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 绪论1.1研究背景奏疏作为中国古代社会臣民上奏帝王文书的总称,属于上行公文。奏疏中的作用主要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述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奏疏同时也是有为之士关注社会人生、宜扬政治主张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的应用文体,奏疏有其确定的阅读对象、明确的行文目的、强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功能和写作特点。曾国藩身兼“一代鸿儒”和“同治中兴”中流砥柱的双重身份,并且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桐城派传人自居,力振桐城余波,开湘乡派风气,对古文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理论主张。同时,他还亲自参与甚至影响了晚清政局中很多重要的事件,在数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他不辍笔耕,所上奏疏数以千计,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我在检索曾国藩奏疏资料的过程中感觉到,曾国藩对于奏疏这种公文的写作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希望通过曾国藩奏疏中体现的内容分析,来探究曾国藩奏疏对现代的秘书的借鉴意义。作为一种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的应用文体,奏疏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文体特点。曾国藩一生所上奏疏数以千计。他认为奏疏应做到语言明白显豁、一针见血、通俗易懂,这对于奏疏这一文体的发展和变化有着促进作用。而这些无疑对现代公文的语言、风格、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2文献综述由于资料残缺和各种历史原因,目前还无法准确得知古代公文的具体数量。正如常崇宜所言,“古代公文数量浩繁,究竟有多少篇章,无从统计”。常崇宜《简论古代公文及其写作特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常崇宜《简论古代公文及其写作特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有关古代公文文种分类的研究都是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将公文这一应用性文体与文学文体严格区分开来。这与我国古代学者进行文体分类研究时,总是将公文与其他文章放在一起,从文章学的角度出发有很大不同。关于古代公文的文体特点,裴显生将之归纳为:真实、准确、朴素、简洁。裴显生《公文写作古今谈》,《应用写作》2001年第2期。常崇宜从写作学角度出发指出:首先,公文是公对公的官文书,它与其他文体不同,不是作家个人自由创作的产物;其次,公文的实质是一种工具,是为了达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目的而对客体施加影响的手段;最后,检验公文写得好不好的标准,主要应看它的实践效果。据此,常崇宜总结出公文的“五性”,即政策策略性、针对可行性、时效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常崇宜《简论古代公文及其写作特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赵彦昌、姚迪认为,古代公文文体的最大特点是“公文必然受一定的政治观点的指导,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裴显生《公文写作古今谈》,《应用写作》2001年第2期。常崇宜《简论古代公文及其写作特色》,《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赵彦昌、姚迪《古代公文政治功能探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胡元德《古代公文文体流变》,广陵书社2012年版。王智华《古代公文的文体特点与政治传播功能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胡明波《中国古代官署平行公文文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李振龙《谈谈学习古代公文的意义》,《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3曾国藩奏疏中体现的文体观3.1平实凝重,周密老到曾国藩的奏疏平实凝重,然而,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随着他本人性格与作风的变化,它们又各具特色具体说来便是前期戆直激切而又倔强,后期则缜密老到而又平淡质实。在咸丰元年(1851)《致江忠源》信中也提到:“三月间陈《汰兵》一疏,以粤事方棘未报;四月又陈一疏,以圣德盛美而预防其弊,大致似孙文定《三习一弊》疏。[[]黄伟.曾国藩的奏疏之学与古文义法[J].齐鲁学刊,2016(5):136-140.]曾国藩还曾把此事告知诸弟子:“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言颇过激切,而圣量如海,尚能容纳,岂汉唐以下之英主所可及哉!……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不意圣慈含容,曲赐矜全。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然此后折奏虽多,亦断无有似此折之激直者。此折尚蒙优容,则以后奏折,必不致或触圣怒可知矣。诸弟可将吾意细告堂上大人,毋以余奏折不慎,或以戆直干天威为虑也。”(《致诸弟》,P212)奏疏是朝臣驰骋经国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沟通君臣间有关治国方略的媒介。作为中兴功臣的曾国藩,对奏疏进谏之学有着深造自得、如鱼饮水般的切身体会。[[]王澧华.曾国藩奏疏研究[J].[]黄伟.曾国藩的奏疏之学与古文义法[J].齐鲁学刊,2016(5):136-140.[]王澧华.曾国藩奏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5):66-71.曾国藩指出:“在君侧者,虽欲极誉之而有所不得。其或不合,则不免毁之。