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那鲁道花冈兄弟的命运_第1页
莫那鲁道花冈兄弟的命运_第2页
莫那鲁道花冈兄弟的命运_第3页
莫那鲁道花冈兄弟的命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那鲁道花冈兄弟的命运

一战争的英雄主义情感表达——花佐兄弟对影片的反照“赛德巴巴”是“士兵”和“真正的人”。影片叙述了多年前台湾中部地区的赛德克族群反抗日本占领者的故事。影片着力塑造了英雄人物“莫那鲁道”———台湾中部原住民赛德克族的部落首领,其精神引领的作用、智勇双全的行为,令人想起西藏雪域高原上的格萨尔王、内蒙草原上传奇的嘎达梅林。莫那鲁道带领族人为赛德克人的骄傲而战,为灵魂而战,他在片中的话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如果你们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就让你们看看野蛮的骄傲。”影片冷静地表现着这种反抗的因由、反抗的过程、反抗的最终结果。没有混搭,没有穿越,没有戏说,只是严肃地讲述着故事,严肃地展示着画面,严肃地进行着乐音。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说过:“精神力量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构成使整个战争具有生气的主力。”影片中,莫那鲁道与他的部属仅300人,对抗的是拥有飞机、军舰、大炮的强大日军,物质上的极端不对等,更显出一场“精神战争”的况味,在赛德克人执着的信仰中昭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与民族精神。主线之外,影片穿插了两种矛盾:一是花冈兄弟的内心纠结,二是部落之间的冲突。花冈兄弟本是赛德克后代,因为已走出大山,经过了文化熏陶,决意做“文明人”,在日本人的手下服役。两兄弟在生活方式上已经高度日本化,但我们可以注意一个小小的细节,当花冈一郎的妻子生儿子时,一郎激动地从远处跑回,旁边经过的日本人却轻蔑地说了一句“就不信两个蕃人还能生出一个日本孩子?”这已为后来两兄弟与日本人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果然,当赛德克部落与日本人之间剑拔驽张之时,花冈本欲劝阻部落头目莫那鲁道,这便有了莫那鲁道那句诘问:“你以后是要进日本人的神社还是我们赛德克的祖灵?”这话戳到了花冈心灵的最痛处。对于花冈兄弟而言,难在既做不了日本人,也做不好赛德克人;既不想对抗日本人,又不愿与自己的族群为敌。结局如何?只能自尽。影片中,他们在淅沥雨中上吊与剖腹的一刹那,观众难掩唏嘘与痛楚。善良的花冈兄弟只想过正常的生活,但终以悲剧收场。再看部落之间的冲突。另一部落的首领铁木瓦力斯,当初一心与莫那鲁道的部落为敌,因此为其日本主子作战,但当他在森林中看到赛德克族妇女集体自缢的悲壮场面,也为之所动,差点把枪口又转向作为外族的日方,但日本人轻描淡写的几句挑拨,又让铁木瓦力斯产生动摇,这一次便死心踏地地为日本人卖命。因而,溪水中的那场打斗特别血腥,惨不忍睹,毕竟是部落间的自相残杀,是中国人残杀中国人。正是各种矛盾的纷繁、交织、推进,增加了影片的复杂与厚重,在一片血腥、惨烈之中,张扬了悲壮和崇高的美学内涵。这是一部崇高与优美并举的影片。崇高是指影片的基调,充斥于全片的悲壮的阳刚。而其中,时时夹杂着优美情绪的渲染,那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浅唱低吟。从影片中我们看到,在日本人进驻之前,马赫坡山林的赛德克父老乡亲生活得和谐自在,他们勇敢地狩猎,勇敢地相爱,男人在经历了重大战事之后,才能纹上部落图腾标记的面纹,那时的他们,以成为真正的男人而自豪。