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按照三部委办公厅《关于申报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6号))及附件《2011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遴选基本条件》等有关文件精神,在全面分析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面对专业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经过系统的调研、论证,并结合本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建设方案,作为指导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其经济总量不断增大。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加工制造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加工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性产业。预计未来几十年,加工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聚集地为目标,发展壮大以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支持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区加工制造业十分发达。宝坻区政府早在2007年就把加工制造业和现代设施农业确立为我区优先发展的主导性产业。目前,我区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有200余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在建大型企业4家,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据了解,总投资达11亿元的新实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兴凯埃泰克有限公司、联德机械有限公司即将落户于宝坻区天宝工业园区。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技能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为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中、高级新型技能人才的短缺,特别是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制约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模、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受到了宝坻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快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步伐,培养符合社会急需的、掌握现代先进加工生产技术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成为本专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成立于2002年,现有教师51人,外聘兼职教师6人。作为市级骨干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基本确立了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实训为主,一专多能”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在校学生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在校生1058人,校内实训设备260台套,实训设备总值500万元。自2005年以来,陆续建立了3个稳定的、合作良好校外实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共向社会输送了1978名初、中级车工、数控技术、焊工等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区及周边地区加工制造类技能型人才用工的紧张局面。毕业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表现,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二)建设基础1、已初步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

本专业与天津市宝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众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天津市华勘钻探机具有限公司、宝坻区得天佑机械加工厂等多家企业以及宝坻区就业训练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重点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与学校实行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育人机制将逐步建立起来。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条件。2、有较好的硬件环境

本专业个实验实训室,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总工位260个,设备设施总价值500万元,80%以上的实训室和设备设施能进行生产性实训,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开展社会培训的需要。3、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外聘兼职教师8人(4人为能工巧匠)。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8人,“双师型”教师26名。师资结构的不断完善,整体能力的不断增强,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4、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本专业面向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先后开展了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车工、钳工、数控车工技术等应用技术培训。专业教师通过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影响,锻炼了师资队伍,促进了校企合作,促进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本地区机械加工制造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

1、基地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地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与深度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2、实践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实习实训教室还在建设之中,能够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实训室尚待进一步建设。网络资源库有待进一步丰富。专业主干课程校本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

