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闽台缘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新中国福建省台湾边缘博物馆将设计理念引入闽南建筑风格,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区西北角。它北依巍峨雄伟的清源名山,南接景色旖旎的西湖碧水,显得庄重而艳丽。馆楼正面那两道橘红色的半弧形屋面斜阶,宛若一双张开热情洋溢的臂膀,欢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宾客,有着不同凡响的独特魅力。这座博物馆焕发的魅力,不仅在于建筑物的外观和宽阔的广场,浑然一体气势宏伟;而且在于它蕴藏着展示福建与台湾关系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难分难离亲如手足的因缘。它为泉州乃至福建,增添一道令世人注目的亮丽的风景线。我有幸参加一年半博物馆筹建的全过程,接触众多事物,印证闽台之间无可辩驳的地缘近、血缘亲、商缘广、文缘同、法缘久的关系,感受到海峡两岸本为一体的事实,以及两岸人民共同努力最终定将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一福建是一个代际观察和历史上的区域,基于初代课的出现,这也和台湾基本前期的生活和文化来差10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对榕树有段描述:“生机盎然、体态雄健的古榕,是大自然的娇子。它以强壮的虬根,越石穿土,牢固地把方圆成片的土地结集在一起。它以勃发的精魂,沁人心脾,深沉地把周围成千上万的子民凝聚在一起!”榕树是常绿乔木,具有典型的地域特性,在我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台湾一带,四处可见它的踪影。它的主干粗壮树冠硕大,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深深地根植在大地上,牢固而不可动摇。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雕绘两处榕树形象雄姿。第二部分“血脉相亲”入口的门楼前,白色围墙上雕有布满榕树相互缠绵的根系。这不是作为无关紧要的随意装饰,因为人们踏入展厅即可领略强烈的感受,福建与台湾人民同宗同祖,像榕树一样根根相连。追根溯源,自周秦开始,居住在福建闽越族最早渡海东徙,成为台湾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以后,历朝历代汉族通过福建,陆续来到台湾建立家园。他们搭乘简陋的渡海船只,艰难地闯过险恶的“黑水”,演绎“唐山过台湾”的故事。现存的文献展示,自宋元时期起,福建民众成批迁居台湾、澎湖等岛屿。明朝中末叶,海澄县人颜思齐、南安县人郑芝龙,先后带领成千上万的漳泉移民上岛开荒拓垦。郑成功收复台湾,东渡的大军及其家属,成为开发台湾岛新的主力军。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掀起福建移民进入宝岛的浪潮。地缘和史缘,造就福建与台湾无法割断的亲缘。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台湾居民中,祖籍来自福建的有80%,其中大多数又来自闽南地区的渊源。人们现在依然可以在台湾看到,开拓宝岛的纪念碑、移民后代保留的古屋、祭祀来自祖国大陆祖先的宗祠,以及对同姓宗族认同的谱牒。它们无不铭刻着台湾与福建骨肉情深的记忆,宛若榕树的根系,往复萦绕在中华儿女的心田。更具震撼力的,是那幅火药爆绘壁画。一株硕大的榕树及庞大根系,鲜明突出地挺立于中厅正面,背景不断呈现海峡两岸百家姓图腾,把人们带入一个历史和现实交互辉映的时空,浓浓情趣深深寓意。记得今年春末的一天下午,我和远途而来的泉州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会面,倾听他创作的构思。当我看到他手中那张画有大榕树的草图,不由得一阵欣喜。我以为,从中可以探明一个事实,在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上,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有一个“根”的共识。这幅《同文,同种,同根生》的巨型壁画,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爆绘,形象地概括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示内容的主题。二共风又上路径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馆大门,迎面有四根象征中华、雕刻精致的龙柱。龙柱中间陈列着一幅石刻地图,包括台湾在内的大中华版图,昭昭光耀历历在目。国家规范的地图,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庄重声明,具有严肃的法定意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公认。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示的主题,是福建与台湾的关系。