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总工程师岗位_第1页
煤矿总工程师岗位_第2页
煤矿总工程师岗位_第3页
煤矿总工程师岗位_第4页
煤矿总工程师岗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及

技术管理体系1.主要内容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煤矿技术管理煤矿建设项目技术管理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生产矿井技术管理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构建2.第一局部:煤矿总工程师岗位职责岗位定位1、是煤矿全面技术工作的总负责人。2、煤矿必须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3、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分管技术工作,对总工程师负责。岗位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技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2、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平安生产技术保障水平;3、组织编制煤矿中长期开展规划和年度、季度生产方案,提出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技术措施;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3.5、组织编制和审查矿区〔矿井〕地质勘探、新井建设、矿井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伸、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抽掘采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7、充分了解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开采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8、组织研究和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措施;组织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平安技术措施工程保障方案;9、煤矿发生重大事故和灾害时,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事故和灾害的抢险救援措施,参与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认真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制定和组织落实防范措施;10、组织编制科技开展规划和年度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负责科技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工作;主持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4.总工程师的权限1、重大技术措施、方案由总工程师组织研究,并作出决策;2、集团公司对各矿总工程师、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任命,应征得总工程师的同意;3、负责安排和调整使用平安技术措施资金、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资金。煤矿总工程师应具备的条件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锐意改革创新,有奉献精神;2、热爱煤炭事业,崇尚科学,尊重事实,坚持原那么、作风民主;3、具有煤矿平安生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以上职称,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技术决策、技术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4、身体健康、能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有关重大技术问题。5.第二局部: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技术管理体系的概念企业的技术管理体系:就是以技术资源为根底,有一套组织机构,所有员工都有各自的技术职责,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活动,以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为目标的有机整体。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局部。有四个支柱:1、技术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指与技术有关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分配,以及明确规定的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技术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保障。2、方法是指技术管理活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包括通过反响来测量和评价系统绩效的方法。是技术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手段。3、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括在产品、效劳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所开展的技术活动过程,以及确保问题被纠正的评审过程和实施不断改进的过程。是技术管理体系的根底。4、资源是指人员、资金、设施、设备等。是实施有效技术管理的前提。6.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作用过程企业技术活动过程主要有:技术鉴定、技术选择、技术的获取与消化、技术开发应用、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保护。企业技术管理主要依据技术活动过程来展开,就是对企业技术活动过程和环节的方案、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是技术过程和管理职能交互作用的过程。企业技术管理体系就是将技术能力转化为技术绩效的系统,其作用过程见图1。输入技术能力输出技术绩效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管理职能技术管理图1技术管理体系的作用过程鉴定选择获取开发保护技术过程7.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构建技术管理体系维度资源组织质量文化对象维定义管理基准比较持续改进目标维Ⅲ管理职能维ⅡⅠ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图2技术管理体系的三维构架8.技术管理体系子系统技术管理体系三个要素维度相交形成三个平面区域:Ⅰ、Ⅱ、Ⅲ。在三个平面区域中,技术管理体系中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技术管理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一是:内容子系统。以技术管理活动即对象为主线,展开方案、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即对象维和管理职能维构成内容子系统〔Ⅰ面〕,主要管理活动有:技术资源管理、技术组织管理、技术文化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二是:工具子系统。以过程和职能为对象,用特殊工具方法进行管理和评价,即管理职能维和目标维构成工具子系统〔Ⅱ面〕。三是:评价子系统。以技术管理目标为指导,以对象要素为内容,构成技术管理的评价子系统。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级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对技术管理系统的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对资源、组织、文化和质量管理效率的评价;对具体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的评价。9.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是一个具有三个维度和三个子系统的体系。其中内容子系统和工具子系统构成了技术管理知识体系,是技术管理的根底。三个维度和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两个维度构成子系统的框架,另一个维度成为子系统作用的对象,即两个维度构成的平面可以沿着第三个维度的要素发生作用,构成了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见图3〕。10.资源组织质量文化定义管理持续改进基准比较目标维控制协调领导组织计划管理职能维对象维内容子系统评价子系统工具子系统图3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空间结构模型11.第三局部:煤矿技术管理煤矿技术管理的内容按矿井的类型分为:根本建设矿井〔包括: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技术管理和生产矿井技术管理。按矿井技术管理的专业可分为:生产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洗煤技术管理、平安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管理等。煤矿技术管理的模式大部制管理模式是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同设在一个部门,即生产技术部,在行政管理上由分管生产的副职负责统一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分别由总工程师和分管生产的副职进行管理。主要有点:有利于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技术能更好地应用生产;主要缺点:易造成“技术跟着生产走〞,制约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大部制管理模式中一般包括平安、生产、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内容,其中部门生产包括了生产、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12.分系统管理模式是煤矿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分别设在不同部门,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与总工程师分别管理。主要优点:有利于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主要缺点:技术人员相对脱离生产一线,不能及时、准确地效劳与生产。分系统管理模式中一般要分别设立平安、生产、技术、通风、机电、地测、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部门。一般原那么:生产能力小、开采条件简单的煤矿宜采用大部制管理模式,生产能力大或开采条件复杂的煤矿宜采用分系统管理模式。煤矿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素质要求技术人员的配置1、总工程师有责任组建一套精干的技术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2、必须健全平安、生产、技术、调度指挥、“一通三防〞、机电、地测、防治水等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要设立平安、生产、通风、地质、机电、洗选、科技、职教等相关业务部门。