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培训资料课件_第1页
云南旅游培训资料课件_第2页
云南旅游培训资料课件_第3页
云南旅游培训资料课件_第4页
云南旅游培训资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旅游发展介绍•专业:旅游管理姓名:韩玉姣学号:122120203001第一页,共六十三页。一、云南省旅游资源介绍云南自然景观云南人文景观云南省的民俗风情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第二页,共六十三页。云南省自然资源第三页,共六十三页。(一)昆明滇池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是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第四页,共六十三页。(二)路南石林路南石林是云南著名的景观,位于云南石林

彝族自治县,距昆明72公里,面积约40多万亩,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

成的。大自然最美丽动

人的景色,与居住在这

里的彝族风情相辉映,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

地。第五页,共六十三页。(三)玉龙雪山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是。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美、秀著称于世,云下岗峦碧翠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整个玉带及寒带的各种自然景观于一身”主体景观。雨雪新晴之后,雪格

映生态,移步换形,很像是白雪和玉龙雪山的大雪山平方公里险、奇、辉映,雪热带、温“阳春白雪外的绿,掩蔚为奇观。第六页,共六十三页。(四)腾冲地热火山腾冲地热火山地热火山位于云南省西部腾冲县境内。腾冲周围有九十多座火山群,处于横断山南段的高黎贡山西侧,是我国保存较好的新生代活火山群火山地貌的典型。面积6000平方公里内,有地热泉、气泉、地热田、热海等七十余处。有的热泉外喷如礼花,有的热气冲天,烟雾缭绕,有的声震似虎啸。凡有地热泉出露的地方,都形成热泉泉华,多姿多彩,有泉华扇、泉华丘、泉华冢。第七页,共六十三页。第八页,共六十三页。云南省人文景观第九页,共六十三页。丽江丽江,一个悠闲自在的城市。我们可以在长着青苔的石板路上走走停停,看老房子檐上挂的红灯笼;我们可以在小院里的木藤椅上半躺,晒一个下午的阳光;我们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酒吧中举着鸡尾酒,等待一场浪漫的艳遇。一米阳光,一弯春水,一片青瓦,这样一座城,真得可以成就我们的一次旅行。第十页,共六十三页。云南省的民俗风情第十一页,共六十三页。云南民族的分布分布特点: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行政区域分布:各自治州县第十二页,共六十三页。(一)云南民族及人口人口5000人以上的民族:26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1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58.1%;

100万人口以上: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人口最少:独龙族。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二)云南民族的语言文字三大语系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苗瑶语族

壮侗语族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满—通古斯语族文字原有文字:傣文、藏文、彝文、东巴文等拼音文字:佤族、壮族、布依族、哈尼族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第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三)民族服饰云南民族服饰分类:长衣(袍)裙裤靴装:藏族、普米族披皮和披毡衣裤装:山区彝族上衣下裤装:白族、汉族、回族

上衣下裙装:傣族、佤族、景颇族第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白族第十八页,共六十三页。傣族第十九页,共六十三页。佤族第二十页,共六十三页。彝族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三页。哈尼族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纳西族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三页。拉祜族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三页。景颇族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三页。阿昌族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独龙族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三页。基诺族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三页。苗族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三页。傈僳族第三十页,共六十三页。(四)民族节庆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民族节日起源于祭祀民族节日的传承与演化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三页。民族节日类型岁首节日:泼水节、十月年、春节祭祀节日:拉木鼓、本主节农事节日:新米节娱乐节日:目脑纵歌、绕三灵商贸节日:三月街宗教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三页。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简介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一、云南综改区的背景旅游业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云南省是我国最早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建设的省份之一。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三页。一、云南综改区的背景云南现阶段旅游业发展需要突破性变革。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云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建立“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强化云南省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地位与作用的战略措施。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三页。二、建立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条件云南旅游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云南省拥有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国内外区域合作为云南创造了环境条件国际大通道建设为云南省提供了有力保障区域各国都有发展旅游的愿望强烈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三页。三、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将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连接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的旅游枢纽,将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

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第四十页,共六十三页。三、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

国际目标:以开拓国际通道为依托,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旅游开放新格局,将云南省旅游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我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客源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移动

通道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三页。三、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

国内目标:通过滇黔桂旅游区和滇川藏旅游区与国内旅游区连成一片,吸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内地和沿海旅游区的客源流和资金流

落地西部开发建设,使云南省成为中国内陆与

东南亚、南亚旅游经济合作走廊,将云南旅游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的增长

极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三页。三、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目标

产业目标: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为主线,促进云南旅游产业全面升级,提高云南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带动经济、社会和对外开放全面发展,提高云南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旅游业成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性支柱产业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三页。四、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基本内容跨境国际大通道建设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边境旅游特区群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云南旅游软实力建设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三页。(一)跨境国际大通道建设

