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9-2022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_第1页
DB15-T 359-2022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_第2页
DB15-T 359-2022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_第3页
DB15-T 359-2022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_第4页
DB15-T 359-2022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01.020CCS

A

2215 DB15/T

—2022代替

DB15/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 原则与方法

work

2022-03-25

发布 2022-04-25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5/T

359—2022 前言

..................................................................................

11

...............................................................................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3 术语和定义

.........................................................................

24 辞书编纂程序

.......................................................................

45 辞书的结构要素

....................................................................

11参考文献

.............................................................................

16索引

.................................................................................

17DB15/T

359—2022 本文件按照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5/

《蒙古语辞书编纂工作原则与方法》,与DB15/

359-200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增加了“辞书、条目、索引”术语和定义(见

3.1、3.7、3.10b)

删除了“辞书正文、词类注、专业注、语域注、修辞注、疑义、例证出处、插图、注解、同义词、反义词”术语和定义(见

2001

3.1)。c)

增加了“总则”对辞书编撰的一般程序进行了描述(见

d)

更改了“根据辞书篇幅大小,收词多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为“根据服务对象和编纂宗旨及社会需求来确定辞书篇幅。”(见

,2001

4.1.2e)

更改了“界定类型”的表述方式(见

4.2.3,2001

4.1.3f)

更改了“说明词条编排顺序”为“说明辞书条目编排方法”(见

4.3.2,

g)

增加了“制定计划”一级条(见

4.4)。h)

增加了“组建编纂队伍”和“安排工作进度”两个条(见

4.5.1、4.5.1i)

删除了“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原则下确定一部性质、规模、服务对象相同或相近的同类辞书的凡例为设计蓝本”(见

2001

4.5.1

d))。j)

增加了“文本材料”、“数据化材料”两种形式(见

4.7.2k)

增加了“语料库检索”、“网络查询”两种方式(见

4.7.3l)

删除了“广泛收集资料,整理检索”,增加了“数据库和语料库检索”(

4.6.3)。m)

更改了“辞书最主要的收词形式是,一定规范形态的具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词,除收录书最主要的收词形式是,一定规范形态的具有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词,不同类型的辞书有不同收词形式。”,并增加了示例(见

4.8.2,

4.7.2)。n)

增加了“形序”(见

)。o)

增加了“编制索引”(见

4.12p)

增加了“计量单位”(见

4.13.1

列项)。q)

增加了“专项检查”、“统稿”(见

4.14、4.15r)

增加了“条目”结构(见

5.1.5)。s)

删除了“辞书正文”结构(见

5.1.5)。t)

更改了索引。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达·巴特尔、阿荣塔娜、青林、乌日嘎。本文件及其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1

年首次发布为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5/T

359—2022 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辞书编纂程序和辞书结构要素。本文件适用于蒙古语辞书编纂。其他工具书的编纂也可参照。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11617

辞书编纂符号3术语和定义GB/T

19103¬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辞书endictionarymo以条目为单位,并按一定的方式编排和检索的工具书。[来源:GB/T

19103—,3.1,有修改]3.2蒙古语辞书 enmongoliandictionarymo

ᠮᠤᠡᠭᠭᠤᠯ

ᠬᠡᠯᠡᠨ3.3前言 enprefacemo对辞书的编纂意图、编纂经过、重大问题的说明等,以及再版、修订情况的说明。3.4目录 encatalobuegDB15/T

