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创作思想浅析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作家。他以文学为中心,对当时的人们有着深刻的荣誉。诗人张刚称赞赵承志为“蓬莱宫少爷,诗可能会成为一万人的敌人”。”(P17886)韩驹《送赵承之袐监出守南阳》亦言:“我独依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P16595)然而厥后寥落无闻。《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曾钩稽其事,颇加揄扬:鼎臣字承之,卫城人。自号苇溪翁。元祐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其集见于《宋史·艺文志》者四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其孙纲立刊于复州,本百二十卷,刊至四十卷而代去,遂止。是在当时版行者已非完本。刘克庄《后村诗话》又云:《竹隐集》十一卷,多其旧自作,暮年诗无枣本。所记卷目多寡颇不合,疑克庄所称十一卷者,乃专指其诗而言也。鼎臣,《宋史》无传,其家世无可考。独集中有缴进其父元祐末所上河议奏状一首,今考《宋史·河渠志》:元祐、绍圣间,水官建议回河,独转运使赵偁不以为然,力主北流之议。疏凡数上,言皆切直。与鼎臣奏状相合,是鼎臣即偁之子,渊源有自。其后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和,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刘克庄称其诗,谓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警句巧对,殆天造地设,略不戟人喉舌,费人心目,推挹甚至。今克庄所摘诸句,已多佚其全篇。而即所存诸诗观之,工巧流丽,其才实未易及。克庄之言,故非溢美。至其杂文,刻意研练,古雅可观,亦非俭陋者所能望其项背。惜原集久经失传,谨就《永乐大典》各韵中蒐采汇辑,勒成二十卷。诸体具备,蔚然可观。虽未能齐轨苏黄,然比于唐庚、晁补之诸人,则不啻骖之有靳矣。(P1341)南宋魏齐贤、叶棻所选编的《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中收录赵鼎臣的表、启、祝文、祭文共百余篇,为书中入选文章最富者之一,足见其是当时擅长文翰的大手笔,然由于原集早佚,载籍无多,历代总集既缺收采,现代刊行的各种版本的文学史中亦鲜有提及,而近世对赵鼎臣其人其作也一直无人进行专门的研究,使得《竹隐畸士集》至今仍沉酣于古籍之中,无人问津,其佳处未能得到借鉴利用,这在古代文学研究中不能不令人引以为憾。宋代右文,其时文学创作极为繁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赵鼎臣作为此期的文学家,学养深厚,著述宏富,今存世《竹隐畸士集》中之文,不仅数量可观,且赋、表、状、书、启、记、传、铭等诸体俱备,其中虽不乏赞誉帝王、将相功德的颂扬之词,或与上司、同僚日常交往时的酬酢、赠答之作,但赵鼎臣的文章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为:一、表达关心国事、勤政为民的思想。如《竹隐畸士集》卷九《缴进河议奏状》一文,赵鼎臣直陈其父赵偁治河的建议,言词甚为恳切。赵偁奋孤忠,触群党,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但其建议却并没有被朝廷采纳,病退之后,依然告诫其子日后当上书言明其策,并慷慨而言:“河东无事,妄人扰之,自今乃如是,恐不三数年,河无安定之理,谁当复为上言之乎!”而赵鼎臣则“饮泪泣血,退书其语,刻之肌骨,铭在肺肝”,继承父志,时时为此事忧心伤神,并待机建言,力主北流之议,为国家献治河良策。文中表现了作者以社稷为重、以黎庶为念的思想,体现出一个封建社会有胆有识、鞠躬尽瘁的良吏高尚的品行节操,读后使人顿生钦佩之情。《竹隐畸士集》中还有祝文二十九篇,分别写于赵鼎臣在定州作幕府及邓州太守任上,其中有二十四篇为祈雨、谢雨祝文,充分体现出赵鼎臣勤于政务、体恤民情的思想。文集卷十六《亲诣骑立山崇应公祠祷雨请水祝文》曰:“岁之旱甚矣,民之命棘矣。”同卷《祈雨祭灵星祝文》曰:“自春不雨,以达于夏,麦且尽死,民将无所得食。”天旱民困,赵鼎臣忧心如焚,“不远百里,蔬食膝行,躬请命于祠下”,“夙夜惶惧,靡神不宗,吁嗟而求”,及至甘霖普降,喜雨滋田,则又是“吏民欢呼,歌颂圣德”。