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冒药物的用药品种及不良反应分析_第1页
抗感冒药物的用药品种及不良反应分析_第2页
抗感冒药物的用药品种及不良反应分析_第3页
抗感冒药物的用药品种及不良反应分析_第4页
抗感冒药物的用药品种及不良反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感冒药作用机理经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根据抗感冒药的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并对其存在的不良反应等内容,总结归纳如下:2.1解热镇痛解热镇痛类型的成分通常用于减少前列腺激素的合成,这反过来可以使体温调节中心的外周血管达到扩张的效果,从而实现解热降温和阵痛作用[2]。阿司匹林是最快和最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它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常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但是,这种成分很容易刺激胃粘膜,导致胃部出血,因此应避免过量使用,特别是原本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青霉素生产中的苯乙酸,其活性代谢产物通常通过肾脏从肝脏排出,使血液贫血和血红蛋白更容易溶解[3]。乙酰氨基酚具有优异的解热和镇痛作用,过度使用和长期使用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特别是会引起肝细胞坏死,每次服用10-15克可引起急性中毒并引起肝坏死。1998年,美国研究人员在几家医院检测到308例肝功能不全患者,39%的急性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过过量的乙酰氨基酚,与之相关的儿童可能患有支气管痉挛,鼻炎和荨麻疹,因此,患有此类疾病患者应禁用该药[4]。同时该研究表明,现在常用的有日夜百服宁、白加黑、散利痛、泰诺、泰诺林、芬必得、感冒灵颗粒等药品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合用,可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危险。2.2镇咳咳嗽是感冒的常见症状,制药工业中经常将氢草酸加入到抗感冒药组合药物中[5]。该产品主要用于抑制延髓咳嗽中枢的咳嗽,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喉咙痛,肺结核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的缓解和治疗,几乎没有不良反应,但是对孕妇和痰液很多的患者应慎重使用。2.3祛痰此类药物可以稀释痰液或降低痰液的粘度,使痰液容易咳出。感冒药中最常用的痰清除成分是醌甘油,主要功效是刺激胃粘膜神经周围,引起轻度恶心,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使痰液出去更容易。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三种类型。(1)痰稀释:服用后,它会刺激胃中的迷走神经,反射增加呼吸腺的分泌,稀释痰液,使咳嗽更容易。(2)裂解溶解剂:与乙基半胱氨酸一样,它可以分解与痰中粘蛋白多肽链相连的二硫键,成为皮肤链中的小分子,降低发育迟缓的程度,并使痰液容易咳出。(3)痰调节剂:直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如乙基溴,溶解痰液中的粘多糖,抑制其合成,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嗽[6]。2.4中枢兴奋最常见的中枢兴奋成分是咖啡因,它具有以下两种功能。一个是加强镇痛,第二种是促进精神唤醒,缓解疲劳,抵消抗组胺药引起的嗜睡[7]。小剂量可以激发大脑皮层,表现为精神振奋,积极思考,减轻疲劳,消除困倦。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2.5鼻粘膜的血管收缩麻黄碱和盐酸生物碱是抗抑郁药,用作收缩鼻粘膜血管的成分。适合治疗鼻粘膜充血和肿胀引起的鼻塞症状[8]。还有强烈的中枢激发效应。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失眠,烦躁,头痛和心悸。应禁止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和甲状腺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对于含有盐酸生物碱的制剂,应谨慎使用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的患者。2.6抗组胺药氯化苯和苯丙胺的敏捷性是常见的抗组胺成分,主要是H1受体的抑制剂,可显着减少患者,下呼吸道支气管和唾液腺的分泌,可以改善患者的打喷嚏症状[9]。由于这种成分具有舒缓的催眠作用,目前使用的是泰诺,感冒灵颗粒,快克和感康,因此不适用于车辆,船只,高空作业人员或操作机器的患者。2000年11月,苯丙胺(PPA)被禁用并悬浮用于15种抗结石剂[10]。2.7抗病毒药抗病毒成分主要有板蓝根、金刚烷胺和奥司他韦等[11]。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生长来实现抗病毒治疗,除了解热和抗病毒作用外,这种药物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含有金刚烷胺的快克对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2.8中药清热解毒中成药是在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由于中成药的明显疗效,易服用等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中成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医理论。它必须是辩证的,不能盲目地应用。否则,不但不能治愈,还会加剧甚至引起不良反应。轻微感冒的主要表现:发烧、头痛和无汗、口渴、打喷嚏、咳嗽、喉痒、舌苔白等,常用药物有柴胡颗粒、冷敷热胶囊等[12]。重感冒主要症状有:怕冷、出汗多、头部肿胀、四肢懒散、咳痰黄、咽红肿痛、口干饮、舌苔薄黄等,常用药有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热炎宁胶囊等。当患者购买感冒药物时,必须详细告知药剂师他们的症状。药剂师正确判断患者的感冒类型,然后选择推荐。