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xyzf_第1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xyzf_第2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xyzf_第3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xyzf_第4页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hxyz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顺时针2、自转的周期基本概念:恒星日太阳日参考系不同PPPE1E2E3恒星太阳地球轨道恒星日(a)太阳日(b)(c)太阳日:24h地球共转过360度59分。恒星日:地球共转过360度。23h56m4s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测定地球自转的参照物,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自转了360°。

太阳日以距地球较近的太阳作为参照物,所以周期为地球自转360°59′的时间间隔,故为假周期。23h56m4s24hPE1E2E3恒星太阳地球轨道太阳日(b)恒星日(a)(c)如果自转方向变成顺时针方向,公转方向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恒星日大于太阳日思考?自转转过角度时间长度应用1恒星日1太阳日360023小时56分4秒360059′24小时(运用图解法分析)科学研究计时生产生活计时O推导:线速度v和角速度ω的关系AB设地球上任一点p(南北极点除外),从A转到B时,划过弧长为L,转过角度为θ,所需时间为tθLV=ωRω=15°/h线速度v由赤道向两极递减RV=L/tω=θ/tL=2πR×θ/360°(2π=360°)探究:地球上任一点P的线速度(已知P点纬度为α,赤道半经为R)ONPO’αV赤=2πR/tVp=2π(R×cosα)/t结论:Vp=v赤×cosαA自转速度:角速度:15°/每小时(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0思考: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南北纬60°)ABCD与A地相比,D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一、地球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角速度线速度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补: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开普勒三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并总结出的行星运动所遵循的定律。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半长径立方成正比。。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远日点(较慢29.3km/s)

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186天)长于冬半年(179天)。探究二:冬夏半年时间是否等长?探究三:北极的极昼、极夜天数是否相等?(或南北极的极昼天数是否相等?)二、地球公转规律

内容

公转

概念

方向

周期

线速度角速度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自西向东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7月初(远日点)最慢,1月初(近日点)最快项目含义方向周期速度自转

公转

复习巩固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的概念

2.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度数:23°26′黄赤交角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年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23º26´N0º23º26´S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图中A、B、C、D四点各代表了北半球哪四个节气?ABCD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北半球为例:位置节气日期直射点位置ABCD近日点远日点夏至6月22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和问题:图1 图21、在图1中,画出黄赤交角,并用字母B表示。2、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自转方向。

3、图1位于图2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位置靠近-------(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速度

(较快或较慢)。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4、当地球运行到③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此后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6、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7中的

段。在一天里面我们经历白天和夜晚,那白天和夜晚的交替怎么产生的呢?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昼夜交替课内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太阳光线晨昏线晨昏线赤道白天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昼弧夜弧练一练2、若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会出现(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年C.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半年D.地球表面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小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B.24小时3分56秒

C.23小时56分4秒D.24小时DBNS讨论指出下列光照图中的晨线、昏线ABCDE1、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线从昼进入夜为昏线2、画法晨昏线垂直于太阳光线并平分地球

晨昏线(晨线)晨昏线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晨线昏线夜半球昼半球ABONAB晨线昏线ONNABON晨线昏线ABOSABOS晨线昏线ABOABOSAB晨线昏线OS太阳直射点晨昏圈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晨线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昏线地转偏向力的演示(二)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

,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丙丁丁小测验1、南半球一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A.北岸侵蚀,南岸沉积B.南岸侵蚀、北岸沉积

C.左岸侵蚀,右岸沉积D.右岸侵蚀,左岸沉积2、在东经20°南纬30°的地方,沿东经20°经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CB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经日落,为什么?(三)地方时时区区时地方时1)地方时的概念:各地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

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为地方时12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2)地方时的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值越大

3)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差一小时1小时/15°,4分钟/1°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东加西减)计算公式步骤:1)求经度差

2)求时间差(经度差/15°)

3)“东加西减”原则例:120°E地方时为6:20,75°W的地方时是几点?17:20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ºE为几点?2、当20ºE为1点时,求40ºW为几点?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E为几点?12点20分练习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前一天21点第二天2点例:10°E地方时为8:20,则9:20位于哪条经线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练习1、当东经150º为8点,6点在哪儿?2、当西经120º为9点,15点在哪儿?3、当东经30º为8点,5点在哪儿?东经120º西经30º西经15ºABCD此时A、B、C、D四点的时间A18B17C22D14时区与区时0º15º30º45º15º中时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西一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180º……1、时区的划分:时区与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东经所在时区为东时区,西经所在时区为西时区0°7.5ºW7.5ºE180°中时区22.5ºW西一区37.5ºW西二区52.5ºW西三区22.5ºE东一区37.5ºE东二区52.5ºE东三区157.5ºW

142.5º西十区172.5ºW西十一区157.5ºE142.5ºE东十区172.5ºE东十一区

15ºW30ºW15ºE30ºE45ºW45ºE165ºE165ºW150ºE150ºW东十二区西十二区地球自转方向思考

1、如何求中央经线经度2、如何求时区数例题1、东3区9点,求东10区几点?2、东10区15点,求西3区几点?3、西8区11点,求东2区几点?4、一架飞机3月6日5点从北京(东八区)出发,飞行了11个小时到达伦敦,问到达后的当地日期和时间是多少?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2、区时计算:16时2时21时3月6日8时3、北京时间:我国采用的东八区的时,即东经120º的地方时例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时的城市是()

A.悉尼(150°E)B.上海(120°E)

C.洛杉矶(120°W)D.阿克拉(0°经线)

变式训练里约热内卢(西三区),15时向世界转播世界杯比赛实况,我国的足球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实况直播的时间是()A.13时B.次日凌晨2时C.次日17时D.23时BB1、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

A.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的经线的时间

C.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2、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D.地方是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小测验CB3、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8点B.12点C.13点D.6点D4.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北京时间就是:①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②东八区的区时③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④116°E经线上的地方时,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BDAEFGCB005.读昼夜半球图,回答:(1)此时G地为

点钟,和他同时刻的是

点,M地为

点钟(2)此时B地为

点钟,A地为

点钟,C地为

点,D地为

M12E,F24/06488日界线1、定义:2、变更方法:国际上规定以180º经线作为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东十二区西十二区180º减一天加一天西东日界线:日界线:国际上统一规定,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甲·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4月11日。(1)则甲的时间为:

A.3时

B.9时

C.15时

D.12时(2)北京时间是:

A.10日8时B.10日20时

C.11日20时D.11日8时

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是地方时为0时的这一条120°E典型例题分析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ADN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1.飞机到达哈瓦那,当地时间是

A.19日12时

B.19日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D巩固训练2.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0时现场直播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8区)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A.12月19日08时B.12月20日16时C.12月19日16时D.12月19日20时澳门与旧金山时差为:8+8=16小时旧金山收看时间为:12月20日0时-16=12月19日8时A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1.求地区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2.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即“东加西减”。3.如果存在交通位移,计算时要考虑时间的消耗。4.上述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用结果减去24,日期加一天;结果若小于0,则加上24,日期减一天。地球公转与季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四季的划分4.五带的形成S昏

线 昼弧

晨线夜弧太阳光线N晨昏线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昼夜等长昼渐长,昼>夜昼最长

春分

夏至冬至

秋分昼最短昼渐短,昼<夜昼夜等长昼渐长昼短于夜昼长于夜昼渐短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2)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1.昼夜长短的变化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赤道春分日北回归线夏至日赤道秋分日南回归线冬至日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2)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1.昼夜长短的变化(3)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动,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练一练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B、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C、全球昼夜平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