3、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主体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13.4、一般情况下,应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设置分管设计、生产、通风、地测、机电、平安、基建等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各业务部门要设置全面负责本部门技术工作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对下设业务部门进行直接领导或专业技术领导。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业务素质:熟悉相关技术方针、政策、法规,熟悉业务技术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技术素质:具有专业根底知识、平安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根底知识;综合素质:有实践工作经验,能根据现场情况从技术上制定可行方案、施工设计、作业规程或措施。煤矿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国家法律、法规、法令及政策方面的制度。另一方面:煤矿内部各种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中长期及年度方案管理制度;2、作业方案管理制度;14.3、地质报告审批及储量管理制度;4、科研及技术开发管理制度;5、生产衔接及三量〔开拓、准备、回采〕审批制度;6、采掘工作面设计;7、作业规程审批管理制度;8、机电设备检修及管理制度;9、平安检查制度;10、事故追查制度;11、质量管理制度;12、技术培训管理制度;13、各种灾害预防处理预案;14、岗位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第三方面:技术管理责任制度。即根据本矿特点制定的部门、岗位职责,业务范围、领导关系、应负的责任和相应的权力。15.煤矿各专业技术管理部门的职责生产技术部门的职责1、负责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辅助运输、顶板管理、矿压观测、冲击地压、质量标准化、工程质量验收工作;2、负责本专业新技术推广、新工艺应用等的实施和管理工作;3、负责矿井生产衔接的编制工作;4、负责煤矿生产中技术方案、设计、作业规程和措施的编制工作。通风部门的职责1、负责煤矿通风系统管理,保障矿井通风地点的风量;2、负责防尘、煤层自燃以及防灭火、井下爆破管理工作;3、负责矿井瓦斯管理及监测监控管理工作;4、负责瓦斯抽采工作;5、负责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6、负责地热防治工作。16.地质部门的职责1、负责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地质和测量工作,为生产设计和煤炭生产各项工作提供所需的地测资料;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保证矿井平安生产;3、负责煤炭资源申请工作,加强储量管理,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机电部门的职责1、负责矿井机电设备选型、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2、负责机电系统的平安管理和发电、供电管理;3、负责井下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工作。4、负责矿井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和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洗选部门的职责1、负责煤炭产品洗选加工管理工作;2、负责原煤和商品煤的质量检验工作。职教部门的职责统一管理煤矿职工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17.平安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订煤矿的平安工作规划和年度平安方案;2、负责煤矿平安生产、平安设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平安检查;3、负责煤矿平安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4、负责指导、协调煤矿平安事故的救援抢险工作。科技〔含环保〕部门的职责1、统一管理矿井科技工程的开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2、多渠道收集科技信息并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3、负责矿井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计量工作。煤矿各专业部门技术管理的内容生产技术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命令、决定、通知等,严格执行上级公布的各种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2、建立健全本企业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进行贯彻落实;3、制定矿井采区、工作面及井巷工程设计、审批、申报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8.4、制定矿井中长期、年度、季度采掘衔接方案技术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5、制定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平安技术措施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6、制定矿井矿压观测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7、制定矿井支护材料、器材及代用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8、制定矿井残留煤炭资源的回收工作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9、制定矿井技术档案、生产图纸、文件的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0、制定矿井预防冲击地压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1、参与去他相关技术工作。通风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认真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标准、决定等,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和通风技术标准;2、建立健全与通风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3、制定矿井通风管理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4、制定矿井瓦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5、制定矿井火工品管理、井下爆破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6、制定矿井防尘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7、制定矿井防止和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9.8、制定矿井瓦斯抽采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9、制定矿井防煤层自燃及防灭火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0、之内搞定矿井地热防治管理制度,并负责了落实;11、制定矿井通风作业规程、措施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2、参与其他相关的技术工作。地质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决定等,执行上级部门公布的地质、测量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2、建立健全与地质、测量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3、制定矿井防治水管理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4、制定矿井采空区、老窑区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5、制定矿井地质、测量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6、制定矿井储量、“三量〞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7、参与其他相关的技术工作。20.机电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决定等,执行上级部门公布的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和机电技术标准;2、建立健全与机电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3、制定矿井电气试验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4、制定矿井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5、制定矿井设备定期检修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6、制定矿井设备管理、操作规程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7、制定矿井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并负责落实;8、制定矿井杂散电流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9、制定矿井机电规程、措施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10、参与其他相关技术工作。洗选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决定等,执行上级部门公布的煤炭洗选质量标准化标准和洗选技术标准;2、建立健全与煤炭洗选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负责落实;3、参与其他相关技术工作。21.平安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贯彻平安生产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决定等,执行上级部门公布的平安质量标准化标准和平安技术标准;2、制定、修改、完善煤矿各种平安管理制度,并催促实施;3、制定煤矿平安工作规划和年度平安工作安排;4、参与其他相关技术工作。科技部门技术管理内容1、制定科技开展规划和科技开发年度方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规定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造活动的开展和评议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3、制定矿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4、制定矿井科研成果、革新成果申报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5、制定矿井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6、制定矿井计量工作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7、参与其他相关技术工作。