3感冒药物的临床应用感冒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疾病,古往今来还没有非常好的治疗方法,加上感冒本身就有自愈性,目前为止对于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肌肉疼痛、发热、卡他症状等[13]。其次是给予抗病毒治疗,对于免疫力较低反复感冒的老年人和幼儿必要时可给予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增加免疫力,缩短感冒病程。另一方面是感冒的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的发生。3.1感冒药的处方组成成分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数量繁多,西药、中药、中西药复方制剂。下面主要谈一下复方制剂的处方组成[14]。大概可以分为以下5大类: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收缩血管;中枢性镇咳药或兴奋药物;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环氧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对消化道刺激性大,溃疡病人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H1受体拮抗剂:感冒中抗组胺药主要是氯苯那敏片,主要缓解过敏症状,对中枢神经抑制大,高空作业者应该禁服。其他药品中还有西替利嗪、非索菲那定等。鼻粘膜抑制剂:主要是减轻鼻粘膜充血水肿,增加鼻腔通气量,减轻鼻塞,药物有赛洛唑啉等。镇咳药及中枢兴奋药:镇咳药有右美沙芬糖浆、兴奋药主要用咖啡因。其作用可以促进解热镇痛药的疗效;还可以兴奋中枢减少嗜睡,上班期间也不至于影响日常工作。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牛黄比较常见,清热解毒效果好。3.2根据感冒症状合理用药感冒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头痛、发热、卡他症状,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咽喉肿痛、咳嗽等[15]。卡他症状严重者,可以服用H1受体拮抗剂,如扑尔敏。但因其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较强,从事高空作业的患者应禁服。鼻塞症状较重,可选用赛洛唑啉制成的滴剂,可以有效减轻鼻塞症状,使人感觉呼吸通畅。还有伪麻黄碱对于收缩鼻粘膜血管效果也有明显效果,但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青光眼、精神病患者应禁用。咽喉肿痛患者可以选用中药清热解毒的药物,严重者可选用抗生素类阿莫西林。咳嗽患者可选用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晚上服用效果更佳。3.3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流感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流感发生的48小时之内应尽快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16]。尽早使用抗病毒药,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快速繁殖。市面上主要的抗病毒药有金刚烷胺,还有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大多数抗病毒药都有一定程度的致畸性,所以备孕、怀孕的妇女应谨慎服用。若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抗病毒的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抗病毒片、金银花软胶囊等等。3.4免疫调节剂的合理使用提起免疫调节剂,现药店大部分在售的有胸腺肽、匹多莫德、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主要用于反复感冒、久治不愈、抵抗力差的老年人、体弱者、儿童等。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疾病的病程。例如葡萄糖酸锌,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也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平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都可以有效的补充维生素,进而提高免疫力。4抗感冒药的选择及常见的不良反应4.1如何合理选择抗感冒药4.1.1基于临床症状的药物选择对于有头痛和发热症状的患者,在服用抗感冒药时,需要选择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如泰诺和白加黑;对于严重鼻粘膜充血的患者,可以使用新康泰克、泰诺等;对于以打喷嚏和流鼻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新康泰克、泰诺、快克等;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白加黑,泰诺,雷蒙新等[17]。4.1.2根据患者的工作需要选择药物对于从事驾驶,机械操作和高空作业的患者,在选择抗感冒药时,选择含有苯胺类药物成分和盐酸氯苯那敏成分的药物是不合适的,应尽可能选择白加黑。白天和黑夜服用药物不同,通过这种方式,患者不仅可以在白天消除感冒症状,而且不会引起嗜睡。晚上服用黑色片剂可增强抗过敏和镇静催眠作用,更有利于患者康复。4.1.3根据患者年龄选择抗感冒药不同年龄的患者选择的药物应该是不同的。对于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降低,在选择感冒药时,应避免选择可能损害肝脏和减少血小板的药物,避免引起头晕,头痛,低血压等。对于儿童,由于他们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应选择儿童服用的抗感冒药物,如陈功新和小儿感冒颗粒。4.1.4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药物根据患者自身的状况,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溃疡病,肝病等,应慎重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18]。例如,临床禁止在血源性疾病患者中使用阿司匹林,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阿司匹林。