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摘要制造企业在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增加了很多财政收入。然而相反的是,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了一味地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却忽视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员工的职业健康。据此,根据所学的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现存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目的是为了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关于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颁布实施,以便为了更好的疏导改善企业安全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职业健康。本文依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指标体系设计了企业不同岗位人员的问卷调查表,并以澳柯玛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展开调查,探究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现存的问题,对企业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对推动企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对策目录TOC\o"1-3"\h\u17926第1章绪论 11710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10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9691.2.1国外研究现状 1218641.2.2国内研究现状 22361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119431.3.1研究内容 2182881.3.2研究方法与手段 215548第2章某制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及调查表设计 5233722.1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5105472.1.1澳柯玛各制造车间工伤事故统计分析 5109152.1.2澳柯玛各制造车间工伤事故类别分析 5279282.1.3企业员工工伤事故首要原因剖析 6309432.2安全生产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及题项内容 796712.2.1基于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设计问卷 744262.2.2基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现场调研设计问卷 839012.2.3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内容 914003第3章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分析 11231603.1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概况 11120593.1.1问卷主要内容及调查方式 11119853.1.2问卷的样本分布及主要特征 11160033.1.3本文问卷的可信度 1330363.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分析 14296203.2.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状况 14156083.2.2安全基本生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14198323.3企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状况分析 14192013.3.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形式 14106133.3.2企业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状况 1672643.3.3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778063.4企业安全投入与职工职业健康状况 17139423.4.1员工职业健康调查 17181183.4.3企业职业健康存在的问题 18132173.5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与态度情况 18246703.5.1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统计分析 18230843.5.2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问题分析 2025569第4章制造企业安全管理改善措施研究 21171834.1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21140464.2改善企业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 22229394.3设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 23251254.4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投入体系 2428951结论 26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制造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的主体,大致可囊括以下三类:轻纺工业、资源加工工业、机械与电子制造业。制造业是社会经济的支撑行业,直观地表现出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是经济提升的关键部门,是劳动人民就业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换期,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安全生产基础较弱,安全生产现状有待提高。另外制造业企业设备设施种类多数量大,从业人员密集度高,易燃易爆物质及有毒气体等危险因素多,安全投入力度普遍较低,安全生产保护条件差,作业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安全意识淡薄,致使制造产业每年大约发生几千多起安全事故,致使数千人死亡,引起的后果相当严重。于是学习制造业发展良好国家的安全生产的各种理念、管理办法,对我国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情况、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企业的安全投入等多方面深层次地剖析企业现在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采取相应的方法,探究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相应对策以适用于企业经济安全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一概念源于国内,是国内自主创建的标准体系,目前国外并没有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但国外也是非常重视安全标准工作的。国际劳工组织(ILO)于1919年成立,旨于用国际标准来解决劳工问题。该组织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从而使得劳工的工作状况以及福利报酬得到保障,该劳工组织在联合国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该组织不仅对劳工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也会对成员国签订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更好的保护员工的权利。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OSHA)于1971年成立,成立之初便重视安全标准,并在《OSHA35一YearMilestones》文章中,提出安全标准可以减少、控制安全事故率和职业病的发生。随后在1978年,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又颁布了《棉尘标准》,这项标准实施之后,在控制工人患上“棉屑沉着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此病的万人发病率控制到了0.1。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又发布了不同行业的安全标准,其中有着代表性的标准己达到23个。澳大利亚对标准化也是比较重视的,很早便制定了职业健康有关的标准体系,且在持续改进。关于职业健康的法律布局,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材料的基础上制定的,并属于政府强制执行。同时,澳大利亚针对标准化的效果进行的研究表明出这些标准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经营危机的管制,并可以提高安全生产。