女人则有传统样式的面纹。成功打猎后,他们要喝酒庆祝;婚礼上,他们升起火塘,吹着口琴,纵情歌舞;当男人外出,女人在家守好火塘,等候男人归来。影片以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景,赛德克人虽没有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是在对祖灵的膜拜与守望中,他们有心灵上的自由快乐。唯其优美的生活画卷,才使反抗有了最充分的理由,也为反抗的失败增添了更大的悲剧意味。部落中那条黑色的忠犬,依依不舍地跟着主人莫那鲁道,销烟中又回到莫那鲁道身边相伴慰藉,这与多年前印度电影《奴里》中那条为女主人报仇的小狗,与《甲午大海战》中邓世昌那条不离不弃的忠犬何其相像。这样的细节直指观众内心的绵软处,唤起其情感的强烈共鸣。壮怀激烈与深沉婉约就这样交替着,构成影片的强大力量,摄人心魂,让人荡气回肠。当代人行走太快,灵魂跟不上。这部电影仿佛骑神驹而来,驮来了我们曾经滞后的灵魂。如果有幸听见祖灵鸟的歌声,我们的灵魂还能奔向彩虹。二赛氏的图物———用内部5首片的音乐故事,再现所处的社会生活观影的过程是一次绝妙的审美历程,它是一部壮士电影,更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音诗画。片中没有对电影技巧的刻意卖弄与炫耀,实实在在是对美的重现、对意志的颂扬。片中的画面、诗歌、音乐、舞蹈都更接近原生态,接近于人的本能与本真。在现实主义的叙述中,又时时融进了浪漫主义的格调。透过片中长镜头,观众看到的是宝岛台湾的层峦叠嶂、郁郁山林———象征生命的蓊郁苍翠的绿色,绿得浓酽,林间有轻雾缭绕,如诗句里所写:“这是我父母之乡”。打猎归来的赛德克男儿就穿行在这片绿荫花海中,脚步矫健,心中自豪。醉人的绿色,是影片前半部的颜色基调,勤劳勇敢的赛德克人就在这片山林里栖息、打猎、繁衍,守护着他们美丽的乡土。然而,自从异邦人闯进了山林,一切不复存在。祖居之地已被占有,原来的和谐已被揉碎,而刚强的赛德克人只有忍耐。影片后半部基调转冷,一片刀光剑影、炮声轰鸣中,到处流淌着殷红的鲜血。片中着力塑造的勇敢少年巴万那威,恰恰是年轻时候莫那鲁道的重现,编导在此的匠心可见一斑。片中的诸多画面,讲究造型的美,诸多镜头的组接也十分考究,而这些画面与镜头既富形式美,也讲究思想的含蕴,让人醉心不已,沉思绵绵,为整个影片的故事叙述、情节推进、人物塑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还可回放一下日军占领山林时的镜头:日本人骑着高头大马洋洋得意地挺进中国老人的家门口,这时一个仰拍镜头———从老人的目光看去,高大的马头直逼老人,此时转为俯视镜头———老人头颅的位置恰处于马头之下,两相对照,显现出占领者的傲慢与被征服者的弱小,显现出尊严被践踏的痛苦,这也构成今后反抗的强烈诱因。片中几次出现彩虹的意象,这是赛德克人心中的图腾,象征着希望之光。莫那鲁道与花冈一郎交涉后,独坐溪边,梦幻中与父亲相逢,彩虹在山林中倏然出现,预示着祖灵的召唤,赛德克人将为灵魂而战,为尊严而战。大战开始前,焦灼不安的花冈一郎透过妻子晾晒衣服的背影,看到了远处的绚丽彩虹,这也是一种隐喻。镜头马上转换成霞光中莫那鲁道拔刀迎向彩虹的画面,莫那鲁道在山巅上定格的魁伟身影、坚韧目光,述说着一种超人的力量,临战之前,赛德克的英勇首领内心已经无比果断坚毅,莫那几乎就要融进那彩虹之中。片尾,战后的赛德克少年攀上山巅,又见远方彩虹。赛德克人的图腾之光一次次闪现,象征着种族的生生不息。全片始终充溢着优美的文学性。穿插其中的大量的赛德克族诗歌,用诗意的画外音诵出,如族群的《诗经》一般,赛德克人口口相传,牢记心间。这些诗歌,语言朴素优美,质朴中有灵动,粗犷中含柔美,韵味独特,自有一种别样的艺术感染力。他们始终歌唱着祖灵鸟,歌唱家园,歌唱着精神与信仰。