毁之而听,甚者削黜,轻者督责,于贤臣无损也。其不听,君之明也,社稷之福也,于贤臣无益也。然而贤臣之因毁而罢者,常也。”(《烹阿封即墨论》,P143)格式不对,注释不是这样标注的。即使冒犯天威,福祸无常,曾国藩也不愿降志辱身以媚事君之左右。[[]章继光.曾国藩的人才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1-65.]曾国藩深受儒家“致君尧舜上”思想的影响,痛恨文臣取巧,武臣退缩。作为朝臣,他恪守善补君过的政治信念,前期忠谠闻天下的激切奏疏就是这种文化心态的体现,其奏疏虽然满是激切之情,却毫不掺杂一己之私见。自手握兵权之后,朝廷上尾大不掉、功高震主的疑忌也始终笼罩着曾国藩,其心态也由踔厉骏发一变而为忧谗畏讥,奏疏风格也相应地由前期戆直、激切向缜密老到的风格转变。如《加黄倬片》所言:“弟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极谏,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谏,以其近于鬻拳也;凡臣工皆可弹击权奸,除恶君侧,惟将帅不可除恶君侧,以其近于王敦也;凡臣工皆可一意孤行,不恤人言,惟将帅不可不恤人言,以其近于诸葛恪也。握兵权者犯此三忌,类皆害于尔国,凶于尔家。故弟自庚申忝绾兵符以来,夙夜祗惧,最畏人言,迥非昔年直情径行之故态。近有朱、卢、穆等交章弹劾,其未奉发阅者又复不知凡几,尤觉梦魂悚惕,惧罹不测之咎。盖公论之是非,朝廷之赏罚,例随人言为转移[]章继光.曾国藩的人才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1-65.3.2有条不紊,细致入微无论是前期优渥的翰林生活,还是鞍马劳瘁的军旅生涯,奏折总是曾国藩与朝廷之间使用最多的沟通渠道。曾国藩对奏折是日日揣摩,用功之勤甚于诗文。曾国藩认为西汉奏疏文,冠绝古今。[[]张金耀.西汉奏疏研究[D].[]张金耀.西汉奏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翔云.曾国藩与曾门四弟子关系之论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7-22.3.3心思细腻,详略得当曾国藩在《贾谊陈政事疏》里特别提出:“奏议以明白显豁、人人易晓为要。”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曾国藩也阐述了对奏疏简洁文风的重视。如:“幕府有奏章之职,有书记之席,刻已请邓君小耘充书记,欲以奏章一事重烦左右。足下雄才伟辩不如季高,文义雅健不如长公,而叙述明畅,老抠能解,则鄙人之所私好也。此后来往书犊日多,必求荃除繁文,故敢以简率为嗅引也。”曾国藩《题公犊》一诗也是简洁文风的最佳体现:“官儿尽大有何荣?字数太多看不清。删去数行重新来过,留将他日铭族作为古文大家。”这些都体现了曾国藩在奏疏文体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充分注意到写作时要详略得当,还关注到一篇文章写作时应该注意到的各方面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曾国藩心思细腻。3.4换位思考,直击痛点奏疏的接受对象是当朝的大臣及君主,考虑到它的传播效果,因此应以简洁明了为要。要奏疏写得简洁明了的原因是,既要考虑到“远近易于传播”,又要使“君上易感动”。如果写得深奥古雅,不但难以传播,而且更难感动君上。所以奏疏文体的写作,必须得时时心中装着要传达的对象,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表情达意,以达到写作的目的。曾国藩不但考虑到奏疏当时的接受者,还考虑到后来的接受者。如果奏疏写得太古板,那么就会造成后市的人们没办法理解,所以要用通用之字,帮助其流传久远。曾国藩十分推崇汉人的奏疏,他说,“奏疏惟西汉之文,冠绝古今。贾谊的《治安策》写于西汉初期中央与地方权利失衡、诸侯王几度叛乱之时。贾谊当时虽遭到贬滴,但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写出了这篇千古奏议,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如其开篇第一段:“臣窃帷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谈,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屠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片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贾谊的这篇奏疏,只要识字之人都能读懂。如果拿此篇文字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对读,其明白显豁便更显而易见了。总之,对于奏疏这种文体,曾国藩充分考虑到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进行写作。4曾国藩奏疏对现代的秘书的借鉴意义奏疏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他是群臣与帝王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之一,国家的治理之道需要群众作为基础,因此,写奏疏是一种国家政治生活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伯伦.曾国藩与左宗棠互讦联考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5-46.4.1中肯平实的叙述,不说大话空话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如实记录真实的情况。公文中不能使用虚构、夸张、象征、渲染、抒情等艺术手法,一般不做形象的描写,不抒发浓烈的感情,不用堆砌华丽的辞藻。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带个人情感的去叙述一件事并且注意分寸,提出自己中肯有价值的建议帮助君王做出正确的判断。4.2一针见血的叙述,不拖泥带水一针见血的叙述,不拖泥带水,确保语言的明白确切。曾国藩认为奏疏语言“以明白显豁,人人易晓为要”,这与现代公文要求语言明确有相似之处。公文的语言,是公文写作中的首要问题。一篇公文,无论其主旨如何鲜明、正确;材料如何充分、具体;结构如何巧妙、得体。[[][]谢鹏.曾国藩古文文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4.3换位思考的叙述,切合实际情况曾国藩还指出奏疏写作应追求的较高之境是明于“利害、义理、人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公文不应该只注重形式,而须从内容上切实做到表情达意。