围绕省内、国内和国际三大旅游圈,加强与邻省、邻国高速公路、铁路、航运、航线和口岸机场的建设。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包括陆路通道、水运通道、航空通道。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三页。(二)推进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合作的形态涵盖了三种类型:一是跨省主题旅游合作圈,包括滇黔桂喀斯特地貌旅

游合作圈、滇川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合作圈;二是流域性旅游合作圈,包括金沙江流域旅

游合作圈、泛珠江流域旅游合作圈、三江并

流旅游合作圈等;三是国际性旅游合作圈,

包括澜沧江一湄公河旅游合作圈、红河旅游

合作圈。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在现有优秀旅游城市基础上,创建2~3个最佳旅游城市;再创3~5个优秀旅游城市;建设40—60个各具特色的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100个集民族、生态、文化的特色旅游乡村(云南魅力乡村);建设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昆明滇池、大理洱海、丽江玉龙雪山、腾冲海),2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自上而下构建云南省完备的旅游城市一旅游小

镇一旅游乡村的旅游目的地体系。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三页。(四)边境旅游特区群建设依托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连接的空港、水港、陆运口岸建立若干旅游特区,形成沿边旅游

特区群。这包括:一是以金水河口岸、河口

口岸为依托的面向越南的旅游特区;二是以

磨憨口岸为依托的面向老挝的旅游特区;三

是以景洪口岸、打洛口岸、孟连口岸、沧源

口岸、孟定口岸、南伞口岸、畹町口岸、瑞

丽口岸为依托的面向缅甸东北部的旅游特区;四是以盈江口岸、腾冲口岸、片马口岸为依

托的面向缅甸西北部和印度的旅游特区。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三页。(五)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将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合理优化的旅游产业集成,达到一定

的规模优势和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使得

产业内部的各类型企业要素共同致力于发

展产业优势,重视核心要素的结构优化,

努力发挥辅助要素的协同作用,从横向和

纵向两个方面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的产业

链,拓宽产业集群的地域范围,与东南亚、南亚以及省外各省市区建立战略伙伴和竞

争集群关系,提升区域整体在更广阔空间

范围的竞争力,发挥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

力量。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三页。(六)云南旅游软实力建设

建立旅游教育国际交流基金,扩大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招收留学生;建立湄公河一恒河一孟加拉湾旅游投资与招商网,为旅游投资商、旅游开发商、旅游地产商等旅游投资领域创造更为便捷的投资渠道与投资平台;举行大型国际旅游投资与招商现场洽谈会,吸引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国家前来投资,也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投资。第五十页,共六十三页。五、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随着2010年云南旅游业以良好的业绩完成收官,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跃上一亿人次和1000亿元的新台阶,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三页。(一)接待海内外游客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总人数从7011.02万人次增加到14165.96万人次,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5.1%;整个

“十一五

”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266.8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09.8%

;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5.3亿人次,增长了90%。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三页。(二)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10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06.8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5%;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50.2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41.8%;

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3184.1亿元,增长115.2%;旅游总收入累计达到3539.8亿元,增长了141.1%;

充分

反映出云南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三页。(三)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海外入境旅游者在滇平均停留天数从2005年的2.06天提高到2010年2.48天,人均花费从351.35美元增加到452.15美元;国内游客在滇平均停留天数从2.05天提高到2.58天,人均花费从562.84元增加到662.59元。总体上看,海内外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三页。六、云南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景区的类型设计、企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的不协调旅游集团缺乏合理的结构安排“软实力”及创新不足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三页。(一)景区的类型设计、企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的不协调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旅游景区的组织类型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景区的类型设计、企业发展及生态保护这三者间如何实现平衡。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三页。(二)旅游集团缺乏合理的结构安排

在市场化动作过程中,如何整合市场资源,发挥最大效率这是一直困扰的问题。组建

旅游集团是现阶段国有旅游企业整合的最

佳办法,但在治理结构、财务管理、品牌

建设、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

客源配置等方面打造统一的平台,如何通

过范围渗透和纵向整合,推出特色品牌,

这也是一大难题。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三页。(三)“软实力”及创新不足

纵观近年来云南的实践,我们在主题策划、产品组织、文化营销、政策建议等四个领

域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在这些领域中,

旅游企业仅仅只是在负责实施上级部门的

安排任务,并没有自主创新发挥主动性。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三页。七、云南省旅游开发对策整合资源、改善产业生态加强区域合作,提升“软实力”设定政府主导范围和增强执行能力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三页。(一)整合资源、改善产业生态

从外部环境看,制约云南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是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这个问题将对我省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至为重要。从政府部门来说,打破行政壁垒,逐步形成旅游经济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实行有效、统一的规划;就旅游企业而言,加强产业生态治理,规范诚信经营,由此实现景区的类型设计、企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第六十页,共六十三页。(二)加强区域合作,提升“软实力”云南省区域旅游合作项目发展较为活跃,区域合

作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跨省旅游合作。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的三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的合作旅游项目以及主打生态旅游招牌的云南、

四川和西藏合作项目。二是流域性旅游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