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管理办法实施方案_第1页
校车管理办法实施方案_第2页
校车管理办法实施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车管理方法实施方案校车管理方法实施方案摘要:小编昨日从省交警总队获悉,《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方法》(下列简称《实施方法》)已于今年1月10日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将于3月15日施行。“现在,我省获得校车资格的车辆仅有5300余辆。”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苗雨露介绍,新方法实施后,新购用于接送小学生、幼儿的车辆必须是符合国标的专用校车。现有的非专用校车在过渡期内应当逐步更换为符合国标的专用校车。9月1日前,用于接送小学生、幼儿且获得校车标牌的其它载客汽车仍能够使用。政策:《实施方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用方法,发展都市和农村的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立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为需要乘车上下学的学生提供方便。对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并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下学需要的农村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用方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校车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激励社会捐赠等多个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激励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公司、都市公共交通公司提供校车服务,倡导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成立专业运行单位或者政府购置运行公司服务等方式,逐步实现校车运行管理专业化和集约化。处分:使用拼装或者达成报废原则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并强制报废机动车,对驾驶人处元以上5000元下列的罚款,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对车辆全部人处8万元以上10万元下列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使用未获得校车标牌的车辆提供校车服务或者使用未获得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校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该机动车,处1万元以上2万元下列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缴伪造、变造的校车标牌,扣留该机动车,处元以上5000元下列的罚款。机动车驾驶人未获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1000元以上3000元下列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能够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校车载人超出核定人数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违法状态消除,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从重处分。未根据规定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能够处500元罚款。规定:《实施方法》规定获得校车使用服务应符合校车安全国标:获得机动车检查合格证明,并已经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有获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有涉及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校车运行方案;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等条件。申请获得校车使用许可应提供机动车全部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校车安全技术检查合格证明;涉及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校车运行方案;校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证明等材料。《实施方法》规定,专用校车应当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查,非专用校车应当自获得校车标牌后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查。校车标牌使用期不得超出校车使用许可使用期。校车不得以任何理由超员,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不得规定校车驾驶人超员、超速驾驶校车。载有学生的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出80公里,在其它道路上行驶的最高时速不得超出60公里。载有学生的校车在急弯、陡坡、窄路、窄桥以及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出20公里。方法:针对将于3月15日实施的《河南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方法》,省教育厅昨日下文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实施方法》公布施行为契机,做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方法》贯彻贯彻工作,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乘车安全。进一步完善校车许可审批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校车加紧审批。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法》的规定规定,协调公安、安监、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方法》与否贯彻贯彻;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与否贯彻,责任书与否订立;校车接送制度与否严格贯彻;校车与否获得使用许可和校车标牌;校车视频监控和卫星定位装置与否安装并正常使用;与否开通学生周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