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件_第1页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件_第2页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件_第3页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件_第4页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总复习

信源高频放大器调制器高频功率放大器载波振荡器低频功率放大器混频中频放大

低频电压放大低频功率放大本机振荡高频小信号放大发射系统框图接收系统框图解调为什么要采用高频载波进行调制?CH4CH6CH3CH3CH4CH6CH6CH2高频电路基础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2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42.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信号的传输、频率选择及阻抗变换等功能。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主要有:高频振荡(谐振)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与各种滤波器完成功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52.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一、高频振荡回路

是高频电路中应用最广的无源网络,它是构成高频放大器、振荡器以及各种滤波器的主要部件。

下面分简单振荡回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和耦合振荡回路三部分来讨论。

阻抗变换、信号选择与滤波、相频转换和移相等功能,并可直接作为负载使用。完成功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2.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1、简单振荡回路

振荡回路就是由电感和电容串联或并联形成的回路。

具有谐振特性和频率选择作用,这是它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组成:作用:谐振频率:

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有最大或最小值的特性称为谐振特性,频率即谐振频率。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2.2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1、简单振荡回路(1)串联谐振回路(2)并联谐振回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8(2)并联谐振回路

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有最大或最小值的特性称为谐振特性。谐振特性:并联阻抗:谐振条件: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9(2)并联谐振回路(a)谐振频率并联阻抗:(b)特性阻抗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0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电路等效电路谐振阻抗:并联阻抗: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1(a)谐振频率(b)特性阻抗(c)品质因数(d)谐振阻抗用r表示用R0表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2谐振回路的两个重要参数——(1)通频带又称3dB通频带,或半功率点通频带。定义:阻抗幅频特性下降为谐振值(中心频率处)的时对应的频率范围。计算:得到: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31、简单振荡回路(1)并联谐振回路并联阻抗: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并联谐振电阻:通频带宽与矩形系数: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4并联谐振回路幅频特性B求通频带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52.抽头并联振荡回路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到激励源或负载与回路电感或电容部分连接的并联振荡回路,即抽头并联振荡回路。作用:实现回路与信号源的阻抗匹配或者进行阻抗变换。

与外电路相连的那部分电抗与本回路参与分压的同性质总电抗之比。(1)接入系数p(或称抽头系数):p也可用电压比表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6③信号源的折合

☆电压源的折合:结论:电压源由低端向高端折合,电压变大,是原来的1/P倍。(3)折算方法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7☆电流源的折合结论:电流源由低端向高端折合,电流变小,是原来的P倍。折合前后功率不变:③信号源的折合UUT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8例2-2如图,抽头回路由电流源激励,忽略回路本身的固有损耗,试求回路两端电压u1(t)的表示式及回路带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3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主要要求:增益要高、频率选择性要好、工作要稳定可靠功用:用在无线电接收设备中,放大小信号,抑制干扰信号接收装置:微伏~豪伏含有干扰宽带放大器—高频变压器或传输线变压器作负载晶体管工作区:线性区放大器工作状态:A(甲)类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3.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分类:窄带放大器—选频网络作负载(重点)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由放大电路(由晶体管、场效应管或集成电路组成)与选频电路(主要是LC谐振回路)组成

作用是将微小的高频信号进行线性放大,选出中心频率(输入信号对应)的信号,并滤除不需要的干扰频率信号。主要讨论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通频带和矩形系数等。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Y参数等效电路法--线性分析方法。交流等效电路:去掉直流偏置电路。放大器的负载:是一个抽头并联谐振回路,对信号频率ω0谐振,完成阻抗匹配和选频滤波的功能。工作状态:放大器工作在A(甲)类状态。2.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方法一:选择小的管子方法二:从电路上消除晶体管的反作用:中和法、失配法(1)中和法Yre的反馈电电导很小,可以忽略,用中和电容Cn来抵消Yre的虚部(即Cb’c)的影响根据电桥平衡:得中和条件:发射装置:3.2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