职教部门技术管理内容负责全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工种人员的上岗培训、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工作的组织、安排、落实,并建立制动培训档案。22.各专业技术管理部门的的写作要求明确各部门在技术管理中职责和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资料、技术交流;产生分歧时,要明确轻重关系,不能协调时要由上级技术管理部门或上级技术负责人进行协调和决定。煤矿技术管理运行技术管理审批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等明确技术管理工作程序和审批权限。1、新建、改扩建及技术改造矿井编制的有关技术文件,必须按照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报批。2、矿井开拓延深工程,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提出延深设计的主要原那么,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报省级煤炭主管部门审批,然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组织施工,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局(厅〕备案。3、利用国家贷款的技术改造工程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矿井生产环节局部改造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矿批准,改造设计由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批准。23.5、采取设计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报上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采区地质报告提前1个月送交设计单位,采区设计提前3个月送交施工单位。新采区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6、采区工作面设计由矿设计部门编制,由总工程师审批。特殊情况下工作面的设计,报上级煤炭主管部门批准。新工作面移交生产前,由矿组织验收。7、国家及行业有明文规定时按规定执行。技术文件审批权限划分1、矿井新建、扩建由国家有关部门审批。2、矿井技术改造、开拓延深设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市级以上煤炭主管部门审批。3、矿井的采区设计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或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由上级部门批准。4、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由各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或上报上级单位审批。5、矿井各专业的作业规程、平安技术措施由矿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由各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6、国家及行业有明文规定时按规定执行。24.技术资料管理根本要求1、煤矿各技术管理部门均应设立专门的资料档案,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保证各种技术资料的完整。2、技术资料应分别保存在技术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保存的资料可以有期限,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的资料应该长期保存。3、矿井报废后其技术资料应上报上级有关管理部门进行保存。矿井建设技术资料管理1、矿井建设技术资料包括:矿井报批、核准和建设中的相关报批、验收批文,以及矿井地质、设计、施工等资料。这些技术资料在矿井建设投产后移交生产和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保管至矿井报废。2、档案管理部门的技术资料在矿井报废后转由上级档案管理部门保管。矿井生产技术资料管理1、矿井生产技术资料包括:矿井在投产后探明的地质资料,矿井生产、通风、供电、运输、防治水、瓦斯抽采等资料,采区〔工作面〕设计资料,矿井改扩建资料等。2、矿井生产技术资料要根据矿井生产变化随时补充更新,并按年份分类归档。3、归档资料保存至矿井报废时,按要求上报上级管理部门进行长期管理。25.矿井生产施工技术资料管理1、矿井生产施工技术资料包括:矿井采煤、掘进、机电、通风、供电、防治水、瓦斯抽采等小型工程的设计、施工资料。这些资料保存时间时间至少在1年以上。2、当工程进行完毕且不再对周边其他工作造成影响后,其生产施工资料方可不再保存。3、不再保存的资料必须按规定履行销毁报批程序,之前方可按规定程序进行销毁。26.第四局部:煤矿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煤矿建设工程技术管理贯穿煤矿新建、改扩建工程的全过程。是煤矿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具体内容来说:都是决定矿井生存开展的重大技术工作;从管理程序来说: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的管理程序要求;从管理方法来说:每一项技术管理的方法都有对应的特殊要求,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建设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矿井总体规划设计?、?工程申请报告?、?煤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编织报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单项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平安技术措施等的编写。煤矿建设工程的分类新建工程:是指新开发井田新设计建设的煤矿建设工程。扩建工程:是指现有合法生产煤矿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使得煤矿生产能力增加的煤矿建设工程。改建〔也称技术改造〕工程:是指现有合法生产煤矿改变了煤矿原有主要生产系统及平安设施,但没有增加生产能力的煤矿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增加井筒数目或改变井筒功能的、扩大煤层开采范围的、矿井延深水平开拓方式与原设计不一致的、改变采煤工艺的工程等。27.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取得探矿权申请申请探矿权须由探矿权申请人向所在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房屋管理局申请。探矿权申请提交的材料1、探矿权〔新立〕申请:须提交10种不同的材料。2、探矿权延续申请:探矿权人需在勘查许可证期满30天前提出延续申请,须提交7种不同的材料。3、探矿权变更申请:探矿权变更是指扩大或缩小勘查范围、变更勘查主矿种,以及变更探矿权人名称或地址。须提交7种不同的材料。4、转让探矿权申请:须提交5种不同的材料。5、探矿权保存申请:须提交6种不同的材料。6、探矿权注销申请:须提交4种不同的材料。申请探矿权的法律依据和时限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19日公布,1996年8月29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那么?〔1994年3月26日国务院令第152号发布〕;28.3、?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方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令第240号发布〕;4、?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方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令第241号发布〕;5、?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方法?〔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令第242号发布〕;采矿权申请申请采矿权,申请人应向市国土资源局和房屋管理局申请办理。申请开采矿产资源需要提交的材料:1、划定矿区范围提交7种材料;2、采矿权申请登记提交15种材料;3、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提交8种材料;5、采矿权变更申请登记提交12种材料。建设工程的审批、核准或备案国家根据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投资等情况的不同分别实行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审批制:使用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统借国外贷款进行投资建设的工程实行审批制。核准制:?政府核准的投资工程目录?中列入的企业投资工程实行核准制。29.备案制:不属于上述的投资工程均实行备案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那么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工程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管理方法,依据工程实际情况,报批程序有所不同。煤矿建设工程根本建设程序1、矿区总体规划设计属于政府行为,由省级发改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经国家发改委审查批准以后的矿区总体规划是矿区开发的指导性文件。投资者必须在矿区总体规划指导下从事资源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2、建设工程预可行性研究〔也称工程建议书或工程申请报告〕根据矿区总体规划设计确定的井田范围和建设规模,由建设单位或由建设单位委托的设计咨询机构编制。根据建设规模大小,由国家发改委或省级发改委组织审查批准,并将作为工程初步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对于核准制的工程,上级机关不再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对于审批制的工程,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由建设单位或由建设单位委托的设计咨询机构编制。该报告由国家发改委或30.省级发改委组织审查。审查批准后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作为工程初步设计的依据。4、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包括各专篇设计〕由业主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煤矿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包括各专篇设计〕的报批审查应该按当地发改委及煤炭行业相关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5、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征地、四通〔水、电、路、通信工程〕、一平〔平整土地〕、设备器材订货、施工招标等。6、施工开工报告批准或备案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施工。