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国结的艺术特征_第1页
中国传统中国结的艺术特征_第2页
中国传统中国结的艺术特征_第3页
中国传统中国结的艺术特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中国结的艺术特征

中国结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艺术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中国结的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美丽的艺术品。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装饰,它都给人以美丽的欢乐。而这门艺术的发展与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密切相关。各种不同寓意的绳结样式,组合成精美的图案,寄寓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愿。一、绳结、玉的使用中国民间编结艺术历史久远,其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上古时期的绳结非常简单,但它是后世绳结的开端。最初,绳结是作为一种实用的技术推广开来的,是先民们生计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绳结作为帮助记忆和交流思想的手段,又在先民的生活中具有神圣的意义。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写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结”在先民生活中意义非凡,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就相当于文字的前身。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中还长期保留着结绳家谱,他们用绳结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如果家中添一个儿子,就在记事绳上系一把小弓箭;如果添一个女儿,就系一根红色的布条。而在文字代替绳结记事后,结就逐渐被人们用于各种装饰。中国人一向有佩玉的习惯,会在脖子上或腰间佩戴一种玉制饰品。孔子曰:“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古人更是赋予了玉以人的品格,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所以“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玉佩多用丝线穿连佩系,再根据玉的形状、寓意以及绳结的寓意打上不同的花样,表示人们的吉祥愿望。如今,在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结”,它已经像龙、长城、黄河一样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符号。二、中国吉祥文化,是与中国第二中国结从实用绳结演变到今天的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以生动鲜明的造型,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以及深远的联想。中国结体现的是中国的吉祥文化,而中国吉祥文化是与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吉祥观休戚相关的。中国结在技法、造型、色彩及其命名等方面都呈现出十分丰富的艺术特色。1.带规则的编结方法中国结是用一根线绳通过绾、结、穿、编、绕、缠、抽、修等技巧,按照一定的程式循环有序连绵不断地编制而成的。它的基本编法可分为四种:一是代表半圆形的平结;二是醋浆草结,它代表的是三角形;三是团锦结,代表的是圆形;最后就是盘长结,代表正方形,并且由此延伸出许多其他的结体。而这种独特的编结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智慧之结。绳结本身没有经纬之分,因此,可随着设计者的意愿来加减,并灵活多变,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个人创造力。中国结是线的艺术,主要有尼龙绳、曼波线、韩国丝、金葱线和玉线等,结与线或饰物的编织可以产生独特的肌理效果和明快的节奏感,具有柔韧、圆滑、流畅等特点,这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中国结的结形一般是线线相叠交错,并且不容易解散,有的结还能在中间藏其线头,所以在编结一种美轮美奂的装饰品的时候,常常把打结作为最后的收尾。最常用的就是八字结(图2),既美观又实用。如(图1)所示,把不同的结(磐结、梅花结、纽扣结、醋浆草结等)相互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寓意的饰物(玉器、玛瑙、玻璃珠、水晶珠、景泰蓝等)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千姿百态、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寓意对生活美好的祝愿。2.转色色,象征手法不同早先的中国结以五色为主要色彩。“五色”是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东方青色主木,西方白色主金,南方赤色主火,北方黑色主水,中央黄色主土。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五色、五行、五方是相互对应的。在中国的结艺里,红色使用得最为广泛,黄、绿两色较多,白、黑用得较少。这是因为红色被认为是吉祥色,新婚寿宴、节日喜庆都与红色分不开。红色不仅寓意喜庆、平安,还昭示着国泰、家和。黄色是中心色,是大地的颜色,也是帝王之色。青色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发、天时的风调雨顺以及与此相关的生命。白色在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中,具有多义性。“五行”说把白色与金相对应,说明白色象征着光明,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人们单色崇拜最长的色系。当今的中国,中国结的色彩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保留了传统色彩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色彩,它们或鲜艳夺目,或淡雅素净,或喜庆夸张。也正是风格的多样化,使中国结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3.