359—2022mo按一定次序排列,供检索的辞书整体结构要素所在位置的部分。3.5凡例 endictionarry

examplesmo

ᠵᠢᠱᠢᠭ关于辞书内容、辞书体例和检索方式的说明。3.6词目表 enlexical

entry

tablemo按一定方式编排词目,供检索之用的部分。3.7条目

entrymo词目和释文、译文、例证、插图等相关内容组成的整体。[来源:GB/T

19103—2008,3.2,有修改]3.8符号 ensymbolmo文字以外的图形信息载体。3.9插页 en

mo穿插在辞书中印有图表、图片等的单页。3.10索引 enindexmo辞书中标明词目以及图表和主题等所在位置的,供检索的部分。[来源:GB/T

19103—2008,3.5,有修改]DB15/T

359—20223.11附录 enappendixmo

ᠬᠠᠪᠰᠤᠷᠤᠯᠲᠠ与辞书正文有关的内容或延伸、补充正文的参考资料。3.12后记 enpostscriptmo

ᠬᠤᠢᠨᠠᠬᠢ

ᠦᠭᠡ对辞书编纂经过和出版工作的说明或评价作者的短文。4 辞书编纂程序4.1 总则目、编排条目、编制索引、编制附录以及专项检查和统稿等程序。4.2 选题4.2.1 限定时空普遍地域和特殊地区的关系。如:《蒙古语辞典》、《卫拉特方言词典》等。4.2.2 选定规模根据服务对象和编纂宗旨及社会需求来确定辞书篇幅。大型辞书为500万字或10万条以上的;中型辞书为万至500万字或3万至10万条的;小型辞书为50万至100万字或1万至3万条的;微型辞书为50万字以下或1万条以下的。4.2.3 界定类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类型划分。a)

从名与物的关系上辞书可分为:1)

语文词典;2) 专科词典;3) 综合性词典。b)

从涉及语种的关系上辞书可分为:1) 单语词典;2) 双语词典;3) 多语词典。c)

从介质的类别上可分为:1) 纸质辞书;2) 电子辞书。4.2.4 辞书的主要形式:DB15/T

359—2022—— 文字词典;—— 图表词典;—— 图解词典;—— 电子词典。4.3 定名4.3.1 辞书名称应语词精炼,主题明确,特点突出。既不涉及不必要的细节,也不遗漏任何必要的附加信息。4.3.2 辞书名称应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词和词组组成,并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表述辞书的特征:a)

指出该辞书所属领域;b)

标明辞书的规模;c)

揭示辞书的内涵;d)

说明辞书词目与释文所涉及语言;e)

说明辞书词目单位;f)

说明辞书条目编排方法;g)

指明辞书的服务对象;h)

表述辞书的特征;i)

说明收词年代。4.4 制订计划编纂计划要细化、合理化、数字化,落实到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人的分工。4.5组织工作4.5.1 组建编纂队伍及文献范围,掌握辞书编纂知识,熟悉数据库和语料库。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严谨的学术作风;—— 较高的专业水平;—— 较好的文字表述能力和语文知识;——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5.2 安排工作进度辞书编纂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DB15/T

359—2022—— 工作计划;—— 工作程序;—— 参编人员的职责分工;—— 经费使用预算和开支内容。4.6 设计体例4.6.1 总则4.6.1.1 辞书的体例设计以拟定辞书编写的基本规定和格式为目的,是提高辞书质量、功能、作用以及编纂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4.6.1.2 设计先于编写,严格遵守体例设计,并按其细则编写词条。凡能照办的一律照办,不能照办或照办后影响辞书整体质量的方可修改体例。4.6.2 设计方式辞书的体例设计有以下几种方式:—— 由作者自编自定;—— 由作者提交初稿,出版部门修订后实施;—— 由作者和出版部门共同协商,全体编纂人员讨论通过后实施。4.6.3 编写体例文件草拟辞书体例文件时应做到缜密、周详、具体、平衡。还应考虑如下内容:—— 编纂宗旨;—— 词目的选词范围;—— 收词的原则;—— 词条的分级和字数;—— 词目的附带信息;—— 注音方法;—— 释文说明;—— 例证的提供种类和原则;DB15/T

359—2022—— 图表的选用原则,包括插图、附表种类和插页编排方式等;—— 词条的编排原则和方法;—— 索引说明;—— 符号用法:—— 缩略语用法;—— 附录的设置原则。4.6.4 征求意见部门及专家学者读者征求意见。可印发征求意见单(表格)便于对意见的综合整理和利用。4.6.5 试编条目调工作,避免分歧和返工。也有助于检验体例,便于补充。4.6.6 确定体例体例文件是全体编纂人员遵守的文献,不应以任何理由更改。4.7搜集资料4.7.1 总则空范围和规模之内进行,还应考虑其类型和方式等因素。4.7.2 资料类型形式上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文本材料;—— 口语材料;——图表材料;—— 音像材料;—— 数据化材料。4.7.3 资料搜集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蓝本搜集;DB15/T

