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学: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_第1页
无脊椎动物学: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_第2页
无脊椎动物学: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_第3页
无脊椎动物学: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_第4页
无脊椎动物学:第七节 环节动物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环节动物门Annelida概况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环毛蚓主要类群概况日本沙蚕覆瓦哈鳞虫一、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

(Metamerism)

体节:身体分成若干节——高等无脊椎动物同律分节

(homonomousmetamerism)

除首尾体节,其余体节在形态上基本相同,即各体节结构和机能基本相同异律分节(heteronomousmetamerism)

除首尾体节,其余体节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不同部分体节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即各节结构和机能均不同

意义:分节是身体分化的基础。运动机能增强,生理分工开始,提高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具真体腔(次生体腔)真体腔意义

消化机能增强:肠壁中胚层—肠蠕动;体腔空间大—消化管盘转蠕动运动快速:内脏得以固定,缓冲运动刺激促使排泄、神经系统发展促进血液循环的发生3.完善的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4.后肾排泄系统原肾管:管细胞与排泄管构成,低等种类后肾管——大肾管:每节一对或多对,肾口、排泄管、肾孔后肾管模式图5.链(索)状神经系统——更发达、集中中枢神经系统脑:一对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外周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6.出现原始附肢:刚毛和疣足——运动器官刚毛与疣足7.担轮幼虫(trochophora)期——海产种类担轮幼虫及其变态二、代表动物——环毛蚓1、外形分节:多个体节、节间沟——隔膜疣足退化,刚毛——体节中央一圈(围口节、尾节除外)

粘液腺,背孔(12/13开始)

头部感官退化,口前部分呈肉质突起——口前叶眼点退化,感光细胞后部较多

生殖带:第XIV~XVI体节,暗、肿、无节间沟与刚毛

生殖孔:隔膜蚯蚓生殖器官分布台湾远盲蚓(示雄孔)雌性生殖孔:1个,14体节雄性生殖孔:1对,18体节受精囊孔:2-4对,5/6-8/9生殖孔2、内部结构

1)、体壁、肠壁与真体腔蚯蚓横切片(局部)上皮及角质层环肌纵肌刚毛消化道后肾管体腔腹神经索背血管腹血管神经下血管环毛蚓横切面(模式)2)、消化系统

口(第I、II、III)咽(IV、V)食道(嗉囊)砂囊胃肠盲肠(XXVI):消化腺直肠肛消化腺:咽头腺、胃腺3)、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雌性卵巢(XIII前)、漏斗、输卵管、雌性生殖孔纳精囊:3对,第Ⅶ、Ⅷ、Ⅸ体节内 开口于VI/VII、VII/VIII、VIII/IX腹面雄性精巢、精巢囊、精漏斗、输精管、雄性生殖孔储精囊副性腺(前列腺):位于雄生殖孔内侧异体受精——

互换精子茧——

环带

雌雄生殖器官——Testis、Ovary异体受精精巢精漏斗精子储精囊发育输精管雄性生殖孔前列腺精液精子粘液管纳精囊交配卵子卵子雌性生殖孔幼蚓形成粘液管蚯蚓生殖带受精卵蚓茧内完全不等卵裂原肠胚1~3条幼蚓2~3周精巢囊受精卵蚓茧1~3条幼蚓生殖与发育——以湿润的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4)、呼吸系统背血管背肠血管腹血管神经下血管胃上血管环血管血液循环途径5)、循环系统——

闭管式背血管、腹血管、神经下血管、环血管(4-5对,心脏)图8-11环毛蚓的血管系统1-16.示节数;1、2背血管及背肠血管;3.胃上血管;4.食道侧血管;5.腹血管及其体壁支;6.神经下血管及其体壁支;7.砂囊;8.咽6)、排泄系统后肾管——大肾管,每节一对,肾口、肾孔体壁小肾管:多达200条/体节;无肾口,肾孔

体壁隔膜小肾管:XIV体节后的各隔膜两侧,40多条2;

肾口漏斗状,肾孔

肠(P65-166)咽头小肾管:咽及食道侧方;无肾口,肾孔

咽环毛蚓隔膜小肾管1-3:隔膜小肾管纵排泄管(入肠处)隔膜及壁血管7)、神经系统——索状中枢: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腹神经、腹神经节(咽上神经节,Ⅲ)(Ⅲ/Ⅳ)中枢

外周: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反射弧)交感神经:脑神经节→消化道蚯蚓的神经系统多毛类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体表感觉乳突

触觉口腔感觉器

嗅、味光感受器—体表,口前叶及前几节较多三、环节动物门种类群多毛纲(polychaeta)8000寡毛纲(Oligochaeta)3500蛭纲

(Hirudinea)5001.分类单元——三纲沙蚕蚯蚓蚂蝗2.数量统计悬殊估计数量为17000种(师大刘凌云

III,1997)目前己记录的9000多种(北大许崇任2000

)12000多种(IntegratedPrinciplesofZoologyX,2001)(一)多毛纲(Polychaeta)

1.主要特征海洋底栖类群,极少数淡水生活

头部明显,感官发达(视、触觉等)具疣足、刚毛生殖腺只在生殖季节临时出现,无固定生殖导管,精子由肾管排出,卵子由北侧临时开口排出个体发育经历担轮幼虫血液含血红蛋白日本沙蚕覆瓦哈鳞虫(二)寡毛纲(Oligochaeta)近孔寡毛目:水生,水丝蚓多陆栖

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具刚毛,无疣足♀♂同体,异体受精个体直接发育血液含血红蛋白前孔寡毛目:水生,带丝蚓后孔寡毛目:陆生,环毛蚓水丝蚓Lumbriculusvariegatus(三)蛭纲(Hirudinea)侧盲囊医蛭吸血小结分布广泛,身体多细长,呈圆柱形;两侧对称,具三个胚层,身体同律分节;有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的循环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