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_第1页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_第2页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_第3页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_第4页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姓名班级经济学3班

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慢慢走向市场经济。经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越来越联系密切。随着经济的变化,中国开始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的经济发展思想。在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时候,平凡的使用调节经济的两个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西方在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和欧债危机以来,很多的学者把这种危机的影响原因归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合理的使用。西方很多学者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是否应该实行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货币学派的学者认为财政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政府采用财政政策不但没有作用还对经济有害,而坚持以货币政策作为单一规则。而凯恩斯主义对于以前解决经济萧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由于价格,工资粘性,市场做出调整的时间很长所以财政政策是很有必要地对于调控经济。货币政策存在利弊,中国和别的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存在差异,盲目的采用西方的经济手段是不合理的。所以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又必要地而从改革开放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巨大的成效到2008年的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采用的4万亿的需求拉动计划。到后来的货币政策的长期积累的弊端和一系列的其他的原因导致的经济通胀问题。政府又采用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对我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也能看出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有积极地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所以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了解,认识,分析对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正确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了解我国的发展的问题有助我们的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提升自己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关注我国的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发展也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要求。目录摘要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1.3创新和不足2中国货币,财政政策及其配合相关理论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2.1.1货币政策2.1.2财政政策2.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2.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2.2.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的必要性2.2.3配合运用的主要模式2.2.4配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中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3.11992年以来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状况3.2两种态势下政策配合的经验总结3.2.1总需求大于总供给—1997年以前3.2.2总供给大于总需求—1997年以后4中国目前现状及货币,财政政策4.1中国目前现状及成因4.1.1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4.1.3国际游资的流动4.1.3国际游资的流动4.2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4.2.1货币政策4.2.2财政政策4.3运用效果5中国目前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1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和协调上的问题5.1.1政策工具运用的不合理5.1.2金融稳定风险不断加大5.1.3信用建设滞后5.1.3信用建设滞后5.2建议5.3我国现阶段应该注意什么6结论参考文献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西方的经济危机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出挑战。不同学派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不同的态度。货币学派的学者认为财政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政府采用财政政策不但没有作用还对经济有害,而坚持以货币政策作为单一规则。而凯恩斯主义对于以前解决经济萧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市场局限性,而财政政策是很有必要地对于调控经济。而2008年的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而采用的4万亿的需求拉动计划。到后来的货币政策的长期积累的弊端和一系列的其他的原因导致的经济通胀问题。也能看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的。1.1.2研究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后期中国频繁的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其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很多的问题。而中国和别的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存在差异,盲目的采用西方的经济手段是不合理的。所以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的影响,效果,和问题是又必要地。1.2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我们去深入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货币政策和财政的提出的背景。货币政策和财政的具体的工具的使用,其传导机,和影响。然后第二部分我们去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具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第三部分具体结合我国最近几年的采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进行分析。1.3创新和不足(1)创新点我们的创新点在于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原来一般的考虑的事货币政策或则财政政策的单独使用的分析,这样考虑是不全面的。因为现实中我们这两种政策经常是混合使用的。单一的考虑其中一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反映这两个重要手段的配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再是我们结合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的纵向的分析。从我国改革开放我国配合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我们能深入了解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影响,纵向的比较能让我们了解其配合使用的积极地作用和其中的问题。有实际作为分析的依据(2)不足点没有具体的数据作为依据。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分析,大的框架的分析,没有具体的数据作为对比,研究的依据。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2中国货币,财政政策及其配合相关理论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关理论2.1.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财政的构成主要是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再看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务。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财政政策工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下那股额册财政政策选择的范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2)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财政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称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表明财政政策影响产品市场的总需求,总需求影响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影响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利率最后影响产品市场上的投资与总需求。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G(政府支出)↑→AD(总需求)↑→Y(国民收入)↑→L(货币需求)↑→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2.1.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但需指出的是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仅仅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有主要的一般性的工具、选择性的工具和补充性工具等。(1)一般性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三是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存款货币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当作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2)再贴现政策,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包括中央银行掌握的其他基准利率,如其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贷款利率等),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反之亦然。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相比,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但是,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却操纵在存款货币银行手中,因为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票据以取得信用支持,仅是存款货币银行融通资金的途径之一,存款货币银行还有其他的诸如出售证卷、发行存单等融资方式。因此,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3)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其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比较灵活的金融调控工具。(2)选择性和补充性工具是指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其中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3)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是要起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高的地位,并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的过程,它表明货币政策由三大要素组成: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其它政策工具,来调节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和贷款规模,从而调节全社会的货币总供给,最终影响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以货币供给量增加为例,其作用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MD(货币供应量)↑→MD>MS(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i(利率)↓→I(投资)↑→AD(总需求)↑→Y(国民收入)↑2.