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一次心灵的远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之子。思想:外儒内道,三家圆融“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文体“赋”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背景: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的他已年过半百,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诸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写下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又曾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干支纪年法。
“壬戌之秋”皇帝年号纪年法。
“庆历四年春”年号干支纪年法。
“乾隆丁亥冬”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一、古代纪年法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农历日期称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一词多义“之”A助词①结构助词,“的”。古之圣人②主谓取独,不翻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宾语前置的标志。④定语后置的标志。B代词。①人称代词,代指人事物,他,他的,他们。择师而教之。②指示代词,那,这。郯子之徒,之族。C动词,到,到…去。《送孟浩然之广陵》
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重点文言句式回顾: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eg: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一词多义“属”A动词①接连,跟随。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连缀,撰写。衡少善属文。
③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劝,邀请。举酒属客
⑤隶属,归属。名属教坊第一部。
B名词。①类;等,辈。属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重点文言句式回顾: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eg: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定语后置句。e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①击空明兮溯流光。②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④不绝如缕。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文言句式【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主语之前。1.美哉,我中国少年!2.甚矣,汝之不惠!3.渺渺兮予怀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一词多义“绝”A动词①断开;断绝。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比喻读书勤奋。
②横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超过。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停,止,消失。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一词多义“绝”
B形容词。①达到极点。悲痛欲绝:悲伤到了极点。聪明绝顶
②没有出路的,封闭的,陡峭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副词。①很,非常,最,极其。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②完全,绝对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苏子愀然,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⑤舳舻千里,旌旗蔽空,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⑧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一词多义“危”
形容词:①危险。居安思危: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
②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③正直。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任务一:梳理字词,打破壁垒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②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③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④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活动:快速浏览全文,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理清作者情感脉络,思考作者的情因何而起,完成下列表格。原文依据情感脉络情
因
何
起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一)良辰
乐事(二)美景(三)豪情壬戌之秋,七月既望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诵、纵乐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悲对比手法①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人生短暂(吾生之须臾)自然无穷(长江之无穷)人生短暂世事无常②吾辈(渔樵者)曹操(一世之雄)③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吾生(蜉蝣、一粟)宇宙(天地、沧海)功业无成自身渺小理想难成情理景结合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
喜
1.“变与不变”:水月2.“取与不取”: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水月人变不变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生老病死人生短暂代代相承随遇而安讨论:结合第四段,主人如何劝慰和说理的,让客人释怀而“喜”?不取——非吾所有取——与子共适正视现实把握当下寄情山水及时行乐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
▲“喜而笑”,既体现了客人转悲为喜,也体现出作者在充分思考后获得的一种真正的释然、超脱;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开头的“乐”与结尾的“喜”的情感是否相同,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任务二:品水月之景,感作者之情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主和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两个方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突出了作者胸襟豁达、思想开阔,具有洒脱、豪迈的气度和胸怀。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自学指导一(3min)1、阅读第1、2段,思考:若你是苏轼,有哪些“乐”?(一)良辰(二)美景(三)豪情七月既望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自学指导二(10min)1、苏子因洞箫声而愀然,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描写萧声?2、阅读第3段,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客之悲”的并思考客因何而悲?3、第三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比喻、通感,化抽象为具体想象、夸张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1、苏子因洞箫声而愀然,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描写萧声?对比手法①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人生短暂(寄蜉蝣、吾生之须臾)自然无穷(长江之无穷)悲人生短暂②吾辈(渔樵者)曹操(一世之雄)悲自身渺小③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悲理想难成吾生(蜉蝣、一粟)宇宙(天地、沧海)3、第三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主问客答古人事迹现实人生孟德遗诗孟德遗迹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安在哉平凡渺小人生苦短悲之缘由抒情议论写景主和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两个方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客的话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但苏轼能主动从消极、哀怨中自我解脱出来,突出了作者胸襟豁达、思想开阔,具有洒脱、豪迈的气度和胸怀。结合全文,应如何理解文中的“主”与“客”?自学指导三(8min)1、阅读第4段,主人从哪些角度说理,让客人释怀而“喜”?2、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
喜
1.“变与不变”:水月2.“取与不取”: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水月人变不变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顺境逆境随遇而为悲喜主人从哪些角度说理,让客人释怀而“喜”?学习字词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尊()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客问答是苏轼两种心境的反映,客是消极忧郁的苏轼,苏子是乐观旷达的苏载,主客问答是苏轼内心的挣扎和拷问,亦是自我开解的过程,在矛盾中走向理性、旷达。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人生低谷,夜游赤壁,把悲喜之情与超然物外的人生之理融入赤壁“水月”中,实现了乐观豁达的精神突围。赤壁赋赋景赋事主客问答主开导客景色感受主: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吹箫和之其声悲凉主:愀然色变正襟危坐客:感慨人生情绪悲观主:丢开愁怀豁达开朗客:转悲为喜畅饮酣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凭虚御风
不知其所止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悲喜
本文的艺术特色: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归纳总结【当堂训练】(5min)1.(2020年高考全国卷I)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2.(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1.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节能培训合同范例
- 矿山瓦斯监测与治理一体化工程合同
- 文化直播平台广告分成及内容创作者权益合同
-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市场分析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管理权移交及运营合作合同
- 企业内部电子文档安全共享合同
- 商务接待服务标准与忠诚度协议
- 智能停车场租赁与智慧社区停车服务合同
- 文具教具塑料粒子供应商年度采购协议
- 网红特色零食店品牌加盟合作运营管理及市场支持服务协议
- 2023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冠寓运营管理手册
-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评职称学情分析报告
- 2023山东春季高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基本乐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石油职称俄语
- 物料管理入门部分真题含答案
- Big-Big-World大千世界中英文歌词
- 可口可乐广告案例分析ppt
- 德育主题班会课件 飘扬红领巾 光荣少先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