359—2022—— 文献摘录;—— 语料库检索;—— 网络查询;—— 统计分析;—— 调查研究;—— 访问采录;—— 翻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翻译资料);—— 混合方式。4.8 选词4.8.1 选词原则根据辞书的性质、类型、规模和服务对象进行选词。4.8.2 选词范围划分和地域限定来规定辞书的选词范围。4.8.3 选词方法根据辞书的选词原则,在规定的范围内选词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数据库和语料库检索;—— 用概念体系,分级划层;—— 追本溯源,截流寻派;—— 系统配套;—— 使用频率;—— 汇总选目,查漏补缺;—— 凭借语感。4.9 收词DB15/T

359—20224.9.1 收词原则规定收词原则。4.9.2 收词形式收词形式:—— 字或词素;—— 词;—— 词组;—— 固定短语;—— 专用符号;—— 字符段;—— 其他。4.9.3 编写词目表在编纂工作全面铺开前要编写一个按一定排列方式编排的全部收词表。4.10 编写条目4.10.1 统一格式4.10.2 统一用语编纂辞书要坚持名词术语的统一和异名、异译的统一。4.10.3 统一文体辞书有独特的文体,所以应按照辞书的文体来统一条目的编写。如:a)

主谓结构(不分段):1)

词目是省略了的主语;2)

释文是扩展了的谓语,释文一般是由省略主语的谓语基本部分组成,有时也是由多层动宾扩展部分组成。b)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直接解答问题;c)

只提供与词目直接有关的内容;d)

语言纯朴、准确、精炼。4.10.4 统一条目文字量对同类同级词条释文规定相应的文字量。4.10.5统一交叉条目DB15/T

359—2022交叉词条应通过合并、分工、呼应等方法统一处理。4.10.6 合理设置插图设置插图的宗旨。4.11 编排条目4.11.1 字母序辞书的字母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字母顺序编排条目;—— 按词的结构成分编排条目;—— 按词尾编排条目;—— 其他。4.11.2 形序按词目的形体结构编排。如根据汉字的部首、笔画及四角号码顺序等。4.11.3 义序辞书的义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按学科分类编排条目;—— 按概念体系编排条目;—— 按义群关系编排条目;—— 其他。4.12 编制索引序索引、异序索引等。4.13编制附录延伸或补充的部分。4.13.1附录的种类辞书的附录在内容上应与辞书的正文密切相关,不同的辞书可依据正文内容设置不同种类的附录。常见的附录有以下几种:—— 历史年表;10DB15/T

359—2022—— 语言文字材料;—— 大事记;—— 计量单位;—— 统计资料;—— 参考文献;—— 重要人名和地名;—— 各种名称和术语;—— 换算表;—— 符号标记;—— 其他。4.13.2 附录的形式一般采用图表形式。4.14 专项检查大型辞书或集体编纂的辞书中的专项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环节,一般由专人分头进行。见系统等内容方面的专门检查是减少辞书错误的有效方法。也是贯彻辞书编纂宗旨的必要措施。4.15 统稿请相关专家进行。它的目的是辞书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和一致性。是保证辞书质量不可缺少的程序。5 辞书的结构要素5.1 整体结构5.1.1 前言5.1.1.1 位置:全书开头。5.1.1.2 近义词:

ᠣᠷᠣᠰᠢᠯ

序、序言 ᠬᠡᠪᠯᠡᠭᠦᠯᠬᠦ

ᠦᠭᠡ

出版说明。5.1.1.3 补充说明:再版或修订时如需加新的前言,主要说明修订情况和修订部分的说明,一般可保留旧的前言。11DB15/T

359—20225.1.2 目录5.1.2.1 位置:前言之后,另起一页。5.1.2.2 近义词:ᠠᠭᠣᠯᠭ

目次

ᠶᠡᠷᠥᠩᠬᠢ

ᠭᠠᠷᠴᠠᠭ

总目。5.1.2.3 补充说明:不属于辞书结构要素的内容不应列入目录之内。5.1.3 凡例5.1.3.1 位置:目录之后,另起一页。5.1.3.2 近义词:

ᠲᠤᠳᠤᠷᠬᠠᠢᠯᠠᠯᠲᠠ

说明 ᠵᠣᠬᠢᠶᠠᠮᠵᠢ

编纂法。5.1.3.3 补充说明:辞书的凡例对读者检索词条、理解内容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词条数、涉及范史纪年用法、资料截止期限等内容。5.1.4 词目表5.1.4.1 位置:凡例之后,正文之前。5.1.4.2 近义词:

ᠦᠭᠡ

ᠡᠷᠢᠬᠦ

ᠬᠦᠰᠦᠨᠦᠭᠲᠦ

检字表、查字表、检索表、排检法、检字索引。5.1.4.3补充说明:词目表是辞书整体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1.5 条目5.1.5.1 位置:词目表之后,索引之前。5.1.5.2 补充说明:辞书正文内容参见本文件的条目结构。5.1.6 插页5.1.6.1 位置:置于辞书所需位置。5.1.6.2 补充说明:插页是辞书整体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1.7 索引5.1.7.1 位置:辞书正文之后,附录之前。5.1.7.2 近义词:ᠦᠭᠡᠰ ᠦᠨ

ᠬᠡᠯᠬᠢᠶᠡᠰᠦ

词目索引。5.1.7.3 补充说明:索引是辞书整体结构中的可选要素,索引可划分为同序索引和异序索引、单序索引和多序索引。5.1.8 附录5.1.8.1 位置:索引之后,后记之前或辞书最后。5.1.8.2 近义词:

ᠲᠠᠭᠠᠯᠳᠤᠭᠤᠯᠤᠯ

附件5.1.8.3 补充说明:附录是辞书整体结构中的可选要素,小型辞书可不设附录。5.1.9 后记5.1.9.1 位置:全书最后。5.1.9.2 近义词:

ᠭᠠᠷᠭᠠᠯᠭ

后语、跋。5.1.9.3 补充说明:后记是辞书整体结构中的可选要素,后记的内容要比前言简单,而且在内容上要与前言有所分工。12DB15/T

359—20225.2 条目结构5.2.1 词目5.2.1.1 位置:条目开头,纵向顶格。5.2.1.2 印刷约定:黑体,竖排。5.2.1.3 近义词:

ᠲᠤᠯᠤᠭᠠᠢ

ᠦᠰᠦᠭ

字头

ᠲᠣᠯᠣᠭᠠᠢ

ᠵᠣᠷᠪᠣᠰ

条头

ᠵᠢᠡᠭᠬᠢᠨᠢ

ᠵᠤᠷᠪᠤᠰ

正头 ᠭᠣᠣᠯ

ᠵᠣᠷᠪᠣᠰ

主条

ᠲᠡᠳ᠋

ᠵᠣᠷᠪᠣᠰ

副条。5.2.1.4 补充说明:指辞书释义、译义和注释的对象。除描写词典外在选词范围、选词原则和词目分级的指导下一个语言单位只选用一个词目形式。5.2.2 注音5.2.2.1 位置:置于词目之后,释义和译义之前。随正文竖排。5.2.2.2 印刷约定:白体,横排。5.2.2.3 补充说明:指对词目用特定的符号或方法标注读音。注音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3 词类注5.2.3.1 位置:置于注音之后,无注音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3.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置于词类注符号之中。5.2.3.3 补充说明:指词目在语法的分类。词类注是辞书条目结构中可选要素。5.2.4 专业注5.2.4.1 位置:置于词类注之后,释义和译义之前。无注音、词类注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4.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置于专业注符号之中。5.2.4.3 补充说明:指词目在学科和专业领域中的分类。专业注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5 语域注5.2.5.1 位置:置于专业注之后,释义和译义之前。无注音、词类注、专业注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5.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置于语域注符号之中。5.2.5.3 补充说明:指词目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分类。语域注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6 修辞注5.2.6.1 位置:置于语域注之后,释义和译义之前。无注音、词类注、专业注、语域注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6.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置于修辞注符号之中。5.2.6.3 补充说明:指词目在修辞语境中的分类。修辞注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7 释义5.2.7.1 位置:置于修辞注之后,无注音、词类注、专业注、语域注、修辞注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7.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5.2.7.3 补充说明:指词目含义或概念的解释。释义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解释词典用此要素,对照词典一般不用释义;除专业词典外不分段。5.2.8 译义13DB15/T

