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影响类)1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新建(迁建)首次申报项目否况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规划名称:《古田县九渡桥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福建省水利水电4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古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古田县九渡桥溪流域综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古田溪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名称:《福建省古田县九渡桥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20年)本次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城东、城西堤段分别位于古田县北5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侧新丰河及西侧护城河上游,属于规划主城区范围,其河段防护区分别为洪标准》(GB40201-2014),确定凤都堤段、吉巷堤段防洪标准10年一标准采用5年一遇。因此,项目建设符古田溪流域综合规划及福建省古田县九渡桥溪流域综合规划的相关内容。防洪标准、排涝标准与流域综合规工程设计标准与流域综合规划的符合性表1.1-1序号项目堤段名称流域综合规划工程采用设计标准备注1防洪标准城东堤段古田城区按防御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流域内乡镇所在地按防御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凤都镇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凤都镇村庄堤防的防洪标准暂均按10年一遇20年一遇城西堤段凤都堤段10年一遇吉巷堤段2排涝标准城东堤段古田城区按5年一遇涝水不漫溢的排涝标准,流域内乡镇所在地按3年一遇涝水不漫溢的排涝标准;农田保护区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标准10年一遇根据《治涝标准》(SL723-2016)及相关的城市总规有所提高城西堤段凤都堤段5年一遇吉巷堤段2.与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6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建设任务为新建堤防工程、护岸及穿堤涵管等,提高该地区防本项目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根据《福建省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7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工程的建设符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定达标。到2035年,全市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质总体优良。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7.8%,同比持平;Ⅰ类~Ⅱ类水质总体上看,项目区水质总体良好,已达到各规划年的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工程施工期污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基本不会对周边的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本工程为生态型项目,建成后不设管理房,无污染源。因此,在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证不因本工程实施而出现国省控断面超标的水资源利用上线衔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土地资源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能源资源利用上线衔接节能减排、能源规划等文件要求,具体控制目标以省下达的目标为准。由于本工程为防洪工程,8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住宅用地4.31亩,其他土地56.37亩。根据本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工程建设征地影响未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工程临时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将进行原貌恢复,不影响土地资源,工程永久占用土地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比例很小,不会超过资源利用上线。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与资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宁政〔2021〕11号),宁德市建立“1+N”生态环单,“1”为全市流域和海域的总体准入要求,“N”为245个环境管控元的准入要求,其余219个管控单元的准入要求待新调整的生态红线正式本项目区域所属管控单元的准入要求尚未发布,本项目为防洪工程,属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身不排放污染物,通过对岸滩进行加固和景观整治,减少水体对坡面的冲刷,改善水土流失情况,改善景观生态,对环境总体上有改善的作用。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符合《福建省生态功能区规划》,符合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中福建省生9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部急剧下切,江畔溪流多挟涧悬瀑。闽江古田出口处在水口镇的渡口,海拔仅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项目组成表2.2-1工程项目工程组成永久工程防洪堤工程(1)城东堤段位于新丰河,始于上墘村上墘大桥上游约600m河道直角转弯处山头,下游至廷墩村前进桥上下游约250m弯道处,包括左岸4段防洪堤、右岸3段防洪堤和左右岸各1段护岸,建设防洪堤(岸)线总长6.72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5.56km,新建护岸长1.16km,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新建穿堤排水涵洞5座,新建穿堤(岸)管排水管(2)城西堤段位于护城河右岸,起始于槐树兜桥右岸桥台,下游至连公殿附近村道桥下游约120m处已建一期堤防,包括1段护岸和2段防洪堤,建设防洪堤(岸)线总长1.658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0.72km,新建护岸长0.937km,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新建穿堤排水涵洞2座,新建穿堤(岸)管排水管4处。(3)凤都堤段位于凤都镇双珠村凤都溪两岸,始于滚水坝下游山坡高地,下游至双珠村滚水坝下游约170处村道3#交通桥,包括左、右岸共5段防洪堤和1段护岸,建设防洪堤(岸)线总长2.03km,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新建穿堤排水管8处,灌溉进水管1处。(4)吉巷堤段位于吉巷乡兰溪、前垅溪两岸,始于政永高速下游约60m处已建防洪堤,下游至碗厂村附近前垅溪汇合口上游交通桥,包括左、右岸共6段防洪堤和3段护岸,建设防洪堤(岸)线总长2.06km,其中新建堤防总长1.74km,新建护岸长0.32km,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新建穿堤(岸)管排水管7处。护岸工程(1)黄田段位于黄田镇镇区,护岸工程自上而下分为A、B、C、D共4段,岸线总长1.686km。A段护岸位于镇区上游左岸,岸顶为在建工业园区,护岸沿现状岸坡坡面布置,岸线长1020.15m,护岸结构为C30灌注桩+挡土板的桩板式的桩板式护岸。B段护岸位于镇区上游右岸,岸顶为双坑村村道,护岸沿现状岸坡坡脚布置,岸线长138.80m,护岸结构为灌注桩+挡板的桩板式护岸。