3、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实习实训资源整合能力有待加强。

4、基地的培训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以生产性实习实训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强化实施进程推进、监督检查指导、政策机制调控的管理,大幅度提升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培训大批素质优良的加工类技能型人才,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基本思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为目标,培养培训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机械加工生产应用型人才。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带动实践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建设结构合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提高生产性实习实训质量,增强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基地建设出特色、上水平。基地以“校企共建”为建设模式,用于教学时是实习实训场所,用于产品生产时,是生产车间,功能转换便捷;以“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运行机制运行,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人才的制度和环境,确保基地建设有序进行。(四)建设目标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基地建设对接区域支柱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企业,发挥我校联合企业联办基地的优势,依托专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硬件环境,构建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干、道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进一步创新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三年建设,把本基地建成“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成功能齐全的“产学合作中心”,服务区域内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实行区域内职业学校资源共享。创新培训模式,形成立体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服务区域内相关社会职业培训。为区域内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和师资培训提供指导与服务。面向企业开展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提供技术推广服务或技术攻关服务。三、建设要求(一)体制机制建设1、建设模式。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建设必须以高职院校或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为主体,以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一个专业及所属专业群为对象,具有生产或经营性功能,形成较完善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创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模式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基地至少依托3家以上的企业进行建设,依托企业深度参与基地建设并共享基地资源,形成“双主体”建设机制。基地参与合作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企业对基地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企业共同参与基地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基地具有较强的实体化运作能力,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或拥有自办产业或开展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所有制产权以学校为主体。2、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形成“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基地生产性设备在自主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为企业生产所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完成其生产任务的同时为生产性实训所用;企业主动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基地教学案例80%以上来源于真实生产(经营)项目;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设备向基地院校无偿开放;形成依托企业与项目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换岗交流的机制。3、管理模式。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形成良好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发挥生产性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的生产性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功能。实施基地院校统一管理下的“专业(群)+基地”运作模式,基地能独立实施实训教学、对外培训和技术服务;推行项目化实训,,学生和培训对象能参与实际对外合作项目的实施;以企业标准为依据,形成按项目、按模块的教学培训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项目进行质量评价。(二)硬件环境建设1、实习实训场地及设施设备。基地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能满足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的需要。所属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设置,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配套,80%以上的实训场地能组织理实一体化教学,40%以上的场地能进行生产性实训;设备技术参数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设备完好率90%以上;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认证培训标准要求,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同一项目能够同时满足100人以上实习实训。2、生活配套设施及设备。生活设施配套,能够满足师资培训和异地异校学生实习需要,有能提供100个以上床位的培训楼,有满足200名以上异地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有能满足培训学员就餐的食堂。3、职业资格鉴定及认证培训。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工作,联合宝坻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争取成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有行业性培训认证许可资质,能开展实训项目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能开展与本专业相关工种的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和其它行业性培训认证。3、预期效益(1)学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充分满足专业实习实训需求,能容纳100名学生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形成校内基础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现场实践实习逐层次提高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学生实习实训任务中,进行简单机械零件加工,变消耗性实训变为生产性实训、盈利性实训,通过来料加工和机械产品生产,逐步实现有稳定的经济效益。(2)建成区内一流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习实训、机加工社会培训基地,除完成本专业实习实训任务外,还可接收区内3所以上成人学校学校年均500人次以上的实习实训任务。(3)社会服务面显著扩大,基地与社会、与更多的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每年培训指导各类人员1000人次。将通过学校科技服务平台,更深度地参与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改项目,成为企业应用性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以基地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建设。相关专业将更紧密地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地相关专业学生拥有中级双证书率达到100%,年终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5%。4、建设进度生产性实习基地体制机制建设进度表序号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责任人2013年2014年2015年1.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为载体的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共建模式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企业提供部分设备与技术建设具有40个工位的生产车间,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现机加工产品生产,对外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次。通过资源整合,完全满足学生生产性实习需求;为本区劳动力转移、企业在职职工提供车工、钳工、焊工等实训项目,对外培训500人次。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成熟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启动对外培训及技能鉴定;实现年产值60万元。

张玉新2“生产共抓,育人同担”的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结合企业生产产品,开发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寓教于产,教学项目和案例来自产品生产比例达到50%以上。教学项目和案例来自产品生产比例达到80%以上;初步具备产品研发能力;实现企业技术、标准、设备校企共享周海峰3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引进企业6S管理模式,实现产品生产企业化、实习教学生产化。推行项目化实训,实训教学按企业工作流程实施产品营销市场化;实训基地的资源充分服务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及周边院校。陈浩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制定并启动基地建设监控与评估体系:实训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等。完善监控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估:建设水平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等。全面实施质量动态监控与评估: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服务功能等。李文书

五、实施步骤

本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在三年时间内完成。

第一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编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依托专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引进企业联合办基地,加大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力度,建立适应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初步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社会培训,利用专业教师师资优势,主动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服务。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建立校内机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调研,优化基地运行的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社会培训效益。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总结并推广基地建设的成果,依托专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完善、推广各种基地运行的管理体制机制,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和生产经营与技术服务,进一步扩大实习实训、生产经营与社会培训效益。四、主要保障措施(一)机构设立1、成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和基本职责。组

长:张庆发

顾问:王义军副组长:张玉新李文书周海峰成

员:陈浩杨海波张悦薛庆海王宏磊胡嘉轩李林田子强高学良职

责:全面负责本校机加工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对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具体负责学校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检查。组织对各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年度投资计划进行论证、审核和统筹。制定项目建设的有关管理文件,并监督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汇总上报项目建设的相关动态数据材料及项目进展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及学校各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绩效考核工作。

(二)保障机制1、建立理论学习和研究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本区及周边地区产业转移和机械制造技术升级与实习实训、职业培训服务,充分利用干部例会、研讨会、讲座、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教职工大会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发展观和为地方机械制造技术升级、职业培训服务的观念。2、积极稳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地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一批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进入基地建设领导班子,切实优化基地建设领导班子配备。确保待遇切实向生产性实习实训一线倾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成长提供制度保障。4、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制度。一是全面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补充制定相关的创建工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二是对创建工作进行目标管理。学校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职工岗位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创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确保创建目标按期实现。三是建立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根据建设的目标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将创建工作与学校行政干部和专业教师的聘任、评先、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对履行职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