无线电发射机中,放大高频信号,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1、使用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目的2、高频功率信号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①高功率输出②高效率输出iCuBEQ0C类(丙类):工作点Q选在截止点外,信号导通角小于180°。通角:θ<90°iCt0πθθ原理线路:3.2.1工作原理放大电路输入回路谐振电路零、负值、较小正值常采用自给偏压或零偏基极回路电压:1.电流、电压波形集电极电压:时:谐振阻抗RL最大输出电压:输入信号:

C(丙)类思考:如何确定导通角因为:直流输入功率P0:集电极损耗功率Pc:2.高频功放的能量关系集电极效率η:

A类B类C类(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

输出功率P1:—加激励信号并接负载阻抗时:ic~uce,ube1.高频功放的动特性ube最大——A:ube=Eb’——B:ube最小——C:2.高频功放的工作状态——当Uc增加时,根据动态曲线经过区分为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①欠压状态Uc

不是很大:动态曲线在放大区、截止区。②临界状态Uc

较大:动态曲线在临界点、放大区、截止区

过压状态Uc

较大:动态曲线在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RL增加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集电极电流是否进入饱和区可以分为欠压、临界和过压三种状态.如果满足ucemin>uces时,功放工作在欠压状态;如果ucemin=uces,功放工作在临界状态;如果ucemin<uces,功放工作在过压状态。临界状态下,晶体管的输出功率P1最大,功放一般工作在此状态。33

ReviewuCEωtQUcm1Ucm2Ucm3A1A2A3A3′M•iC欠压状态:

A点在线上,但是在放大区,输出电压幅度较小,iC为尖顶脉冲。

临界状态:A点在线和临界饱和线的交点上,输出电压幅度较大,iC为尖顶脉冲。过压状态:A点在的延长线上(实际上是不存在),进入晶体管饱和区,输出电压幅度大,iC为凹顶脉冲B2B1B3VCCuCE临界线0iCubemaxube4ube3ube2ube1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34Practice1:

已知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晶体管的饱和临界线斜率解:由于工作于临界状态,则有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35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Practice2:36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参数如下:EC=18V;集电极基波振幅值IC1M=1A;在临界状态下集电极电压最小值uCEmin=2V。导通角θ=75O、α0=0.259、α1=0.455。求(1)该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PO;(2)电源提供功率PE;(3)该条件下的等效负载电阻RL。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Q:37如果功放由临界状态进入过压状态,那么高频功放的外部特性该如何变化才能避免集电极电流出现凹陷?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38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管外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直流馈电线路:匹配网络(耦合网络):一、直流馈电电路集电极馈电电路基极馈电电路3.3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给放大器提供合适的偏置;实现滤波选频和阻抗变换。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图3─27集电极馈电线路两种形式

(a)串联馈电;(b)并联馈电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4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反馈型振荡器的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由图可见,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一个闭合环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是一调谐放大器,反馈网络一般是由无源器件组成的线性网络。4.1.1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分析环路电压放大倍数:由得其中称为环路增益

自激振荡的条件就是环路增益为1,即通常又称为振荡器的平衡条件。由式(4─5)还可知形成增幅振荡形成减幅振荡

为了使振荡过程中输出幅度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为增幅振荡,因而由式(4─8)可知称为自激振荡的起振条件,

也可写为分别称为起振的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其中起振的相位条件即为正反馈条件。4.1.3起振条件物理意义是振荡为增幅振荡物理意义是振荡器闭环相位差为零,即为正反馈。基本电路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端式(又称三点式)的振荡器

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如图4─5所示。

图4─5三端式振荡器的组成

4.2.1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根据谐振回路的性质,谐振时回路应呈纯电阻性,因而有X1、X2应为同性质的电抗元件。X3与X1、X2的电抗性质相反射同余异反馈网络是由电容元件完成的,称为电容反馈振荡器,也称为考必兹(Colpitts)振荡器。电感反馈振荡器,也称为哈特莱(Hartley)振荡器。