“活在这大地的人呀,神灵为我们编织了有限的生命,可是我们是真正的男人唷,真正的男人死在战场上”,“为即将被遗忘的祖灵唱歌,每一个音符紧密地拥抱祖灵”,如梦如幻的诗句,在复沓之中,凸现音韵之美,反映着部落人对幸福、理想的追求。哪怕是残酷的杀戮场面,画外也飘来赛德克式的歌声:“你们的恨意让天地暗下来……孩子啊,你们在做什么?”片中的多处台词也使用了诗一般的语言,为影片嵌进了更浓的史诗意味。片中音乐沉稳、深情、大气,又充满着浓郁的台湾山地特色、少数民族风情。有的乐段象民谣,有的则象圣歌。雨中森林里,赛德克的青年男人伐木之余,围着树木且歌且舞,歌声粗犷而洒脱,林子上空回荡起赛德克的勇士之歌。战前,莫那鲁道在梦幻中与父亲的重唱,是最质朴的歌声,父子俩一前一后的轮唱,显示出莫那鲁道对父亲、对先祖的追随。幻景中,父亲的身影消失,然而歌声不灭。片中的所有插曲,都是无伴奏的歌唱,一段又一段,悠扬而深情,令人品味不尽,那是人心底自然流淌的旋律,是赛德克的男女老幼从心尖里奔涌出的情感。片尾曲《看见彩虹》更是一曲优美的歌诗,旋律简单但回味悠长。在片中由几个原住民演员所吟唱,充盈着山林的芳香,蕴含着天籁般的纯净,同时它也是一曲英雄主义的挽歌与颂歌。悲壮之中,影片也适时地糅进了一点诙谐与轻松。开战之后,莫那鲁道与另一部落巴兰社的头目之间有一场对话,巴兰社头目问:“那我们把沿线驻在所的日本人消灭之后干什么?”莫那鲁道答:“到我马赫坡来喝酒。”二人言毕拍肩大笑。他们明明知道赢不了战争,喝不了庆功之酒,依旧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很有些“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意味,增添了影片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又如另一片段,日军司令在作战会议上痛斥部将无能,旁边两士兵却在维修玻璃,发出哐哐声,引起司令不悦并破口大骂的场面,既博观众一笑,更多地是形成一种反讽,实际上仍是对侵略行为的一种斥责。三影片中情境中的大小看了这部来自台湾的反抗日寇的片子,有心将它与内地的多部抗战题材影片作个对比。相较之下,国内影片多是宏大叙事,片中显现的是统一的领导,统一的组织,军民的共同参与,最后总是汇集成浩大的人民战争,胜利的旗帜迎风飘扬。《赛德克·巴莱》让我们看到了一场不一样的战争,《赛》片的叙事角度、叙事方式与内地基本不同,它更具草根性、原生态意味,更加冷静与客观。这场战争,由几个人起事,几个部落加入,区区几百人参战,全靠着山里人惯有的飞奔来躲避炮火,靠着大刀与弓箭抵挡子弹,靠着意志的力量延续着战争的时间,最后没有胜利、没有旗帜,有的只是流血、死亡、灰飞烟灭。这为影片又增加了悲壮与惨烈的成分。片中的部分场面也是我们在以往的国产电影中所难得一见的,比如说赛德克族妇女因为存粮不够,为了让男人安心打仗,集体上吊自杀的场景;赛德克战士受到毒气伤害时,无奈自杀的场面;莫那鲁道的女儿在经历了丈夫牺牲的打击后,忍痛把幼小的孩子扔下山崖,自己也纵身跳崖的场景。这一系列的镜头自然而然叠加出有关生命、力量、意志的种种概念,让我们的心灵震颤不已。尽管影片最终是赛德克人战斗的失败,但我们仍欢呼其灵魂的胜利。对于影片起初在内地票房受挫,有的影评人曾说很重要的原因是片名没有取好。诚如斯言,片名确实难懂难记,一半以上的观众不能清楚正确地说出或记住这部影片的片名,但从另一个意义讲,何尝没有现今观众崇洋或慵懒的因素?说起崇洋,他们可以记住复杂的《007之大破量子危机》、《“超决战”贝利亚银河帝国》等外国影片名,目前年轻一代观看美国电影已成了习惯,这使得他们对于来自中国台湾的电影从内心里有些不屑。说起慵懒,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吃着爆米花走进影院观看《我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