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_第1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_第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_第3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_第4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讲 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新闻事业开展史第三编:两极新闻事业的开展及其影响 〔1927-1949〕第九讲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开展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成熟与全面胜利第十一讲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开展第十二讲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剧变

第三编两极新闻事业的开展及其影响-概述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

的深入农村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

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

全面胜利

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1〕中国共产党反新闻统制斗争方针确实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在“八七会议〞后由武汉迁到上海,转入地下活动,继续领导革命斗争。为了向国统区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揭露国民党集团的真面目,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针锋相对地开展反新闻统制的斗争,在白色恐怖的条件下积极从事办报等新闻宣传活动。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要求各级党组织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的精神,整理和加强党的宣传鼓开工作,积极筹备出版报刊。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2〕中共中央出版的地下报刊中共中央率先在其所在地上海开展“地下〞办报活动,先后创刊及复刊了?布尔塞维克?等报刊,武汉、广州等地各级党组织也积极开展“地下〞办报活动。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3〕?布尔塞维克??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秘密创刊,中共中央理论性机关刊物,1932年7月停刊。瞿秋白等担任主编。自1929年起,该刊采用?少女怀春?、?中央半月刊?等伪装封面。?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4〕?红旗日报?1930年8月15日创刊,由李求实主编,初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自第162期后改为中共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其前身是?红旗?三日刊和?上海报?。1931年3月8日停刊。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一、中共在国统区的反新闻统制斗争与地下办报宣传活动〔5〕左翼革命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开展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左翼革命文化运动是从创办?文化批判?月刊和?太阳月刊?开始的。利用报纸副刊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战术。1932年3月20日,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记联〞〕成立。它是在“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集纳协会〞根底上成立起来的。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1〕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办报活动为了促进土地革命的深入、稳固新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还克服物质上的重重困难,开展办报宣传活动。1929年12月下旬,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说明了革命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创办“党报〞与“政治简报〞、“对不识字的党员读书报〞等具体措施,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创立与开展。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2〕?时事简报?的出现与开展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事简报?在古田会议后出现并迅速开展,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各军及各纵队均应办一统一命名为?时事简报?的壁报,每周编写张贴一张,用毛笔手抄,内容为国内外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及红军工作情况。1931年3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签发?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并附有?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进一步推广?时事简报?这一宣传形式。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3〕中央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报刊、通讯社在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特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底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报刊约有160余种,其中大小报纸有34种。在这些报刊中,有图文并茂的铅印大报,也有传单式的油印小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报刊和通讯社有: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红色中华?报、?红星报?及?青年实话?等。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4〕“红中社〞的创立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诞生,全名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成立后,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及塔斯社英文播送,编译刻印成“参考消息〞,每天对外播发新闻电讯。“红中社〞旧址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5〕?红色中华?的出版1931年12月11日,“红中社〞主办的?红色中华?报在江西瑞金创刊。初为苏区中央政府机关报,1933年2月4日第50期起改为中央苏区党、政、工、青中央的共同机关报。瞿秋白等曾任主编。瞿秋白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6〕?红星报?的出版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1933年8月后曾由邓小平主编。另出有?红星画报?。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一节反新闻统制斗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深入农村〔7〕?青年实话?的出版少共苏区中央局〔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1931年7月1日在江西龙岩创刊,后迁瑞金。陆定一、魏廷群〔阿伪〕等主持编务。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一、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重建〔1〕中国共产党重建党报系统的指示1939年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使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开展的道路。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一、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重建〔2〕中共中央党报系统在延安的建立1939年2月7日,?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此前后,?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出版,形成了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一、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重建〔3〕?解放日报?的创刊1941年5月16日,由?新中华报?改组而成的?解放日报?创刊。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博古〔上〕?解放日报?〔左〕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一、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重建〔4〕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委机关报1939年后,一个以当地党委机关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在其它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普遍建立,在经济等条件不够成熟的地区那么着力建设一份当地党委的机关报。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开展与延安新华播送电台的诞生〔1〕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开展1939年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新华通讯社也开始日益成熟,走上了独立开展的道路。