7、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验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活动。大中型煤矿建设工程由国家发改委或国家发改委委托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组织验收。31.审批制工程的报批程序适用于审批制的工程从开始筹划到实施完成主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工程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核准制工程的核准程序核准制情况下,企业投资工程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属于?企业投资工程核准目录?中所列的工程。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开发工程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一般煤炭开发工程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工程从开始筹划到实施完成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工程申请报告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备案制工程的备案程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不在?政府核准的投资工程目录?范围的,除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的工程,实行备案制。备案制工程的备案程序,按属地印发的关于企业投资工程备案管理方法进行。32.建设工程前期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建设工程平安预评价、建设工程用地预审、煤矿建设工程的职业卫生预评价等。几点说明: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完成后,由总工程师签发送审文件,经相应权限的上级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后,组织配合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煤矿建设工程在工程批准或核准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评价的依据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但凡列入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内的所有矿区,必须编制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必须报国家环境保护部审批。国家根据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即: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3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编制。根据?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2021年12月11日〕,国家对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及批复。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后,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止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满五年才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神品部门重新审批。煤矿建设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平安评价机构进行平安预评价,提出预评价报告,并在提出预评价报告39天内按规定报煤矿平安监察机构备案。34.建设工程各专篇的技术管理在煤矿建设初步设计编制的同时,应进行有关配套专篇的设计。主要有:平安专篇、消防专篇、职业病防治专篇、节能专篇、水土保持专篇以及属地规定的其他专篇。对煤矿建设工程平安专篇设计、审查的几点说明:设计依据主要包括:?煤炭工业矿井设计标准?、?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标准?、?煤矿平安规程?、?煤矿平安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平安法?、?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平安专篇编制内容?等。设计单位资质要求: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0.9Mt/a:由具有国家建设部公布的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0.3Mt/a≤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0.9Mt/a:由具有国家建设部公布的乙级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0.3Mt/a:由具有国家建设部公布的丙级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35.煤矿建设单位要根据建设规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同一设计单位承担初步设计和平安设施设计;设计单位不得转包设计业务和挂靠设计资质。煤矿建设工程平安专篇审查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1.2Mt/a:由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负责审查;0.45Mt/a≤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1.2Mt/a:由省级煤矿平安监察部门负责审查;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0.45Mt/a:由市级煤矿平安监察部门负责审查;新改扩建工程的经济评价建设工程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也称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也成经济分析〕。对于新建工程财务分析可以分为:融资前分析:以动态分析〔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主,静态分析〔非折现现金流量分析〕为辅;融资后分析:考察拟定融资条件下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和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36.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的技术管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1、施工图预算技术管理。包括: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的程序和方法、施工图预算的审核、编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2、开工前技术管理。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和开工备案等。3、建设工程招投标技术管理。包括:主要法律依据、招标方式、招标条件等。4、合同的技术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应具备的条件、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5、施工阶段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平安管理、进度管理、资料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工程各相关方对工程的管理等。6、工程监理技术管理。包括:矿井建设施工阶段工程监理的程序和方法要求、施工阶段工程监理的范围、内容及方法等。7、工程结算技术管理。包括:工程结算编制的依据、编制的程序和方法、编制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37.建设工程竣工移交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建设工程竣工移交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主要有:1、验收阶段的管理。包括:单位工程验收,联合试运转,工程质量、各专篇工程以及档案管理的认证和验收,正式竣工验收等。2、平安设施及条件验收技术管理。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1.2Mt/a:国家煤矿平安监察局负责;0.45Mt/a≤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1.2Mt/a:省级煤矿平安监察部门负责;设计或新增的生产能力<0.45Mt/a:市级煤矿平安监察部门负责;3、环境保护专篇验收技术管理。包括:试生产申请及批复、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及批复等。4、水土保持、消防专篇、职业卫生等专篇验收技术管理。5、工程质量认证。包括:单位工程质量认证、单项工程质量认证〔认证机构、认证程序以及质量等级评定〕。6、档案管理验收.7、工程正式竣工验收。0.3Mt/a≤井型设计规模≤0.9Mt/a,由省主管部门组织验收;井型设计规模>0.9Mt/a,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验收。38.第五局部:生产矿井技术管理采掘技术管理采掘技术管理的内容1、贯彻有关平安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规定等,严格执行各种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2、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3、生产过程中的抽、掘、采衔接方案的编制;采、掘工程等具体工作的设计;采、掘工程规程、措施编制。4、收集和掌握各环节生产动态,调整技术方案和技术管理。5、做好本部门技术人员的平安技术培训和教育。采掘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煤矿生产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采掘技术管理工作。采掘技术管理部门应设主任工程师,负责本部门的技术工作,并根据需要设立采煤组、掘进巷修组、设计组、矿压组等。39.职责划分采煤组:负责采煤工作面的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初采初放、撤除放顶、过老窑空巷、过地质构造等专项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加强工艺管理、资源回收管理和日常平安管理,消除平安隐患。掘进及巷修组:负责矿井巷道掘进及巷修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编制掘进工作面及巷修工作面作业规程和巷道开口、过老窑空巷、过地质构造等专项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加强日常平安管理,消除平安隐患。设计组:负责编制矿井开拓延伸、环节改造、采区及采煤工作面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采掘单项工程设计。矿压组:负责顶板管理、井下采掘矿压管理、冲击地压管理以及隐患排查,负责矿压平安装备方案的编制和上报,组织审批矿压规程措施。