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演讲—【新课导入】【大学班训】诚实守信,学习高效。自律严谨,友爱尊重。求真至善,和而不同。人生价值,携手提升。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1、法律的词源和词义:⑴在古代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
"法"和刑通用,“律,均布也”,意思是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可见它们的含义并不相同。在秦汉时,“法”“律”二字已同义,更合为法律一词。一般地说法的范围较大,指整个制度;律则指具体准则,尤指
刑律。⑵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⑶静态的法通常指法律规则、制度;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过程。(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在我国,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须按法定程序,依据宪法,创制国家的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法律。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2、法律的一般含义第一节【P119页】等;法律行为规则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为:只
有领先国家强制力,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法律。对统治阶级成员中(在我国是人民中),出现的违法犯罪分子,也需要国家强制力予以制裁。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们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法律是国家以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制定并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第一节】(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第一节】3、法律的历史发展之一法,即法律。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
工具,它以规定人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
为,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
会秩序。一些观点认为,法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社会
现象,它伴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
和发展,也会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亡而自行消亡。古代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和法的产生是同时进行的,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据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解释:“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法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水,取其平,即法平如
水,也就是公平的意思。【第一节】3、法律的历史发展之二在西方不少民族的语言中,“法”的词义,也都兼有“公平”“正义”的含义。然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法所体现的只能是不同统治阶级的公平、正义观。社会主义的法,是从具有阶级性的社会规范向反映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意志、维护全社会共同利益的社会规范过渡的法。它除了具有调整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关系的功能外,还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第二节【P123页】1、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之一法律的精神,是一种群体的信仰,而不是一个人所能承担起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易陨的。惟有靠公共力量,才得长久。法律的精神,应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只有在整个社会都在法的统治——法治下,才能实现。它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底,是人的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对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而非利益的追求,并进一步表现为对公平法律精神是法的灵瑰。中国法治变革,首先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
求注入现代法的精神,重塑法的灵魂,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中国法治的现代化。法律精神的核心是公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基于事实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这里说的每个人当然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舆论遣责、抨击的人。法律的精神意义:法的精神不等于法律的精神孟德斯鸠曾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法律应该与业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的政体的本质和原则相吻合,我没有区分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因为我探究的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的本身。”也就是说,法律和法学是有根本区别的。法律的精神,也许就是让人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强大自己吧。第二节1、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之二第二节【P124页】2、社会主义法律法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⑴法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法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一种强制性规则,它规定了权利、义务和权力,这些都属于法的现象,体现了法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就能感觉出来;#阶级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等,这些才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体现了法的内部联系,较深刻稳定,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⑵法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法的本质属性即直接体现法的本质的属性(如法的阶级性、人民性等);#法的非本质的属性,即直接体现法的现象的属性(如国家强制性、规范性等)。第二节【P127】3、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之一引导—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社会主义的法,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国防、外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作用。归纳如下:(1)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心。社会主义法在这一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为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按劳分配等。维护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它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所以从我国法的本质和整体来说,它应该而且事实上也积极地保护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3、社会主义法律法的作用之二【第二节】(2)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概括起来说:社会主义法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法制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法制建设有力地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实践(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也是衡量我国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法制观念是精神文明中思想道德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法制宣传教育不仅是加强法制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3)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为法确认和维护我们的国家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它要保护人民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并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要促进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法和民主的关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通常称为民主和法制的关系。这两者也是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十年动乱的历史教训充分告诉我们,“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不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大决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的确是像有人所说的,党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发生了一次飞跃。【第二节】3、社会主义法律法的作用之三(4)保障和促进对外交往方面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保障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执行。宪法对我国对外政策总方针的规定,我国订立和加入的国际条约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都体现了这种作用。近年来,我国制定了许多直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法律,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其他涉外关系方面的作用。例如宪法中关于维护在外国居住的中国籍侨民的正当权益以及维护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等规定;《国籍法》中关于确定国籍、双重国籍的规定;《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继承法》中关于涉外的继承遗产的规定,都表明了法在保障和促进对外交往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节】3、社会主义法律法的作用之四【第二节P127】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建和制定,实施到实现的过程权威性分配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社会利益和负担转
化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现实的权利和义务4、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第三节P130页】宪法确立基本原则和制度1、宪法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地位、权威、效力;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囯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方面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创制上:宪法比其他沄法律更为严格2、宪法四大作用【第三节】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和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所有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第三节P131页】3、宪法五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三节P131页】4、六大国家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国家性质、阶级本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P136页】5、公民的八项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特指:妇女、离退休人员、残废军人、残疾人、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靑少年、华侨等)【第三节P139页】5、公民的六大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尊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四节P14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阅览P140-14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阅览P141-142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五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结构內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层次【第四节P144页】#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P145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金融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商场养生馆转让合同协议
- 2025派遣厨师劳动合同
- 2025时尚品牌代理合同
- 2025《私企劳动合同范本》
- 品牌授权销售合作合同协议
- 咖啡产品出售合同协议
- 橡胶雇人管理合同协议
- 正能量签约合同协议
- 商品代购合同协议
- 中考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 电焊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
- 国开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2答案
-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GB/T 10095.2-2023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AK MASTER 试验规范中文版
- 宁夏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 风电工程需要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危大工程目录
-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报告
- 合伙经营协议书三人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