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1页
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2页
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3页
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4页
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西农业贸易发展现状与趋势

1主要出口农产品巴西位于美国开发州东部,靠近大西洋。绝大多数地区属于热带地区,南部地区为温带地区。巴西是一个由26个州组成的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5大国。2006年,巴西人口为1.88亿,年增长率为1.04%。通用语言是葡萄牙语。74%的人信仰罗马天主教。政府主管农业部门是农业部。巴西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非常发达,经济规模在南美洲名列第1,在世界经济体中排名第11位。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4%;通货膨胀率为4.5%;失业率为8%;出口值为1606亿美元;进口值为1260亿美元。2006年,世界银行将巴西列为低中收入国家,人均收入为3300美元。过去近30a间,巴西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2005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0%。2006年,全国农业土地总面积为3.4亿公顷,其中作物面积为6310万公顷(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为2190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为1300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为730万公顷,柑桔种植面积为80万公顷),草地面积为2亿公顷,可利用土地面积为7700万公顷。该国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在耕土地面积只占其可耕土地面积的1/3。2005年,食品国际贸易净盈余达29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大豆、豆粕和豆油出口总量超过了美国,名列世界第1;鸡肉出口约为300万吨,名列世界第1;猪肉出口名列世界第2;牛肉出口名列世界第5。油籽和饲料已经替代桔子汁和咖啡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糖、乙醇、咖啡、桔汁和烟草出口国。巴西农产品出口值1990年为130亿美元,2005年则达到320亿美元。2农业支持计划及其投资巴西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具有全球竞争性,主要原因是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停止实施补贴计划、干预计划和高关税,其宗旨是促使生产者以国际市场信号为导向。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2005年,巴西政府补贴额仅占农场收入的3%,而美国和欧盟则分别为18%和34%。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中6个主要国家之一,巴西坚决要求富有的经济体(例如美国和欧盟)取消补贴和关税,以实现全球农业贸易自由化。然而,鉴于国内目前发生的农业危机,巴西政府开始以收购、补贴、担保等形式扶持破产农民,其干预规模在过去数十年中少见。政府通过各种农业商业化支持计划提供的资金,2005年为12亿卢比,2006年为23亿卢比。根据2007年6月发布的“2007/2008年度农业计划”,巴西政府发放贷款700亿卢比(368亿美元)用于支持国内农业,比上年增长10%;其中,580亿卢比(305亿美元)用于支持商业农业(491亿卢比用于成本和商业化,89亿卢比用于投资),120亿卢比(63亿美元)用于家庭农业。利率从上年的8.75%,下降至6.75%。农村保险补贴2005年为230万卢比,2006年为3110万卢比,2007年则增长至1亿卢比(5260万美元)。截止2007年中期,巴西农村累计负债为1310亿卢比(690亿美元)。政府现有农业支持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联邦政府采购。该计划允许政府在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价格之时采购农产品,并且允许政府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农产品用于家庭农业计划,以及建立战略储备。(2)农产品销售补贴。该计划为生产者和合作社提供最低保证价格,政府无需购买农产品,而是支付最低保证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该计划的目的是补充农业生产不足地区(如东北地区)的农产品供应。(3)私人销售期权合同农产品采购风险补贴。这是一种补贴计划,其形式是进行公开拍卖,以便消费者能够利用私人销售期权合同,按照预定价格,在未来某个日期,直接从生产者和合作社采购指定农产品。(4)生产者均等补贴。该计划是指向公开拍卖出售农产品的农民或合作社提供补贴,政府支付由其确定的参考价值与溢价价值(即政府支付的作为参考价值保证的最高价值)之间的差额。