机电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的内容1、机电设备、机电配件技术管理〔选型、验收、保管、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报废〕。2、机电规程、措施以及发、供、用电技术管理。40.3、井下电气、采掘设备的配套及衔接、特种设备、大型固定设备、监测监控系统、通信调度系统、人员跟踪定位系统以及机电节能降耗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煤矿机电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机电技术管理部门设主任工程师负责本部门的技术管理,且配有专门分管设备、配件、供电、大型设备、特种设备、监测监控、井下电气、通信、调度等技术人员,分管各项业务技术工作。职责1、参与机电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工作,总体负责技术把关;2、组织制定机电技术标准的修订和实施;3、组织编审机电重点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平安措施等;4、组织制定机电业务方面的技术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5、组织机电技术难点攻关;6、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41.“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煤矿“一通三防〞〔即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和防灭火〕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通风平安监控系统、矿井综合防尘系统和防灭火系统的技术管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组织机构1、煤矿应设立专职通风副总工程师和“一通三防〞管理部门,该部门设主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日程技术管理工作;2、“一通三防〞管理部门内应设矿井通风、瓦斯抽采、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煤尘、防灭火、平安监测监控和通风调度等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业务技术工作;3、在煤矿科研部门或“一通三防〞管理部门下应设“一通三防〞研究机构,研究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的技术难题;4、各个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员,负责具体技术管理工作。“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职责划分煤矿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通风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开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42.煤矿总工程师“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职责1、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长远规划与年度工作方案;2、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3、组织审查煤矿“一通三防〞重点工程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平安措施等;4、组织煤矿“一通三防〞技术难点问题研究与攻关;5、定期召开“一通三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一通三防〞工作,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6、组织审定煤矿“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监督实施;7、推进“一通三防〞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8、热害煤矿的总工程师负责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煤矿“一通三防〞管理部门技术管理工作职责1、负责制订煤矿“一通三防〞长远规划与年度工作方案;2、负责制定煤矿“一通三防〞技术标准及管理制度;3、负责组织编制、审查煤矿“一通三防〞重点工程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平安措施等;43.4、负责组织“一通三防〞技术难点问题研究攻关;5、定期组织“一通三防〞工作会议,安排、落实、总结“一通三防〞工作会议部署的工作〞;6、组织编制煤矿“一通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实施;7、负责推进“一通三防〞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地测及防治水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根底工作。根本任务包括:1、贯彻落实有关地质、水文和测绘方面的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准,及时收集掌握有关信息;2、根据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提供有关地测、防治水的资料,为煤矿正常生产当好参谋;3、及时解决和预报生产中遇到的地质、水文等问题,测设井巷施工的位置和方向,指导生产、施工按设计要求正确进行。主要包括两大方面:44.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1、防水煤柱留设管理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须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留设防水煤柱;且各类防水煤柱一经上级审查批准,不得随意变动:煤层露头风化带;在地表水体、含水冲击层下和水淹区附近地带;和与强含水层间有水力联系的断层或强导水断层接触的煤层;有大量积水的老窑和老空区;导水、冲水的陷落柱与岩溶洞穴;分区隔离开采便捷2、承压含水层的管理假设煤层顶底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隙带涉及范围内存在强含水层时,掘进、采煤前必须对含水层采取降压措施。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厚底较大时,能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开采后隔水层不至于被破坏,水也不可能突然涌出,可以不疏水降压开采,但必须制定平安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45.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间隔厚度较小时,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进行开采前,必须遵守以下规定: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能允许的平安水头值以下,并制定平安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承压含水层的补给边界根本清楚,可预先帷幕注浆,阶段水源,然后疏水降压开采,但必须编制帷幕注浆工程设计,报省级煤炭主管部门批准。承压含水层的补给充分,不具备帷幕注浆和疏水降压的条件时,可酌情采用局部注浆加固底板隔水层或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的方法,但必须编制专门的设计方案在有充分防范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试采,并制定专门的防止水淹井措施。措施包括防止突水、建筑防水闸门、留设防水煤柱、增加排水能力等内容,报省级煤炭主管部门批准。探放水技术管理煤矿探放水技术管理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开展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46.3、在煤矿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巷道掘进之前,应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部门要提出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提出水害防范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进行施工。4、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应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等情况。地测部门要提出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经煤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地测等有关部门审查后,方可进行采煤。发现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充水时,必须采取注浆加固或留设隔水煤〔岩〕柱等平安措施,否那么,不得开采。5、采掘工作面遇到以下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放水,探水前必须确定探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相邻煤矿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时;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导水陷落柱、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翻开防隔水煤〔岩〕柱放水前;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及其他有突水地区时。47.6、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平安措施。探放水钻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上下、煤〔岩〕层厚度和硬度等确定。探放水设计由地测部门提出,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定,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资源储量管理1、资源储量分类。执行标准为: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国土资源部的相关文件。生产矿山设计开采范围内的探明储量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为根底储量;设计开采范围以外的查明资源储量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未进行正规设计的正在开采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查明资源量视为根底储量。2、矿井储量动态管理和回采率要求储量动态管理按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进行。采出率〔%〕=1-损失率〔%〕。规定:厚煤层采区采出率≥75%,中厚煤层采区采出率≥80%,薄煤层采区采出率≥85%。3、衡量开采准备程度的“三量〞管理。按?三量规定?中对合理可采期的一般性规定执行,即:开拓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3—5年以上;准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12各月以上;回采煤量的可采期一般为4—6个月以上。48.调度技术管理洗选技术管理平安技术管理环境保护管理49.第六局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机构国内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根本构筑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纵向有层次、横向有联系的矩阵式的技术创新机构,具备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雏形,见下表。50.部门职能主要任务领导层