[[]黄伟[]黄伟.曾国藩诗文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4深入浅出的叙述,符合逻辑顺序公文中不能使用比喻、虚构、夸张、抒情等艺术手法,一般不做形象的描写,不抒发浓烈的感情,不装腔作势的堆砌华丽的辞藻;但并不是说现代公文的写作就不要求文学性。只是公文的文学性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公文的文学性是指语言的典雅平彻,即得体、平实、庄重的语言直叙其事、说明情状、议论问题,深入浅出的叙述,符合逻辑顺序。这也就是曾国藩经常强调的奏疏写作中必须坚持的“奏议宜雅”、“奏平彻以闲雅”、“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今天的公文写作仍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公文不应该只注重形式,而须从内容上切实做到深入浅出有逻辑的叙述一件事,这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参考文献[1]程伊杰.试论曾国藩的奏疏文体观[J].许昌学院学报,2008,27(6):73-75.[2]程伊杰.论曾国藩的奏疏文体观及创作[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38-41.[3]黄伟.曾国藩的奏疏之学与古文义法[J].齐鲁学刊,2016(5):136-140.[4]王澧华.曾国藩奏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5):66-71.[5]章继光.曾国藩的人才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61-65.[6]张金耀.西汉奏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7]翔云.曾国藩与曾门四弟子关系之论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7-22.[8]文伯伦.曾国藩与左宗棠互讦联考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5-46.[9]谢鹏.曾国藩古文文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10]黄伟.曾国藩诗文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董丛林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2[M].岳麓书社,1985.[13]唐浩明.《曾国藩》创作琐谈[J].文学评论,1993(6):119-131.[14]徐泰来.论曾国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42-49.[15]孙理兴.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J].齐鲁学刊,2000(2):120-123.[16]熊吕茂,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J].武陵学刊,2004,29(1):58-61.[17]曾长秋.承往古衰朽之续开近代风气之先--论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J].船山学刊,2005(4):26-28.[18]周玉珍.曾国藩伦理思想的渊源[J].湖南社会科学,2005(2):189-191.[19]周俊武.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探微[J].伦理学研究,2005(5):53-56.[20]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岳麓书社,1986.
致谢随着论文的定稿、工作的落实,毕业的钟声离敲响也越来越近,这意味着我的四年本科学习生涯也即将结束。今后我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四年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各自在自己心里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书,书中的内容只有自己知道。对于自己谱写的这本书的品质,只有以后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去鉴定了。但在这里,我要向那些参与和帮助我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物分析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医疗核心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 广告制作及发布代理合同
- 战略合作协议策划及合同书
- 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合同
- 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岗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沈阳新基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宁夏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1年河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36-第6章-6.2-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 2024年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期末完形填空试题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无答案)
- 2024中考语文备考重点难点复习: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
- 保密工作 人人有责
- 2024-2030年中国捡石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报告
- 夜场女孩合同协议书
- 《GNSS定位测量》课件-GNSS坐标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