图4─6两种基本的三端式振荡器

(a)电容反馈振荡器;(b)电感反馈振荡器

图4-8(a)是一电容反馈振荡器的电路4.2.2电容反馈振荡器(a)实际电路;(b)交流等效电路;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C为回路的总电容当不考虑gie的影响时,反馈系数F(jω)的大小为

考毕兹电路的优点:1)电容反馈三端电路的优点是振荡波形好。2)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较高,适当加大回路的电容量,就可以减小不稳定因素对振荡频率的影响。3)电容三端电路的工作频率可以做得较高,可直接利用振荡管的输出、输入电容作为回路的振荡电容。它的工作频率可做到几十MHz到几百MHz的甚高频波段范围。电路的缺点:

调C1或C2来改变振荡频率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但只要在L两端并上一个可变电容器,并令C1与C2为固定电容,则在调整频率时,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图4─9是一电感反馈振荡器的实际电路和交流等效电路。4.2.3电感反馈振荡器

同电容反馈振荡器的分析一样,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以用回路的谐振频率近似表示,即

式中的L为回路的总电感,由图4─9有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

哈特莱电路的优点:1、L1、L2之间有互感,反馈较强,容易起振;电路的缺点:1、振荡波形不好,因为反馈电压是在电感上获得,而电感对高次谐波呈高阻抗,因此对高次谐波的反馈较强,使波形失真大;2、电感反馈三端电路的振荡频率不能做得太高,这是因为频率太高,分布参数的影响太大(线圈有分部电容使电感上的反馈电压减小,以至于可能停振)。2、振荡频率调节方便,只要调整电容C的大小即可。3、而且C的改变基本上不影响电路的反馈系数。

电容:改变C1,C2.1、线路简单,容易起振,反馈系数的改变:电感:改变L1,L2

或抽头的位置。电容反馈与电感反馈的比较2、极间电容的影响:电容:性质不变,电容并联,工作频率较高。电感:性质可能变,高频时,其影响更大。3、谐波问题:电容:谐波反馈小,波形好。电感:谐波反馈大。4、工作频率的改变(一般调电容):电容:影响反馈系数。电感:不影响反馈系数,频带宽。

二、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①在电感支路串接小电容C3②满足C3<<C1,C3<<C2

③回路总电容为:1、电路特点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2、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为容抗,为容抗同性质。可等效为感抗,与、反性质。满足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准则,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3、振荡频率所以克拉泼(Clapp)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LAPPER振荡器的特点:

CLAPPER振荡器频率的改变是通过调整C3实现的。优点:引入C3,减弱了晶体管与谐振回路之间耦合,提高频率稳定度。缺点:在高频段不易起振,波段覆盖范围1.2~1.3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三、西勒(Siler)振荡电路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2、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为容抗,为容抗同性质。可等效为感抗,与、反性质。满足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准则,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3、振荡频率1、电路特点:西勒电路是在克拉泼电路基础上,在电感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电路条件仍是C3<<C1,C3<<C2,与同数量级回路总电容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siler振荡器的特点:

C3—微调频率作用C4---改变振荡器的工作波段改变频率主要通过C4完成,波段内输出幅度较平稳,C4改变,提高振荡器的频率覆盖系数达1.6~1.8适用于较宽波段工作,实际应用多。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三、晶体振荡电路根据晶体在振荡器中的作用原理可分为两类: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作为高品质的电感工作频率:串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作为高选择性的短路元件工作频率:并联泛音振荡器Miller振荡器Pierce振荡器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5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3频谱搬移的概念:频谱搬移电路是通信系统最基本的单元电路之一,主要完成将信号频谱从一个位置搬移至另一个位置。

频谱搬移的分类:频谱的线性搬移和非线性搬移两大类。

图5-1频谱搬移电路(a)频谱的线性搬移;(b)频谱的非线性搬移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4

我们知道,在频谱搬移电路中,输出信号的频率成分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不同,因此,要实现频谱搬移,要求电路必须能够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根据我们所学知识,线性电路是不能产生新的频率成分的,因此要实现频谱搬移,必须使用非线性电路,在非线性电路中,其核心是非线性器件。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5二、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1、线性时变参数分析法的原理