吉祥的结饰,蕴含内在的美中国结具有自己鲜明的造型特点,一般都是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设计者按照奇妙程序在穿插缠绕中有序运作,并且不同的运行线路配上不同的饰件会形成千变万化的结。最常见的有盘长结、方胜结、万字结、十字结、双全结(图3)、福字结、寿字结、磬结(图4)、纽扣结、袈裟结(图5)等,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风采。不同的结饰蕴涵着如:路路顺通、事事顺心、福禄承袭、时代绵长、财富源源不断等吉祥寓意。还有“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吉祥如意”等组合的寓意。这些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艺术佳作。最为典型的如盘长结和景泰蓝花瓶组合构成“万代平安结”中国结,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智慧之美、含蓄之美,隐藏着飘逸雅致的意味,优美的曲线中暗示着生命的无限魅力。如“吉庆有余(图6)”、“吉祥如意(图7)”、“五福临门(图8)”、“顺心如意(图9)”等组合配件,都表示着热烈浓郁的美好祝愿,蕴含着事事顺心、世代绵长、寿康永存等吉祥寓意。4.用“损害”来表达情感幸福中国结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为今天这样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不仅因其色彩、造型优美,而且因其形意而得名,每一个结都通过“音、形、意”的有机结合。中国结命名的特点在于“以结表情,以结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1)以“谐音”命名。它利用汉语文字中一音多字的特色把深刻的寓意以最浅显、最易懂的语言口耳相传、深入人心。如“鱼”与“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富贵有余;以“蝙蝠”的“蝠”与“福”谐音象征吉祥幸福;磬结中的“磬”谐“庆”寓意“吉祥喜庆”;用“壁鞋”谐“辟邪”表达驱邪避灾、镇凶纳吉的意图;结的“摆穗”(图4)亦可用来谐“百岁”,表长寿安康。(2)以“形”命名。中国结的寓意方式里,不同的外形被赋予了固定的含义。我们最常见的纹样如:团锦结因其外形轮廓为圆形,故表达圆满、美满、完美之意;双钱结的外形轮廓是圆形方孔,因与古币的轮廓相似而得名,寓意财源茂盛、富贵如意。还有鲤鱼、蝴蝶、龙、凤、寿桃、花卉、寿字、福字等,这些物象都因为在千百年的文化洗礼中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鲤鱼象征富裕,蝴蝶隐喻坚贞的爱情,寿桃表示长寿,龙凤代表高贵等。(3)以“意”命名。人们用生活中熟悉的、易理解的某事物的一些特定含义,给中国结来命名。如蝴蝶结(图5),则是富在眼前、富运迭至的寓意;同心结则是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的寓意;双线结则是财源广进、财源亨通的寓意;如意结则是万事称心、吉祥如意;团锦结则是花团锦簇、前程似锦之意。在中国神话的世界里,中国人一直相信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龙又被人们视为祈雨辟邪之神,有着至高无上的寓意。将绳结制作成龙的形状则是寓意富贵发达、万事吉祥,再与其他饰物搭配编织,又可组成吉祥美丽的中国结,如“双龙戏珠”等。三、中国结的功能中国结艺术的文化来源是先民观察自然环境,师法自然,从而达到在认识和体悟上对应自然的结果。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古老的道家思想,渗透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方面面,绳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绳子编结而成,体现了“万法归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哲学意蕴。中国结的发展和演变受此文化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为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一种文化的象征符号。它代表了中国人追求理想的朴素哲学观、祈求纳福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这也是中国结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涵义所在。如祝福吉祥的纹样有龙凤呈祥、五子登科、金玉满堂、吉星高照等;家族繁衍的有同心结义、早生贵子、葫芦、榴开百子等;还有爱情婚姻的有双喜临门、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蝶恋花、连理枝等。在中国汉语文化中,许多具有向心含义的表达都离不开“结”字,如:结亲、结义、结盟、团结等。中国结象征着事物的开始,也可以叫做是有始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束、结果、结局等。中国结的“同心结”(图12)自古以来就是表示男女之间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是一种人类内心思想凝聚的伟大人性光芒。因此,中国结的“结”字在向心凝聚的文化涵义中表示力量、团结、和谐与圆满吉祥的文化精神。中国结的文化涵义表现在不同的层面,它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思想,而且充满了浪漫的神秘色彩,凝聚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生命哲学和现实意义。中国结年代久远,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并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演变,绳结作为一种传统技能,并不再是简单的继承,而更多地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更多地融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加入新的巧思,装饰意味也越来越浓。在服饰中,结装饰的腰带、帽子、项链等饰品都有一种时尚感,体现了一种复古潮流。编结也可以用于室内设计,如窗帘、壁挂、靠垫、吊篮、屏风等,可以使环境更加温馨、生动,充满青春活力。中国联通的标志(图13),就是盘长结。盘长结形状优美,结式美观,雍和宫的法物说明册记载,盘长结是佛门“八吉祥”之一,象征贯通天地万物的本质,能够达到心物合一,永恒不减的最高境界。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取其意,寓意着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迅达畅通,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