C段护岸位于镇区右岸,岸顶现状为厂房或民房。护岸沿房屋外侧天然岸坡边界布置,岸线长209.35m,护岸结构为坡式护岸。D段护岸位于镇区左岸,现状岸坡为天然土质岸坡。护岸沿现状岸坡边界布置,岸线长317.29m,护岸结构为坡式护岸。(2)水口段位于水口镇古田溪与闽江汇合口,左、右岸共布置护岸3段,岸线总长1.347km。岸现状岸坡为天然山坡高地。为避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护岸沿库水位及生态红线附近的现状岸坡布置,新建岸线长683.06m,护岸结构为C30灌注桩+挡土板的桩板式护岸。右岸为西洲村,上、下游为民房聚集区,中间为天然山坡高地,岸线长664.10m。在西洲村居民集中分部的上、下游段,护岸沿已建挡墙与库区间的现状岸坡边界布置,护岸结构以坡式护岸为主,局部段为避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护岸结构为C30灌注桩+挡土板的桩板式护岸或C20埋石砼挡墙护岸;在中间天然山坡高地段,护岸沿库水位附近的现状岸坡坡面布置,护岸结构为C30灌注桩+挡土板的桩板式护岸。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工程施工辅助企业本工程拟布置11个施工区,其中城东堤段布置3个施工区,城西堤段布置1个施工区,水口段护岸布设2个施工区,黄田段护岸布设1个施工区,吉巷堤段布设2个施工区,凤都堤段布设2个施工区。各工区内设有工棚、临时仓库等,临时用地约需349亩,其中土料场3处共计35亩,弃渣场4处共计61亩,道路及临时堆料占地197亩,施工基地占地55亩。施工临时建筑面积共需6500m²,包括各工厂设施、仓库和生活办公用房建筑面积等。环保措施(1)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混凝土系统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期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设施处理后农田浇灌。(2)生态保护措施工程竣工后,对临时施工场地、道路、土料场等裸露地表进行平整、覆土,采用当地树种、草种等进行植被恢复(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采取高性能、低噪声的设备,降低声源噪声。同时采取对设备减振、施工区绿化、、隔声屏障等降噪措施。(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地,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各施工区应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工地围挡设置喷淋系统,喷淋方向、喷雾水压和水量应满足相关要求。(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弃渣及时回用于施工填方,不得随地倾倒,并做好防护措施;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点处理;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永久占地工程永久征收土地129.53亩(未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包括园地22.85亩、林地10.16亩、住宅用地4.31亩、交通运输用地1.0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2.65亩、其他土地56.37亩。临时占地工程临时用地349亩,包括耕地85.41亩、其他土地263.59亩。移民安置至规划水平年,本工程未涉及搬迁人口,涉及生产安置236人,拟采取自谋职业安置和养老保障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进行安置。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城东堤段位于新丰河,始于上墘村上墘大桥上游约600m河道直角左岸B段堤线从上墘村委会后面支流汇合口处桥左岸桥台处开始,沿着现有民房外侧河岸阶地及规划防洪岸线闭合至上墘土主殿山头,新建防洪堤长309.37m,新建穿排水堤管1处,断面结构型式为复合式。下游终点附近桩号CDZB0+244.78~CDZB0+309.37段,长64.59m处于上墘土主殿文物保护范围线左岸C段堤线从左岸B段终点山头下游处开始,沿着河岸滩地、阶地及规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左岸D段堤线从廷墩村北侧村尾傍山村道处开始,沿着廷墩村河边厂房外右岸B段堤线从上墘桥右岸下游桥台处开始,沿着现有河岸滩地、房屋外侧阶地及规划防洪岸线至滚水坝左岸厂房处并沿厂房外侧边沿及规划防洪岸线蜈蚣桥后闭合至廷墩村前进桥上游约100m处右岸山头新建防洪堤长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右岸A段堤线从槐树兜桥右岸桥台开始,沿着道路外侧河岸阶地和规划的右岸B段堤线从村道桥梁右岸下游桥台处开始,沿着现有河岸滩地、阶地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右岸为西洲村,上、下游为民房聚集区,中间为天然山坡高地,岸线长段为避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护岸结构为C30灌注桩+挡土板的桩板式护岸或左岸A段堤线从古桥下游现有左岸村道高地开始,沿着现状村道和规划的左岸B段堤线从已建达标的防洪堤开始,沿着现有河岸滩地、阶地及规划左岸C段堤线从凤都溪支流过村道箱涵开始,沿着现有河岸滩地、阶地及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右岸B段堤线从已建达标的防洪堤开始,沿着现有河岸滩地、阶地及规划阶地及规划防洪岸线至已建的防洪堤,新建护岸长75.37m,断面结构型式为生吉巷堤段位于吉巷乡兰溪、前垅溪两岸,始于政永高速下游约60m处已建左岸A段堤线从政永高速下游约60m处已建达标的防洪堤开左岸B段堤线从吉巷大桥开始,沿着河岸阶地和规划的防洪岸线,依次经吉口村、G235国道,闭合至吉口厝桥左左岸D段堤线从吉巷村桥开始,沿着已建护岸挡墙和规划的防洪岸线,经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右岸A段堤线从政永高速下游约60m处已建达标的防洪堤开右岸B段堤线从古溪村附近拱坝下游右岸已建达标的防洪堤开始,沿着现左岸A段护岸岸线从古溪村附近拱坝上游左岸已建道路箱涵开始,沿着现状村道和现有河岸滩地、阶地至拱坝下游左岸已建挡墙,新左岸B段护岸岸线从碗厂村附近前垅溪汇合口上游交通桥开始,沿着现状左岸C段护岸岸线从电站厂房开始,沿着现状村道和现有河岸滩地、阶地本工程混凝土用量主要分散在砼垫层、砼压顶、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式供风设备。施工用水尽可能利用河水或溪水,采用2.2kW潜水泵抽取河水,施工区布置特性表表2.3-1序号县市名称堤段名称施工区个数供电线路km供水规模m³/h用电负荷kW临建面积m²1城东街道城东堤段325024002城西街道城西堤段10.56503水口镇水口段护岸22.04005004黄田镇黄田段护岸14005吉巷乡吉巷堤段22006凤都镇凤都堤段2200850汇总统计:7.0650035亩,道路及临时堆料占地197亩,施工基地占地55亩,弃渣场61亩,详见施工临时占地汇总表表2.3-2序号县市名称堤段名称土料场施工道路及堆料场(亩)施工基地弃渣场合计1城东街道城东堤段327137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2城西街道城西堤段02258353水口镇水口段护岸10294黄田镇黄田段护岸12250295吉巷乡吉巷堤段035566凤都镇凤都堤段129545汇总统计:355561348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场内施工临时道路汇总表表2.3-3序号县市名称堤段名称场内道路km土料场道路km施工道路汇总km1城东街道城东堤段6.97.92城西街道城西堤段0.52.43水口镇水口段护岸0.52.04黄田镇黄田段护岸0.52.45吉巷乡吉巷堤段2.93.96凤都镇凤都堤段2.23.2汇总统计:4.521.8土方夯填需用量36.28万m³(自然方,含围堰填筑)。本工程除不适合用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2.4.1施工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土料36.28万m³(自然方,含围堰填筑),建材用量表表2.4-1序号县市名称堤段名称土料万m³土料缺方万m³砂料万m³碎石料万m³块石料万m³土料场选择土料场储量万m³1城东街道城东堤段22.002.915.162.92土Ⅱ24.52城西街道城西堤段2.860.000.720.683水口镇水口段护岸0.270.250.190.380.03土Ⅲ6.64黄田镇黄田段护岸0.600.460.440.910.04土Ⅲ6.65吉巷乡吉巷堤段6.800.000.846凤都镇凤都堤段3.740.200.96土Ⅰ9汇总统计:36.286.975.90(1)土Ⅰ料场:土Ⅰ料场位于凤都镇菜子洋北侧的山坡上。