花寺、极南洞及东山擂鼓台三洞、看经寺等。二、北魏企业借鉴北魏早期石窟中的乐器种类龙门石窟现存有各种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碣题记2780多品,佛塔40余座。这些古代文化遗存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是研究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服饰、音乐、舞蹈、中外文化交流、政治、宗教、医药史等的珍贵资料。龙门石窟保存了大量的伎乐人和伎乐天的形象及珍贵的乐器资料,它们主要集中在北魏和唐代两个造像高峰时期的洞窟中,从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上承秦汉传统,同时又吸收融汇了许多外来因素,使得当时我国的乐舞获得了新的发展,这些都在保留下来的石窟乐舞资料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宾阳洞为北魏时所完成,有计划的布局,出色的技巧,使它成为这一时期石窟中的重要代表,洞窟立面构图精美、严谨,整个穹窿顶上浮雕,环绕莲花,刻有八身伎乐天,皆面向主尊,演奏的乐器依次为笙、笛、阮、细腰鼓、磬、排箫、筝、铜钹。这些飞天,头梳高法髻,佩项圈,袒上身、下着裙、小腿屈回,下有流云,窟顶雕刻华丽典雅,这和伊阙佛龛之碑中“宝花降祥,蔽五云之色,天乐振响,夺万籁之音”的形象描写恰相印证。皇甫公窟,也称石窟寺,是北魏代表性石窟,洞窟门楣南北两侧上方,各雕一伎乐飞天,飞天左右相对,头部皆向外侧,各持一件乐器作演奏状,南侧伎乐,双手抱持阮咸,左手握颈按弦,右手持拨弹奏,伎乐头部和双腿弓向身后,帔巾、裙带、裙摆飘向后方,极有动感。北侧伎乐,姿态同于南侧,双手握横笛,作吹奏状。窟顶中央雕出一朵莲花,莲花四周,雕刻八身伎乐天,从窟顶东端分为南北两列,每列四身,皆面向正壁主像,伎乐各持一件乐器,皆作演奏状,所持乐器有笙、横笛、排箫、筝、阮、五弦琵琶、鼓、细腰鼓。北魏早期石窟古阳洞中所保存的乐器有笙、笛、筚篥、箫、排箫、贝、筝、阮、琵琶、铜钹、鼓、细腰鼓,十二种乐器。其中古阳洞慧成龛刻有排箫、笛、箫、筚篥、贝、琵琶、铜钹、鼓、细腰鼓,九种乐器。唐代是龙门造像的第二个高潮期,规模之大胜过空前,保存的乐舞资料更为丰富,并出现了前朝未有的乐器种类。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它保存的伎乐形象有笙2个、排箫、笛、箫、筚篥、阮、箜篌、琵琶、铜钹,九种10件乐器。极南洞所雕刻的伎乐人,已出现有不持乐器,专门舞蹈的伎乐形象,所刻乐器有排箫、箫、筚篥、筝、箜篌、琵琶、铜钹、杖鼓、细腰鼓、阮。东山擂鼓台中洞,最富想象力的是在窟顶大莲花的周围雕刻出了飘浮于天空的化佛、童子、舍利鸟、楼阁、宝幢以及无伎乐人握持,“不鼓自鸣”的筝、琵琶、细腰鼓、钹、笛、阮、筚篥、排箫、箫,皆自由飞翔,烘托了“天国”的美丽、欢乐和自在。使佛经中虚无的净土的描述,变成了实在的天国的图景,拉近了天人的距离,忘却了人间的悲苦。在其它洞窟里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乐器,龙花寺出现了鸡娄鼓,经幢座出现了杖鼓、鸡娄鼓和拍板的形象。经过对龙门石窟的调查,初步统计出北朝石窟中出现的乐器种类有笙、排箫、笛、箫、筚篥、贝、筝、阮、琵琶、五弦琵琶、磬、铜钹、鼓、细腰鼓14种,共69件乐器。唐代石窟中出现的乐器种类有笙、排箫、笛、箫、筚篥、筝、阮、箜篌、琵琶、铜钹、杖鼓、细腰鼓、鸡娄鼓、击板14种,共74件乐器。三、北朝平等关于龙门石窟乐器管理地位的认识西汉武帝以前,乐器主要是古代传统乐器。随着与西域的勾通,文化的交流,我国的乐器及音乐已加入了不少新的成份,因而使中国乐舞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从龙门石窟保存的史料上看,北朝和唐代的传统乐器有:笙:龙门石窟北朝的笙,长嘴、竹管排列不整齐,同敦煌、云岗石窟的笙形制大体相同。至唐代笙的形制仍然是长嘴,但竹管排列整齐,同我国汉画像石刻吹笙相似。笛:古时称“横吹”。根据龙门石窟的乐器统计来看,笛在北朝极为流行,虽然唐代比北朝较少,但在当时乐队中,仍是一件重要的乐器。排箫:龙门石窟北朝及唐代的排箫形制基本相同,是由若干长短不同的竹管编排形成,大多数是一头长,一头短,顺序排列。与当今西欧舞台上正在使用的排箫形制相似。唐末以后,形制发生变化,竹管排列整齐,长短一致。筝:龙门石窟筝的形制,音箱长短不一,弦、柱不清,难以得到清楚的形象,但从乐器统计看,北朝和唐代筝都非常流行。阮:也称阮咸。龙门石窟的阮,形状为圆形,柄细长而直,张四弦,有柱,用拨子弹奏。阮咸在北朝,唐代都很流行,与东晋时“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善弹此乐器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不无关系。唐代诗人李白也曾在诗中对它进行过形象的描绘。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是主要的乐器之磬:龙门石窟仅发现两个磬,均出现于北朝时期的宾阳中洞和南洞窟顶,其形状呈“人”形。而到唐代石窟中就已绝迹了。这说明磬这件古老的击乐器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已逐渐减弱。