但是,我们从闽台这种“缘定难分离”的依存中,不也正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铿锵有力的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悠长的历史应当让人们熟悉:远古台湾与大陆曾数度相连,闽台不分彼此;台湾海峡形成后,福建广东大批移民登岛,与先住民一道披荆斩棘,为开发宝岛立下功绩;宋元时期延续,台湾、澎湖诸岛一直是晋江县的辖区;明末郑成功率领水师东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失地台湾隶属中国的脉络十分清晰。我们进一步探视,自清朝以来数百年间的例证。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隶属与共”部分,墙上挂着几幅地图:一幅是1664年清军绘制的台湾建置、设防图,有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字样;另一幅是1694年(康熙33年)台湾地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再一幅是大清乾隆“福建台湾全图”,沿袭台湾隶属福建的行政建置。三幅地图均采用立体投影的方式绘制,不管台湾是在郑氏政权之手,或是康熙派施琅率将士攻取台湾实现祖国统一之后,清朝政府一直确认台湾为中国的领土。十分有趣的是这里展示一组壁画照片,摄自福州泰山庙内墙上保存的清代福建全省各州府城隍图,其中包括有台湾府城隍神像。中国道教奉祀的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也就是说人界认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的神界也忠于职守,不忘委派城隍护卫隶属福建的台湾城池。作为这些地图绘画佐证的实物,馆内陈列有清政府为台湾地方官员制定规章的石碑,福建台湾巡抚关防、布政使关防、清朝台湾巡抚与布政使衙门照片,明朝有关涉及台湾问题的奏折、谕旨等文书。1885年10月台湾建省,朝廷命令规定:“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新设立的台湾省最高行政长官,全称仍为“福建台湾巡抚”,福建每年协饷白银44万两,按季拨解台湾。一件件物证,谁也不容抹杀,谁也无法推翻。日本军国主义据台,是侵略者的行径,受到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顽强抗击。在伟大的抗争中,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投降,正义终于战胜邪恶。真理永远站在人民一边,我们可以在闽台缘博物馆放大的《开罗宣言》文本中看到,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日本之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台湾回归祖国得到国际承认,有了条约的法律保证。三闽台传统文化是闽台文化的纽带上个世纪90年代,在福建有则传闻。有位台湾青年来到闽南,如发现奇迹般地感到惊讶,对同伴说道:“这边人讲和我们一样的台湾话!”旁边的老者听到后告诉他:“你把话说颠倒了,台湾人说的是这里的闽南话。”是的,台湾人的根在福建在祖国大陆,闽台骨肉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地域文化相承。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溢满融为一体的闽台乡音、乡俗、乡情,吹拂一股和馨的清风,令人为之而陶醉!馆内有幅大屏幕,设置在显要的位置上,时不时地放映着台北孔庙祭祀大典的录像,其场景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派和风格。那庄严隆重的氛围,深情膜拜的虔诚,十分生动感人。早在郑氏时期,郑成功已将中国大陆的考选制度移入台湾;清朝统一后,台湾成为福建省一个府,其考选制度完全按福建模式进行。台湾以儒学为尊,从此书院、社学、义学、书房似雨后春笋,教师均从福建聘请。所有这一切,生动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蒂固根深,闽台文脉相承。有了这个背景,在近代闽台教育交流频繁,为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闽台文脉相承,除了语言、教育外,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几乎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在戏剧类,如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四平戏、闽剧、乱弹、傀儡戏、布袋戏等;在音乐类,如泉州南音、漳州锦歌、闽南民歌等;在舞蹈类,如宋江阵、高跷阵、车鼓阵、长龙阵、狮子阵等;在手工艺,如木雕、石雕、漆器、刺绣、锡器、面人等。尤其是诸如服饰、饮食、居屋、节庆、诞育、婚礼、寿辰、丧葬等,这种民间习俗相似的文化现象,更是无处不在地难分彼此,成为闽台乡土感情联系的纽带。有人说海峡两岸近年最早实现“直航”,是台湾的妈祖信众,这一点不假。他们扬帆开航,渡海直抵湄洲岛妈祖祖庙进香。妈祖的诞生、升天,以及民间最早建庙祭祀,均发生于福建莆田,但是传入台湾后香火兴旺得到弘扬。