料场地表主要生长杂树,局部种植少量农作物,地形坡度一般料场有小路到达,开采较方便。料场施工开采长杂树,局部种植少量农作物,地形坡度一般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料场有小路到达,开采较方便。料场施工开采(3)土Ⅲ料场:土Ⅲ料场位于水口镇岭边村北侧的山坡上。料场地表主要料场有小路到达,开采较方便。料场施工开采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施工导流特性表表2.4-2序号堤段名称堤段长度m堤防级别级别导流标准导流时段导流流量m³/s围堰平均高度m1城东堤段6.7194级55年一遇43.2~39.62.02城西堤段4级55年一遇7.63水口段护岸4级55年一遇4~7月//4黄田段护岸4级55年一遇4~7月//5吉巷堤段2.02755年一遇48.0~22.92.06凤都堤段55年一遇6.2~2.6汇总统计:15.486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放并由74kW推土机推至附近空地,供土方回填使3.开挖临时支护保证施工安全,根据需要设置拉森钢板桩进行开挖临时支护。拉森钢板桩长度%的排水横坡,确保施工层表面无积水。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位较低时,由8t自卸汽车运至工作面,直接抛定位→护筒埋设→旋挖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测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砼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主体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表2.4-3设备规格城东堤段城西堤段水口段护岸黄田段护岸吉巷堤段凤都堤段汇总反铲挖掘机423233推土机59kW3121225~8t20砼搅拌机nx容量0.4m³93636633履带式拖拉机74kW312122砂浆机nx容量0.25m³62424422汽车吊312122变压器nx容量3x1251x2002x3152x3152x1252x125水泵2.2kW27757864旋挖机水上施工船KR500022004地质钻机0001001柴油发电机60KW312122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内容展。根据工程规模、项目组成和资金筹措情况各堤段施工进度表表2.4-4序号县市名称堤段名称堤段长度km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工期1城东街道城东堤段6.7192城西街道城西堤段3水口镇水口段护岸2年4黄田镇黄田段护岸2年6个月5吉巷乡吉巷堤段2.0272年6凤都镇凤都堤段2年汇总统计15.486无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项目所在地位于宁德市古田县,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区域功能定位: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应着力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闽台农业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地质公园和文化自然遗产、永久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实施能提高闽江流域(古田段)河道的防洪能力,对区域水资源保护有图3-1-1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图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2.1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江中游东北部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维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2306)、古田一水工程涉及生态功能区表3.2-1堤段代号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凤都城西城东堤段2304鹫峰山南段东坡河源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营养物质保持、林业生态环境处理好林业生产、食用菌生产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关系,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逐步改善树种结构,提高常绿阔叶林比重,提高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维护古田溪水库和水口水库水质,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做好采矿区生态恢复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吉巷堤段2306闽江中游东北部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维护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营养物质保持、土壤保持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护,恢复、扩大常绿阔叶林,促进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黄田口段2313古田一水库沿景观和水环境维护生态功能区营养物质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加强库沿地区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清除水浮莲,控制水库网箱养殖规模,控制库沿周边乡镇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加强水库水化学环境监测;加强湖中岛屿鸟类栖息地保护,做好闽清黄楮林、古田人工湖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库区水上旅游。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图3.2-1本工程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关系图工程涉及西部生态山林区——山地水源涵养和林业生态功能区以及中部水体景观区本工程通过新建堤防和护岸,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确保防洪排涝安全,避免洪水泛滥对流域河道两岸地貌、土壤和植被产生扰动破坏,同时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态敏感区。在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及临时占地植被恢复措施情况下,不损害生态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古田县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数87天。古田溪纵贯西部。黄田和古田人工湖周围的丘陵盆谷地带年均气温在18℃以上,为暖区;海拔在600米以上的东部、北部、西部和中部的低山区,年均除台风、暴雨、冰雹与洪涝灾害外,干旱也是本流域主要灾害之一,季节性干古田县各地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210闽江上游主要由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支流组成。建溪发源于仙霞岭和武夷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古田溪为闽江一级支流,位于闽江干流中游北岸,发源于屏南县境内鹫峰山脉跨越屏南、古田、闽清等三个县。干流分别经过屏南县的屏城、长桥乡,古田的平曹洋溪(又名九都溪)为闽江水系古田溪一级支流,发源于古田县凤埔乡天竹山,由西北东南蜿蜒而下,流经朱垱村、阪洋村、凤埔镇大朝厂、桃溪、仕坂、旺村洋、永洋、莲桥汇入古田溪,主要支流有前坪溪、山党溪、罗坑溪、曹洋溪、护城河等,流域内主要行政区域为凤埔乡、凤都镇、城东街道和城西街道。流域面积河岸开阔,两岸多为村庄和农田耕地。下游前山至莲桥河段河道平缓,河岸开阔,与古田溪干流交汇口上游3km河道较陡。