359—20225.2.8.1 位置:在修辞注之后,无注音、词类注、专业注、语域注、修辞注要素时应在词目之后。5.2.8.2 印刷约定:白体,竖排,其他文种遵循各自的书写习惯。5.2.8.3 近义词:ᠬᠠᠷᠢᠴᠠᠭᠣᠯᠤᠭᠰᠡᠨ

ᠣᠷᠴᠢᠭᠣᠯᠭ

翻译、对译。5.2.8.4 补充说明:指词目含义或概念的翻译。译义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译义可以用一种文字,也可以用两种文字或多种文字。5.2.9 例证5.2.9.1 位置:置于释义或译义之后。5.2.9.2 印刷约定:白体,变体,竖排,其他文种遵循各自的书写习惯。5.2.9.3 近义词: ᠵᠢᠱᠢᠶᠡ

用例、撰例。5.2.9.4 补充说明:指词目含义、用法、根据。例证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小型词典和名词术语词典一般不设此要素。5.2.10 例证出处5.2.10.1 位置:置于例证之后。5.2.10.2 印刷约定:白体,置于括号之中。5.2.10.3 补充说明:指明例证来源和时间。例证出处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11 插图5.2.11.1 位置:置于有关条目范围内或页边靠近相关内容之处。5.2.11.2 印刷约定:除图解词典外,插图在辞书篇幅中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文字内容的

10%。5.2.11.3 构中的可选要素。5.2.12 注解5.2.12.1 位置:置于需加注释予以说明的内容之后。5.2.12.2 印刷约定:白体、变体,变体置于括号之中,其他文种遵循各自的书写习惯。5.2.12.3 补充说明:指释文或译文的补充内容。注解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13 信息框5.2.13.1 位置:置于有关条目范围内或页边靠近相关内容之处。5.2.13.2 印刷约定:白体,应有别于释文和释义、译义。5.2.13.3 补充说明:指条目相关内容的方框或多种框。信息框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靠要素。5.2.14 符号5.2.14.1 位置:置于需加符号予以说明的要素之前或之后。5.2.14.2 印刷约定:采用

GB/T

中的各类符号。5.2.14.3 补充说明:按文字以外的各种图形和信息载体。符号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15 同义词5.2.15.1 位置:置于例证出处之后(空一个字符)。14DB15/T

359—20225.2.15.2 印刷约定:黑体(比词目小一号)。5.2.15.3 补充说明: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词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16 反义词5.2.16.1 位置:置于同义词之后,无同义词要素时应在例证出处之后。5.2.16.2 印刷约定:黑体(比词目小一号)。5.2.16.3 补充说明:指意义相反或对立的词。反义词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5.2.17 参见条5.2.17.1 位置:置于注音之后或释义、译义之后。5.2.17.2 印刷约定:白体,置于参见符号之后。5.2.17.3 补充说明:指相关条目间指引或参阅说明或指示。参见条是辞书条目结构中的可选要素。15DB15/T

359—2022参 考 文

献[1]

《蒙古语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2]

《蒙汉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7

[3]

《汉蒙词典》民族出版社 2004

年版[4]

《辞书研究》刊物[5]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6]

《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3

[7]

《专科辞典学》扬祖希、徐庆凯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

年版[8]

《词典学概论》拉·兹古斯塔主编

商务印书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