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_第1页
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_第2页
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_第3页
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_第4页
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化程度定量测度模型

0.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把握,进一步明确产业组织系统协同程度的本质要求应确定自组织的专业发展水平,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反应措施,以便政府和公司了解整个工业系统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反应措施。本文选定产业组织系统在经济效益、科技评价两方面的指标作为产业组织系统协同程度计算的输入变量,有着充要的理由:一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讲求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基本而深刻的命题。产业组织系统的演化过程,既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又是一个消耗财富的过程,它生产出产品是它的结果,但同时又必须消耗各种资源,花费人们的劳动,产业组织系统这种既是生产又是消耗的特性,客观上要求人们在生产中不但要关心生产成果,同时也要关心生产的消耗,因为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就是对产业组织系统生产成果与消耗进行评价的根据,是讲求经济效益的自然基础,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现在,我们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与此相适应的,就是要摒弃以工业总产值为核心来考核工业经济的模式,强化经济效益指标,建立新的产业经济评价和考核体系,这正是客观上反映产业组织系统协同程度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产业组织系统自组织协同演进进程是以专业化、信息化为序参量的,产业组织系统伺服于这两个序参量。因此,序参量的考核指标状况直接反映产业组织系统协同程度。在目前众多指标中综合客观反映专业化、信息化程度的只有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采用科技评价和经济效益这两方面的指标并加以综合整理,以客观反映产业组织系统的自组织协同程度。1.该行业组织系统经济效益和技术评价指标的选择1.1经营风险的计算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所设计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对产业组织系统进行测度,这样可以保证指标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指标选取的权威性。这套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七个经济效益指标: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与成本费用之比,是反映工业生产成本及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同时也是反映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工业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10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产品销售率指报告期工业销售产值与周期全部工业总产值之比,是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现价)×100%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1.2入率、专家投入率和产出率本文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所设计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体现产业组织系统专业化程度的原则基础上,制定了以下六项产业组织系统协同度测定用的科技评价指标:有技术开发机构投入率=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数/企业总数反映产业组织系统技术开发机构投入强度;专家投入率=科学家与工程师/技术开发人员反映产业组织技术开发活动中系统专家投入强度;技术开发经费筹集总额反映产业组织系统技术开发经费投入状况;新产品开发经费利用率=开发新产品经费/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反映产业组织系统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强度;专利成果产出率=(专利申请项目数+专利授权项目数)/技术开发项目总数反映产业组织系统技术开发产出的专业化强度;科技成果产值贡献率=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反映产业组织系统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程度。2.系统合作模型本文对孟庆松、韩文秀、金锐所构建的科技——经济系统协调模型进行了合理改进,形成了基于系统本身的协同模型。2.1经济系统有序程度的测度u11eu1,1设某一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为ei=(e11,e12,…,e1n),其中n≥2,β1i≤e1i≤α1i,i∈[1,n],e11,e12,…,e1n可以是刻划经济系统运行机制与运行状况的若干经济指标。不失一般性,假定e11,e12,…,的取值越大,经济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经济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假定,…,e1n的取值越大,经济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其取值越小,经济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因此有如下定义:定义1定义下式为经济系统序参量分量e1i的系统有序度。由如上定义可知:u1(e1i)∈,u1(e1i)越大,e1i对经济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从总体上看,序参量变量ei对经济系统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u1(e1i)的集成来实现,在实际部门中常用的方法为几何平均法或线性加权求和法,即: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定义2称上面定义的u1(e1i)为序参量变量e1的系统有序度。可知,u1(e1)∈,u1(e1)越大,e1对经济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经济系统有序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设描述科技系统发展质量的序参量变量为e2=(e21,e22,…,e2m),其中m≥2,βij≤eij≤αij,j∈[1,m],仿照如上讨论,同样可得u2(e2)∈。2.2关于系统协同发展的定义定义3(系统协同度模型)设对于给定的初始时刻(或某个特定的时间段)t0而言,经济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10(e1),科技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20(e2),则对于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或时间段)t1而言,如果此时经济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11(e1),科技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21(e2),且同时成立,则称科技经济系统从t0到t1时段是协同发展的,定义下式为系统协同度。对定义3的说明与几点讨论:(1)由定义式知:c∈[-1,1],其值越大,系统协同发展的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2)定义3综合考虑了两个子系统的情况,如果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度较大,而另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幅度较小或下降,则整个系统不能处于较好的协调状态或根本不协调。(3)该定义是从子系统的序参量系统有序度的变化中把握整体系统的协调状况,因而对整体系统是一种动态把握与分析。3.产业组织系统协同能力的实证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作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它的协同度程度高低,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它产业发展起着战略基础作用和先进生产力的支撑作用,因此本文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产业组织系统协同的实证分析,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3.1指标数据的获得3.2指标数据的预处理3.2.1原始数据标准化由于各指标的观测单位不同,导致各指标的测量值相差悬殊,因此本文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单位、不同数据级的指标无量纲化。