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选择和运用,以及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协调、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前提。2.2.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1)两者发挥作用侧重点方面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相反。(2)两者在政策时效和强度方面不同,财政政策以快速,强力为特征,通过国债,贴息,税收政策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3)两者在政策功能方面不同,财政政策侧重公平分配原则而货币政策侧重效率优先原则。因此,从两者的区别要求可看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紧密地协调配合,相互扬长避短,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调节和合理化布局,全力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2.2.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1)配合基础: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不时出现膨胀缺口性或紧缩性缺口,只有采取权衡性政策,才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抑制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消除膨胀缺口;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支出、支持公共工程建设、降低税收等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就是著名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有协调配合,才能扩大和强化这种它以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2)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一致。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3)双方政策手段具有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互动性。例如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剌激经济扩张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紧缩效应,这些紧缩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会减少公共储蓄,而货币供给量没有增加,由此造成的货币需求压力会迫使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政府如果同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投资,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挤出效应”。所以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在前面两者的传导机制中就做了简单介绍。(4)两大政策同是资金分配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密切联系。2.2.3配合运用的主要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双扩张”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扩张”政策配合模式。(2)“双紧缩”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缩”政策。(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配合方式。2.2.4配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不同的政策手段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一个政策运用技巧问题。政府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地决定。经济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就是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及政策调控目标,机动地决定和选择配合方式。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各有利弊。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种“双扩张”政策在短时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须慎重,其适用的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业不足,市场疲软。当然,这种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与“双扩张”政策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则适用于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但“双紧缩”政策如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取了双紧配合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又提高了失业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可减少财政赤字,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政策配合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总需求,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种配合在扩大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要求政府应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采取相机抉择。(2)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应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以往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的协调运用,除了要努力实现社会总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之外,还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3)注意的问题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3中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3.11992年以来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状况(一)、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配合阶段。我国是在1992年明确提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一阶段宏观政策采取的是双松配合策略。1992年货币投放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4%,成为继1988年之后的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1993年上半年,货币投放超常增长,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多投放282亿元;1—5月份货币投放共达500亿元:银行存款急剧下降,3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2月底净减少44.9亿元,4月份又只增加9.8亿元;财政收入增长缓慢,l—4月份财政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第一季度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0.7%,开发区遍地开花,资金供应异常紧张,乱集资、乱拆借、乱提利率现象相当严重,金融秩序混乱,财政信用关系不顺,国债销售出现“低迷”现象。(二)、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行适度从紧的配合针对前一时期金融秩序混乱,财政信用关系不顺,财政收入增长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局面,中央抓住有利时机,于1993年6月下旬适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强化固定资产贷款管理,规范信贷资金拆借行为,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严格控制税收减免,加强税收征管,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强调这次宏观调控不是全面紧缩,而是结构调整。一方面,对违章拆借、乱收费、乱集资用于开发区、房地产等方面的资金,要坚决清理收回;对越权减免税收的,要认真清理。另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重点方面的资金需求要及时予以保证,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实行宏观调控的“软着陆”。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实践证明,这次调控是正确和成功的。不仅有力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从1993年的13.2%和1994年的21.7%,回落到1995年的14.8%、1996年的61%和1997年的0.8%。而且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3—199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5%、12.6%、10.5%、9.6%,有效地实现了稳定增长目标,同时经济振荡幅度很小,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三)、1997—200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阶段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国内商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因此,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其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防范金融风险,化解国民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公共支出的扩张是采用债券融资型,靠增发国债来扩大公共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表现为增加贷款规模,放宽贷款方向,下调存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等各种手段的协调配合。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增速由1998年的7.8%逐步而波动式地提高到2002年的9.1%;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998的-0.8%水平变化不大,直到2003年才摆脱价格负增长局面上升到1.2%;阻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四)、2003-2008年上半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紧配合阶段前一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为主,直接结果就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物价指数屡创新高,房地产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进一步加剧,中央采取了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主要措施是多次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缩减长期国债规模和中央财政赤字,改革出口退税制度,减少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最后在短期内通货膨胀被遏制,但经济出现下滑。(五)、2008下半年-2009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配合阶段20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实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由全面紧缩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等。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本意是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实际政策执行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迅速复苏,在房价产市场迅速升温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房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于2009年年中恢复上涨态势,而且2009年和2010年两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在迅速恢复2008年以前水平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上涨。从2010年开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3.2两种态势下政策配合的经验总结通过上面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轨迹的回顾,我们将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形势划分为两种态势:3.2.1总需求大于总供给—1997年以前这种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需求过旺、通货膨胀。