文集卷十二《定州州学私试策问六首》其一:“方今师屯之众,莫盛于西北,日月廪给之用,岁时馈饷之费,亡虑以钜万计,常赋所入,不足以为之出;而旱干水溢之变,尚未可以逆计而前知也。故议者之论,每欲厉农积谷,为安平永远之规。设官置司,岁辄平籴,其为长虑却顾之计,诚深切矣。虽然,利孔多端,法久生弊,富商巨贾,因官为市,缓则深藏而不售,急则倍价以取赢。宿货蓄资,乘机奔走,马牛之负,四出近郊,以是年丰而谷愈贵,粟侈而农益耗,缗钱徒縻于县官,而惠利不归于南亩。”(P219)赵鼎臣对国家形势洞若观火,深以边患为虑,他既厌恶奸商之投机钻营,又怜悯农民之辛劳疾苦,文章反映出其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卷十二《廷试策》中言:“臣窃谓方今有仁政而无仁吏,故郡县之政徒谨簿书,有司之臣讳言教化。化不下究,则民起而触宪网;食不家给,则人穷而为盗贼。督邮之所获,追胥之所执,岁不下以千百数,有司徒能据法以当其罪,而未尝谕陛下所以爱养元元之意,且思有以教之,此不亦有仁政而无仁吏耶?”(P158)赵鼎臣的这些言论所体现出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二、表现对亲友的深挚感情。孔子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2)孝弟是我国古代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规范,“孝”是维系上下关系的,“弟”是维系平辈关系的,有孝弟之行的人,必然对君主忠心、对亲朋友善。赵鼎臣的文章体现出对亲朋好友的深厚情谊。首先是亲亲。文集卷十九《伯姊墓志铭》:“余生数岁而失先夫人,伯姊躬护,以至于长,其亲则吾姊,其恩实吾母也”,赵鼎臣文章言其姐弟之情如同母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姐姐的深切怀念及斯人已逝的无比痛楚。同卷《季妹十六安人墓志铭》则是为其妹而作,文中作者以沉痛哀婉的笔调倾述了对季妹的深情厚意,读之使人情为所牵,潸然泪下。其次是对朋友的诚挚之谊。文集卷十七《翟静叔墓志铭》中,作者缅怀故友一生的行实,表达了彼此亲密无间的情谊,吐露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无比惋惜和哀悼之情。翟静叔是作者儿时的伙伴,作者文中追忆少时居乡里与静叔频繁往来,“年盛气锐,议论颉颃,不肯相屈下,时饮酒赋诗,杂以蒱博,狂叫怒骂,至于忿色厉辞,他日相见,辄欢然如故。”铭文情注笔端,言之切切,既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又寓抒情于叙事之中,笔墨酣畅,动人心神。卷十八《彭子发墓志铭》中,作者饱含感情地叙述了彭子发一生耿介刚直、落落寡合的个性与坎坷多舛的人生际遇,痛惋之情溢于言表。赵鼎臣善于从对亲友日常生活的琐事描写中寄托深情,往往娓娓道来,思致绵长,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三、表现了其高洁的思想情操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赵鼎臣高洁的思想情操多是借其对他人事迹的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如《竹隐畸士集》卷二十《书杨子耕所藏李端叔帖》一文颇为突出:东坡先生既谪儋耳,平日门下客,皆讳而自匿,惟恐人知之。如端叔之徒,始终不负公者,盖不过三数人。端叔既穷,故人无与相闻者。今观其书词,犹能使之眷眷如此,今固有以得其人,不待相识也。宣和辛丑孟冬集英燕日,东郡赵鼎臣书。(P214)李端叔无论苏轼仕途顺逆,对其始终如一、坚贞不渝,可见他高尚的操守。文章微言大义,既表达了对李端叔的钦佩之情,又流露出对苏轼的崇敬之意,于平实的叙述中表明了赵鼎臣个人的思想,也反映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北宋末期蔡京擅国,对元祐之臣残酷打击,“立党人碑于端礼门,籍元符末上书人,分邪、正等黜陟之。”(P482)“诏:‘邪说行,非先圣贤之书及元祐学术政事,并勿施用’”(P483)此题跋作于宣和三年,是时元祐党人依然被统治者所禁锢,而赵鼎臣敢于公然称颂苏轼及其追随者的节操大义,深表敬慕之情,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下,能够不畏强暴,仗义执言,体现出赵鼎臣刚正不阿的秉性和非凡的胆魄气度。赵鼎臣的一些文章中在表达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同时,也流露出隐逸高蹈的思想,这在他的赠序文中多有体现。