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酒文化_第1页
论李白酒文化_第2页
论李白酒文化_第3页
论李白酒文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李白酒文化

酒精是李白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他诗歌的源泉和灵魂的源泉。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写的《寻李白》异常经典:“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简单的几句就道出了李白在“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的飞扬醉意中,恣意挥洒他的诗意与豪情。一、酒与生命的关系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雄奇豪放,人称“诗仙”。众所周知,李白还有一个与“诗仙”并重的雅号,那就是“酒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哪里有李白,哪里就必然有酒,必然有诗和酒的故事。尤其是那个著名的“金龟换酒”的趣闻。在贺知章去世后不久,为感念知遇之恩,就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并且在《重忆》一首诗中,他还写道:“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足见李白对这位酒中知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真挚。李白一生与酒结缘,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他的死,还有种种不同的传说,大概可分为三种:醉死、病死和溺死,但总归与酒有关。而溺死的说法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说李白是在酒醉后到采石矶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死,这也与诗人的性格非常吻合。当然,李白不仅嗜酒,还将他对酒的那种不舍情怀牢牢地烙在了他的诗句之中。众所周知,李白才力惊人,一生共创作诗歌千余首。在这千余首中,李白平生第一次在诗中提酒是在《江行寄远》,“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将才情与酒完美融合,“酒”字一共出现206次,约占其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再加上与饮酒有关的词,如醉、酣、壶、觞、酌等,饮酒活动总的出现率达698次。杜甫就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可见,在李白的生活乃至他视之为生命的诗歌创作中,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酒,便没有李太白,是“酒仙”造就了“诗仙”。二、酒精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一)酒与人的孤独灵感,是几乎所有的作家在创作时所期望获得的创造力,它能让创作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对李白而言,他的催生灵感的工具很简单,就是酒。酒本身就是一种兴奋剂,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跃程度,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发挥。有酒,便是人生。李白只要在酒中,在醉中,那种想象的自由就不可遏止,因此,他才得以“一斗诗百篇”。因为酒,李白写出了“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寄王明府》);“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阳歌》)。所谓“无酒不成席”,李白则是有酒即成诗,这是他一切情感抒发的源泉,是他才力无限的惊人传达。以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为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是李白的一首传世名篇。写出了人、月、影的三角世界。人与月对歌,人与影舞蹈,这是在一种不清醒的亢奋之中进行的,是酒,让李白产生了这样的迷幻,这令人沉醉的迷幻,将一个人的孤独世界,演绎成了三个“人”的热闹画面。试想一下,如若没有这纵横驰骋的酒意,想必李白也无法把握这样的一种奇妙,也无法从笔下流淌出这样的诗意。(二)广而自由,善于拍马身份李白天性豪放洒脱,襟怀坦荡,是怀着赤子心性的一个人。酒,恰恰就成了他抒发赤子情怀的最好载物。李白有着经天纬地的雄心壮志,他想要尽一切可能报效国家,他想有个更高更广的空间去竭力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他曾经两入长安。其中第二次还是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入京的。当时的李白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当他入仕,接受了唐玄宗的聘用,任职翰林供奉之后,才发觉一切跟自己曾经的想象是那么不同,要想仕途平顺,必须懂得侍奉权贵,懂得拍马逢迎。可我们说李白是个赤子,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妄图在浊世中保持自己的一份清明,他想回归自己的本真。而想要感受到心灵上的完全自由,除非在梦里,除非在酒中。李白曾经洒脱地说:“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笑歌行》),可见功名利禄对李白而言,只是浮云,他追求的仅仅是酒带给他心灵上的逞意,单纯而炽热。所以李白只有借着酒,他才能畅快的一吐心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其三》)只有借着酒,才能“天子呼来不上船”,才能“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唐才子传·李白》),得罪天子,得罪权贵的后果,已不在李白的考虑之中,只求“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其二》),在“呼儿将出换美酒”中,“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三)酒是规范白以及特定的景观方式“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很“狂”,自诩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可以说他狂得肆无忌惮,没心没肺,这其实是世人看到的表象。他的“狂”,仅仅是借酒装疯的“狂”,仅仅想以如此另类而极端的方式去掩盖内心的失意。所以这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在李白看似狂妄的外表之下,他内心的柔弱,杜甫在《赠李白》中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就简短而清晰地刻画出了李白一生的惆怅,一生的愁眉未展,有雄心,有壮志,却不知道可以为谁而雄?唯有纵情山水,佯狂于酒肆之间,举杯浇愁而已。众所周知,李白当年虽得玄宗亲自下诏接见,授予他翰林供奉一职,但真正让李白去施展自己在政治上的才能和抱负的机会却几乎没有。仅仅只是一个“御用文人”而已,职责就是讨皇帝开心。这样的一种尴尬是李白始料未及的,他不甘心周旋于王公贵族之间,也厌倦同僚间的无耻中伤,于是,酒又成了他佯狂避世的工具,把他的痛和伤隐匿。他既有“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借酒避世,也有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纵酒狂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首诗虽名为“饯别”,实则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喟叹,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诗人于狂放不羁之中,“俱怀意兴”,“欲上青天揽明月”,狂则狂矣,内心的哀惋却辗转而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缘何内心有如此多的愁绪,连钟爱的美酒都不能使之平复?毫无疑问,失意于朝廷的李白,在感叹自己未报生平未展眉的时候,终于认清,要做回自己,唯有写意江湖,寄情于山水,“散发弄扁舟”。在“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浩浩盛唐,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之下,李白唯有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