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梁嵩行年与创作述略
梁嵩是南汉白龙元年(公元955年)的第二个英雄。梁嵩字子高,一字仲邱,平南县大鹏乡龙街村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家道清贫,但从小矢志刻苦攻读,在家乡鹏化里龙街号称“拔地千里碧,擎天一柱高”的阆石山中读书。,由于“自幼聪敏过人,明经博学”,因而学业上进很快。梁嵩的童年时代,正当唐王朝的统治告终之际。中原一带,先后由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就是五代。此外环绕着中土之邦,各地还先后出现了吴,南唐、闽、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吴越、楚和南平等十国,这就是史称的五代十国。当时,广东和广西南部地区属于南汉的版图。南汉小王朝的基业是由刘隐创立下来的。刘隐本是河南上蔡人,因先世经营商业,于是就在南海定居下来了。他的父亲刘谦曾任唐代的封州刺史;刘谦死后,便由刘隐取而代之。刘隐这个人在他平定卢琚等人的乱事之后,于唐天祐初乘机袭取了广州。不久代薛王知柔为清海军节度使,后来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就由他的庶子刘代知清海军,刘比他的父亲野心更大,手段也更为高强,他在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就独霸一方;到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竟然宣布称帝,初定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定年号为乾亨元年。在他当了皇帝以后,更为野心勃勃,偃文修武,进行了好些改革。他本来叫刘岩,又叫刘陟;见《周易·乾》里面有一个名句叫“飞龙在天”,于是他就异想天开,把那个龙字和天字生硬地连在一起,造了一个新字叫做“(读yǎn音掩)”,以作为他的名。刘知道,要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必须振兴文教,大力选拔人才。于是他努力仿效唐代的做法,以赋诗为内容,进行开科取士。据《新五代史》记载,他于“乾亨四年,置选部、贡举,放进士明经十余人”。梁嵩就是在南汉白龙元年(925年)在广州参加科试的。当时的考题是《赋荔枝诗》,要求每个应试者要写一首七律。梁嵩生活在盛产荔枝的龚州,加上他满腹经纶,妙笔生花,豪情迸发,当场便写了荔枝诗一首: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这首七律描写逼真,精刻入微,寥寥几笔,便把荔枝的艳色、佳味等各种特征勾勒出来了。而且用事切当,比兴适宜,既以“登贡籍”,来借喻荔枝为杨贵妃所赏识的高贵;又用“共和羹”的故实,来衬托殷商时高宗识拔傅说为相,从而君臣协调,辅弼朝政,把自己喻为国家不可少之人。意境高超,寄托幽远。尤其尾联两句,更是出神入化,妙语双关。肥壤沃土,可以孕育人间第一果荔枝;那么,金门福地,也可以栽培人间第一名一一状元。而这状元是谁?明眼人不用问便自可知了!虽然这首七律有个别地方排比不是十分严谨,但是,这个正是诗人突破前人过分拘泥的胆识之笔。特别是在风格和情调上,注入新颖而健美的因素,这对晚唐那种缠绵纤柔的诗风,无异是一个豁然的振作。诗人寓物言志,借题发挥,甚是挥洒自如。尤其是末句的“占”字,活脱灵动,精警蕴藉,包含着“独占鳌头”、“占魁抡元”之意,作为诗眼,顿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占”字同首联的“拂”字、“裹”字一样,能动性很大,含蓄而关目,使整个七律串珠联玉,浑成一体,遂成极品之作。南汉高祖刘佞看了,“龙颜大悦,”,既欣庆得此杰构,更深庆得其高秀,于是便钦选梁嵩为进士第一名。这样,梁嵩也就如愿以偿了。南汉的许多规章制度,都仿照唐代的制式。进士及第之后,便入翰林院为学士。而梁嵩在他出入宫廷之中却能够操守自持,洁廉笃正,时人称他为“有道之人”。开国初期的南汉,在五代十国之中,倒也称得上社会安定,生产上升,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文化教育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虽然比不上东部几个国家如吴、闽、吴越等那么发达,但是北方那种群雄割据、连年征战的战火很少蔓延到南汉来。中原的群众,身罹草跋蓬流,颠沛播迁,一部分就流散到南汉来。