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3年版_第1页
广东省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3年版_第2页
广东省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3年版_第3页
广东省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13年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P3(P1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⑴正确的选材:选择豌豆——自花、闭花传粉,性状相对独立;⑵科学的实验方法:简单——复杂;一对性状——两对以上;⑶设计测交实验——更加准确;⑷应用了统计学原理:用了数据统计法来推断结论。P5对分离现象的原因假说: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⑶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⑷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P25受精作用的意义:⑴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后代表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⑵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P27萨顿的假说:【类比推理法】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⑴【结构上】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⑵【存在形式上】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⑶【来源上】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⑷【行为变化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萨顿只是推理假说,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这个假说。P30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基因分离定律实质:⑴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⑵在减数分裂形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⑴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P42DNA能够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⑴能准确复制;⑵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⑶能储存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⑷结构比较稳定。P42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历程:年份科学家实验名称研究结果、结论1928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提出“生物体内存在转化因子”1944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当时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1952赫尔斯、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后来伊凡诺夫斯基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证明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P49DNA结构特点:⑴稳定性(双螺旋)⑵多样性(碱基千变万化)1.碱基种类不同;2.碱基数量不同;3.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⑶特异性(碱基特定排序)P52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运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P70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细胞质基因遵循母系遗传P81不会发生变异的三种可能:⑴变异的碱基在非编码区;⑵变异的碱基在内含子;⑶密码子的兼并性。P82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低频性;⑷多数有害;⑸不定向性基因突变的意义:⑴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⑵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⑶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P83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过程: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⑵四分体交叉互换;⑶基因工程。P85染色体变异:⑴结构变异:1.缺失;2.增加;3.易位;4.倒位⑵数目变异P88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重要材料:卡诺试液(固定形态);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染色体)、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P92优生措施:⑴禁止近亲结婚;⑵进行遗传咨询;⑶提倡“适龄生育”;⑷产前诊断。P98育种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方法杂交→自交→选种→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和化学诱变花药离体培养→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优点操作简单、集中优良性状缩短育种年限、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性状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硕大、大幅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缺点时间长有利变异少、需要大量原料、变异不定向操作复杂、存活率低只适用植物、结实率低P110拉马克进化学说: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P11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⑴过度繁殖——前提⑵生存斗争——动力⑶遗传变异——内因、材料⑷适者生存——结果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优点:⑴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⑵解释了生命的统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⑶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不足:⑴个体为单位;⑵认为是物种渐变的结果;⑶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P111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115基因频率使用的条件:⑴种群非常大;⑵能自由交配产生后代;⑶没有迁入迁出;⑷自然选择对这对性状没有作用;⑸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P11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P12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P121物种形成的条件(三大基本环节)⑴突变重组(原料);⑵自然选择(方向);⑶隔离(条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⑵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⑶新物种的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作用。P124共同进化生物与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