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_第1页
电子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_第2页
电子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_第3页
电子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废物再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现有法律不健全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进入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电视机2003年社会保有量约为3.5亿台,洗衣机约1.7亿台,电冰箱约1.3亿台,电脑约1600万台。而平均每年需报废的电视机则在500万台以上,洗衣机约500万台,电冰箱约400万台,每年总计淘汰1500多万台废旧家电。这些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是重金属(汞、铅、镉、六价铬)、塑料(PVC等)、溴化阻燃剂(多溴联苯PPB、多溴联苯醚PBDE),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同时电子废弃物又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再生资源,主要富含铜铁铝,其中一些含有多种稀有贵金属,如金、银、铂、镍、钯等。若加以回收利用,不啻于一座“城市矿山”。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子电器产品回收率、再利用率进行规定,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建设方面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废旧家电的回收基本上是靠街边“游击队”,处置则是靠家庭作坊,这种混乱局面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电子废弃物流通的规范化对全国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中的“废旧家电”,依据国家发改委2004年《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定义为:“废旧家电包括废家电和旧家电。废家电指丧失使用功能或在经济合理条件下经过维修仍达不到旧家电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的家电;旧家电指经过测试达到旧家电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可作为二手商品继续销售、使用的家电。”具体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件。二、家电废弃期限为城市家电报废量的确定:基于“生活利用年限的”是一个跨区域分解法上海是全国家电四大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普及最早、普及率最高的城市之一。1985年上海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的销量达到一个高峰,仅电视机销量就高达105.20万台。三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海市家电四大件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相应的,销量的巨大意味着若干年后报废量的巨大。近年来,上海市每年产生电子废弃物多达20万吨,几乎100%流入非正规“游击队”手中,给城市环境埋下隐患。随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电产品质量、性能、款式的提升,城市居民购买家电时不再过多考虑实用,而是追求品味。因此,伴随家电销量上升的是家电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家电更换期也相应缩短。在考虑家电废弃期限时,不但要考虑使用寿命,还要考虑更新期限,下面仅依据安全使用年限为上海市的家电报废量做一个估算。根据笔者进行的消费者问卷调查,上海市城市居民家电废弃期限小于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即在家电的使用寿命年限内,消费者已经购买了新机器,而旧机器则闲置家中,或出售或赠送)。因此,上海市家电四大件报废实际量将大于估计值。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可得到上海市部分年份每百户居民家电四大件拥有量、上海市部分年份总户数。见表1。根据2008年5月1日颁布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细则》,电视机的安全使用年限为8-10年;洗衣机为8-10年;空调器为8-10年;电冰箱为12-16年。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做保守估算,以1995年、2000年为基年的2010年上海市家电四大件报废情况如表2。(注:上海市统计年鉴中没有1994年数据,故取1995年数据做出推测)。计算方法:家电四大件拥有量=每百户居民家电四大件拥有量×总户数÷1002010年上海市家用电器报废量=N年前(安全使用最大期限)家用电器拥有量三、主要回收渠道与模式通过对博山调剂商品经营管理公司、周家嘴路、大自鸣钟、浦东新区等旧货市场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电子产品维修协会、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弃物管理署、上海苏宁电器的配送售后中心、国美集团上海大区售后服务中心的走访,了解到:个体回收户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随行就市,就地成交,是目前上海市现存的直接面向“废物排放者”的主要回收渠道与模式。具体的,上海市废旧家电回收渠道主要包括以下5种。