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腐败,也被称为红霉病和干腐病,发生在中国的主要玉米产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该疾病已被澄清,但未详细报告损害、疾病特点和防治技术。甘肃省1958年普查,正宁县、宁县、合水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发病率达5%~8%。庄浪县1980年以前种植金皇后、英粒子等品种时均发病较重,以后随着中单2号抗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该病得到控制,但近年因种植沈单10、沈单16等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穗腐病发生有加重趋势,给制种企业、种植业及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笔者于2003-2005年对该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发生和危害1.1发病区域及发病率玉米穗腐病在庄浪县的发生面积随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年份而变化,2003年发病面积3500hm2,病穗率46.0%;2004年发病面积3000hm2,病穗率26.5%;2005年发病面积4500hm2,病穗率44.3%。1.2食用内容是引起火灾的最主要原因食用食如原粮中带有病粒则商品价值降低,染病籽粒呈黑褐色或红褐色,百粒重降低1/2以上,品质变坏,人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应。据试验观察:原粮内混入20%有病籽粒时,人食用时口感涩苦、味酸臭,过量食用出现四肢无力、发热、恶心、呕吐、腹涨、腹痛、头晕等症状;马、骡、驴、猪等家畜食用出现腹泻、拒食,生长速度减慢等现象;羊、鸡食用后食量减退,并出现母鸡产蛋率下降等现象。1.3分级损失测定为了测定穗腐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沈单10按果穗大小、病害程度分类,把有病果穗分成5级,测定各级果穗长度、无病果穗粒重(W)、有病果穗中健康粒重(Y),各级损失情况以公式损失率(%)=[(W-Y)/W]×100计算。测算结果(表1)表明,果穗受害后0、1、2、3、4级的损失率分别为0、18.4%、27.3%、45.0%、68.2%。2田间病害发生玉米穗腐病在田间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与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带菌种子播种后,受害重者不能发芽而霉烂,造成缺苗断垄;轻者出苗后生长细弱缓慢,形成弱苗。大田再侵染发病初期花丝黑褐色,水浸状,穗轴顶端及籽粒变成黄褐色、粉红色或黑褐色,并扩展到果穗的1/3~1/2处,当多雨或湿度大时可扩展到全部果穗。患病的籽粒表面生有灰白色或淡红色霉层,白絮状或绒状,果穗松软,穗轴黑褐色,髓部浅黄色或粉红色,折断露出维管束组织。3小麦、玉米菌引起养菌工菌的变化通过对庄浪县采集到的玉米病穗不同部位镜检,并按真菌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镜检,发现属典型的镰刀菌分生孢子,对照有关文献资料比较鉴定,属半知菌类、瘤座孢科、镰刀菌属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Schw),有性阶段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赤霉属的小麦赤霉病菌(G.zeae(schw)petch),为兼性寄生菌,寄主范围广,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引起苗枯、茎腐、基腐和穗腐。4子囊孢子+穗腐病原菌自玉米苗期至种子脱粒期均可侵染与为害,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玉米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染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穗腐的发病程度受气候、品种、玉米螟为害、农艺活动、果穗(原粮、种子)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4.1抗病品种的选择庄浪县大面积种植的中单2号、酒单4号、酒单2号抗病性较强,病穗率在0~3.0%,而沈单10(组合Q1261/沈137)、沈单16(组合137/K12)不抗病,病穗率31.2%~46.0%,自交系478及其杂交种掖单12、掖单13等高度感病,病穗率达50.0%左右。据观察易感病品种花丝多,苞叶长而厚,穗轴含水量高,籽粒排列紧密,水分散失慢;而抗病品种花丝少,苞叶薄,果穗顶部籽粒外露,收获前果穗已成熟下垂,雨水不易淋入。另外,第2、3果穗发病率明显高于第1果穗,病害级数高,损失程度亦大。4.29湿度条件测试玉米收获期及收获后由于秋雨连绵,造成农户不能及时收获和剥皮晾晒,给病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湿度条件。1999-2005年9-11月沈单10发病程度(y)与降水量(x)的关系见表2,经回归统计分析,y=-0.751+0.311x,相关系数r=0.908>P0.01=0.874,说明x与y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4.3穗腐发生与穗腐同时发生在调查中发现,凡玉米螟为害的茎秆或果穗,茎腐与穗腐同时发生,经济损失重。这是因为玉米螟钻蛀所排粪便污染了茎秆与穗轴,给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场所。4.4地面种植时双苗发病率根据调查,地膜覆盖种植的沈单16第1果穗发病率18.5%,第2果穗发病率31.3%,分别比露地种植的发病率低16.1、19.2个百分点,“谷雨”前播种并1次全苗的沈单10发病率21.7%,比“立夏”后补苗的发病率低21.6个百分点。可见地膜覆盖和适期早播的发病轻。5预防和处理5.1选育优质种子基地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目前庄浪县应在推广较抗病品种中单2号、酒单4号、酒单2号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抗病新品种。5.2膜覆盖和适宜期的早期播种采用地膜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后期感染,应大力推广。5.3打结串挂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水及时遮挡,防止雨淋。5.4穗腐更短,增加损失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病健交接处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剥掉苞叶如不折去果穗顶端霉烂部分,脱粒时穗腐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折除不彻底时穗腐还会扩展2~5cm,而折除彻底干净的穗腐则不再发展。5.5早期收获和预防疾病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捡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炕上烘干,以防籽粒受感染霉烂。5.6加强玉米秸秆、穗、轴、根茬的预处理大量的玉米秸秆、穗轴、根茬是镰刀菌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炕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5.7病粒及种子用药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小病粒,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444.4~80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每100kg种子用药214.0~300.0g。5.8灌心防治玉米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的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乳油8~10ml、50%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