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学习演讲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第1页
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学习演讲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第2页
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学习演讲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第3页
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学习演讲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第4页
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学习演讲词-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言可以兴邦——《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单元整合教学学习目标01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理清演讲词的思路。02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03感受演讲词的不同风格。第一课时人生赢者当众讲话

1946年7月11日,著名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学礼堂召开追悼大会。

10点钟,李公朴先生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开会,请李夫人张曼筠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今天的大会,只有一个教授参加,这就是闻一多。会场里已坐满了一千多个昆明青年和各界人士,洋溢着严肃而悲愤的气氛。……可是,不少特务有的翘着腿抽烟,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在说笑,甚至打闹。张曼筠越是悲痛得讲不下去,他们越是高声说笑。闻一多见了,脸都气白了。本来,为了防止出事,事前说好不请他演讲。这时候,他不顾一切地跳上台,即席发表了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讲演。——刘烜《闻一多遇害始末》02补充资料,了解缘由02补充资料,了解缘由从以上闻一多先生进行“最后一次讲演”的背景资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演讲者“为什么”讲?2.演讲者讲给谁听?国民党特务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并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捣乱。青年学生、各界人士,也包括现场的特务。出示演讲要求分配演讲任务组内互读03123模拟演讲,体悟情感4(1)注意演讲的语气语调、重音停连等。(2)针对不同的听众,要读出不同的情感。(3)演讲时还可配以适当的肢体动作,并关注现场氛围,还原“演讲”情境。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演讲者针对特务、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进行演讲的文段。班级交流组员之间选择不同的角色交互朗读,体会演讲者的情感。由小组推选读得较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学生互评,教师根据演讲要求适当点拨。04结合背景,把握内容面对残忍杀害了李公朴且还在现场捣乱的特务,面对到会的一千多名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闻一多先生对这两类人各说了什么?对特务:对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05布置作业

通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三篇演讲词,思考:这三篇演讲词的作者分别“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第二课时人生赢者当众讲话01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剖析《最后一次讲演》可知,读一篇演讲词,需要读出演讲者“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本课时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继续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三篇演讲词。02小组合作,梳理内容1.思考:这三篇演讲词的演讲者分别“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并完成表格。篇目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02小组合作,梳理内容2.分组阅读(1)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组重点阅读其中一篇文章。(2)独立阅读,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圈点勾画,独立完成表格。(3)组内交流、讨论,整合意见。2.梳理观点的方法1.有的演讲词观点集中,直接在文中勾画、筛选出表达流讲者态度或看法的句子即可,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有的演讲词观点较散,需要根据演讲者“讲给谁听”来进行概括,如《最后一次讲演》。3.有的演讲词没有集中的观点,而要根据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如《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03分组展示,教师点拨1.班级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展示成果,其他小组作修正补充。03分组展示,教师点拨3.修改完善表格篇目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向青年学生阐明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以及“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中国学生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03分组展示,教师点拨3.修改完善表格篇目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扶植年轻人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向年轻人揭示研究和创造的真谛。青年学生

本文是1998年10月北大方正创始人、61岁的王选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此次演讲,给青年学生树立了信心,并为其人生选择提供了指导。03分组展示,教师点拨3.修改完善表格篇目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自信平和、愉悦与美,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和另一特点——大众参与,呼吁分崩离析的世界要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4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一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发表了此次演讲,希望借此机会再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010203有针对性观点鲜明内容充实04讨论归纳,总结特点共同特点回顾第1、2课时的学习内容,思考:这四篇演讲词有何共同特点?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对象第三课时01联系旧课,开启新知