此后随着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形势,各个国家正在对与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重视程度,各个国家都在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管控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有关国家为了有组织性系统性的解决其发生的安全问题,相继设立了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现状的一套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进而出现的现代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有“OHSMS”体系,其主要作用是降低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的发生程度,不仅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水平提供了手段,而且有利于推动相关职业法规的贯彻落实,是企业良好发展的一笔财富。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较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成时间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晚,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消防法》,于2001年制定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并于2014年完成修订[3]。在安全生产研究理论层面,《安全生产理论100则》指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主要采用以下理论:安全系统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监管理论、本质安全理论、事故预防理论。罗云[4]表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安全生产观念和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近30年来我国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都是发达国家的数倍。在安全管理体系层面,学者樊晶光[5]大力举荐我国各种制造企业应实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简称“OHSMS”体系)。通过比较目前国内外安全生产法规法规、安全生产理论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等层面,发现我国制造企业在安全生产本身根基较薄弱,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通过学习和借鉴制造企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理论及管理方法,进而使我国制造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研究内容(一)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背景,通过各个层面分析国内外有关理论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而发现我国制造企业安全生产体制的不足之处。(二)其次介绍了制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依据。在第二章首先实行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再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者实地调研和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去设计了适用于该企业职工的调查问卷。(三)然后针对作者实习期间的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开展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和问卷的填写回收,选取不同岗位的员工为样本,基于获取的数据,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系统性地分析,再归纳出相应的现存问题。(四)针对第三章发现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从企业自身内部安全管理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本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管理对策,目的是提高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系统且规范性的指引和方向。1.3.2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文研究采用的重要方法。通过查阅期刊、文书档案、书籍、报纸,互联网的收集和整理有关国内外制造企业的资料文献,确定自己的研究思路[6]。(二)实地调研法:作者在实习期间使用调查问卷与企业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方法,在澳柯玛企业展开相应的调查,针对调查出的结果系统性的归纳出该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探究适应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相应的对策,实地调研得出的数据为本文的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引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三)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澳柯玛制造车间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并依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指标体系设立适应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与企业现场作业人员的问卷调查表,通过整理调查表直观系统地获取出数据,得出的数据可以直观地表明出企业现存的问题。。。(四)理论研究法:基于适应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相关理论研究(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文化理论、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等)提出合理且有效的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对策和建议。图1-1明示了本论文开展研究的主要路线。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绪论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绪论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事故统计分析及调查表设计安全生产调查表的设计及其依据安全生产调查表的设计及其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职工安全意识态度状况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分析 问卷 调查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分析企业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职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投入企业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职工职业健康与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改善措施研究 。。。。。。安全生产改善措施研究结论结论图SEQ图表\*ARABIC1-1论文研究方向路线
第2章某制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及调查表设计2.1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为了防范减免造成重大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安全生产是使各类生产制造活动在合乎安全规定要求下开展实行,进而确保有关作业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企业设备设施得以完整,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10]为明悉澳柯玛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归纳评估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对策。作者利用在澳柯玛安全管理处工作的便利条件,对近年来的安全生产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下文安全现状问卷调查表的各类要素提供方向指引和设计依据。2.1.1澳柯玛各制造车间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分析近五年来澳柯玛工业园安全管理处的历史数据,2016年企业发生工伤死亡事故6起;2017年企业发生工伤死亡事故8起;2018年企业发生工伤死亡事故8起,;2019年企业发生工伤死亡事故8起;2020年企业发生工伤死亡事故7起。2016-2020年间澳柯玛企业工伤死亡事故情况如图2-1所示。2.1.2澳柯玛各制造车间工伤事故类别分析经分析安全处近年的事故统计报告,造成各制造车间职工工伤死亡事故不外乎:过度劳累、火灾、人员触电、车辆碰撞、机械伤害、高温烧伤等方面。表2-1显示出2016-2020年澳柯玛制造企业工伤死亡事故类别的分布情况。