护城河为曹洋溪下游的一条支流,为古田溪二级支流。护城河发源于凤都镇际面,流经沽洋里、洋头、古田城区,入城区西部至东南面与曹洋溪汇合,流域面积项目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3~9月份,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多发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期。本流域台风暴雨强度大、来势猛,流域内主要为山区性河道,河床狭窄,河道坡降大,汇流迅速,洪水暴涨暴落,一次洪水过程历时一3.3.1.4地形地貌地质古田县处于鹫峰山脉南部,以中山山地地为主。工程区属构造侵蚀—切割的中下部陡峻,多见基岩裸露,上部较平缓,坡残层较厚,岩体风化较深。发育有山间工程区地层岩性为中生代火山碎屑岩及燕山期侵入岩和第四系地层。地层由老组(J3x)、侏罗系上统坂头组(J3b)、早白垩系石帽山群(K1sh)、早白垩系寨本区地质构造以断裂发育为主。工程区位于福安—南靖大断裂带以西,政和—大埔断裂带以东。明溪~罗源东西向断裂带北侧。区内次一级的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北东向断裂一般延伸长度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此外,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断裂也古田县土壤共有5个土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耕作土壤有38个土种。5地面积0.16%,在鹤塘镇的樟厅村、前圪村呈带状分在平湖镇新舫村,成土田质为冲积物,多开垦耕作土壤。境内在土壤纬度地带性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3.2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共涉及古田县6个乡镇(街道),分别为: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水口镇、黄田镇、凤都镇、吉巷乡,故本次污染源调查以乡镇(街道)为划分单位,共调查单元基础信息一览表表3.3-1序号调查单元城镇人农村人耕地(亩)(亩)牛(头)猪(头)家禽(羽)羊(头)兔(只)水产(t)1城东2599620879296721233724397277302692342222城西51054172252748422590106764185539113水口3257658090423760742964222532814404黄田103041634917664734557914347355025138595凤都66231918834062141632798383048476吉巷03436642824178063501403910539460942084根据《闽江流域古田段“一河一档一策”》报告及现场调查可知,闽江流域古古田县乡镇镇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部分生活污水未能得到妥善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古田县统计年鉴(2022)》以及现场调查结果,项目区面源污染主要为水污染源排污系数(见表3.3-4),各调查单元常住人口数据结合2021年统计年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源排污系数表3.3-4类型行政区划系数名称单位取值城镇生活源水污染物产生系数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L/(人·d)203折污系数无量纲0.85化学需氧量mg/L340氨氮mg/L32.6总氮mg/L44.8总磷mg/L4.27农村生活源水污染物产生系数福建省宁德市352000污水排放系数L/(人·d)42.32化学需氧量产污强度g/(人·d)25.91氨氮产污强度g/(人·d)2.3总氮产污强度g/(人·d)3.42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总磷产污强度g/(人·d)0.25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综合去福建省350000化学需氧量%64氨氮%53总氮%46总磷%48据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本项目涉及的古田县六个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暂不成熟,污水站管网覆盖不够,且存在污水管网接管率低问题,部分居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周边沟渠最终汇入河流。部分集镇镇区(街道)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厂。经核算,城东街道、城西街道、黄田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均小于当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故按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表3.3-5单位:t/a序号调查单元COD氨氮总磷总氮1城东197.4617.5326.062城西162.9014.4621.503水口62.235.520.608.214黄田154.6113.7220.415凤都181.4623.956吉巷325.0028.8542.90合计1083.6796.20143.04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表3.3-6单位:t/a序号调查单元COD氨氮总磷总氮1城东46.553.4428.202城西91.426.7655.392.063水口69.746.690.889.194黄田20.464.420.888.845凤都10.826吉巷////合计366.2886.9434.28注:吉巷乡无城镇人口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调查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分为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水产养殖污染,依据《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附2《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确定农业面源污染排污系数选取表3.3-7单位:t/a种植业氮磷排放(流失)系数类别单位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农作播种kg/hm²-1.516kg/hm²-8.5740.8320.713畜禽养殖户养殖排污系数生猪kg/头5.86690.34630.03490.0946奶牛kg/头133.28733.50950.5814kg/头165.46765.56110.38060.7557蛋鸡kg/羽0.30580.01340.00130.0029kg/羽0.06830.0030.00030.0007水产养殖业排污系数水产养殖kg/t2.8154.3780.9310.784注:1、种植业氮磷排放(流失)系数指土壤和肥料中的氮磷在降雨或灌溉水作用下溶解或悬浮于径流水中,随径流迁移出田块而导致的农田氮磷流失的发生量(单位:kg/hm²),分为主要作物播种的排放(流失)系数和园地排放(流失)系数两部分;2、各类畜禽换算标准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量按照如下关系换算:40只鹅=1头猪,50只鸭=1头猪,3只羊=1头猪,30只兔=1头猪。