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一流工程的新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建设双一流工程的新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建设双一流工程的新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建设双一流工程的新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双一流工程的新探索与实践

水保护委员会的推靖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推靖办公室)原名潘家口水库管理办公室,建于80年代。1983年接管大黑汀水利枢纽后,经水利部批准,在潘家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水利部海委引滦局,除负责引滦枢纽工程的管理运行、维修养护以及引滦水资源的防洪、兴利调度等传统的管理职责外,还肩负着大量的水行政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自建局以来,引滦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大力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和“团结、实干、进取、奉献”的引滦局精神,完成了由起步、发展到不断壮大的艰辛历程,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津唐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按照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和海委“4+1”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注重工程管理向既注重工程管理又注重水资源管理转变,由注重经济效益向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了建设“幸福引滦”各项工作的步伐。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引滦局先后荣获“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国水利系统职工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水利行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林水利系统和谐事业单位”等称号,并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1主要成就1.1工程管理队伍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1)工程设备设施面貌得到不断改善。工程安全、良性运行是工程综合效益持久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引滦局坚持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始终把提高工程和设备完好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作为主业,通过自筹和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加强工程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和维修养护。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逐年消除工程和设备缺陷,有效改善了工程和设备面貌。(2)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引滦局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和带动工程管理现代化,以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为目标,不断加快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了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截至目前,引滦局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实现了工程管理、防汛调度、水雨情遥测等信息即时采集、传输、储存、分析和异地会商,实现了工程的实时监视和远程控制,实现了已建信息系统同一平台上的整合,全局工程管理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3)工程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引滦局坚持向工程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体系迈进,开展了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创建活动,首批顺利通过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评审。为巩固创建成果,引滦局推行了工程管理达标示范区段建设,完善了规章制度、技术规程、管理标准和各类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局、处(厂)、科(队)、班(组)4级考核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广泛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全局工程管理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1.2引从水保护效果明显(1)供水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为保证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引滦局坚持以下游人民用水安全为已任,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津唐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津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安全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1999—2004年期间,先后5次动用死库容向天津市实施了应急供水。近年来,主动应对河北省遭遇区域性干旱少雨局面,先后6次向滦河下游地区实施了农业供水。积极参与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先后6次向天津海河、唐山陡河实施生态环境供水。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供水328.9亿m3。其中,向天津市供水140.5亿m3,向唐山市和滦河下游供水188.4亿m3。(2)防洪抗旱减灾能力逐年增强。引滦局始终坚持在提高流域防洪减灾水平上下功夫,在着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洪水资源化调度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洪、治洪经验。截至目前,先后调蓄1000m3/s以上的洪水3次、2000m3/s以上的洪水6次。特别是1994年7月,在潘家口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9870m3/s的情况下,担当起“拦蓄”洪水的重任,为下游连续错峰9h,减轻了下游的压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洪减灾效果,既保证了大坝安全,又避免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减灾效益达17亿元,河北省人民政府对此致电感谢。(3)自身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壮大。为最大限度利用水能资源,引滦局在坚持加强机组和发电设备检修维护,做好华北电网调峰、首都重要会议、节日备用发电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每次供水、泄洪时机抢发电,实现了发电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发电56.9亿kW·h。同时,依托水土资源、技术设备优势,安装水力发电小机组7台,建起了晒图纸厂、纯净水厂,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开展了特色旅游等经营项目,组建了水利水电工程公司,积极对外承揽工程项目,全局多种经营收入得到逐年提高。1.3全力加强水环境管理,确保水事秩序稳定(1)水资源保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潘、大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事关民生,事关受水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滦局坚持把引滦水资源保护作为工程效益可持续发挥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以水质监测与保护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整治与监控,全力确保了供水安全。先后建成了潘家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大黑汀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开展了潘家口水库富营养化研究,组织了滦河水系入河排污口调查,以《潘家口水库水源地保护规划》为指导,定期开展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开展了蓝藻爆发阈值研究项目野外试验场地建设及监测等工作。(2)保持了工程范围内安定和谐的水事秩序。引滦局始终把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作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重要举措抓紧抓好,成立了水政监察总队,健全了各级水政监察组织。不断加强引滦水资源综合治理,增强依法治水管水能力,在工程保护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水政监察、取水许可管理及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开展了潘、大水库周边尾矿库及大坝附近采矿点调查,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管理,及时查处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法水事案件,确保了水事稳定。2引从于前看,对前沿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建局近30年以来,引滦局全体干部职工在水利部、海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励精图治,坚持科学发展,立足自身实际,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引滦局广大干部职工清醒地认识到:办好引滦局的事情,谋求长远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面对前进道路上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破解这些困难和挑战,归根到底就是要认真理解和把握中央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的治水新思路,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引滦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引滦局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了“优化发展环境、壮大物质基础、培育精神支撑”的全局未来5年总体工作构想,全力推进和谐引滦、幸福引滦建设。2.1强化科学管理,确保高效运行(1)科学理顺管理体制。继续加大事业单位定性工作力度,尽早明确事业单位性质;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增强发展活力;完成全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推行聘用制改革,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2)力求运行机制高效。切实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增强制度执行刚性,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建设完成科学、系统、完善的引滦局工作平台,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形成权责一致、规范有序、公开透明、民主高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科学高效运行。(3)合理优化人才配置。优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配备,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力度,形成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教育培训工作,处级以上干部5年内累计脱产培训达550学时以上;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按需定岗、按岗聘任。(4)确保辖区环境安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海委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切实加强辖区社会治安管理,杜绝恶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为引滦枢纽工程安全良性运行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5)大力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步伐,实现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市政及后勤服务配套齐全的目标;积极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工作,力争5年内完成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力争已婚职工能够全部入住独户永久住房。2.2加大水保力度,推进最优水产工程(1)加强规范工程管理。加大工程设备更新改造和维修养护工作力度,确保工程无缺陷、设备无隐患;推进工程管理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建设,实现规范化管理;加快通讯、网络等信息化支撑平台技术升级和改造,整合完善现有应用系统,实现工程管理、供水发电、水文水质、电子政务等管理现代化;继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保持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称号。(2)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切实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优化引滦水资源配置,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拓展供水新渠道,保证发电设备运行良好,以供水发电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确保在正常来水年份实现水电费收入2.6亿元;探索实施生态环境供水,积极参与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3)健全好水保体系。完成水文巡测基地及下池水文站建设,建立水文气象会商系统,完善洪水预报系统;完成滦河干流、库区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及移动实验室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重点水功能区监测站网;开展水源地水生态监测,建立引滦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水质实时监测;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行政执法工作力度,确保潘、大水库水质良好和水事秩序稳定。(4)全面落实水、电价格调整政策。主动加大价格调整公关力度,全力推进水、电价格调整,使非农业供水价格达到0.35元、农业供水价格达到0.05元,力争非农业供水实行两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