例如,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应禁止那些患有支气管哮喘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孕妇来说,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小心使用感冒药,不要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4.2服用感冒药的常见不良反应目前市面上感冒药种类繁多,大多数是非处方药,患者可以自行选择,无需医生的处方。这种情况有利有弊,一方面患者可以自行购买,方便简捷;另一方面患者没有经过专业评估诊断,药不对症。大部分感冒药为复方制剂,选择不当很容易造成一种药物过量。每年感冒高发季关于乱吃感冒药导致死亡的报道,都在不断的告诉我们合理用药的重要性。4.2.1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感冒引起的发热主要是风寒感冒,但一般来说发热程度低,常伴有四肢无力,头痛,肌肉疼,这时候就可以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小儿,老年人首选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其次还可以选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这些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类的环氧化酶抑制剂,其不良反应较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消化系统:使用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反应,比如阿司匹林片对胃粘膜损伤极大,大剂量使用者可使胃粘膜发生糜烂出血,严重者造成溃疡、穿孔。有溃疡史应谨慎用药,或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2)泌尿系统: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会对肝肾造成损伤,如对乙酰氨基酚可造成肝肾损伤,长期大量服用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死亡。对肾功能损伤包括:血尿、急性肾炎、肾衰竭。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时选药时应特别谨慎。3)血液系统:解热镇痛药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若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会使患者出血时间变长,术后患者应禁用,避免影响伤口愈合。4)过敏反应:极易过敏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很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特别严重的可使人出现窒息死亡。有报道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过敏性休克。4.2.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收缩鼻粘膜毛细血管的药物有伪麻黄碱,赛洛唑啉等肾上腺素能抑制剂,患者服用后可出现心悸、脑供血不足,超剂量用药后可出现心脏缺血缺氧的症状,有严重心脏疾病者,应该禁服,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4.2.3抗过敏药抗过敏药根据机制不同可以分为1)抗组胺药物,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2)过敏介质阻释药3)组胺脱敏药4)白三烯抗体拮抗剂等等。抗组胺药可抑制中枢神经引起头痛、嗜睡以及口干、鼻粘膜干燥、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抗过敏副作用多,不易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不然容易引起药物失效。4.2.4中枢兴奋药目前抗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中均含有咖啡因,作用主要是增加解热镇痛药的疗效;还有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避免嗜睡,可以消除瞌睡、减轻疲劳、改善思维,大剂量服用会使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所以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4.2.5抗病毒药流感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变异[19],正常剂量下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嗜睡、头痛、眩晕、抑郁、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若日用量大于正常治疗量,可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老年人肝肾功能低下,金刚烷胺在机体内的代谢期延长,久服可使药物在体内大量蓄积,所以即使在正常剂量内使用,也应避免蓄积中毒。4.2.6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孕期和哺乳期是女性孕育的两个非常时期,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也可能会被病毒袭击,而此时期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孕期延长、对胎儿有毒性、哺乳期闭乳症等。这两个时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阿司匹林、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成分的抗感冒药孕妇应禁用。H1受体拮抗剂可以影响乳汁分泌,乳汁分泌较少的妇女切记不要使用。5抗感冒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分析5.1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抗感冒药物消化系统中的不良反应占感冒药的50%以上,抗感冒药物化合物可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甚至肝功能障碍。