则在EQ+u2上用泰勒级数展开有

若u1足够小,可以忽略式中u1的二次方及其以上各次方项,则该式化简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6

和是与u1无关的系数,但都随u2的变化而变化,是时变的,称为时变参量。是当输入u1=0时的值,称为时变静态电流或时变工作电流,用I0(t)表示。增量电导在u1=0的值,称为时变增益或时变电导(跨导),用g(t)表示。为时变偏置电压,用EQ(t)表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但他们的系数是时变的。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7二、二极管平衡电路

引入:尽管二极管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简化为线性时变电路,使其输出的频率成分大大减少,但还是包含了不少不必要的成分,有必要进一步减少。

1.电路结构

图5-7(a)是二极管平衡电路的原理电路。它是由两个性能一致的二极管及中心抽头变压器T1、T2接成平衡电路的。为了分析简单,假设变压器的变比n1:n2=1:1。图5-7二极管平衡电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82.工作原理

与单二极管电路的条件相同,二极管处于大信号工作状态,即U2>0.5V。这样,二极管主要工作在截止区和线性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用折线近似。U2>>U1,二极管开关主要受u2控制。(1)忽略输出电压的反作用若忽略输出电压的反作用,则加到两个二极管的电压uD1、uD2为:

uD1=u2+u1

uD2=u2-u1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9由于加到两个二极管上的控制电压u2是同相的,因此两个二极管的导通、截止时间是相同的,其时变电导也是相同的。由此可得流过两管的电流i1、i2分别为i1、i2在T2次级产生的电流分别为:但两电流流过T2的方向相反,在T2中产生的磁通相消,故次级总电流iL应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0显然有以下频率分量:

ω1基频分量;(2n+1)ω2±ω1分量与一般二极管电路相比较,消去了ω2的偶次谐波和ω2的基波分量,这是利用平衡原理抵消的缘故。当通过带通滤波器后,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分量,如ω2±ω1,实现了频谱搬移。考虑u1=U1cosω1t,代入上式可得: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1三种开关函数波形关系图:说明: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2由此可得K(ω2t-π)、K’(ω2t)的傅里叶级数:所以: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3图示二极管平衡电路,输入信号u1=U1COSω1t,u2=U2COSω2t,且ω2>>ω1,U2>>U1。输出回路对ω2谐振,谐振阻抗为R0,带宽B=2F1(F1=ω1/2π)。

(1)不考虑输出电压的反作用,求输出电压u。的表示式;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6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1)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一个参量的过程。

定义:信号载波信号:(等幅)高频振荡信号正弦波方波

三角波锯齿波调制信号:需要传输的信号(原始信号)语言图像数据已调信号(已调波):经过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射频信号)振幅调制解调(检波)混频(变频)属于频谱线性搬移电路(2)解调: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波中恢复原调制信号的过程。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7)振幅调制分三种方式:(5)相位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相位,使已调波的相位随调制信号线变化。

(6)解调方式:(4)频率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频率,使已调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3)振幅调制:由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振幅,使已调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1.1振幅调制信号分析1.调幅波的分析1)表示式及波形设载波电压为

uC=UCcosωct

调制电压为

uΩ=UΩcosΩt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通常满足ωc>>Ω。根据定义,已调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uΩ线性变化,由此可得振幅调制信号振幅Um(t):

调幅度(调制度):ka又称为调制灵敏度。可得调幅信号的表达式: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2、调幅信号波形波形特点:(1)调幅波的振幅(包络)变化规律与调制信号波形一致

(2)调幅度ma反映了调幅的强弱程度,可以看出:

一般m值越大调幅越深:

返回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由于:

相加器

乘法器直流

乘法器

相加器3、AM信号的产生原理框图可见要完成AM调制,其核心部分是实现调制信号与载波相乘。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由单一频率信号调幅可见,调幅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弦波,包含有三个频率分量:

4、调幅波的频谱

Ω调制信号ωc载波调幅波返回ωc

+Ω上边频ωc

-Ω下边频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强调重要的结论:1.普通调幅波不是简单的余弦波,它包含有三个频率分量:载波fc、上边频fc+F、下边频fc-F3.载波分量不包含调制信号的信息,上下两个边频才携带者调制信息,它们的振幅反映了调制信号的振幅大小。4.调幅波从频谱的角度看,就是把低频调制信号的频谱线性对称地搬移到高频载波的两边,故属于线性频谱变换。2.上下两个边频分量对称的分布在载波两边,它们的振幅为,且是包络振幅的一半。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3)调幅波的功率平均功率(简称功率)是对恒定幅度、恒定频率的正弦波而言的。调幅波的幅度是变化的,所以它存在几种状态下的功率,如载波功率、最大功率及最小功率、调幅波的平均功率等。在负载电阻RL上消耗的载波功率为在负载电阻RL上,一个载波周期内调幅波消耗的功率为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调制信号周期内平均功率AM信号的平均功率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调幅波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它们分别对应调制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Pmax=Pc(1+m)2

Pmin=Pc(1-m)2Pmax限定了用于调制的功放管的额定输出功率PH,要求PH≥Pmax。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某发射机的输出级在RL=100Ω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信号为vs(t)=4(1+0.5cosΩt)cosωct(V),求发射机总的输出功率Pav、载波功率Pc和边频功率PSB各为多少?课堂练习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某发射机的输出级在RL=100Ω负载上的输出电压信号为vs(t)=4(1+0.5cosΩt)cosωct(V),求发射机总的输出功率Pav、载波功率Pc和边频功率PSB各为多少?课堂练习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为了提高功率利用率,可以只发送两个边频分量而不发送载频分量,或者进一步仅发送其中一个边频分量,同样可以将调制信息包含在调幅信号中。这两种调幅方式分别称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简称双边带调幅,DSB)和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简称单边带调幅,SSB)。调幅波的功率0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uAM(t)=Um(t)cosωct=UC(1+mcosΩt)cosωct双边带信号

在AM调制过程中,如果将载波分量抑制,就形成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它可以用载波和调制信号直接相乘得到,即:uDSB(t)=kUCUΩcosΩtcosωct双边带信号uDSB(t)=kUCUΩcosΩtcosωct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方式中,不含固定载波分量,因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发射机的功率传递信息。但它是双边带信号,所占带宽仍为调制信号最高角频率的两倍。双边带信号

由于DSB信号的上、下两个边带是完全对称的,它们都携带了调制信号的全部信息,因此从有效传输信息的角度看,只要传送一个边带就够了,这就是单边带调幅,简称SSB。可以选择上边带也可以采用下边带。双边带信号单边带信号

单边带(SSB)信号是由DSB信号经边带滤波器滤除一个边带或在调制过程中,直接将一个边带抵消而成。单频调制时,

当取上边带时(6―17)(6―18)取下边带时

电压表达式普通调幅波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单边带信号波形图频谱图信号带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堂练习

某调幅发射机的制式为普通调幅波,已知调制信号频率为100Hz~5kHz,载波频率为500kHz,载波功率为10W,调制系数为0.5,试求:

(1)该调幅波的频带宽度;(2)该调幅波的总功率;(3)最大调幅系数下的总功率。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堂练习

某调幅发射机的制式为普通调幅波,已知调制信号频率为100Hz~5kHz,载波频率为500kHz,载波功率为10W,调制系数为0.5,试求:(1)该调幅波的频带宽度;

(2)该调幅波的总功率;(3)最大调幅系数下的总功率。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课堂练习

某调幅发射机的制式为普通调幅波,已知调制信号频率为100Hz~5kHz,载波频率为500kHz,载波功率为10W,调制系数为0.5,试求:(1)该调幅波的频带宽度;(2)该调幅波的总功率;

(3)最大调幅系数下的总功率。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AM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高电平调制和低电平调制两种方式完成。目前AM信号大都用于无线电广播,因此多采用高电平调制方式。高电平调制主要用于AM调制,这种调制是在高频功率放大器中进行的。通常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以及集电极基极(或发射极)组合调幅。振幅调制电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低电平调幅电路