表SEQ图表\*ARABIC2-12016-2020年澳柯玛工伤死亡事故的分布情况原因类别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过度劳累11110车间火灾12311设备机械伤害12213车辆伤害10121坍塌00000人员触电11121高温烧伤12011事故总数68887数据来源:澳柯玛企业安全管理处2.1.3企业员工工伤事故首要原因剖析根据轨迹交叉理论可知,工伤事故的发生出现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与管理的缺陷,而避免事故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人、物工作轨迹的交叉。对造成企业工伤事故原因的特点进行剖析,不难看出,人的原因、物的原因和管理缺陷不外乎是导致制造车间职工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得出数据,再对以上三个原因进行详细的划分。首先从人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划分,得出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员工违背工艺操作流程、违反指挥、现场核查失误、未配备个体保护装置、忽略安全隐患,其所占比率约81%;再次从物的因素进行详细划分,分为制造车间机械缺陷、职工防护用品装置缺失和作业场地不良等,其所占比率约13.5%;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致使制造车间发生工伤事故的比率约占5.4%,具体如表2-2所示。
表2-22016-2020五年间澳柯玛制造车间工伤死亡具体原因分析导致原因细致原因工伤事故的总数所占比例(%)人的因素违备工艺操作流程1540.5违反指挥410.8现场核查失误25.4未配备个体保护装置616.2漠视存在隐患38.1物的因素机械缺陷12.7车间保护装置缺失38.1场地不良12.7管理因素责任制落实程度差12.7劳动组织不完善12.7总计37100数据来源:澳柯玛企业安全管理处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发生事故的原因本质,揭示了人的性格和社会环境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然而呈现出人的失误与物的故障的内在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态度状况、安全培训教育状况、企业安全投入状况等方面。因此想要获取掌握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具体情况就要从职工安全思想意识状况、员工接受安全培训状况、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状况、安全管理状况等四个层面入手展开调查,并在下文的问卷调查表中设计相关联的题项,进行数据的获取工作。2.2安全生产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及题项内容2.2.1基于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设计问卷企业的绩效指标分体系与过程控制指标分体系构成了安全生产指标体系[11]。获悉绩效指标可以统计企业的安全事故以达到目的,前文已然对此实行了统计与分析,故不再赘述。如图2-1显示,要想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必须从人、机、环境与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实行管制,过程控制指标分体系涵盖了以下子体系:人的安全行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与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安全生产指标体系过程控制指标分体系绩效指标分体系过程控制指标分体系绩效指标分体系绝对指标子体系相对指标子体系安全管理指标子体系作业环境指标子体系设备设施指标子体系绝对指标子体系相对指标子体系安全管理指标子体系作业环境指标子体系设备设施指标子体系人的安全行为指标子体系图2-1安全生产指标体系示意图2.2.2基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现场调研设计问卷为了全面调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考量剖析员工安全思想意识状况、员工接受安全培训状况、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状况、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这四个方面,而针对以上四个指标的调查依据,在我国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及政府的办法文件都有体现和要求。问卷的设计还依据了作者实习期间的现场实地调研见图2-2,为了弥补问卷调查对象单一的数据局限性,作者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制造车间员工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两种不同版本的问卷,且参与问卷的调查人员大都包括了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部角色。图2-2作者正在进行实地调研2.2.3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内容人的安全行为指标子体系涵盖了员工作业活动中的各类不同种安全行为,安全行为是从业人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贯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遵守规章制度和执行操作规程的行为,包括遵守规章制度与违背规章制度,于是本文调研的主要方面是人的安全行为。针对于人的安全行为的调研,在调查问卷中于职工安全思想意识状况调查方面共设置了15题,职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状况调查方面共设置了11道题。其次职工工作场所的安全条件和现场的管控两个指标构成了作业环境指标子体系,基于这两个指标的制造车间安全现状调研直接反映在现场作业职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状况上。在面向企业现场作业职工的问卷调查表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了职工职业健康与安全状况,共14道题。安全管理指标子体系,基本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各层面,而在企业中大都只有企业管理人员才对该些内容知悉,因而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实行全面调研分析,显示出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现存的不足之处。据此基于安全管理指标子体系的内容,本文设计了企业管理人员版本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7道题。第3章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分析3.1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调查概况3.1.1问卷主要内容及调查方式管理人员调查问卷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层面,基于企业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等三个方面展开问卷题目,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题项。而针对现场作业职工版本的调查问卷,从职工的个人基本信息、职工安全意识与思想状况、职工接受企业安全培训状况、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这四个方面展开考量。在澳柯玛工业园安全部门人员的帮助下,在不同的生产车间选取不同岗位的职工开展问卷填写,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填写。根据样本数量大致是问卷题项的5~10倍,总共发放问卷500份,经核查后共回收的有效问卷有488份。3.1.2问卷的样本分布及主要特征经汇总统计在有效样本中,如表3-1显示大致有18%的现场作业职工年龄未达到30周岁,30周岁以上的职工达到了总样本的82%,其中40周岁以上的达到了56%,得出企业从业人员队伍偏向老龄化,企业年轻力量明显不足。此外表3-2显示出现场作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大多为初高中和大中专,共达到样本总人数的89%,可以得出企业的现场作业职工学历水平很低,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人才相当匮乏。此外,表3-3显示企业现场作业人员从业工龄为2年以内的占到31%,2~5年的占到33%,在该工种从业时间超过10年的人员不足一成。企业作业人员经历的工伤情况方面,表3-4显示企业职工受到过事故伤害的比率占7.8%,受过职业伤害影响的职工大致接近四成,因此可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管控状况和职业病防治状况并不理想,企业生产操作车间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较高,并且员工大都存在轻微或者严重的职业病。
