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王丽晖_第1页
20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王丽晖_第2页
20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王丽晖_第3页
20202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王丽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东侨中学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2分)(1)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2),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4)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6),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7)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8)蒹葭苍苍,。(《诗经·蒹葭》)(9)莫说相公痴,!(张岱《湖心亭看雪》)(10)《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题材丰富多样。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富感人,语言通俗易懂,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古代科举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D.《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清朝文学家。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新华社韩国平昌2022年2月25日电(记者姬烨、耿学鹏)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5日晚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闭幕。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在闭幕式上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①(A.屏B.频),向全世界发出甲(A.诚心B.诚挚)邀请——2022年相约北京!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座无虚席,以展望未来为主题的闭幕式文艺演出乙(A.精彩纷呈B.精巧绝伦)。历经17天紧张激烈的比赛,运动员们和现场观众共同见证奥林匹克运动的平昌之旅②(A.lǚǔ)画上句号。闭幕式尾声,“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又一次走向高潮。(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给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乙:(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原句:闭幕式尾声,“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又一次走向高潮。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B.写的是晚唐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的一种忧国情绪,讽刺的对象是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C.“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月”“水”“沙”等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优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D.诗的最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借古讽今,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①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谪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②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可知矣!”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节选自《宋史》)[注]①机阱:陷阱,②枉直乖错:枉直,冤枉正直;乖错,谬误,错乱。意即冤假错案。③便:安逸,安适。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进亦忧进:______(2)吾谁与归归:_________(3)读书辄成诵辄:________(4)方谪夷陵时谪: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B.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C.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D.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可知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范仲淹和欧阳修这两位同时代的封建文人,有着相同的被贬经历,且都有着“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谈谈他们的从政思想。(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余君才①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的事物。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②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③那时候雪还没有来,雪还在风雨之后。母亲在那块月光下的麦地里除草,母亲头上包着一块暗红色的头巾,身上穿着那件厚厚的棉袄,棉袄有些破旧了,里面的棉花露了出来,乍一看像是飘落在棉袄上尚未融化的雪花。但雪还没有落下来,天空越来越明亮了,母亲心里越来越急,她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在月光之下,努力地除草,雪就要落下来了。④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那时候,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母亲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⑤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工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⑥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让人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一遍遍读,又一次次地猜测。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这个画面让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⑦在我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无数次落雪。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废纸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的战栗……⑧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过。⑨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田野、城市的街道……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轻装简从,有的负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生活……⑩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⑪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选编自《散文》2022年2月刊,有删改)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中的“雪花”既是指现实中的每一朵雪花,更指母亲及像母亲一样认真生活的人们。B.第③段“天空越来越明亮了”是环境描写,渲染了母亲除草时的寒冷以及她想要在大雪来临前除完杂草的急切心情,同时也写出了母亲劳动的艰辛。C.④段“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既表现了雪之大,雪之白,也写出了母亲在风雪夜认真辛劳的工作的精神品质照亮了苦难的生活。D.第⑥段写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如“风雪山神庙”与《红楼梦》雪的描写,与中心无关,可以略去。11.文章的题目是“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可是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母亲?(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那时候,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在身上的雪花。“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天空越来越明亮了”“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小节与文章的主题有关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请结合文本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认真”二字的理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建筑要有人文之根石羚⑴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⑵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中国的巴黎”“东方佛罗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⑶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⑷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⑸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这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⑺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有删改《人民日报》2022年02月06日05版)15.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法国的巴塔兰克剧院,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150余年仍魅力不减。B.据统计,中国已有6座“凯旋门”,10余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让人不出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C.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从背后,是对文化根底不自知、对文化传统不自信。D.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要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16.本文针对哪两种现象提出观点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说说第⑺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材料一:当下“文创产品”已成为不断升温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投身其中。然而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非易事,产品雷同现象比比皆是。某博物馆馆长就这一问题谈了看法:“我们馆里历来有文创产品,书画系列、瓷器系列、钟表系列……种类也不少,但80%和各大博物馆趋同,游客并不青睐。我们再也不能让顾客花钱买一块毫无意义的石块,哪怕它雕刻得再精美,如果后面没有故事、内涵,他终究只是一块石头。”材料二:故宫博物馆致力于文创产品设计,截至2022年底,共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件,销售额从2022年的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10亿元。其中,故宫元素的手机壳每月都有新品,已研发了上百种,正大光明的充电器也以其“故宫独创”的标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还有手机座、行李牌等日常用品造型也是既有趣又充满故宫元素。材料三:以下是一组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及南京市的文创产品:小乾隆壶杯印章一体“朕知道了”胶带纸盐水鸭回形针18.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当下,全国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投身打造“文创产品”,但所打造的“文创产品”雷同现象比比皆是。B.书画系列、瓷器系列、钟表系列等文创产品虽种类不少,但因各大博物馆趋同,游客并不青睐。C.故宫博物馆截至2022年底,共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件,销售额达10亿元。D.材料三:“小乾隆壶杯印章一体”形似皇帝的拟人化造型,壶、杯、印章融为一体,可饮茶敲章,用生活美学推广文化历史。19.从上述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到,在“文创产品”领域博物馆面对的困境是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请仿照材料三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