据统计,全台主祀妈祖的官庙多达500多座,信众上千万。我们浏览闽台缘博物馆,有个强烈的印象,台湾的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几乎无一不是从福建传入。闽台这种神灵共祀的现象,同样十分普遍。在台湾,多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龙山寺,以晋江安海龙山寺为主庙;近百座以清水祖师为主神的寺院,认同安溪清水岩为祖庙;云林县的祖师庙,自平和县三平寺传入;台南、鹿港、高雄等一带关帝庙,大多由泉州通淮关帝庙和东山铜陵关帝庙分灵;70余座开漳圣王庙宇,主要从漳州一带庙宇分香;10余座临水夫人庙,均以古田临水宫为主庙宗教崇拜和民间信仰,反映一种现象,闽台“诸神同祀”,折射出一种社会意识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形成渊源悠远,犹如绵亘长河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流淌,至今仍延续不断。四中法战争期间的台湾问题一座福建和台湾地理的方位立体模型,在醒目的位置上向人们展示,东岸是台湾,西岸是福建,中间隔着窄窄的海峡。尽管有了这条水道,闽台两岸相望,依然近若毗邻;但也正因这条水道,通途变成天堑,使两岸民众经历了分离的深重灾难。沿着闽台缘博物馆指引的导向,我们一路看去,悲切地感受到在殖民主义者尖甲利兵的侵犯下,台湾与祖国大陆弥漫着腥风血雨,民众遭受同样的蹂躏,历史为之哭泣。500多年前,中国的海域开始卷起一阵阵狂风恶浪,战舰的马达声,火炮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西方殖民主义者势力东渐,企图以台湾为突破口进入封闭中的中国市场,先是西班牙、荷兰等相继入侵台澎地区;继而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军队张牙舞爪地多次攻陷厦门,袭击台湾,窜犯泉州;19世纪80年代紧接着的中法战争期间,法国军队封锁台湾海峡,法舰在福州、厦门港口游弋示威,轰击基隆炮台;近代以来,日本疯狂地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挑起甲午战争,窃踞台湾宝岛50年之久。侵略者在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保卫祖国的统一河山,闽台以及全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前仆后继共御外侮,谱写一页又一页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郑成功“驱荷复台”是一次震撼世界的辉煌壮举,上万福建子弟戎装渡海东征,其英勇其壮烈惊天地动鬼神。他们逼使荷军偃旗息鼓投降撤离,结束荷兰统治台湾38年的历史,树立起一座傲立云天的丰碑;鸦片战争的烽火熊熊燃烧,虽然清政府腐败无能终告失败,但是台湾和东南沿海军民同仇敌忾,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让英军处处遭受反击。在斗争中涌现的英雄林则徐、邓廷桢、陈化成、江继芸、姚莹等,一个个不朽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里;福建和台湾是中法战争的重要战场,在马江海战和基隆战役中,两岸军民铮铮铁骨,不畏牺牲奋勇抵抗,并在台湾淡水地区取得“沪尾大捷”,给侵略者造成重大的损失;抗日怒吼响彻大江南北,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在反对割让台湾、反抗日本统治、八年艰苦抗战中,台湾与祖国大陆人民都怀有一颗不愿做奴隶的赤子之心,共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天灾人祸频仍的苦难史。但是,创造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不愧为一个优秀的民族。“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捍卫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凛然大义。郑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宁南县教育和体育局2025年上半年公开考核招聘教师的(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宁波华丰建设集团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参考答案
- 难点解析-青海省格尔木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专题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中介协议合同范本简单
- 艺人管理合同范本
- 展台搭建乙方合同范本
- 教育基地看护合同范本
- 客户保密合同范本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天星择日的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