用单二极管电路和平衡二极管电路作为调制电路,都可以完成调幅信号的产生。uAM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DSB调制电路

单二极管电路只能产生AM信号,不能产生DSB信号,二极管平衡电路和环形电路可以产生DSB信号。图6―19二极管平衡调制电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DSB调制电路(6―33)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iL中包含F分量和(2n+1)fc±F(n=0,1,2,…)分量,若输出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fc,带宽为2F,谐振阻抗为RL,则输出电压为(6―34)DSB调制电路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SSB调制电路SSB信号是将双边带信号滤除一个边带形成的。根据滤除方法的不同,SSB信号产生方法有好几种,主要有滤波法和移相法两种。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SSB调制电路图6―26滤波法产生SSB信号的框图下边带滤波器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2)移相法同相分量f(t)cosωct和正交分量f(t)sinωct为两个DSB信号,两个分量相加时为下边带信号;两个分量相减时,为上边带信号。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2.1调幅解调的方法

从高频已调信号中恢复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又称为检波。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实质上是将高频信号搬移到低频端,这种搬移正好与调制的搬移过程相反。

搬移是线性搬移,故所有的线性搬移电路均可用于解调。

对于振幅调制信号,解调就是从它的幅度变化上提取调制信号的过程。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包络检波:是指检波器输出电压与输入已调波的包络成正比的检波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AM波。同步检波:是本地载波和发送载波必须保持同频同相,即完全同步的检波方法。它对于AM、DSB、SSB、VSB都适用,但解调AM信号比包络检波复杂。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DSB和SSB信号的包络不同于调制信号,不能用包络检波,必须使用同步检波。为了正常地进行解调,恢复载波应与调制端的载波电压完全同步(同频同相)。同步检波也可解调AM信号,但因它比包络检波器复杂,所以很少采用。同步检波的框图及输入、输出信号频谱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同步检波又可以分为乘积型和叠加型两类。它们都需要用恢复的载波信号ur进行解调。同步检波器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6.3.1混频器原理

1.混频器的变频作用

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是一个三端口(六端)网络本地振荡信号

一个中频输出信号:两个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的包络形状相同,频谱结构相同,只是填充频谱不同,即,其中心频率:

其中6.3混频器原理及电路

uc(fc)uL(fL)uI(fI)混频器tuc(t)tuI(t)tuL(t)有两个输入信号:

高频调制波

fcfc+Ffc+Ffuc的频谱fcfLfuL的频谱fIfI-FfI+FfuI的频谱tuc(t)tuc(t)tuL(t)tuL(t)tuI(t)tuI(t)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完成频谱线性搬移功能的关键是获得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项,具有这个乘积项,就可以实现所需的频谱线性搬移功能。

2Ωmax

ωI=ωL-ωc乘法器

带通滤波器混频器的一般结构框图设输入已调波信号:那么两信号的乘积项为:

2.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ωLuLωL-ωcωL+ωcuI

本振信号:ucωc如果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

,带宽

则经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为:uIucuL可见输出中频信号的包络形状没有变化,只是填充频率由

变化成

uLuc

非线形元件

带通滤波器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1)调幅(DSB为例)

uΩ乘法器带通滤波器uDSBuo2Ωmaxωo(2)检波

uDSB乘法器低通滤波器uouΩΩmax(3)混频

uDSB=uc乘法器uL带通滤波器uIωI=ωL-ωcωLωc3.振幅调制、检波与混频器的相互关系

ωI=ωL-ωC2Ωmax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三种频谱线性搬移功能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混频干扰

除了有用信号之外的所有信号统称为干扰。混频器件的非线性是产生各种干扰的根源,混频干扰主要包括:

信号与本振自身形成的组合频率干扰;外来干扰与本振形成的副波道干扰;外来干扰之间形成的互调干扰;外来干扰与信号形成的交调干扰;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CH7

重点内容如下: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总复习

频率调制又称调频FM,使高频信号的振荡频率按调制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