表3-1制造车间职工年龄组成年龄分布样本量所占比率(%)20岁以下256.421~30岁4511.631~40岁10126.141~50岁14637.750岁以上7018.1总数388100.0表3-2制造车间职工学历分布情况学历情况样本量所占比率(%)小学276.9初中15439.8高中和中专14236.7专科4812.4本科164.1总数388100.0
表3-3制造车间职工从事当前工种的时间段时间样本量所占比率(%)不足2年12031.02~5年12833.05~10年10126.1超过10年389.8总数388100.0表3-4制造车间职工经历的工伤状况类别样本量所占比率(%)轻伤287.3重伤20.5轻微职业病14537.4严重职业病112.8没有收到伤害20151.9总数388100.03.1.3本文问卷的可信度本论文以Cronbach’sα系数进而对样本的可信度进行核验。Cronbach’sα系数如果>0.8,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系数>0.7是可以接受的;如果>0.6,则该量表应进行修改,但仍具有其价值;如果<0.6,问卷题项就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各因子可信度见表3-5,根据计算得知问卷中的各因子的α系数均>0.78,所以问卷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准。
表3-5问卷各因子可信度分析表人员分类因子名称Cronbach’sα系数管理层职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0.874企业安全资金投入0.842事故防范和管控0.902宣传教育及培训0.781现场作业职工职工职业健康0.787职工安全教育培训0.793职工安全意识0.8123.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分析3.2.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状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同时也是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制度,设立完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事故的降低,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不可或缺,因此一个良好的制造企业必须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作者实地调研得知,企业设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划了各级岗位的详细职责。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较完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3.2.2安全基本生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收回的问卷调查表,得出以下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1)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于投入力度过多关注于政府、安监局和街道办事处的强制监管,企业自我管理意识不强,有待改善。(2)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不完善且不规范。(3)企业员工职业病与安全生产事故频发。(4)企业安全管理处人员配置不合理,每个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职工过多。3.3企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状况分析3.3.1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形式为提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职员的安全素质水平与意识,堤防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对职员良好的安全培训工作不可或缺[13]。国家应急管理部对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有对应的规定,经作者实地调查得知澳柯玛企业由企业安全员进行员工的培训,如图3-1企业安全员正在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图3-1企业组织安全培训工作在参加培训的职工方面,企业安全管理层都参加过企业的安全培训及其从业考核,现场作业职工表明受过企业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占样本总数的97.8%,78%的企业职工对本企业开展的员工培训与教育工作持非常支持的态度;而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企业现场作业职工并不清楚企业是否有具体且明确的职工培训制度。在企业培训频率及力度方面如图3-2显示,企业的新员工在入职前接受企业安排的安全培训教育人数达到99%,而只有43.8%的现场职工在转岗时受到过企业的安全培训,定期对企业全体职员进行培训的比例仅仅只有四成多一点。培训讲师主要讲解培训的内容是企业的基本介绍、企业的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三个方面。图3-2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状况3.3.2企业职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状况通过调查问卷进而获取企业的内部职工对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满意程度,基于职工对安全培训重视状况与职员参与意愿状况的问卷,得出企业职工对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意见和评价,从职工重视程度和参与意愿两个层面进行考量剖析。在职工重视程度上,38.9%的被调查的现场作业职工认为本企业重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16.1%的现场作业职工认为企业并不看重安全培训工作。在职工的参与意愿方面,如图3-3所示,55.4%的被调查职工表明自己愿意参加企业安全培训,而表明非常不愿意参加企业安全培训的职工有31.6%,而其余样本人员对企业的安全培训持中立态度。图3-3员工参与意愿情况3.3.3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1)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对培训效果急于求成。企业希望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益和改善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而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是需要反复定期开展进行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抱有吹糠见米的心态是不正确的。(2)企业进行培训形式单一且落后,职工参与意愿较低。澳柯玛企业通过安全员现场开会的形式对不同岗位员工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反映出企业的培训形式单一且落后,而且职工对企业的安全培训持自然接受的态度,参与意愿较低。3.4企业安全投入与职工职业健康状况3.4.1员工职业健康调查经数据统计分析,现场作业职工中有七成多并不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对引发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不了解,仅仅有25.1%的职工可以准确地选出粉尘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图3-4表明了职工对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状况,其中噪声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最高,对于其他并不是很容易发现的危害因素,企业职工的认知程度显得非常低。此外企业组织员工实行职业体检状况和现场作业职工配备佩戴劳保用品状况甚为堪忧。图3-4职工对职业危害因素的了解程度3.4.3企业职业健康存在的问题(1).企业对职工职业健康的安全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十分欠缺。(2).企业组织员工实行体检时有以下不良现象:1)没有进行不同岗位职员职业病体检;2)经常不看重上岗前、离岗前、离岗后三个时间段的职业健康体检;3)企业招用大量临时工人,人员流动量大,很多临时员工仅上岗几天就离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体检投入资金,对员工体检持负面态度。(3).绝大多数企业职工对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欠缺自我保护防控的意识和能力。