Qj指种植业第j项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单位:tegj指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kg/hm²);eyj指园地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kg/hm²);qj指计算年度福建省用于种植业的含氮化肥(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单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种植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表3.3-8单位:t/a序号调查单元耕地(hm²)(hm²)氨氮总磷总氮1城东1988.02826.602.6821.262.652城西1841.44765.662.492.453水口605.82251.890.826.480.814黄田1183.49492.095凤都2282.16948.913.0824.403.046吉巷2869.203.8730.683.82合计10770.134478.14Qij畜产指福建省第i类畜禽养殖第j项污染物产生量(单位:t);fij规模指福建省第i类畜禽规模化畜禽养殖第j项污染物产污系数(单位:kg/)););fij养殖户指福建省第i类畜禽养殖户第j项污染物产污系数(单位:kg/头));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eij规模指福建省第i类畜禽规模化养殖第j项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kg/头)););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表3.3-9单位:t/a序号调查单元猪牛鸡COD氨氮总磷总氮1城东1017624373026104.860.474.932城西9426225676410.434.563水口3101742225331.950.424黄田60584347362.420.280.812.935凤都27983830120.370.545.656吉巷14686350105394151.340.68合计55128395618568.082.547.4026.68Qj指福建省水产养殖第j项污染物排放量(单位:tej指福建省水产养殖第j项污染物排放系数(单位:kg/t)。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表3.3-10单位:t/a序号调查单元COD氨氮总磷总氮1城东4.066.322城西3.765.853水口0.410.344黄田2.420.803.760.675凤都4.677.266吉巷5.87合计22.027.2834.246.13综合生活面源、农业面源计算结果,调查范围内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为:化学需根据调查范围内各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析,生活面源贡献率最大,其中化学需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表3.3-11单位:t/a项目污染物排放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生活面源1449.95128.3397.40177.32农业面源590.1024.3655.97147.98合计2040.05152.69153.37325.30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析表表3.3-12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占比COD氨氮总磷总氮生活面源71.07%84.05%63.50%54.51%农业面源28.93%15.95%36.50%45.49%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为全面了解评价区地表水环境状况,本次评价收集了流域内国省控断面、省控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一览表表3.3-13序号监测断面所属河流执行标准断面类型与项目位置关系1闽清雄江Ⅲ国控断面水口堤段下游4.12km2兰溪口兰溪Ⅲ省控小流域断面吉巷堤段左岸D段堤线旁3新丰溪桥新丰溪Ⅳ乡镇考核断面城东堤段下游3.81km4永安桥头前垅溪Ⅲ乡镇考核断面吉巷弃渣场上游0.87km地表水常规监测数据汇总表表3.3-14断面名称年份月份pH溶解氧(mg/L)高锰酸盐指数(mg/L)五日生化需氧量(mg/L)氨氮(mg/L)总磷(mg/L)水质类别闽清雄江2021175.2/0.050.044Ⅲ27//0.040.042Ⅱ372.00.080.036Ⅴ474.92.20/0.070.024Ⅳ575.02.30/0.050.027Ⅲ675.80.700.070.030Ⅲ776.0/0.070.041Ⅱ876.02.30/0.080.043Ⅱ976.62.100.060.030Ⅱ76.9/0.130.047Ⅱ76.92.10/0.160.056Ⅱ75.70.200.050.053Ⅲ平均值75.50.780.080.039Ⅲ2022176.40.600.040.046Ⅱ277.5/0.160.054Ⅱ378.4/0.037Ⅱ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477.7/0.037Ⅱ576.60.070.047Ⅱ677.42.20/0.060Ⅱ777.40.050.032Ⅱ876.22.40/0.070.027Ⅱ973.4/0.060.030Ⅳ72.10.800.040.043Ⅴ73.2/0.040.039Ⅳ75.2/0.030.068Ⅲ平均值76.00.640.080.043Ⅲ兰溪口202128.09.22.80/0.300.170Ⅱ47.78.03.80/0.260.110Ⅲ68.03.00/0.070.070Ⅱ87.57.4/0.300.110Ⅲ7.67.62.30/0.790.160Ⅲ7.48.33.20/0.570.150Ⅲ平均值7.72.82/0.380.128Ⅲ202227.03.80/0.350.190Ⅲ48.08.93.80/0.090.200Ⅲ67.08.34.90/0.290.180Ⅲ88.07.32.20/0.200.140Ⅲ8.08.6/0.290.180Ⅲ8.08.6/0.300.350Ⅴ平均值7.78.83.03/0.250.207Ⅳ新丰溪桥202127.49.30.833.542.700.344Ⅴ47.40.400Ⅴ67.97.90.533.150.174Ⅲ87.17.20.744.700.216Ⅳ6.77.20.632.970.259Ⅳ9.22.783.800.318劣Ⅴ平均值7.68.50.843.882.020.285Ⅳ202228.22.644.200.272Ⅳ47.23.582.700.770.224Ⅳ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66.98.56.505.800.430.211Ⅳ87.27.72.700.490.173Ⅲ7.57.73.860.250.280Ⅳ7.67.93.200.840.190Ⅲ平均值7.48.73.752.870.680.225Ⅳ永安桥头202127.63.232.000.620.380Ⅴ47.57.74.092.500.490.279Ⅳ67.68.82.540.700.290.113Ⅲ87.57.62.050.500.150.070Ⅱ7.57.32.74Ⅳ7.22.100.320.132Ⅲ平均值7.58.72.750.500.181Ⅲ202227.23.642.000.500.169Ⅲ47.12.172.500.260.147Ⅲ67.28.25.912.200.310.237Ⅳ87.97.34.532.900.100.102Ⅲ7.66.82.522.300.156Ⅳ7.47.92.600.240.120Ⅲ平均值7.48.53.562.250.480.155Ⅲ注:表中灰色阴影部分代表超标项2022年9-11月存在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其余月份水质基本稳定在Ⅱ~Ⅲ类,水质达标率为79%,该断面溶解氧主要受库区鱼类养殖影响。兰溪口断庄生活面源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有一定关联。新丰溪桥断面位于古田县中心城区,2021年总体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总磷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段、黄田段、城西段涉及的凤都溪、闽江、曹洋溪河段进行地表水水质补充监测,地表水水质补充监测结果表3.3-15断面名称pH(无量纲)氨氮(mg/L)总磷(mg/L)高锰酸盐(mg/L)悬浮物(mg/L)水质类别W1凤都段6.440.6910.273.9Ⅳ6.430.6960.263.7Ⅳ6.450.6850.263.6ⅣW2黄田段6.550.5460.092.74.9Ⅲ6.570.5570.072.85.2Ⅲ6.540.5510.083.05.5ⅢW3城西段6.740.7300.273.99.5Ⅳ6.720.8020.274.17.1Ⅳ6.730.7630.274.3Ⅳ注:表中灰色阴影部分代表超标项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涉及的凤都溪、曹洋溪河段受总磷污染,水质现状达较差,总磷是首要污染物。