(5)销售期权合同。该计划是指联邦政府通过公开拍卖对生产者和合作社提供的一种期货期权。期货期权拥有人有权在特定日期之前按照特定价格将合同所明确的特定数量的农产品转交给政府。该计划可向市场代理商传达政府对期货价格的期望值,对生产者和合作社而言则是一种价格套期保值。3玉米饲料业发展迅速(1)小麦。小麦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主要用于食用,人均小麦年消费量为50kg,远远低于其邻国阿根廷的120kg。由于地理原因,巴西小麦产量较少,国内小麦消费的50%以上依靠进口,年均进口量约为600万吨,因此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进口国之一。国产小麦都是地处最南边的3个州生产的,其中巴拉那州生产的小麦数量最多。进口小麦主要来自阿根廷。来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的小麦无需缴纳进口税,来自其他国家的小麦则需缴纳10%的进口税。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82万公顷,产量约为383万吨,进口为750万吨,国内消费为1060万吨,其中饲用消费为20万吨,年终库存为94万吨。2008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05万公顷,产量约为430万吨,进口为700万吨,国内消费为1070万吨,其中饲用消费为20万吨,年终库存为94万吨。全国共有206个小麦面粉加工厂,这些加工厂分别属于150个公司,年加工小麦能力为近1000万吨。具有百年历史的邦基公司目前是巴西最大的面粉加工公司。(2)大米。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大米主要用于食用,人均大米年消费量约为38kg,低于1987年的42kg。2007年,大米种植面积为298万公顷,稻米产量为1207万吨,大米产量为821万吨,进口为50万吨,国内消费为792万吨,年终库存为189万吨。2008年,大米种植面积为310万公顷,稻米产量为1250万吨,大米产量为850万吨,进口为30万吨,国内消费为798万吨,年终库存为272万吨。截止2007年末,政府大米储备为150万吨。(3)玉米与饲料。玉米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用于生产饲料。85%~90%的玉米生产集中于中南部地区。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为1450万公顷,产量为5525万吨,出口为1050万吨,国内消费为4250万吨,其中饲用消费为3600万吨,年终库存为716万吨。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估计为1480万公顷,产量约为5650万吨,出口为1000万吨,国内消费为4500万吨,其中消费为3800万吨,年终库存为980万吨。2007年,玉米出口70%运往欧盟;截止2007年末,政府玉米储备约为77万吨。巴西饲料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初级农产品的利润越来越低,促使生产者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以使其增值。混合饲料产量1994年不足2000万吨,2006年增长至4700万吨。巴西饲料业发展迅速的原因,(1)国内豆粕供应量巨大,(2)国产玉米能够满足国内需求。2005年,全国饲用粮食消费总量为4690万吨,其中饲用玉米达3350万吨,分别占家禽饲料成分的66%、猪饲料成分的65%,以及牛饲料成分的20%。2008年初,全国存栏牛总量为1.75亿头(其中包括3509万头奶牛),存栏猪总量为3280万头。2008年,牛肉产量估计为920万吨,出口为197万吨,国内消费为726万吨;猪肉产量估计为305.5万吨,出口为68万吨,国内消费为238万吨。(4)油籽。巴西盛产大豆,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名列世界第2。巴西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原因:(1)其农业技术先进;(2)待耕土地充足。2007年,大豆产量占全国粮油总产量的近50%。大豆、豆粕和豆油出口值占2004年巴西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3以上,占巴西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12%。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为2170万公顷,产量为6010万吨,出口为2380万吨,国内消费为3585万吨,年终库存为367万吨;2008年,大豆种植面积估计为2320万公顷,产量为6430万吨,出口为2800万吨,国内消费为3740万吨,年终库存为260万吨。2007年,豆粕和豆油产量分别为2500万吨和618万吨,出口分别为1430万吨和210万吨。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优良的技术、以及规模经济,使得巴西成为世界上大豆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然而,巴西农业消耗的肥料和燃油绝大多数依靠进口,其价格涨幅超过巴西货币;此外,巴西大豆从生产地到海港、然后到国际市场的运费较高,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利润。巴西3/4的出口大豆依靠运费高昂的卡车运输,而美国3/4的出口大豆则依靠运费低廉的驳船运输。