3.5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与态度情况3.5.1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统计分析设计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的统计量表,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意识与态度的调研统计,根据相关的题目将题项设为不同的分数,全面地反映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与态度状况。若将其卷面成绩分为差到非常好五个等级,职工总分数集中偏低,而职工在职工安全意识态度方面得分普遍不高,分析得出企业员工在安全意识与态度上处于较低水平,有待提高。图3-5和图3-6分别是员工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题项排列顺序,结果表明职员对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安全资金投入等工作持非常赞同的态度;而在得分率较低的选项中,企业员工在生产流程中不采取劳动防护措施,对职业危害因素持无所谓的态度。图3-5职工得分最高选项排序图3-6职工得分最低选项排序3.5.2员工安全意识与态度问题分析(1).职工的安全态度良好与安全意识缺乏的不平衡性企业大多数职员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持赞同的态度;而相反,企业大部分职工对于工艺操作规程中的岗位安全意识与态度却并不乐观,两者存在不平衡性。(2).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较差。企业安全教育的培训效果直接反映在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态度状况,而从员工安全意识态度得分率较低来看,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第4章制造企业安全管理改善措施研究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是通过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将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以及管理这四个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举措。4.1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作者在实地调研中获取得到的信息发现,澳柯玛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处的安全员学历文化程度比较低,这无疑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的关键原因之一。而该制造企业人员较多,应建立安全监督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应急体系,企业从业人员合理的年龄组成和学历水平对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关键。据此非常有必要在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与人员的配置层面采用相适应的改善措施,改善措施如图4-1所示。完善人员配置和组织机构完善人员配置和组织机构企业安全员企业安全管理处企业安全员企业安全管理处 配置人员加强安全管控与防范隐患加强安全管控与防范隐患排查分级管控质量加强事故调查加强职业健康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安全培训教育的质量加强事故调查加强职业健康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安全培训教育的质量保证安全工作保证安全工作图4-1强化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以下为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的具体举措:(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问题的负反馈网络体制,加强安全工作基础的建设,贯彻落实企业作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2)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处的功能和效率:一是加强对制造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强化企业职业健康工作;三是对每次发生的车间生产事故必须做到立即上报,坚决禁止瞒报谎报,管理人员应调查每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指定防范再次出现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3)改变企业安全管理处职工的学历素质水平和年龄构成,增加年轻人员的配置,增加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数,做到管理的全面覆盖。另外企业还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注册工程师,加快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向职业且专业化的方向发展。4.2改善企业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及培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与安全意识情况,因此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具体改善措施如下:(1)开展与不同岗位有关的安全教育与培训。1)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定期开展关于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律法规、隐患排查与风险分级管控、职业危害、应急管理与救援组织等知识的学习运用,不断提升自己。2)对于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焊接、喷粉、灌注岗位)实行与其从事工种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而且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定期进行考察、考核、调整,可开展落实适宜的奖惩制度。3)针对车间操作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掌握所从事制造车间的岗位安全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等。(2)保证职工安全教育及培训的频率、深度及有效性。(3)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培训来源及方式。企业领导班子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极大促进改善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态度,企业可以与其他组织机构增加交流沟通,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借鉴和学习各自优质的部分,做到互相提高。
4.3设立完善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确保安全生产最关键举措在于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结合前文的分析现提出以下对策:(1)设立健全完备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完善企业安全组织机构。(2)人的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的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准,进而优化安全管理处的职能,及时发现企业安全隐患并排除。(3)加大对企业二级风险点(喷粉、灌注、预混站)的检查力度和频率。(4)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5)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细化不同岗位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4.4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投入体系增加企业的安全投入会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前文调查得知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并不充足,而且由于安全资金投入的匮乏致使劳动防护用品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职业病的发生概率。于是要完善健全企业安全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投入体系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同序列聘任管理办法
- 业务订单处理管理办法
- 规划艺术作坊管理办法
- 调度中心消防管理办法
- 上海项目团队管理办法
- 贡井区项目管理办法
- 专项工程招标管理办法
- 菜园子种植管理办法
- 规模猪场饲料管理办法
- 专业分包物资管理办法
- 水轮发电机讲义课件
- 姜黄素合成路线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