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主讲:宋广/p>

QQ:164951099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把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观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教学学时:10学时2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辩证的唯物论)3一、哲学与世界观1、什么是哲学?

“哲学”在古希腊语是“爱”和“智慧”的意思,哲学家就是“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学是“明智”的意思,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明智的学问。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哲学学过哲学的人是自觉的哲学没有学过哲学的人是自发的哲学

4世界和人是怎么来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昼夜交替,刮风下雨等现象,古人无法理解(1)西方宗教的解释,上帝造人:

第一天创造了光,使白天和黑夜分开

第二天

创造了空气和水;

第三天

创造了青草、蔬菜、树木;

第四天

创造了日月星辰;

第五天创造了空中的飞禽;

第六天创造了动物、昆虫,同时,用泥土造了亚当,怕他一个人寂寞,又从他的身上抽出了一根肋骨,造了夏娃;

第七天世界上的一切都造齐了,该休息了,于是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星期天休息。5世界和人是怎么来的?

(2)中国古代的解释

盘古开天地678女娲抟土造人91011做人讲究做人之道,这是人生哲学;企业家讲究经营之道、经商之道,这是

经营哲学;打仗讲究用兵之道,这是军事哲学;行医讲究医疗辩证,对症下药,这是医学哲学;教书讲究教书之道,这是教育哲学。12

马克思主义对“哲学”下了科学的定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怎样定义“哲学”?13第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从理论上系统说明世界观的一系列问题,对世界观的一系列问题做出理论判断、理论说明和逻辑论证,得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就是哲学。哲学世界观14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15对人生的看法叫人生观,又包括:

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人生价值观对人生幸福的看法——幸福观对苦与乐的看法———苦乐观

人生观对金钱的看法————金钱观对荣誉的看法————荣誉观对地位的看法————地位观对恋爱的看法————恋爱观对婚姻的看法————婚姻观对生死的看法————生死观

自然观、社会观、音乐观等等16第二、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根本方法。根本方法:是指普遍的方法,可适用于各种事物的方法。具体方法:适用于具体事物、办具体事情使用的方法。

观察法

测量法17第三、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的思维自然界人类社会18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

a、从研究的对象来看,都是客观世界

b、从研究的目的来看,都是为了揭示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c、从反映的形式来看,都是以概念、范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反映现实19

(2)区别:a从研究对象上看哲学: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体科学:把世界划分为若干领域、若干方面来研究

b从与政治的相关性方面看

哲学:在阶级社会中,与阶级需要相关具体科学:绝大多数不带任何阶级性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与区别20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和个性)

一般:是指许多个别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又是指事物的共性;

个别:是指单个的、特殊的事物,又是指事物的个性。a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材料和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不可能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与区别21武术(一般)

少林拳太极拳

长拳南拳七星拳通臂拳小洪拳陈氏太极武当太极(个别)22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23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意识):是见之于主观的精神、意识。存在(物质):是见之于客观的一切事物,即客观存在、客观世界。24(1)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区分为两大派别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25唯物主义:指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

指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26(2)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又使哲学区分为两大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思维所反映、所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27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被思维所反映、所认识的。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多数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可知论者并非都是唯物主义者。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只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才是不可知论休谟

康德2829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知识世界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世界多元论——波普尔30二元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迪卡尔31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一元论一元论322、哲学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1)、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3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物是感觉的复合(1)、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统统说成是主观的感觉和观念的产物,认为人的“感觉”、“经验”等主观精神因素是世界的本原。代表人物是贝克莱。34慧能既非幡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幡动风动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35B、客观唯心主义:是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精神”的再现和产物。代表人物是黑格尔。朱熹黑格尔存天理,灭人欲绝对理念361、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主)2、基督教:上帝创造世界(客)3、朱熹:理在事先(客)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主)5、“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主)6、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客)7、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主)8、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主)9、红金龙广告: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多远(主)37(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A、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又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3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39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40泰勒士:“水”是万物的始基

41“五行”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42“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说火土水金木43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叫机械唯物主义,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他把哲学分为:

第一哲学:是研究比较抽象的事物,是“存在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

第二哲学:是研究那些可以感觉得到的自然事物,又被称之为“物理学”,如山川河流等。

可以理解为:第二哲学是研究有形的事物,可以叫做“有形哲学”;第一哲学是研究“有形事物”以上的事物,即抽象的事物,所以叫“形而上学”。这是形而上学的本意,就是指的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成了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指“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问题。

44霍尔巴赫洛克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代表人物霍布斯培根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狄德罗4545a、机械性人是机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46盲人摸象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b、形而上学性:4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自然观历史观C48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49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50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这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形态,它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严重缺陷,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是技术基础之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513、物质及其特性列宁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定义可以简化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统一于物质。52把握物质概念的三个要点:1、物质就是客观实在。这同一切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3、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又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534、物质的运动与静止(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恩格斯54A、物体在空间位置的变化:移位、移动、转动等

把物体从A地搬到B地——移位走路、跑步、打拳——移动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转动55B、事物在时间顺序上的前后过程:发生、发展、灭亡胚胎—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死亡改革开放的发动—实施—成功一个企业的规划—动工—建成—投产56(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直接感觉不到的表现十分缓慢的表现十分迅速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57水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88天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冥王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250年太阳系绕银河系旋转一周是2.5亿年脉冲星自转一周是0.033秒太阳正带领着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58