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机构。从此,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社延安旧址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开展与延安新华播送电台的诞生〔2〕延安新华播送电台的诞生1940年底,延安新华播送电台建成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播送事业的开端。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播送电台首次开播,呼号为“XNCR〞。X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NCR是NewChineseRadio(新中国播送)的缩写。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早的播音员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三、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办报活动与?新华日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在国统区开展抗日民主办报宣传活动,并积累了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那么的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报刊,最重要的是中共代表团直接领导下出版:?群众?周刊,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四、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报工作的重要改革〔1〕整风运动的兴起自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1942年2月初,毛泽东在延安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报告,揭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通知?发出后,从?解放日报?到各新闻单位、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掀起了整风和检查的热潮。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四、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报工作的重要改革〔2〕?解放日报?的改版1942年3月31日,?解放日报?召开改版座谈会,毛泽东出席。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实行改版,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性〔指导性〕原那么。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四、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报工作的重要改革〔3〕全党办报方针的提出与贯彻党报编辑部加强同各级党组织的联系。1942年8月起,?解放日报?兼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以加强其与陕甘宁边区的联系。加强通讯员制度化的建设,各级党委宣传部都须承担起各级党报的通讯员职责。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向成熟四、延安整风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党报工作的重要改革〔4〕中共党报理论的探讨与研究?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如?解放日报?社论?致读者?、?党与党报?、?本报创刊一个期?,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根本观点?,等等。陆定一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收缩与全面胜利〔1〕抗战胜利之初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大开展抗战一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冲破国民党当局的束缚与钳制,对日本侵略者开展全面大反攻,迅速收复了大片国土,解放区迅速扩大。在广阔的解放区内,人民新闻事业迅猛开展,报刊的出版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由油印改为铅印,不少扩版或改版为大型日报。随着一些城市和工矿区的被解放,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也应运而生。人民播送电台网初具规模。1945年8月下旬,延安新华播送电台恢复播音。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收缩与全面胜利〔2〕抗战胜利之初党在国统区的积极办报活动在上海,党创办与出版了?时代日报?、?联合日报?、?建国日报?、?联合晚报?、?文萃?周刊、?消息?半周刊等一批报刊。在北平,?北平解放日报?、新华社北平分社先后成立。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收缩与全面胜利〔3〕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区新闻事业的收缩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开展转为收缩。许多报刊被迫从城市迁回农村出版,由大报改为小报,由铅印改为油印,甚至停刊。1947年3月后,延安?解放日报?于3月13日在延安出版了最后一期后撤离,3月15日起在子长县史家畔村出版、3月27日出至第2130号后停刊。延安新华播送电台为了保证在战争期间永不中断。新华社发挥了三位一体的作用。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收缩与全面胜利〔4〕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党的新闻事业的备受迫害?新华日报?、?群众?杂志屡遭国民党的摧残,最后被迫停刊。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收缩与全面胜利〔5〕党的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才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由收缩阶段转入全面胜利阶段。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二、解放战争期间新华通讯社的大开展及其重要作用〔1〕抗战胜利之初新华通讯社的大开展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开展阶段。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充实,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英文播送、口语播送4个编辑部门。各解放区的总分社、新的解放区和重庆、北平、南京3个大城市的分社也先后建立。至1946年4月,新华社在国内已建成总分社9个、分社40多个。此后,中共中央又提出了“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制定了?新华社、解放日报暂行管理规那么?,对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二、解放战争期间新华通讯社的大开展及其重要作用〔2〕全面内战爆发后新华社的独特作用1947年3月后,新华社兼解放日报社社长廖承志率领两社大部人员撤出延安,少数工作人员留下坚持工作至18日凌晨与党中央最后一批撤出。3月27日?解放日报?停刊后,新华社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播送电台的三重任务。西柏坡新华社总社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二、解放战争期间新华通讯社的大开展及其重要作用〔3〕新华社的军事宣传报道为了做好军事宣传报道工作,新华社的军事报道网迅速开展。战争初期,新华社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总分社都派出记者组或记者团,随军进行采访活动,后又在这些记者组或记者团的根底上陆续扩建为前线分社。新华社的战地记者,成功地报道了许多重大战役与战斗场面,产生了不少冲动人心的战地报道与通讯。新华社还发表了大批有影响的军事评论。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二、解放战争期间新华通讯社的大开展及其重要作用〔4〕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军事报道与评论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与评论,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等消息;?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将革命进行到底?、?评战犯求和?、?丢掉梦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登?等评论。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三、从反“客里空〞运动到党的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提出〔1〕土改宣传报道中的右的倾向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后,由于在土改运动初期实际工作中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土改宣传报道也犯了不少右倾错误。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三、从反“客里空〞运动到党的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提出〔2〕反“客里空〞运动自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维护新闻真实性原那么,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之后,反“客里空〞运动被党中央推广到其他解放区的新闻界。第十讲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开展、

成熟与全面胜利第三节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全面胜利三、从反“客里空〞运动到党的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提出〔3〕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3月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并作重要谈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