《竹隐畸士集》卷十三《送林德祖序》中赵鼎臣借林德祖退隐之事,通过对林德祖的赞叹流露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卷《送胡子偕赴官浦城序》一文,作者叙胡子偕虽得微职卑官,远赴边地而不愠不愤,心平气静,是一位守道、循理、知命之君子,并赞誉其为人襟怀坦荡,宽厚待人,有长者之风,且操守甚高,富于赴诺,不择剧易,在朋友之间视财利为粪土。文章借对友人胡子偕之行事的颂扬道出自己淡泊名利,厌倦仕途的思想,但含蓄蕴藉,不着痕迹。北宋后期社会腐朽黑暗,统治集团内党派斗争日趋严重,加之外患频仍,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王夫之尝言:“宋至徽宗之季年,必亡之势,不可止矣。”(P155)文集卷九《与刘季高书》一文中虽未正面描写社会现实,但也约略透露出当时朝廷内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黑暗腐朽状况。且赵鼎臣品行高洁,为人耿介正直,身处尔虞我诈的官场之中,痛苦万状,如其文中所言:“仆走河东,凡十月日,官况牢落,几不可堪。”因而他向往着山水田园、渔舟唱晚,希望能够早日归隐林泉,去过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生活。“吾庐虽陋,有竹隐以待宾客,阅书史。家故所藏书满一大屋,读之累月,盖未能什一。时时与群从儿曹作小诗相唱和,间辄弈棋投壶,怡然终日。而乡邻有好事者颇来入吾社中,口讽手谈,继以觞酌,号呶呼笑,私甚乐之。”(P165)作者对友人刘季高描述的这种怡然自得的闲适生活和愉悦之情,正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其脱离官场羁累的轻松自在心情和对丑恶现实的憎恨。赵鼎臣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文章不仅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由于其在创作时能够不泥古人,大胆创新,因而其文章在艺术风格上也卓有特色:一、立意颖异、新人耳目。赵鼎臣的文章思想深邃,言语精警,见解独到。如文集卷二十《读酷吏传》一文,作者叙张汤、周杜为汉之酷吏,为其诛杀夷灭及因事而死的各不下数千百人。可二人却身为三公,其子亦封侯出牧,世为显人。世之说者亦称汤虽为酷吏,但能荐士而不掩人之美。然而细检张汤所荐之士,最贤能者不过儿宽,可儿宽又何足以道。至于杜周,则比张汤更为残酷,也没有听说他推荐了哪位贤人,而其子孙却奕奕华盛,延年钦业,皆为名臣。“古今言祸福报应者多矣,韩退之曰:‘君子得福为常,得祸,其不幸也。小人得祸为常,得福,其非常也。但不可谓善而不福,恶而必祸。’余谓此说最为得之。”(P225)赵鼎臣在文中表达了与韩愈相同的一种观点,即积恶未见招祸,而积善也未见致福,圣人说教只是一种常理,但世事复杂,还是有特殊情况存在。全文层次分明,议论严谨,且见解独到,令人振聋发聩。宋人为文尚理,常常引类设譬,触物兴怀,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赵鼎臣此文正生动地体现了宋人为文的这一特点,较之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两文在立意上皆独出机杼,别开生面。赵鼎臣的另一篇杂文《蝎辨》也写得十分精彩。文章以一家人杀不杀蝎为焦点展开争论:父要杀,因为蝎要毒人;母主张不杀,因为蝎有毒乃是天性,与物有何辜。子则对父母的观点加以分析,认为父是因为病恶,却不知其天性不可移,所以多杀无益;母则在于厚情,放任蝎毒不可谓是仁人,毒人之蝎不可赦,未毒人之蝎则不足杀,只需要把它弃置在无事之地,使之不能恣其毒,这样就可以保全性命了。文章短小精悍,观点鲜明,立论新颖,不落窠臼。二、纵横捭阖、善为议论。宋人好议论,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正如欧阳修《镇阳读书》中所言:“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P3599)赵鼎臣才高学富,性格耿介豪爽。他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诵说古今,臧否是非,议论英发,雄健奔放,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远见卓识。如《廷试策》:“臣谨对曰:臣闻天下之势,莫重于已安;圣人之虑常切于既治。古先圣王不以太平盈成为可乐,而以长治为难;不以垂裳拱揖为多暇,而以居安为惧。