决策

批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批准年度科技发展指导计划。技术委员会

技术把关

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咨询;指导、检查、监督、评估重大技术创新活动及技术开发活动;对立项、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论证;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等。专家委员会

决策咨询

为企业重大科技开发项目认可、评审、评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中心

负责超前性、关键性、基础性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科技工作管理

编制企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科技发展指导计划等;科技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管理;各级政府科技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新的技术、工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子)公司研究所

作为第二层次的科技研发力量,负责企业产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采掘装备的更新、改造、研究、规划与开发;提出委托技术中心开发、实验或中试的课题;接手消化及改进技术中心转来的产品技术;为实现设计意图和保证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工艺设计、研制及验证;新产品的快速试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成熟产品的生产、成熟工艺的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机构及主要任务5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1、组织保障?关于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科发政[2021]179号〕;?关于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开展的意见?〔国发[2021]9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并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作用。2、平台资源建立企业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内外部技术及经济方面的专家。3、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企业外部向内部的转化:产学研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内部自身的转化:向企业外部的转化:将自己的前沿技术和特色技术成果推广到同行业和可连接企业。52.4、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鼓励?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鼓励分配制度的假设干意见?〔财政部[2006]38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企业要注重培养四支队伍:复合型经营者队伍;创新型专业技术队伍;高素质班队长队伍;高技能技师队伍。企业科技投入来源的主要渠道:银行贷款、国家财政破款、企业自筹资金和风险投资。研发费用一般应占当年业务收入的3%以上。研究和开发〔R&D〕费用管理国际会计准那么第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规定:研究:是指为了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理解而从事的有创造性的和有方案的调查。开发:是指在开始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把研究结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方案或设计,以生产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序、系统或劳务。研究和开发费用:是指所有直接归属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费用。包括: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的薪金、工资和其他有关的人工费用;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所使用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研究和开发活动中所消耗的材料和劳务费用;在研究和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有别于一般管理费用的间接费用、其他费用等。53.1、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方法?〔国经贸[1993]261号〕中要求: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要到达销售收入的1%,并逐年提高;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对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要到达销售收入的2%和3%。2、研究和开发费用的使用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假设干意见?〔财企发[2007]194号〕中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即原“技术开发费〞〕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3、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06-2021年〕>的假设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关于大学国家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1号〕、?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开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54.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上述有关文件明确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给予鼓励的优惠政策,包括:技术研发费税前扣除优惠扩大;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可享受减免;职工培训费税前扣除比例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有关单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效劳业务取得的收入,免缴营业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1993年8月,国家经贸委与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方法?〔国经贸发[1993]261号〕,标志着企业技术中心作为我国政府确定的正式名称开始使用。企业技术中心是我国对层次较高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统称。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企业技术中心具有市场信息丰富、技术人才齐全、熟悉生产全过程和试验、试制条件优越等特点。55.企业技术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制定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方法?明确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功能和定位:不是单纯的技术组织,也不仅仅是从事研究开发,而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主要职能有:1、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开展战略的决策咨询;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4、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对外合作交流;5、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6、技术效劳与技术孵化的辐射。企业技术中心机构设置实行主任负责制。通常由企业主要领导兼任技术中心主任。一般将科技管理、信息管理、技术培训等与技术中心融为一体。一般应设技术中心办公室、专门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煤矿相关技术开发室、实验室、中试基地等。设立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前者由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后者由聘请内外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能是评审、评定、认可、咨询。56.企业科研工程管理政府科技方案工程性质名称组织部门出台年份经费来源国家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基础与高技术研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部1986国家拨款指令性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科技部1997国家拨款指令性专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1982国家、部门拨款指令性集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划自然基金委1986国家拨款指令性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规划办国家拨款/自筹专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计划信息产业部财政部2000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投入指导性专家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科技部1999无偿资助指令性专家条件建设计划国家重点试验建设项目计划科技部1984国家拨款指令性专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1992拨款/贷款/自筹指令性分散国家主要科技开展方案一览表57.