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由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苯酚,阿司匹林和银杏胺的成分引起的。由于金刚烷胺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阿司匹林对胃粘膜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饭后服用含有上述成分的抗感冒药,避免大量服用。5.2泌尿外科不良反应泌尿外科副作用是关于抗感冒药物的文献中最常报道的,该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急性肾衰竭和肾炎,这些不良反应中的许多是由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苯酚引起的。当感冒患者的肾功能低于正常水平时,长期或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抗感冒药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严重损害。此外,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包括双氯化钠酚盐,可导致血小板损伤并引起血尿,在流感不良反应的系统定量分析中,568例不良反应中有442例(77.82%)是血尿。5.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临床报道一例服用感冒胶囊的患者粒细胞减少情况,上述不良反应与化合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有关,感冒药物导致的粒细胞损失发生率相对较低,停药后一般可以缓解。然而,患有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该勇敢地避免严重后果。抗感冒药物中的解热和镇痛成分也会引起出血,例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凝血受损的患者可能更容易破坏凝血功能并导致出血。据报道8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这是一种与其中所含的双氯芬酸钠有关的不良反应。5.4过敏反应一些患者可能对感冒药的成分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哮喘等。严重的也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如果患者不能立即接受急救和治疗,就可能导致死亡。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症通常发生在含阿司匹林的抗感冒药物上,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要小心。特别是当哮喘患者感冒时,应禁止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感冒药,另外,乙酰氨基酚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可导致铜绿假胞单菌,沙雷士的粘膜感染,并引起包皮固定的皮疹。动脉硬化、心绞痛、青光眼、糖尿病者也禁用或慎用含麻黄碱类药物。6感冒药合理用药指导6.1尽量只服用一种感冒药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感冒的大多数药物属于复方制剂。用于冷处理的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并且彼此相容以改善功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由于药物含有不同的比例,治疗效果不同,可以有效控制的症状也不同。因此,当患者治疗感冒时,尽量建议使用一种感冒药,而不是一起服用几种药物。如果患者服用感冒药并且效果不佳,请不要采取多种组合,因为:如果该组中存在相同的药物,则会导致过量,这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据统计,目前中国有40多种感冒药,其中30多种含有复杂的乙酰氨基制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英国至少有12%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滥用退热药物所致。6.2对症选择药物

感冒的症状较多,但是一般都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感冒初期症状,对于一般人群,可以根据感冒初期、中期、后期症状的不同和病情的轻重,合理选用必要的抗感冒药,单纯发热患者可以选用含有抗过敏和缩血管成分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如患者只是轻微的发热头痛而没有另外症状,可选用一些只有解热镇痛的单方制剂;对于头痛、发热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含有抗组胺剂、苯丙醇胺的药物,但是要注意的是苯丙醇胺具有神经兴奋、厌食等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用于治疗儿童的感冒。打喷嚏、鼻塞、流涕患者,可选择含鼻黏膜血管收缩和抗组胺的抗感冒药;对于咳痰的患者可选用含有祛痰成分的感冒药,如瑞可尔,如果患者咳嗽症状比较重可以选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药物,该药可抑制咳嗽中枢和外周双重性镇咳作用。如果感冒为病毒性感冒,就必须选用那些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如感康片等6.3避免重复用药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品种及其复杂,对于媒体广告产品不易盲目选用,应在医生或者专业的药师指导下进行用药。不可一味追求快速见效,而盲目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前仔细分析病情,阅读药品说明书。大多数感冒药为复方制剂,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处方含量及功效成分,避免同时服用含相同功效成分的两种以上的抗感冒药,以免相同成分造成药物过量,造成不必要的肝肾功能损伤。感冒属于可自愈性疾病,若连续服用感冒药7天症状仍无缓解,应及时就医,不可盲目加大药量,继续服用感冒药。