他们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这对南汉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个促进。尤其是封州至广州一带,经过了南汉刘家三代的经营,成效显著。当时的广州城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商业基地和对外贸易港口。南汉定都广州,使广州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但是,境况无常,刘这个人由于霸业得逞,骄横跋扈,趾高气扬,干出了许多不得人心的蠢事和坏事。他本性残暴,稍有不称心如意,便随意杀人。而且喜欢使用酷刑,使狱中每多惨死枉死之鬼,人间时有不寒而之形。加上这个暴君平日穷奢极侈,老百姓的身上负担繁重。因此,南汉王朝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成为“苛政猛于虎”的写照。此外,在用人的问题上,又重蹈了晚唐的覆辙,滥用了阉宦,亲信了佞臣,以致造成了怨声载道,路有流言;使许多良才贤能枕席不安,逐渐产生了离心的倾向。梁嵩就是其中的一个。梁嵩看到了这种种的罪恶披猖,虐政盛行,料定难以施展他的才能,无法实现他那报效国门的素志,兼之家有高龄慈母,邑有贫苦的乡亲。于是他就以“家穷老母无人侍奉”为由,写了一篇《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呈给了刘,苦心要求回乡瞻养母亲。他在赋文中写道:苍苍茫茫道远,倚倚望望情伤!念荡子之久别,投慈心于远方。渺渺何之,动幽怀于眷恋;滔滔不返,向上国以观光。当其截发投师,操心托迹;遥望皇都,俯登紫陌。齧臂于卫国门前,题柱于升仙桥侧。担簦日久,希寸禄以资荣;负米程遥,仗何人以请益?征轮蓬断,别骑尘飞。睇眸睠睠,凝思依依!欲历而既升云路,遥怜而独倚柴扉。汩没难明,我则每晨昏而怅望;宗支有托,汝盍计早晚以言归。尝旷望于烟霄,每凄凉于蓬荜。杳杳兮故路!寂寂兮旧室!几行雁阵空来,万里千书难述。水声山色,遽惊怀古之人;别恨离情,愁对秋风之夕。眷恋徘徊,忧心靡开。抑郁之情恒自切,湮沦之事有谁哀?,念一苇于津涯,诚难去矣!听孤鸿于碧落,得不悲哉?想彼淹留,伤乎离索。踌躇兮不止!优游兮何托?盈庭之萱草徒荣,满目之芦花自落。杨朱陌上,萧条而恨泪潜潜;汉武台边,宛转而残霞漠漠。恨山海之高深,念行役以难寻。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对月而常怜独坐,闻跫而每忆寒吟。勤兹怀土之思,惟凭蜀魄;触尔还乡之计,暗托秋砧。嗟夫!峩峩中立,殷殷士子。献书之疏复何如,干禄之心几时止?遗我日月望红尘,未见此心终未已。这一篇赋文,读来文采奕奕,风味津津;不是文林巧手,怎能编织这样精妙的艺术佳品?作者用的是第三人称的语调,而实际反映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梁嵩一开始就从写景抒情入手,“苍苍茫茫道远”,一连四句,单骑直入,投笔如枪,一下子就把主题思想擒拿住了。专注楔入,凄宛幽瑟,不禁令人油然产生同情之念!接着作者在诉说一段“荡子”之所以“截发投师”、“俯登紫陌”的缘由及其历程之后,便是托景言情,以情衬景,做到了情景交融,形声俱现,使赋文更富于艺术说服力。“征轮蓬断”以下四句,通过生动的借喻,深沉神往!“几行雁阵空来”以下六句,真是动人声色,感人肺腑?尤其是“盈庭之萱草徒荣”以下的两段,寓寄托于比喻之中,夹心思于文采之内,真是一字一泪,一声一诉。最后的一段更是悬念摇曳,关情缜密而深长。至于赋文中用事落典的自然贴切,音韵结构的精当灵巧,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难怪刘看了,慨然准许梁嵩辞职回家养亲,这很不容易。远在天南的南汉小王朝,在群雄争逐之中,正是迫切需用人才之时,而曾是状元郎的梁嵩竟能以此打动刘之心,要是辞赋里没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不容易做到的。可见,梁嵩的文字功底是很深的。虽然南汉君主刘残暴专横。但当他恩准梁嵩回家养亲之时,即赐赏给梁嵩许多金银财宝,以表示朝廷的酬劳之意。这算是“恩勉有加”了。然而,梁嵩并不是贪爱财物的人,更不是借回乡养亲而邀赏。他辞官归里,固然有赡养老母的实情,但是主要的还是不忍参与南汉王朝对人民的压榨,为了减轻家乡人民的负担,以尽他乡亲之谊,趁着刘向他赠财物之机,向刘提出了不要财物,而要求减免他家乡龚州一年的赋税,充分表现了他体恤下情、关心民疾的美好心愿;反映出他公而忘私、不图名利的崇高品德,这确是难能可贵。梁嵩的这种高风亮节,一时传为美谈。后人在称颂他:“家贫不忘学,作官不忘道,临财不收受,一心思念百姓苦。”看来是很中肯的。梁嵩辞退以后,刘的南汉政权愈加专制残暴,内部的纷争愈演愈烈,人民的苦难日益深重。