巴西拥有约80个大豆压榨厂,这些压榨厂分散于全国各地,属于约50家公司。最大的压榨厂每天可以加工约4000t大豆,全国日加工能力约为13.7万吨。4巴西乙醇生产情况(1)生物乙醇。巴西乙醇商业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量目前排名世界第2。2006年,乙醇约占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35%,占运输燃料消费总量的15%。乙醇生产原料是甘蔗,因为巴西甘蔗产量在世界上一直名列第1。2007年,甘蔗种植面积为719万公顷,约占全国作物种植面积7670万公顷的11%;甘蔗产量为4.9亿吨,其中近54.5%用于生产乙醇,其余用于生产糖。2008年,甘蔗产量估计为5.5亿吨,其中58%将用于生产乙醇。全国现有354个乙醇生产厂。乙醇产量2005年为158亿升,2006年为178亿升,2007年为224亿升,2008年估计为267亿升,比上年增长19%,其中包括83.5亿升无水乙醇和183.5亿升含水乙醇。国内乙醇消费量2005年为138亿升,2006年为142亿升,2007年为190亿升,2008年估计为225亿升。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国,乙醇出口约占全国乙醇总产量的20%,其中约2/3销往美国。乙醇出口量2005年为26亿升,2006年为38亿升,2007年为36亿升,2008年估计为48亿升。巴西是世界上唯一实现乙醇生产成本低于汽油的国家,2006年乙醇生产成本为83美分/加仑,比美国1.14美元/加仑低1/3。近30年来,乙醇生产导致巴西原油消耗下降,累计节省520亿美元,还提供了100万个工作岗位。(2)生物柴油。巴西年均消费约400亿升柴油,其中8%~10%依靠进口。政府于2005年1月颁布实施国内第一个生物柴油法令,要求生物柴油2008年必须占柴油消费总量的2%,即达到8亿升,2013年将提高至5%。生物柴油生产原料主要是大豆。现有24个生物柴油生产厂,生物柴油生产能力为13亿升。国内生物柴油需求量2006年和2007年为8.4亿升,2008年~2013年预计为10亿升。(3)政府支持政策。政府支持生物燃料发展有2大目标,即实现能源自给和支持国内农业。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之后,巴西政府于1975年颁发了旨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国家酒精计划》。巴西农业发展目标以前一直是:供应粮食,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工作岗(下转第45页)(上接第35页)位,以及增加农村收入。在2007年6月发布的“2007/08年度农业计划”中,政府首次提出,“供应能源”也是巴西农业发展目标之一。政府对乙醇生产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为:(1)政府强制规定乙醇在所有汽油中的含量必须达到20%~25%;(2)对乙醇生产给予大幅减税,以保证乙醇价格低于汽油价格的70%。政府于2004年开始实施“国家生物柴油生产计划”。该计划允许利用多种技术来生产生物柴油,并且提供多项免税优惠。在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之下,既可燃烧汽油又可燃烧乙醇的混合燃料汽车产量逐年增长。2007年,混合燃料汽车占巴西汽车销售总量的85%以上,混合燃料汽车达到543万辆,约占全国汽车总量的23%。5食业的国际竞争力将继续增强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巴西农业生产还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力将逐步减少,生产成本将逐步下降,利润率将进一步提高。根据政府的预测,巴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量的比例2002年为18%,到2025年将下降至10%;农业劳动力2002年为490万人,到2025年将下降至50万人;耕地面积2002年为9900万英亩,到2025年将增长至1.16亿英亩。随着粮食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处理方法越来越先进,巴西粮食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会继续增强。2008年11月,巴西政府发表“2008/09年度——2018/19年度农业发展计划”,确定了以下目标:到2018/19年度,通过技术进步而不是扩大种植面积,农业和牲畜生产增长25%。粮食产量增长29%,达到1.8亿吨,比2007/08年度1.4亿吨增加4000万吨;其中,大米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11.2%,达到1347万吨;玉米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25%,达到7325万吨;大豆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34.7%,达到8091万吨;小麦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45.7%,达到789万吨;棉花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0.3%,达到156.9万吨;糖产量比2007/08年度增长44.4%,达到4734万吨。牲畜产量增长52%,达到3700万吨,比2007/08年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