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59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人脑思维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化学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物理运动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运动主体运动形式60进化方向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运动的形式退化方向61(3)、静止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静止有两种情况:A、一是指物体之间的空间位置相对保持不变。B、指事物本身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62(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恒的、无条件的、一刻也不停的运动之中。B、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任何事物都依据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C、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的。何事物都表现为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两种状态,是两种状态的统一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3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要注意两点A、防止夸大相对静止,用僵死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观点看问题;(绝对主义)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B、看不到相对静止,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把事物看成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陷入不可知论、悲观论。B.相对主义诡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64(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A时间的定义时间是指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65时间有两方面的含义:A、一事物存在和它的运动过程的长短持续。B、一事物和另一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661秒钟之内:

蜗牛爬行1.5毫米;时间的含义马奔跑25米;67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维:是完全地加以量度。一维,是只能用一个数量来量度。几何学认为:

直线是一平面是二维立体是三维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68时间的一维性有两个方面的意思:A、时间只能用一个数量来量度。

1、2、3、4、5、6………B、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转性。

69B、空间的定义: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一个物体在空间上,都可以用三个数量来表示,即长、宽、高。长高宽YXZO

P(X1,Y1,Z1)X1Y1Z170C、时间与空间的共同特点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时间的无限性:是说时间的一维持续性不可穷尽,没有开端,没有终点,无始无终,永恒地延续着。71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1)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72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1)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73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21/41/8……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74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

1.73205……1

0.99999……

1.4142……

0.33333……1

……0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75

原子弹爆炸的实质从哲学上看,就是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是有限与无限的相互转化过程。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6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

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7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是说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和存在空间都是有限的,它只能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78(2)、时间与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79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但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是用光年度量的。地球公转月球表面图80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约为1013公里。81

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银河系正面图地球82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83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84哥哥空中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1972年美国实验:

飞机上绕地球飞行一圈后,飞机上的钟比地上的钟慢了100亿分之5.9秒。

弟弟85“哥哥空中正年少,弟弟地上正暮年”有孪生二兄弟,当他们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各人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哥哥立志于天体研究,并当上了宇宙航行员。哥哥要出发了,弟弟去送行,临行前,他们相互对了对手表。哥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飞行了四年半。当要返航时,给弟弟发了一份电报,弟弟欣然去迎接哥哥。当他们重新见面时,哥哥以为是父亲来了,原来站在他面前的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弟弟告诉哥哥说:“你一去有三十二年了,我的孩子已经有二十四、五岁了。”86这个故事不要以为是无稽之谈,它有其科学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空间、时间是随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当物体接近光速的速度时,物体沿着前进方向的空间会缩短,内部过程会变慢。根据计算,当飞船速度达到每秒299,900公里时,飞船上的米尺,便只相当于地面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可能有人会问:这种米尺缩短,时钟变慢,哥哥空中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的现象,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觉察不到呢?这是因为,相对论效应只有在速度很高以至接近光速时才很显著。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大速度,只不过每小时一千公里的量级。在这种速度下,上述现象是无法从直观上看出来。87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88上帝在哪里呢?宇宙空间到处是物质世界,没有上帝居住的天堂。宏观领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自然界的物质性89微观领域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1)自然界的物质性90核酸DNA生命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1)自然界的物质性91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陷于唯心主义。所以他们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2)社会的物质性92

第一,人类社会依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93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94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5

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及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意识依赖于物质(3)意识96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机械反应、物理反应、化学反应。97无生命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机械反应98反应特性

物理反应

水滴石穿99岩石风化4Fe+3O2=2Fe2O3反应特性化学反应100

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101刺激感应性葵花向日10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103感觉、心理104由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105无机物反应特性物质岩石风化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细胞膜葵化向日食人草

高等动物感觉心理大脑马做算术人意识人脑谈虎色变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自然界的进化反应形式的进化物质与物质的反应形式106“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而卡玛拉一直生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107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一年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108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懂得一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直立行走,但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已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离开了社会实践,是不可以能产生意识的。“狼孩”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109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狼孩卡玛拉

在从动物心理向人的意识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0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111劳动产生了语言

“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112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11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主要的原因有:

人脑重量大,比重高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意识的本质114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115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第二信号望梅止渴望梅止渴前面有梅林,到那里吃梅子。116

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物质基础)的反射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活动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得来的。它与无条件反射不同,不是某种特定的现实刺激物直接引起的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动物对代表某种现实刺激物的具体“信号”的回答。例如狗对食物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中有部分的兴奋,分泌唾液,狗对铃声也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的兴奋,使之警觉。117是动物对代表某种现实刺激物的具体“信号”的回答。例如狗对食物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中有部分的兴奋,分泌唾液,狗对铃声也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的兴奋,使之警觉。在实验条件下,每次给狗喂食都给以铃声,经过多次反复,大脑中两个兴奋点接通,铃声成为进食的“信号”。条件反射建立后,只要铃声就会引起狗的唾液的分泌。巴甫洛夫把这: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以外高等动物唯一的信号系统,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18

人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人接受语言的刺激也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利用语言刺激的生动例子。实际上,他并没有吃到梅子,而是受了语言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冲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就是意识。119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20齐白石是画虾的高手,但他从来不画龙。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21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12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一,意识的主观形式都是反映客观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