刘有十九个儿子,到了白龙五年,每一个都封赏了王位。在第一第二儿子不在之时,册立第三个儿子秦王洪度为太子。刘死后,这个秦王洪度就继承了王位。可是这个南汉新君刘玢一上台,就开始荒淫无道的生活;只一年时间,这个老三刘玢就被他的弟弟老四刘晟所杀,篡夺了王位。从此,南汉王朝就江河日下,逐步走向崩溃了。虐政的暴君是没有好下场的。可惜,梁嵩并没有看到这些历史印证。梁嵩从南汉的都城回乡,刚刚踏上家门,当骑马走到藤县与平南交界的白马圩东濠河的时候,由于他“急于见亲,野渡无舟,乘白马过河”。不幸连人带马被河水淹没了!这真是令人痛心的事!据《广西通志》《平南县志》和《浔州府志》记载:梁嵩死后,葬在县城西七十里的麒麟山,街村,在他遇难的地方白马圩东濠河边,都建立祠庙来纪念他。同时,还把那条东濠河,改名为“状元河”,在河边修建“白马庙”,以表示诚挚的悼念。明朝年间,官方定期春秋祭祀,“令有司斋戒沐浴,陈设俎豆以祭”,以表示“崇儒重道”之意。那个时候,“舟楫往来,闻风慕道,”“文人墨客,题咏满壁”。后来由于经历岁久,风雨冲刷,因而在明弘治丁已(1497年)春,又进行了一次重修。《粤西文载》记载,当时的有关文人李鳌,曾写有一篇《平南白马庙碑》,记叙了这一件事。李鳌在碑文的后面,对梁嵩作了一番赞颂。不过李所谈的“忠孝”标准,当然是封建道德标准。这种道德观念,不仅同今天的道德观念不同,就是同当时梁嵩的思想实际也是有所距离的。梁嵩是有他的“忠”的,但他并不完全忠于刘的南汉政权,他正是由于僧恶南汉王朝的虐政而辞官归里。梁嵩的忠在于为“民”着想。这是远远超过当时的“忠君”思想的。孝顺父母,孝敬尊长,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但梁嵩的孝,也不同于一般封建士大夫的“孝”,他不是单纯为了孝养老母而弃官归田,而是为了与南汉的虐政决裂,才作出《代母作倚门望子赋》的递呈的。对于梁嵩的文风及其人品,后世诗人多有咏赞。如明代正统年间,山东诗人王清在《白马祠》中写道:“状元遗庙枕江头,白鸟无声水自流。一代文章超翰苑,千秋香火祀炎州。玄猿啸罢青山暮,白马飞来碧树秋。几度渔翁沙上泊,断歌明月使人愁!”一种对梁嵩景仰的深情,衷心的怀想,沁润于字里行间,很有艺术感染力。清代乾隆年间,桂平诗人潘鲲所写的《梁状元祠》诗,则是另一种艺术特色。潘鲲写道:“状元祠庙枕江隈,杰阁临风面面开。边徼有灵能毓秀,伪刘无道况怜才。离枝句好宜高座,阆石书残只旧台。我亦门闾愁倚望,欲将文赋乞邹枚。”这一首七律与上一首七律相比,更为风格标新,迥异其趣。如果说,王清以情景的抒发见长,那么,潘鲲则以意境的开拓擅胜。潘鲲的诗从边的“钟灵毓秀”,写到的“无道怜才”;从梁嵩荔枝诗的新科高举,写到阆石山中读书台的残旧,对比是鲜明的,感慨也是强烈的。尤其是尾联的刻划,以梁嵩有名的《代母作倚门望子赋》为契机,援借汉代名赋家邹阳和枚乘的才情,来为梁状元之不幸遭遇抒怀,其内涵固然·丰富,其意境更见幽深。细细品吟,愈益感到梁嵩人品的高尚,值得后人怀念。然而,对梁嵩“临财不收受”、“一心思念百姓苦”等高风亮节,抒写得比较真切而感人的,要算是清道光年间临桂的布衣诗人黄圻。他在《龙街里》一诗中写道:万口争传梁状元,倚门一赋何凄然!厚赉辞不受,请将丁粮一岁捐。庙食于今祀不衰,巫歌大招魂应来。紫袍白马乘潮起,灵旗缥缈龙街里。⑥这一乐府体的诗歌,运用长短句的形式,热情、明朗而富有节奏感;四个平仄韵的转押,自然而流畅,形成了旋律的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基超硬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中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题库答案分析
-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点大全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生字组词大全
- 加装电线施工方案
- 罐内除尘施工方案
- 户籍转迁证明书3篇
- 年开珠宝店合作协议书3篇
- 公民授权代表书3篇
- 安全责任书的设计流程3篇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试行)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简答200问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 2025天津市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趣味迷宫课件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