性质名称组织部门出台年份经费来源国家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星火计划科技部1986科技贷款/自筹指导性分散火炬计划科技部1988科技贷款/自筹指导性分散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科技部1991科技贷款/自筹指导性分散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部1988国家拨款/自筹指导性分散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部1999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指令性分散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科技部2003国家拨款地方企业自筹指令性分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计划科技部2001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指令性分散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技部外经贸部1999出口担保/出口保险指导性分散其他软科学科技部1987无偿资助指令性分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发改委贴息补助指令性百人工程计划中科院无偿资助指令性分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农业综合开发办贷款贴息指导性分级58.除上面所列国家科技方案之外,还有16个重大专项方案,其中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采是其中之一。另外,各省市也有科技开展方案工程,一般是:科技开展战略方案、自然科学基金、应用根底研究方案、重点攻关方案、科技支撑方案、软科学研究方案、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方案等。企业科技工程管理煤炭企业根据自己长远开展和平安生产现状,制定企业年度科技开发、科技攻关方案工程。企业科技工程管理主要包括:1、工程立项程序有:申报、评审、确定。评审通过的工程,提交集团总工程师办公会审核,特别重大的科研工程经总经理办公会议或董事会会议确定。2、工程实施企业批准下达的科技工程,由企业授权技术中心与工程承担单位签订科技工程合同〔任务〕书;实行工程和通知管理,工程负责人负责制;实行阶段性检查验收和中期评估制度;科研工程不得随意改变或中止方案内容,假设确需调整或中止,由工程负责人书面申请,报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并进行相关合同修改工作。59.3、工程结题所有工程采取鉴定、评议〔验收〕的方式进行结题。经国家授权的检验、检测部门出具合格证明,政策性工程经国家成认资质的单位出具研究报告或结论的视同合格验收。工程验收工作由科技管理部门组织进行。通常情况下,由技术中心负责。4、成果归属由企业全额出资的工程,其知识产权属企业所有,所完成的创造专利、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以企业的名义申请专利和申报科技成果奖。企业有权确定成果的适用范围,工程承担单位和企业有优先使用权。局部使用企业经费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由各出资方及承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工程成果不宜申请专利的,可作为技术秘密,保密范围和期限在合同中约定。企业科技成果管理1、企业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大体可分为4类: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根底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设备、新材料、生物和矿产新品种、新资源、以及引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创新后取得的新成果。60.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开展研究、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科技情报、计量标准等。计算机软件。2、企业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国家科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聘请同行专家,按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的形式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不能组织鉴定的成果有:根底理论研究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的应用技术成果;已转让实施的应用技术成果;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术成果;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专门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另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工程,不能鉴定。61.3、科技成果奖励国家对科技成果设置了5类科学技术奖励,分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创造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通常情况下,各省市也设立省市科学技术奖,一般都有:××省/市科学技术杰出奉献奖××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市自然科学奖××省/市技术创造奖××省/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另外,经科技部批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学会共同设立、协会主办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煤炭行业最高综合性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奖励一次。包括有:62.煤炭工业技术创造成果奖提升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技术开发成果奖实现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成果奖煤炭工业软科学奖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医学成果奖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科技成果奖励,如技术进步奖、重大成果奖、优秀论文奖、QC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奖、专利奖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创造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组成的版权〔或著作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是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力。63.我国的知识产权根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5年3月施行,1993年2月进行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施行,2001年10月进行了修订;?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务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年10月1日施行。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经营运作和市场竞争的最有效的重要资源之一。知识产权管理,就是依据法律、法规和条例,对知识产权获取、维护、应用和国际化的管理。企业专利管理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创造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创造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包括:创造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专利权的取得可以是原始取得,也可以是继受取得;取得的原那么:先申请原那么、优先权原那么和一创造一申请原那么。专利权的性质: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在我国,创造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为10年。64.应当重视的问题:1、专利权人,也称专利权人单位:即依法享有专利独占实施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或单位,是专利权的所有人。2、专利创造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创造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奉献的人,是专利的实际完成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3、非职务创造创造:是指既不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也没有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创造创造。该专利权的主体〔即所有权〕是该创造创造的创造人或设计人。4、职务创造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创造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创造创造〞,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创造创造;二是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创造创造;三是退职、退休或者调开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并且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创造创造。“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职务创造创造的专利权的主体〔即所有权〕是该创造创造的创造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创造人或设计人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金、报酬的权利。65.企业商标管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即WIPO〕的定义: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效劳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效劳的显著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定义:商标是指能将自己的商品〔或效劳〕与他人的商品〔或效劳〕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在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成为注册商标,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那么。在我国,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效劳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唯一性、价值型等特点。