建议加强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活面源污染物入河量;提倡科学种养殖,减低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根据2022年古田县空气站月报,2022年古田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古田县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表3.3-16序号评价指标现状年均浓度标准值达标情况1SO2(μg/m³)5608.3达标2NO2(μg/m³)84020.0达标3PM10(μg/m³)267037.1达标4PM2.5(μg/m³)3540.0达标5CO(mg/m³)0.64达标6O3(μg/m³)7546.9达标由表3.3-16可知,2022年古田县环境空气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总为了解本项目区环境噪声现状,我司委托福建省闽之星水利水电工程检测有限项目区现状声环境监测结果表(一)表3.3-17编号监测点位名称位置属性监测结果标准值达标情况执行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01水口中心小学26°22′41″N6050达标2N02西洲村26°22′41″N118°43′46″E6050达标2N03双坑村26°26′07″N118°36′39″E6050达标2N04黄田中心幼儿园26°26′20″N118°36′45″E6050达标2N05临江中学26°26′34″N118°36′50″E5545达标1N06双珠村126°37′43″N118°38′47″E7055达标4aN07双珠村226°38′00″N118°39′01″E6050达标2N08前坂村126°35′30″N7055达标4a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N09前坂村226°35′31″N118°42′54″E6050达标2N10廷墩村26°36′40″N118°44′56″E6050达标2N11永洋村26°36′49″N118°44′32″E6050达标2N12旺村洋村126°36′56″N118°43′56″E7055达标4aN13旺村洋村226°36′59″N118°44′03″E6050达标2N14上墘村26°37′22″N6050达标2N15吉巷村126°40′22″N118°54′57″E7055达标4aN16吉巷村226°40′51″N118°55′02″E6050达标2N17吉巷中心小学26°40′31″N118°54′54″E5545达标1注:1、监测时间2023年3月29日-3月2、按《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60dB(A)、夜间按50dB(A)执行;3、执行标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2、4a类标准。项目区现状声环境监测结果表(二)表3.3-18编号监测点位名称位置属性监测结果标准值达标情况执行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朝天桥社区26°23′12″N118°43′52″E6050达标22湖滨村26°35′59″N118°46′27″E6050达标23高坑村26°38′09″N118°52′05″E7055达标4a注:监测时间2023年4月16日执行标准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4a类标准。及高坑村环境噪声值可满足4a类标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3.2.3土地利用类型现状本项目工程措施以堤防、护岸建设为主,辅以涵洞程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3.3.3水土流失现状本工程位于宁德市古田县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水口镇、黄田镇、吉巷乡、凤上墘土主殿坐落于古田县城东街道办事处上墘村村中心,始建于嘉庆八年),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图3.3-1上墘土主殿米,宽4米。两头桥墩用石条干砌而成。廊屋为八扇七开间,桥中间有香火拜亭。图3.3-2吉口厝桥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水口水库库区汛现水位附件的现状岸坡表面植被覆盖少,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库岸边居民聚集区岸坡现状杂乱无章,存在垃圾堆积、入河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库本项目拟对现状岸坡采取加固防护措施,工程实施后可减少库水位变动对汛限水位附近岸坡的冲刷侵蚀作用,一方面可维持边坡稳定保障上部居民建筑物安全,另一方面可减缓库周水土流失以及污染物入河量,可提升水口水库库区水环境、水生态质量,有利于维护水口水库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同时为库周图3.4-1黄田段岸坡现状图3.4-2水口段岸坡现状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针对项目永久征地,本项目黄田段、水口段护岸环境影响范围涵盖水口水库重堤防、护岸工程沿线、施工场地、土料场、弃渣场、运输线路沿线周边200m堤防、护岸工程沿线、施工场地、土料场、弃渣场、运输线路沿线周边200m3.5.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对象:项目区涉及的水口水库库区以及古田溪、曹洋溪、兰溪、前垅溪、保护目标:施工期间禁止向敏感河段水域排污,确保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考核标准。加强水环境保护,对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污废水进行治理,以减少对项目区涉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图3.5-1工程涉及控制断面位置关系图3.5.3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对象:堤段、护岸、工程区施工临时生活区、施工场界、弃渣场、料场及敏感目标:经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工程区和施工区噪声源附近的主要环境敏保护要求:加强施工期管理,对施工期大气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限值,使工程建设区及周围、施工运输公路两侧居民和施工临时生活区的环境空气3.5.4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堤段、护岸、工程区施工临时生活区、施工场界、弃渣场、料场及敏感目标:经实地调查,评价范围内工程区和施工区噪声源附近的主要环境敏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所规定各阶段标准。施工期幼儿园、小学等区域执行1类标准,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集镇居民区以及居住、商主要声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表表3.5-1序号堤防/护岸敏感目标名称位置属性声功能区标准距离工程最近距离评价范围内户(人)数1水口段护岸水口中心小学护岸东侧4a2水口段护岸西洲村护岸东西两侧23黄田段护岸双坑村护岸南侧、东侧241m4黄田段护岸黄田中心幼儿园护岸西侧4a39m5黄田段护岸临江中学护岸东侧193m6凤都堤段双珠村堤段东西两侧4a45m27城西堤段前坂村堤段北侧4a23m248m8城东堤段廷墩村堤段东侧29城东堤段永洋村堤段南侧228m城东堤段旺村洋村堤段东西两侧4a25m2城东堤段上墘村堤段北侧2吉巷堤段吉巷村兰溪段东西两侧/前垅溪段北侧4a2吉巷堤段吉巷中心小学兰溪段西侧185m土料场Ⅲ朝天桥社区料场西侧2城东弃渣场湖滨村弃渣场西北侧229m吉巷弃渣场高坑村弃渣场西南侧4a75m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5.5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可行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保持工程涉及区域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包括工程施工区、临时堆土场陆生生态系统和防洪堤沿线河道水生生态系统;减少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量。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扰动地表的治理度达95%以上,工程区植被恢复面积达98%以上。合理选择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并做好防护措施设计,使拦渣率达到99%以上。