1、面向“废弃物排放者”的回收回收个体回收户,有称流动小贩,有称“街边游击队”,是目前上海市的回收主力军,个体回收户走街串巷,上门收购,随行就市,就地成交,是目前上海市直接面向“废物排放者”的主要回收形式。个体回收户收购后,有直接再用价值的,直接转售至旧货市场(又称二手市场、调剂市场)或城乡结合部的各种“贸易市场、小商品市场”,比如九亭镇小商品市场、七宝镇东方国贸城,虽名称各异,实质是废旧电子电器集散地。2、旧货经营业主的收购和利用旧货经营业主几乎不直接面向家庭收购,而是面向个体回收户或下游旧货经营业主收购。旧货经营业主有上下游之分,下游旧货经营业主多是些资金少、仓库小、收购量小、收购价低、转售价亦低的小业主。上游旧货经营业主则多是些资金大、仓库大、收购量大、收购价高、转售价亦高的大业主。大业主不是面向个体回收户而是下游小业主,一些大业主甚至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直接参与“以旧换新”活动,有的还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回收其淘汰更新的废旧电子电器。旧货经营业主收购后将有直接再用价值的整机和经过维修拼装的整机,直接出售。其余不具有上述两项属性的废旧家电,则经简单拆解后将具有再生价值的部件(如CRT玻壳、电路板、压缩机、塑料外壳、金属部件、电线等)经上游大业主或直接流向“地下拆解工厂”(即不具环保资质、无害化处理能力的非法资源再生企业)。实地调研中发现,电路板、压缩机、电线、金属部件多销往广东、浙江,而CRT玻壳多销往西北,如新疆青海等地。维修拼装后的整机和能直接使用的整机多销往上海周边的欠发达地区,如安徽、江西、苏北。流程如图1:3、“以旧换新”回收处置旧家电经调研发现“以旧换新”活动仅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厂家并不参与回收处理过程。“以旧换新”得来的废旧家电,由与商家有协议的旧货经营业主回收、处置。甚至“以旧换新”活动本身就是厂家、商家、旧货经营业主三方合作搞的促销活动。厂家要推新产品、商家要增销量,旧货经营业主可大批量购进旧货。4、个体回收户不将废旧家电卖给废品收购站据调研发现,通过废品收购站回收的废旧家电很少,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旧货经营业主的出价比废品收购站高,个体回收户并不将废旧家电卖给废品收购站。只有当旧货经营业主不收时,才将废旧家电卖给废品收购站。家庭出于价格、时间和运输成本的考虑,也很少将废旧家电卖给废品收购站。5、政府机构和机构是统一的这是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将机关事业单位淘汰更新的废旧家电统一交投给有资质的资源再生企业,集中处置。四、上海旧船翻新模型分析1、无偿投放处理2007年5月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四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废弃电子产品集中交投回收处理的通知》,“决定在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推行电子废弃物集中交投收集处理”。《通知》要求,“本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应委托取得相关部门资格认定的企业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置。”《通知》要求,“鼓励本市其他单位和个人将废弃电子产品无偿交投给指定企业统一回收和处理”。《通知》要求,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费用暂由“指定企业”自行承担。依据上述要求,就形成了一种废物排放者无偿交投,废物处置者无偿集中处理,政府对双方均未实行征税、补贴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笔者称之为“无偿交投”模式。实地调研废弃物处置者———“指定企业”———发现:虽是无偿交投,但电子废弃物运输仓储的相关费用也全部由“指定企业”负担,且有些单位和个人并不接受“无偿交投”模式,他们认为“废弃物是有价值的,应实行有偿回收”。2、有偿回收模式由“废物排放者”到“收集者”再到“处理者”,每一阶段都是购销关系(如图2),笔者将这一模式称为“有偿回收”模式。该模式是上海市最主要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置形式,该模式的最大问题是,废旧家电处理者不是具有环保资质、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正规资源再生企业,而是非法的“地下拆解工厂”或“家庭拆解小作坊”。五、利益驱动+回收利用处置义务的实现方式—结论及政策建议上海市以1995年、2000年为基年2010年家电四大件估计报废量为3434.28万台,目前上海市废旧家电的回收渠道主要是“个体回收户上门收购”,回收模式主要是“有偿回收”模式。上海市现存的五种回收渠道,两种回收模式,并没有引导家电废弃物流向有环保资质、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正规企业,而是经旧货市场中转最终流向“地下拆解工厂”、“家庭拆解小作坊”和欠发达地区。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何在?深层的原因在于对电子废物负有回收利用处置义务的责任主体的缺位,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利益驱动。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正规企业为达到环保要求和无害化处理,其生产运营成本显著高于“地下拆解工厂”或“家庭拆解小作坊”,因此,正规企业的回收价格就较此二者的回收价格低,在利益驱动下废旧家电最终流向了“地下拆解工厂”和“家庭拆解小作坊”。而此二者的环保技术不达标,再生利用程度低,在现存“有偿回报”模式下,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负荷。上海市现存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针对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置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