设sij为第i年第j项价值或实物量指标的数据(i=1,2,…,n;j=1,2,…,p)3.2.2基于指标的数据标准化(1)标准化后的科技评价指标用矩阵表示为:(2)标准化后的经济效益指标用矩阵表示为:3.3相关矩阵法确定了指数权重值的确定3.3.1指标体系赋权法的基本步骤相关矩阵赋权法的基本思想是这样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反映了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越高;反之,说明指标间相互影响的速度越低。如果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所有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较高,说明该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大,而且影响较大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也较大,理应给其赋予相对较大的权数;反之,如果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所有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较低,说明该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小,亦即它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较小,从而应该给其赋予相对较小的权数,基于这种思想,相关矩阵赋权法的基本步骤可具体表述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它们的相关矩阵为R。令(i=1,2,…,n)则Ri表示i个指标对其他(n-1)个指标的总影响。Ri较大,说明第i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影响较大,即其作用较大,故其权数也应较大。因此,将Ri归一化即可得相应各指标的权数为3.3.2制造业科技指标权值i的确定过程(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指标相关矩阵:(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指标权值ωi的确定过程:(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相关矩阵:(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值ωi的确定过程:3.4通过对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组织合作分析3.4.1经济效益(1)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科技指标正规化结果(2)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科技有序度(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经济指标正规化结果(4)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经济有序度(5)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协同度3.4.2产业组织系统协同度分析产业组织系统科技有序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国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科技有序度从1996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序度水平大幅提高,增速迅猛,初步显示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中体现专业化、信息化序参量支配作用这一协同特征。其中1998年中国国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工业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注重技术开发活动的能力和素质建设,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的强度,调整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通过创新求发展,使该年科技有序度增长为1997年的2倍;1999年,在国家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业企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宏观环境下,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开发活动出现快速发展势头,企业技术开发工作得到加强,技术开发机构建设进度加快,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明显加大,新产品开发与产销快速增长,这为进一步提高有序度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点从1999年该产业科技有序度稳中有升,以及2000年该产业科技有序度在1999年基础上又增长为近2倍的计算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产业组织系统经济有序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国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经济有序度从1996年以来,增速显著,水平也得到巨大提高,充分显示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国有层面改革在经济效益范畴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前景,这也是产业系统协同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应有的特征。其中1997年较1996年增长为近10倍;1998年较1992年增长为近2倍;2000年较1999年增长为近1.5倍,这从经济效益角度充分反映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事实。产业组织系统协同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国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组织系统以1996年为基准的协同度增幅巨大、增速迅速,呈现优良发展态势,这一点与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步伐,中国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这一基本事实完全吻合。(2)协同度变化的促进因素、制约因素分析从体制角度考虑影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体制问题。其中既有产权关系不明晰、政企不分、经营机制不活、劳动力过剩和生产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也有许多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包袱过重、设备老化等历史问题。在国有企业运行机制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以前,其技术创新的功能和效益将难以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相结合十分重要。不仅在企业的微观层次是重要的,而且在国家的宏观层次也同样是重要的。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特点角度考虑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环境条件,使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企业的市场观念正在不断增强,但某些方面的企业行为仍然比较封闭。市场观念的增强,表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上,企业普遍重视市场开拓;表现在对“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阻碍企业从高校、研究机构获取科技成果的因素”等问题的分析判断上。企业的某些行为比较封闭,主要表现为不少企业信息比较闭塞,不少企业还不太善于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借助外力来弥补自身技术能力的不足。企业自主经营意识有所加强,但仍表现出对政府部门的某种依赖。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减少行政干预”的呼声在“企业对政府的希望”中排序比较靠前,清楚反映出企业自主经营意识正在加强;另一方面,企业对政府现行政策的重要性评价最高的是“减免税政策”和“科技开发贷款”,评价较低的是“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融资政策”等等,说明多数企业关心经济上的实惠甚于关心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企业对政府的主要希望仍然是“资助技术创新”、“提供有关技术、市场信息”、“将企业的创新项目列入政府计划”。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性普遍高涨,但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有72.9%的被调查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有81.9%的企业领导人认为技术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或“关键作用”。但是,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企业领导人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关注程度较低,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