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持湿地区域生物多样性及湿3.5.6文物古迹保护目标文物古迹敏感目标与工程位置关系表3.5-2序号敏感目标保护范围与工程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图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1吉口厝桥保护范围:以桥头为中心外延30m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东21m至202省道,西19m至山脚,南53m至河流,北43m至河流工程征地涉及建设控与文物主体最近距离2m2上墘土主殿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线:东28m至民河道,南30m至山地,北26m至民房工程征地涉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文物本体最近距离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一览表表3.5-3序号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要求1水环境项目区涉及古田溪、曹洋溪、兰溪、前垅溪、凤都溪等河段施工期间禁止向敏感河段水域排污,确保断面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加强水环境保护,对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污废水进行治理,以减少对项目区涉及河段水质的影响水口水库库区2生态环境陆生生态项目区周边的耕地、林地、园地及施工临时占地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尽量减小对植被、水体和土壤的破坏,施工结束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降低水土流失影响水土保持开挖面、弃渣场、临时占地等水生生态堤段护岸周边水生生态重要湿地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小对项目区周边重要湿地的影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持湿地区域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3声环境施工区周边居民点、学校,主要为堤段(护岸)沿线的水口中心小学、西洲村、双坑村、黄田中心幼儿园、临江中学、双珠村、前坂村、廷墩村、永洋村、旺村洋村、上墘村、吉巷村、吉巷中心小学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4a类标准4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5文物古迹上墘土主殿、吉口厝桥加强施工期管理,避免对文物古迹造成不利影响3.6.1环境质量标准类。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宁德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属于特定Ⅰ类、Ⅱ类、Ⅳ类和Ⅴ类环境功能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部分指标标准值表3.6-3单位:mg/L序号分类ⅢIV1pH(无量纲)6~96~92溶解氧≥533高锰酸盐指数≤64五日生化需氧量≤465化学需氧量(COD)≤20306氨氮(以NH3-N计)≤17总磷(以P计)≤0.2(湖、库0.05)0.3(湖、库0.1)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8总氮(湖、库,以N计)≤1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3.6-4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³)标准来源SO2年平均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0.151小时平均0.5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1小时平均0.2TSP年平均0.224小时平均0.3PM10年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在评价范围内,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35m内区域执行4a类标准,环境噪声标准值表3.6-5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504055452类60506555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4类7055b类70603.6.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3.6-6单位:mg/L评价标准指标GB8978-1996一级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pH(无量纲)6~96~96~9五日生化需氧量2030300COD500氨氮(NH3-N)25/磷酸盐(以P计)0.5/石油类520动植物油悬浮物7040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表3.6-7单位:mg/L评价标准指标水田作物标准旱地作物标准蔬菜标准pH(无量纲)5.5~8.55.5~8.55.5~8.5五日生化需氧量6040a,15bCOD200100a,60b悬浮物60a,15b氯化物350350350硫化物111注:a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b生食类蔬菜、瓜类及草本水果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车辆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尾气和施工期间产生的尽量避免车辆及设备超负荷产生浓烟对大气环境造成危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为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测《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3.6-8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³)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3.6-9昼间夜间70dB(A)55dB(A)弃渣等一般固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2009年)中的相置。废油等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3.7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家总量控制的要求,现阶段列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项目为:①建设项目不排放生产生活污废水。本项目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的产生,不涉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完成堤脚处水工结构的分段施工,堤脚低高程处施工拟安排在枯水期11~2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为主,工地只修建少量工棚和临时仓库。根据施工布置安排,施工高峰人数约产生量为58.8m³/d,平均产生量为44.4m³/d。各堤段生活污水产生量详见表不外排水体,处理措施详见章节5.1.1。