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煤的间接液化
运城学院
应用化学系
煤间接液化中的合成技术是由德国科学家FransFischer(费舍尔)和HansTropsch〔特罗普施〕于1923首先发现的并以他们名字的第一字母即F-T命名的,简称F-T合成或费托合成。依靠间接液化技术,不但可以从煤炭中提炼汽油、柴油、煤油等普通石油制品,而且还可以提炼出航空燃油、润滑油等高品质石油制品以及烯烃、石蜡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自从Fischer和Tropsch发现在碱化的铁催化剂上可生成烃类化合物以来,费托合成技术就伴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以及政治因素而盛衰不定。费托合成率先在德国开始工业化应用,1934年鲁尔化学公司建成了第一座间接液化生产装置,产量为7万吨/年,到1944年,德国共有9个工厂共57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在同一时期,日本、法国、中国也有6套装置建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东大油田的发现使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陷入低潮,但南非是例外。南非因其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而遭到世界各国的石油禁运,促使南非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给问题。考虑到南非的煤炭质量较差,不适宜进行直接液化,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较,最终选择了使用煤炭间接液化的方法生产石油和石油制品。SASOL〔萨索尔〕厂于1955年开工生产,主要生产燃料和化学品。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促使SASOL建设两座更大的煤基费托装置,设计目标是生产燃料。当工厂在1980和1982年建成投产的时候,原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30美元/桶。此时SASOL的三座工厂的综合产能已经大约为760万吨/年。由于SASOL生产规模较大,尽管经历了原油价格的波动但仍保持赢利。南非不仅打破了石油禁运,而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将煤炭液化费托合成技术工业化的国家。1992和1993年,又有两座基于天然气的费托合成工厂建成,分别是南非Mossgas(莫斯天然气公司)100万吨/年和壳牌在马来西亚Bintulu(民都鲁,是马来西亚砂拉越第四大的城市,是一座沿海城市)的50万吨/年的工厂。目前,除了已经运行的商业化间接液化装置外,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BP-Amoco〕,美国大陆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和合成油公司〔Syntroleum〕等也正在开发自己的费托合成工艺,并且方案在拥有天然气的遥远地域来建造费托合成天然气液化工厂。间接液化首先将原料煤与氧气、水蒸汽反响将煤全部气化,制得的粗煤气经变换、脱硫(在煤炭液化的加工过程中,煤炭中含有的硫等有害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均可脱除,硫还可以通过硫磺的形态得到回收)脱碳制成洁净的合成气〔CO+H2〕,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合成反响生成烃类,烃类经进一步加工可以生产汽油、柴油和LPG〔液化石油气,其主要组分是95%的丙烷,少量的丁烷。LPG在适当的压力下以液态储存在储罐容器中,常被用作炊事燃料。在国外,LPG被用作轻型车辆燃料已有许多年〕等产品。图7-1煤炭间接液化经典流程7.1煤炭间接液化根本原理及反响历程
煤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响,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成合成气〔CO+H2〕,然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液体燃料的工艺技术。间接液化对煤质的要求:(1)煤的灰分要低于15%。当然越低越有利于气化,也有利于液化。(2)煤的可磨性要好,水分要低。不管采用那种气化工艺,制粉是一个重要环节。(3)对于用水煤浆制气的工艺,要求煤的成浆性能要好。水煤浆的固体浓度应在60%以上。(4)煤的灰融点要求。固定床气化要求煤的灰融点温度越高越好,一般ST不小于1250℃;流化床气化要求煤的灰融点温度ST小于1300℃。虽然间接液化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广,不同的煤可以选择不同的气化方法,但是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降低灰分和硫分均是必要的。7.1.1煤间接液化的根本原理