演讲词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充实的内容。此外,演讲者还需要以清晰的脉络层次来呈现自己的观点。《最后一次讲演》第1-3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第4-5段揭示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历史发展规律第6-12段0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师生共读《最后一次讲演》,理清演讲词的脉络层次。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革命精神0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2、分组合作,自读梳理(1)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组分别重点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三篇文章中的一篇。(2)独立阅读并完成思维导图。(3)小组交流、讨论。0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3、分组展示,教师点拨(1)班级交流: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展示,其他小组修正补充。(2)完善表格或思维导图。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段:提出演讲第2-5段:指出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6一12段:论述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阐明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提出希望第2-12段:分析问题第13段:解决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0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32第1段从自身现状引出演讲话题:人生的重要抉择第10段第2-9段第3段:论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第4—5段:对权威的独特见解第6—7段:怎样扶植年轻人第8段:对名人和凡人的看法

引用公式作结,对听众提出希望:把自己融在大集体里面,才能最终体现自我价值0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简要说明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情况第1段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另一特点大众参与第6-7段闸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平和与自信

愉悦与美第2-4段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第5段赞扬来宾为大会赋予的五重声誉表达对决定申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国家的祝愿表明对奥林匹克光明未来的憧憬第8-10段03讨论归纳,总结特点请同学们讨论归纳这四篇演讲词的共同特点:特定的事特定的对象有针对性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04布置作业

阅读四篇演讲词,参考表格中给出的示例,完成下列表格的各项内容。“语言风格”建议用四字短语概括。篇目例句情感语言风格效果《最后一次讲演》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语气:歌颂先烈与人民,满怀崇敬,语气热情;斥责敌人,充满愤恨,不留余地。

语言感情色彩浓烈,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决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第四课时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1.品读《最后一次讲演》。(1)小组交流:根据课前所填写的表格内容在组内进行分享、讨论。(2)分配任务:组长根据表格内容给每个组员分配发言任务。(3)班级分享:小组代表按照分工进行分享展示,其他小组修正补充。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篇目例句情感语言风格效果《最后一次讲演》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语气:歌颂先烈与人民,满怀崇敬,语气热情;斥责敌人,充满愤恨,不留余地。

语言感情色彩浓烈,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

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用语:对先烈,使用褒义词:最宝贵的生命、无限的光荣;对敌人,则使用贬义词:疯狂、恐怖,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篇目例句情感语言风格效果《最后一次讲演》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设问句:此句表达了对敌人的强烈愤李先怒和斥责之情,比普通的陈述句更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更能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语句简短句式多变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反问句:主要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使敌人处于被告地位。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感叹句:强烈地表达了对人民力量的赞颂。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篇目例句情感语言风格效果《最后一次讲演》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巧用修辞,增强效果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你们完了,快完了!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揭露了敌人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显出演讲者毫无畏惧,直接向敌人挑战,向敌人发起

攻击。变换人称利与表达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鼓动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战友般的感情。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4)小结

通过品味《最后一次讲演》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这篇即兴演讲独有的“慷慨激昂”的风格:

作者通过多种语言技巧(变换人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用简短而多变的句式,运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言等)来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读来铿锵有力,激情昂扬,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染力。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2.品读《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年》。(1)小组交流:学生根据课前所填写的表格内容在组内进行分享、讨论。(2)分配任务:组长根据表格内容给每个组员分配发言任务:(3)班级分享:小组代表按照分工进行分享展示,其他小组修正补充。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①示例例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大都”指大部分,从范围上限制,指多数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不是全部,体现了论述性语言的准确与严谨。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①示例例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指的是中国学生通常情况下功课成绩好,考试分数高,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论述性语言的准确和严谨。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②风格

这篇演讲词在遣词造句上运用了很多表限制的词语,表现出准确、严谨的特点;同时,因为是在庄重的大会上的演讲,知识性、逻辑性较强,用语准确、严谨。③效果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性。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①示例

此句中演讲者运用“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一个过时的科学家”一连五个短语来概括自己的一生,打破惯有的语言逻辑,出人意料,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例1: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掌声)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①示例

演讲者运用一系列风趣的对比,揭示了名人和凡人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人们却给予他们截然不同的称谓和态度,见解深刻,语言幽默。例2: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01品读语言,体会风格《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②风格

③效果

语言表达打破惯有的语言逻辑,出人意料,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