治疗感冒的药物市面上大部分是非处方药物无需经过医生处方,患者即可自行购药,或者听从他人的经验用药。如今市场上的感冒药鱼龙混杂,药物剂量多为组合用药,药物名称极其相似,作用比比皆是。服用人群稍不留心就会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比如:风寒感冒患者大部分有发热症状,自行去购药,极有可能选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制剂里面已经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当体温大于38.5℃,力求快速降温,会同时再选购对乙酰氨基酚,这样对乙酰氨基酚剂量就会增大。年轻体壮,肝肾功能正常的人,可能没有不良反应。但对于小孩,老年人,这样搭配就很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购买OTC药物时,细心查看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药品的处方组成和含量,不懂时可以向药店的专业人员咨询,合理用药,科学用药才是最佳的选择。6.4婴幼儿感冒切不可随意使用感冒药尤其含有氯芬黄敏的药物,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再者市面上的感冒药婴幼儿剂量比较笼统,没有明确的剂量。这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婴幼儿专用的感冒药。或者根据婴幼儿体重准确计算后方可用药。一定要科学用药,避免盲目用药或者听从他人的经验用药。7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抗感冒药看似安全其实不然,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非处方药虽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但绝大多数感冒药为组合处方,不科学的盲目用药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药物超出正常使用量后,可累及身体各个脏器,过量用药可导致药物在体内不断蓄积,严重者导致脏器衰竭。购买感冒药时应认真查看药品的使用方法以及配伍禁忌。最好在医生或者专业的药学人员指导下用药。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生长期儿童、婴幼儿、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人群用药,服用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而作为执业药师,以及广大的药店从业者,直面普通患者一线,我们的正确指导是避免感冒患者重复用药、滥用药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呼吁广大执业药师、药店从业者更多的学习了解,再牢记各种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并在实践中努力指导患者正确应用,力所能及的降低抗感冒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致谢历经长时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论文终稿。从选题开始到论文成型,每一个项对我来说都是尝试与挑战,而且这也是我唯一一次独立完成的最大工程。在这段时间里,我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多,到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开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让脑海中对题目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使自己的论文作品一步步的从成型到完善再到最终的完成,每一次的进步和改进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几步。非常感谢赵宁老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没有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是没有办法完成论文的。也非常感谢交通大学教学教育学院给我提供学习的平台,让我能够继续学业,完成本科层次的网教学习。参考文献[1]卢星池.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369-1370.[2]徐晖.我院门诊抗感冒药处方点评与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01):247-248.[3]于丁.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42-143.[4]苏珊,杨新疆,张洋铭.某部队医院感冒药品种及应用情况分析[J].人民军医,2018,61(07):663-666.[5]王雷.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及临床用药研究[J].名医,2018(06):139.[6]张叶,刘瑞娟,帖卫芳.常用抗感冒药的用药误区及合理使用[J].河套学院论坛,2018,15(02):92-94.[7]张静,曹诗怡,丛倩男,李斐.常见中西感冒药嗜睡作用对比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11):224.[8]李学莹.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18,30(05):276-277.[9]全雪靖.西药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以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92-293.[10]栾海波,曹颖.我院抗感冒药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9):151-153.[11]张李宁,古力苏木阿衣·阿不都,苏卫松.分析抗感冒药的药物成分药理特征和其临床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1):101.[12]姜伟.某院儿科抗感冒药物的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91-92.[13]钟光辉.基层部队官兵如何合理使用感冒药[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