商标的价值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商标可以有偿转让,可以许可使用商标知名度越高,其商品或效劳的竞争力就越强。理想的商标应具备:识别性、传达性、审美性、适应性和时代性。66.第七局部: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思潮探源与沿革1、可持续开展思想的产生20世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开始疑心“增长=开展〞模式??。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著作?寂静的春天?,描绘了农药污染造成对生态环境消灭性危害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该著作是最早出现“可持续开展〞一词。1972年,美国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Dubos〕发表著作了?只有一个地球?,把人类生存与环境拔向一个新境界----可持续开展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了“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开展〞的概念。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在国际文件中使用了“可持续开展〞一词。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开展委员会〔WECD〕〞。67.1987年,受联合国委托,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首的WECD成员经过4年研究和论证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开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和模式。在可持续开展思想形成的历程中,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是最具国际化意义的。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在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把开展与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可持续开展走出了理论上的探索阶段,响亮地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战略,并将之付诸全球的行动。2、思想认同后的实践分歧一方面,思想认知上高度一致。在可持续开展理论的形成和开展过程中,在认知层面上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产生了空前的一致,这也是上世纪以来在所有涉及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国际问题的讨论中所绝无仅有的。另一方面,可持续开展理念的实践障碍重重。首先,南北不平衡是可持续开展的最大阻力。兴旺国家不仅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获得了经济上的优势,而且在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消费上到达了奢侈的境地。美国每年人均能源消费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兴旺国家享有了工业革命的利益,却又力图回避和逃脱自身对全球环境应负的责任。68.其次,就开展中国而言,追求自身进步与开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权利无可剥夺。但是,开展是否沿袭兴旺国家的“样板〞?典型的美国开展模式----大量占有和奢侈消费自然资源、同时大量排放污染----是否值得开展中国家效仿?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类可持续开展概念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开展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协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的“可持续开展问题专题研讨会〞给可持续开展的定义:“是寻求一种最正确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开展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给可持续开展的定义:“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提出了可持续生存的九条根本原那么,强调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开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认为可持续开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不同的开展目标。69.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开展埃德沃德·B·巴比尔〔Edward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缺乏和开展?中把可持续开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效劳的前提下,使经济开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开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这些观点根本都认为:“可持续开展的核心是经济开展〞,而经济开展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开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根底的经济开展〞。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开展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开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开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他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防止的结果,而是技术差、效益低的表现。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布氏定义的可持续开展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实际环境与开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开展的定义:“可持续开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开展〞。70.1、可持续开展的根本要素一是“需要〞:即要满足贫困人民的根本需要;二是对需要的“限制〞: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2、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共同开展、协调开展、公平开展、高效开展、多维开展。3、可持续开展的主要内容经济可持续开展、生态可持续开展、社会可持续开展。4、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持续性原那么、共同性原那么、5、可持续开展的能力建设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开展构成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目标体系;管理、法制、科技、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构成可持续开展战略的支撑体系。6、可持续开展的根底理论可持续开展的经济学理论增长的极限理论知识经济理论71.可持续开展的生态学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人地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局部,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是地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7、可持续开展的核心理论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不可持续开展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想用的“公共物品〞〕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三种生产理论〔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从警醒开始付诸行动当今世界,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主题。在能源领域,兴旺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技术重点转向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上;在交通运输领域,研制燃料电池车或其他清洁能源车辆已成为技术开发的重点;在农业领域,无化肥、无农药和无毒害的生态农产品已成首选;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尽量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同时减少废水、废弃物排放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房屋〞已成建筑物的招牌。72.煤矿可持续开展煤矿可持续开展的内涵煤矿可持续开展就是煤矿所属矿区的经济开展、社会开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相互协调,向社会提供洁净燃料、原煤,使煤矿的开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其内涵主要包括:1、符合国际公认的可持续开展定义,由表达煤炭工业的特点;2、以矿区为根底,实现矿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开展;3、向社会提供洁净燃料、原料;4、在依靠科技进步,寻求可期待资源的根底上,调控煤炭资源的最正确开采强度,以保证在煤炭替代资源未出现的历史时期内,煤炭可以持续开发利用。煤矿可持续开展模式是指煤炭企业在不断体改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效益越来越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小,企业生存开展能力不断增强,形成良性循环,矿区持续开展,到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几个新的提法1、现代生态经济模式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流通和消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73.2、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是指将矿区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各种资源,实现矿区资源的综合、立体、协调的开发利用。立体开发是指矿区土地、地表水、矿产等同位异类的资源的共同开发;综合开发是指包括煤炭、煤层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