拍板:古击乐器。龙门石窟到了唐代才出现了拍板,由六片或九片组成,以绳子连接,用两手合击发音,与敦煌千佛洞的唐代壁画中绘制的拍板伎乐形象相似。箫:由龙门石窟来看,箫的形体很长,竖吹,无论北魏或唐代,箫都很少。汉魏以来新传入的乐器有:贝:用磨去尖顶的海螺壳制成。龙门石窟吹贝的形象很少,只有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和路洞前壁两个,同时期云岗石窟雕刻中也有吹贝的伎乐形象。贝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也称“法螺”。琵琶:自西域传入的琵琶,种类很多,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的传入。四弦曲项琵琶从龙门石窟乐器统计来看,北朝还不怎么盛行,到了唐代则盛极一时,从伎乐和伎乐天的图象来看,当时的琵琶多数是四弦四柱有直项和曲项两种,用拨子弹的,少数也有用手指甲弹的。五弦琵琶:五弦琵琶与琵琶相似,但项部是直的,形体比较瘦长,比四弦曲项琵琶略小。从龙门石窟北朝乐器统计来看,五弦琵琶仅有两个,说明当时这种乐器不乐流行,到了唐代,据文献记载,五弦琵琶极为流行,但在龙门石窟却绝迹了。箜篌:东汉时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但在龙门石窟北朝乐器中,箜篌还未出现,到了唐代仅有三个大小不一,弦数象征性的刻上几根。铜钹:击乐器,在宗教音乐中普遍使用。龙门石窟所见到的铜钹,从图像上看,一般都不大,形如瓶盖,在北朝、唐代都十分流行。筚篥:现在管子的前身,原是西域龟兹国乐器,汉代传入中国,从龙门石窟看,北朝时筚篥已经开始流行,到了唐代则被大量地应用。细腰鼓:这种鼓中部细,两端粗而空,演奏时挂在胸前或放在木架上,用手拍击两端鼓面,从其形制看,北朝的细腰鼓较唐代腰细,两端鼓面比较大。杖鼓:龙门石窟出现用杖击的鼓,鼓身形体较大,中间比两端略粗,置于架上,用两杖敲击鼓面,故又名“两杖鼓”。唐·南卓《羯鼓录》记其形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同龙门石窟唐代这种鼓的图象极近似,所以,这种鼓可能就是“羯鼓”。文献记载羯鼓系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龙门石窟北朝时,尚无羯鼓出现,可能是在初传入时期,不很流行之故,乃至唐代龙门石窟的羯鼓就出现在开元、天宝年间的极南洞和八作司洞中,这与文献记载是相符的⑦。龙门石窟除保留了丰富的乐器资料外,从各时期重要的洞窟所雕刻的乐器组合中,可以看出其当时乐队编制的大致状况。这些乐器组合形式都反映在各时期较大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中。如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石窟寺等。唐朝时期的奉先寺,极南洞、擂鼓三洞,龙花寺等。古阳洞是北魏早期开凿的代表性洞窟,乐器雕刻在慧成龛、南壁龛、北壁龛,共12种19件乐器。慧成龛是洞窟的主要部分,所以,雕刻乐器的数量和品种最多,构成了一个较完备的乐队组合。从乐器种类看是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其主要乐器是排箫,其次是笛、箫。贝和铜钹是与佛教有着密切联系的乐器,反映了北魏时佛教在音乐中的特征,佛教与我国文化的结合,还带有较强烈的宗教色彩,而到了唐代石窟中,这两件乐器就完全消失了。从整个古阳洞来看,(包括慧成龛、南壁龛、北壁龛),其乐器种类和数量更为庞大。增加了笙、筝、阮等乐器,乐器数量也大大增加。石窟乐器雕刻,是一种象征性的,不可能把实有乐器都一一刻出,所以,可以想象得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鼓吹乐队体系。宾阳洞也是北魏时期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洞窟,它包括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三洞结合起来分析,也构成了一个鼓吹乐队形式。把它与古阳洞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这两个洞窟中所包含的乐器,正好包括了北魏石窟中出现的全部乐器,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乐队。由于石窟造像是一定的象征,受多种情况的局限,不可能总概括乐队的全貌,所以,乐器被分散刻在许多洞中,而这两个北魏时期类型的大型石窟,却充分的体现了当时乐队的基本情况。唐朝石窟中乐队组合的情况,与北魏时的情况基本相同,也是属于以笙、管、排箫、笛为主要乐器的鼓吹乐队。但从唐代石窟总体乐器看,除了这些主要乐器外,其它乐器数量大量增加,使乐队的规模更加趋于完善、平衡。增强了弦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特别是打击乐器,较北朝时更为丰富。这些乐器,尽管是在以佛教意义的石窟中保存下来的,但观其乐器和乐队的组合,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水平,很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