故施工期生活污水对附近河道水体水质各堤段生活污水产生量一览表表4.1-1单位:m³/d序号堤段名称施工高峰人数施工平均人数最大日生活污水产生量生活污水平均产生量1城东堤段21.62城西堤段50406.04.83水口段护岸40304.83.64黄田段护岸70508.46.05吉巷堤段609.67.26凤都堤段70508.46.0合计49037058.844.4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各堤段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一览表表4.1-2序号堤段名称单日污染物产生量(kg/d)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总量(t)CODBOD5氨氮总磷CODBOD5氨氮总磷1城东堤段5.8803.3601.0080.0596.4393.6791.1040.0642城西堤段1.6800.9600.2880.0170.9200.5260.1580.0093水口段护岸1.2600.7200.2160.0130.9200.5260.1580.0094黄田段护岸2.1001.2000.3600.0211.0950.3290.0195吉巷堤段2.5201.4400.4320.0251.0510.3150.0186凤都堤段2.1001.2000.3600.0210.8760.2630.015合计15.5408.8802.6640.15513.5677.7532.3260.136各堤段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产生量一览表表4.1-3序号堤段名称施工区混凝土拌和机单日废水产生量(m³/d)施工期废水产生总量(m³)1城东堤段397.278842城西堤段132.43水口段护岸264.83504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黄田段护岸132.421905吉巷堤段264.835046凤都堤段264.83504合计3326.421900围堰在填筑及拆除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河床底质的扰动并发生一定量的土方4.1.1.3施工对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本工程水环境敏感目标为“省级小流域控制断面-兰溪口”,位于吉巷堤段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对于位于施工堤段水域的兰溪口断面,建议围堰填筑及拆除前先布置防污施工扬尘的产生量与气候条件和施工方法有关,因施工尘土的含水量比较低,颗粒较小,在风速大于3m/s时,施工过程会有扬向0~50m为较重污染带,50~100m为污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要是由于铲、装、翻等机械动作伴随扬尘的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表4.1-4粒径(um)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um)90200250350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沉降速度(m/s)0.1580.17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um)4505506507508509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4.2224.624交通运输扬尘对沿线道路两侧居民住宅产生表4.1-5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表4.1-5车速P(kg/m²)0.10.20.30.40.515(km/h)0.0510.0860.116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7220.8531.435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下表4.1-6。施工期间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设备噪声影响预测表4.1-6单位:dB(A)机械名称噪声预测值20m40m60m80m120m140m200m280m反铲挖掘机7266626058565554524978726866646261605855履带拖拉机71646158575554525148推土机76706764636160585654柴油发电机75696563615958575552砼拌和机62565250484645444239水泵44383432302827262421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场界昼间的噪声排放限值为70dB(A),夜间排放限值为55dB(A),由表试计算结果表明:施工机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60m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根据对其他施工工地的调查分析,实际影响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固体废物包括施工生活垃圾、施工生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323.03t。施工人员租住周边民房,生活垃圾纳入当地垃圾各堤段生活垃圾产生量一览表表4.1-7序号堤段名称施工高峰人数(人)施工平均人数(人)单日最大垃圾产生量(kg/d)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t)1城东堤段153.302城西堤段50405021.903水口段护岸40304021.904黄田段护岸70507045.635吉巷堤段6043.806凤都堤段70507036.50合计490370490323.03施工期车辆冲洗废水处理系统隔油沉淀池中废弃的废油和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贮存,经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文物主体最近距离2m;城东堤段涉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线,与文物本体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源污染水体等。因此,防洪工程建成运行,对保护河流水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2.3大气、噪声及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伤亡等事故。施工单位应做好各项应急防范措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4.3.1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分析批稿)》防洪岸线布置成果,选线可满足防洪、水环境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3.2与环境敏感目标的相容性分析本项目水口段护岸、黄田段护岸毗邻省级重要湿地-水口水库湿地,主要采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料和条块石料均外购,机械修配厂、车辆保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作标准后用于周边农田灌溉。根据给水排各堤段工区生活污水排放量及化粪池选型表5.1-1序号堤段名称施工高峰人数(人)最大日生活污水排放量(m³/d)施工区平均每个工区排放量(m³/d)化粪池选型有效容积(m³)1城东堤段21.637.2G4-9SQF92城西堤段506.016.0G3-6SQF63水口段护岸404.822.4G2-4SQF44黄田段护岸708.418.4G4-9SQF9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5吉巷堤段9.624.8G3-6SQF66凤都堤段708.424.2G3-6SQF6可行性分析:粪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相关标准。施工区周围农田分布较多,系统出水可以得到充分图5.1-1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可行性分析:含泥沙废水经沉淀池处理的废水SS浓度仍较高,混凝剂沉淀后,SS去除率在90%以上,基本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图5.1-2施工期混凝土系统冲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废水和油库地面冲洗废水。本工程施工区不设理厂,故含油废水主要为车辆冲洗废水,主要洗,汽车冲洗用水量取120L/辆·次,冲洗时间约10——钢筋混凝土隔油沉淀池,考虑本工程各施工区含油废水产生量较少石油类废水经明沟收集集中进入设置在附近的隔油沉淀池进行处理后回用于汽车冲洗、地面冲洗和洒水,采用的工艺如图5.1-3所示。其中废油及含油污泥按排放方式:严禁排入项目周边水体,各施工区处理闽江流域(古田段)防洪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图5.1-3施工期含油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围堰内静置或选择适宜的低凹处进行沉淀处1)注意施工场地的清洁,及时维护和修理施工机械,施工机械若产生机油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禁止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生产废水3)土料场开挖前在周边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出口处设置沉砂池,使污水先经沉砂池后再排出,雨季,开挖面应采用塑施工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