它主要是由于供给严重不足造成的,因而不能用IS一LM模型得出的结论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实现供求平衡。而只能着力发展生产,扩大供给,在政策选择上采用扩大消费、刺激生产的扩张性政策,当导致通货膨胀过高时,又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可以看出,在这2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另外,这段时期内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逐渐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第一,政策实施的客观条件逐渐完善,如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货币政策工具初步制度框架的建立加大了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第二,在调控手段上,直接干预的行政手段大大减少,税收、银行信贷、利率和汇率等间接调控手段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第三,调控目标也从总量调控到分阶段、分目标的结构调控。宏观调控不是简单地实施压缩总需求的紧缩政策或扩大总供给的扩张性政策来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而是有步骤、分阶段地根据主要目标选择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结构调整。3.2.2总供给大于总需求—1997年以后1997年以后,我国经济由过去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滑,投资需求增长缓慢。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这个时期内实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选择和协调配合上都有较新的尝试,加大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并辅之稳健的货币政策。政府调控中介目标日益多元化,国家通过调控投资、消费、进出口、货币供给等中介目标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调控手段也日趋多元化,在鼓励投资增长方面,由过去的降低利率和增加国债投资拓展到税收优惠、扶改投资贴息贷款和改善投资环境等;在刺激消费增长方面,从单纯的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扩大到提高工资水平和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与范围等。4中国目前现状及货币,财政政策4.1中国目前现状及成因自2010年下半年到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指数CPI的涨幅越来越大,特别是2010年11月以来,消费品价格急速上涨,每月的CPI的涨幅都超过5%,导致了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4.1.1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农产品和石油涨价较多,。而农产品涨价主要受自然灾害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同时也存在中间商的求利心态,炒作及市场资源的不合理配置。4.1.2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剩深层次看之所以存在通货膨胀,根源还是在一个经济体内部流转中的货币太多,由于中国多年的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顺差,造成了高额的外汇储备。而政府为了维持人民币的低汇率,就不得不增发人民币,又进一步的加剧了通货膨胀。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由全面紧缩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等都导致了流动性过剩。4.1.3国际游资的流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加剧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美元贬值则以一种更为“诡谲”的方式向全世界输出通胀,首先,美元的贬值推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上涨,其次,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风险,国际风险资本投资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保值,增加了大宗商品需求,导致价格屡创新高,美国继续实施又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加印美元投放市场,使美元继续恶意贬值,中国承受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突增,外部热钱涌入中国,冲击中国的金融业,使中国金融业风险大增。4.2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2010年12月10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1年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4.2.1货币政策2011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其中还包括了两次加息2011年6月14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5月18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4月21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4月6日起,央行加息25个基点2011年3月25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2月24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2月9日起,央行加息25个基点2011年1月20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2.2财政政策1)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上海等地列入试点范围(一)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二)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三)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2)房地产调控及房产税2011年1月28日起,上海市重庆市试点向个人房产征收房产税。2011年3月16日,发展改革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规定从5月1日起施行。5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明码标价规定未实行“一套一标”,每套处5000元罚款。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80亿元,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3月16日,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明确这项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3)个人所得税2011年4月20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免征额由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2011年6月30日,第六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为3500元。公共服务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增加安排123亿元,用于新农保试点补助。增加安排后,2011年新农保覆盖地区范围将从原计划的40%提高至60%,从7月1日起实施,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同步推进。4)政府采购2011年7月1日始,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单位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央单位采购的台式计算机和打印机,原则上全部纳入2011年批量集中采购试点范围,各主管部门要组织好批量采购计划汇总报送工作,集中采购机构要做好批量集中采购的招标等工作。5)车船税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4.3运用效果房地产泡沫化趋势得到控制物价涨幅总体趋降,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1月前三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由于投资放缓、紧缩货币政策、出口下滑等因素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同时中国政府也可以承受GDP适度放缓。5中国目前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1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和协调上的问题5.1.1政策工具运用的不合理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存在政策工具运用不合理的情况。1)对于财政政策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应该是政府财政支出中建设性、投资性支出的比重偏高,财政政策生产性过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支出方式基本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对诸如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要少一些。2)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的过度使用可能是一个主要问题。2011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国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己经大大降低,运用的次数也相对较少。美国自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便被放置不用了。英国、加拿大等部分国家,则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现象。在日本,存款准备金制度虽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但运用的频率也降低很多。5.1.2金融稳定风险不断加大金融稳定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以及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其重要性已在前文有所论述。提出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但金融稳定的内涵还包括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从现实环境来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己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比,金融风险仍然较大,同时,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却不断上升,极大地放大了中国的金融稳定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等是货币政策传导和调控的重要目标,金融稳定风险的不断增大,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从财政政策来说,由于土地财政现象的存在,财政政策与房地产关系十分密切,金融稳定风险的不断加大,导致了财政政策调控的难度被多倍放大。5.1.3信用建设滞后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没有信用体系的市场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法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信用环境大为好转,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的信用建设滞后,主要就体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上。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的产值占GDP比重超过50%,上缴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400k,中小企业更是解决了800k以上人口的就业。在取得这样成绩的同时,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只占银行贷款总额的不到30%,通过股权投资、深交所上市等方式融资的中小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直接导致了信用建设的滞后。但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不足,更加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信用体系建设滞后这一基础性问题,表面上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实质上,由于中小企业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并且是政策协调和传导的重要依据,5.1.4财政与银行的边界不清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调整的一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二者合理配置、清晰划分的难度。虽然多年来,财政与银行的边界越来越清晰,但仍存在不少“缺位”和“越位”。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的投向交叉,财政资金进入纯竞争性领域的现象仍不少见,同时银行资金却又受政府意志支配,大量投向了低效率领域,代行了社会职能。财政与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