故衢室载放勋之问,总章志有虞之访,谋及卜筮,学至刍荛。凡以不恃独见之聪明,而思得天下之忠言嘉谟,以济其治也。不惟有以明已善,而又有以取众善;不惟有以鉴已然,而又有以防未然。圣而益圣,安而愈安,盖皆出于此矣。”(P158)宋代之文,特别注意经世致用、要求文章能为现实服务。由于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国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值此多事之秋,士人的爱国热情高涨,面对着日蹙的边患和繁重的国事,他们纷纷建言献策,以求有补于国,有为于世。赵鼎臣此文论证开合自如,针对现实问题直抒己见,分析精到,论理透辟,笔锋犀利,表现出其非凡的识度;且行文汪洋恣肆、气势飞动、文采斐然,读之使人快心畅意。赵鼎臣的文章议论英发,大气磅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宋文尚议论,赵鼎臣深受时代文风的影响。同时,赵鼎臣文章的这一风格特点也与其豪健爽朗的个性有关,所谓文如其人;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宋代印刷业大为发展,书籍广泛刊印传播,文士们多博闻广识,而赵鼎臣本人也是博古通今,才力宏富,因而笔力自是豪健奔放,遒劲有力,能够援据该博,纵横捭阖,雄辩滔滔。三、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赵鼎臣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等方法结合运用以增强文章的艺术表达效果,这在其记体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记体之文,“其盛自唐始也。其文以叙事为主,后人不知其体,顾以议论杂之”。(P145)宋代的记体之文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注重将作者个人的思想意识、情怀意趣融入叙事之中,或即景抒情,陶写怀抱;或借题发挥,阐述义理,在写作手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赵鼎臣的亭、楼、台、阁记往往把叙事、描写和议论融为一炉,腾挪变化,摇曳多姿。《竹隐畸士集》中的记体文主要是记写亭台堂阁,然行文不局限于景物描绘,常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因此文章意蕴丰厚,含蓄隽永。如文集卷十三《荣事堂记》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作者先叙韩氏受皇恩袭父职为守,圣上以韩氏世官为相,今父子又相继为守。韩肖胄至郡乃作堂记其事,以志圣训。赵鼎臣作文叙韩氏一门荣贵,“自忠献魏王韩琦起,相继为相,今又以肖胄长曾孙韩氏守,盖四世矣,可谓荣矣”,然后加以议论,历数曹、萧、房、杜、姚、宋等皆不如韩氏之荣。文章笔力雄健,气势酣畅,语言流走如珠,内容丰富深刻。再如《三径堂记》一文,作者由“三径”一词谈起,叙自己与堂主人葛侯曾相遇于并州,时堂主人神武英明,镇边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数学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
- 天文系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时空量子纠缠-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工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系统实施与管理办法
- 人道救助管理办法无锡
- 蜀绣地标保护管理办法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2023年兴文县中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课后答案
- 英语中考常用一词多义词
- 上海港港口拖轮经营人和港口拖轮名录
- T-CAMET 04017.1-2019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规范 第1部分:需求
-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治共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