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嘉兴三中高二单元练习试卷选修4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A.皇帝B.孔子C.孟子D.司马迁2.某同学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下面四本古籍,其中内容绝不可能是孔子讲学教材的是()ABCD3.孔子途经泰山,闻妇人哭诉亲人死于虎患。孔子问她为何不离开此地,妇女回答:因为这儿没有苛政。孔子因此感慨:“苛政猛于虎也!”由此可见孔子主张()A.清净无为B.顺应自然C.严刑酷法D.为政以德4.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A.兼爱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民贵君轻6.《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7.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8.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9.孔子曾经说:“人而不仁,如何礼?”这说明孔子认为()A.仁为礼之本,仁礼结合B.礼为仁之本,仁依附于礼C.礼与仁相互对立D.仁是外在的行为规范10.孔子曾经幽默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自称是个待价而沽的人。他周游列国“推销”的主要是()A.礼乐治国的仁政思想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C.学行结合的实践精神D.不舍昼夜的进取精神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12.一味高中学生在辩论赛上论述“孔子不提倡愚忠”的主张,下列孔子名言中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动”B.“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C.“仁者爱人”D.“温故而知新”13.有一次卫灵公问孔子布阵行兵之法,孔子说:“俎豆(古代礼仪)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想要表达的思想实质是()A.提倡谦虚谨慎的求学精神B.坚持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C.忠于鲁国君主的忠君思想D.献身教育事业的人生目标1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15.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16.亚里斯多德被称作“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主要得益于他()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创办吕克昂学园C.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D.创立了逻辑学17.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他可能在向这为学生解释()A.中庸之道B.三段论C.唯物论D.理念论18.但丁在《神曲》中写道:“我看到智者们的大师,坐在一群哲学家的中间。大家注视他,大家尊崇他;这里我看到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在余者之前,李得和他最靠近。”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被但丁写成那些哲学家们的中心是因为()A.他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老师B.他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C.他确定的哲学问题无人能突破D.他全面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19.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在哲学上否定了柏拉图的学说,提出“接近了唯物主义”的主张是()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现实世界是真实存在的C.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D.三段论20.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21.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提出13个问题,成为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这部著作是()A.《物理学》B.《形而上学》C.《尼各马科伦理学》D.《国家篇》22.以下老师和学生组合中,最符合“伟大的教育家教育出杰出的政治家”的组合是()A.孔子/颜回B.苏格拉底/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D.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23.亚里士多德的许多具体科学结论都证明是错的,但他创立的一门工具科学至今却仍然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这是()A.逻辑学B.伦理学C.形而上学D.几何学24.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不正确的是()A.建立较完整的学科体系B.大多数自然科学成就一被证明是错误的C.其伦理学成就如三段论至今被奉为权威D.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论25.关于“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体现了一种尊师但不盲从的师生关系理念B.说明仁爱是有等级的C.体现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D.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思想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孔子谈“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二:孔子谈怎样达到“仁”: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贡问为仁,子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杨伯峻《论语译注》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认为哪些政治品格和人生品格可称得上是“仁”?(6分)结合材料二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仁”。(6分)在现实社会,你觉得可以从孔子“仁”的学说中得到哪些人生启迪?(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12分)(2)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2分)28.1988年,“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亚里斯多德材料四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1日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问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斯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6分)(4)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6分)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综述(一)有关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功过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1)是否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2)是否采取恰当的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3)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重视改善生产条件(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联系,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有关中国古代盛世局面的几点问题1、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与民休息;3)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4)广大劳动人辛勤劳动。此外还跟制度的革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等因素有关。2、盛世局面呈现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3、盛世局面的实质: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4、盛世局面的出现或结束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正建设,居安思危;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的统一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1)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2)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2)主观条件: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如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等)2、统一过程:(略,自己看书总结)3、统一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民族的融合。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2、巩固统一措施内容措施影响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法律上颁布秦律对后世法律的制订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残酷的法律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交通上陆:驰道、直道;水:灵渠便于政令下达,巩固了统治,也便于各地的交流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唐太宗取得政权后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1、政治:注重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2、经济: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农业生产;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法律:慎用刑法,制定《唐律》;稳定了社会秩序,不仅对中国后代,而且对当时的亚洲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学制度,加强了思想统治,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推动了封建文化的发展。5、民族: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恩威并用,刚柔相济。先后采取了武力征服(先战后和)降服了东突厥、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政治联姻等措施;促进了唐朝边疆的开发,镀金了民族融合,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6、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对外关系的空前繁荣。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力量很大的影响。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3、缓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既缓和了阶级、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业安全生产培训资料课件
- 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班团会活动实施方案
- 2025年护士节《护士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毒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出入境与交通法律制度考核试题及答案
- 微创心脏外科中心规培三基内容考题(附答案)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湘西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工岗位模拟题+参考答案
- 2025护理学(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 2025四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