7.1.1.1根本化学反响煤炭间接液化工艺主要由三大步骤组成:气化,合成,精炼。〔1〕煤的气化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或半焦在高温(900℃以上)条件下与气化剂〔氧气或水蒸气等〕进行多相反响,生成CO、CO2、H2、CH4等简单气体分子的过程。粗煤气中还含有H2S、NH3、焦油等杂质,必须经过一系列净化步骤,得到纯洁的CO和H2合成气(有时含少量甲烷)。为了得到合成气中最正确的CO与H2的比例,需要通过变换反响〔CO+H2O→CO2+H2〕来调节其比例。对于间接液化,合成气中H2与CO的最正确比例值是2:1。
〔2〕F-T合成煤间接液化的合成反响,即费-托(F-T)合成,其生成油品的主要反响如下:①烃类生成反响:CO+2H2→〔-CH2-〕+H2O②水气变换反响:CO+H2O→H2+CO2由以上两式可得:2CO+H2→〔-CH2-〕+CO2③烷烃生成反响:nCO+(2n+1)H2→CnH2n+2+nH2O2nCO+(2n+1)H2→CnH2n+2+nCO2(3n+1)CO+(n+1)H2O→CnH2n+2+(2n+1)CO2nCO2+(3n+1)H2→CnH2n+2+2nH2O
④烯烃生成反响:nCO+2nH2→CnH2n+nH2O2nCO+nH2→CnH2n+nCO23nCO+nH2O→CnH2n+2nCO2nCO2+3nH2→CnH2n+2nH2O此外,F-T合成副反响:①甲烷生成反响:CO+H2→CH4+H2O2CO+2H2→CH4+CO2CO2+4H2→CH4+2H2O②醇类生成反响:nCO+2nH2→CnH2n+1OH+(n-1)H2O(2n-1)CO+(n+1)H2→CnH2n+1OH+(n-1)CO23nCO+(n+1)H2O→CnH2n+1OH+2nCO2③醛类生成反响:(n+1)CO+(n+1)H2→CnH2n+1CHO+nH2O(2n+1)CO+(n+1)H2→CnH2n+1CHO+2nCO2④外表碳化物种生成反响:(x+y/2)H2+xCO→CxHy+H2O⑤催化剂的氧化-复原反响(M为催化剂金属成分)yH2O+xM→MxOy+yH2yCO2+xM→MxOy+yCO⑥催化剂本体碳化物生成反响:yC+xM→MxCy⑦结炭反响:2CO→C+CO2控制反响条件和选择适宜的催化剂,能使得到的反响产物主要是烷烃和烯烃。产物中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的生成几率随链的长度增加而减小,正构烯烃那么相反,产物中异构烃类很少。增加压力,会导致反响向减少体积的大分子量长链烃方向进行,但压力增加过高将有利于生成含氧化合物;增加温度有利于短链烃的生成。合成气中氢气含量增加,有利于生成烷烃;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将增加烯烃和含氧化合物的生成量。费托合成有效的催化剂是铁、钻、镍等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在合成气的复原气氛中外表被复原成活性的金属态和局部金属碳化物。一氧化碳的结炭反响会将催化剂外表覆盖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所以在研究催化剂和合成工艺时必须考虑如何减少结炭反响的发生。费托合成反响器有固定床、流化床和浆态床三种形式。由于费托合成是强放热反响,为了控制反响温度,必须把反响热及时从反响器内传输出去。7.1.2F-T合成反响机理
7.1.2.1F-T合成催化剂的组成及作用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中以Fe〔铁〕、Co〔钴〕、Ni〔镍〕、Ru〔钌〕和Rh〔铑〕最为活泼。这些元素的链增长概率大致有如下顺序:Ru﹥Fe~Co﹥Rh﹥Ni。一般认为Fe和Co具有工业价值,Ni有利于生成甲烷,Ru易于合成大分子烃,Rh那么易于生成含氧化合物。在反响条件下,这些元素以金属、氧化物或者碳化物状态存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已工业化的铁和钴催化剂。〔1〕主催化剂在间接液化中,铁系催化剂应用最广。铁系催化剂可分为沉淀铁系催化剂和熔融铁系催化剂。沉淀铁系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固定床反响器中,其反响温度为220~240℃。熔融铁系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流化床反响器中,其反响温度为320~340℃。〔2〕载体常用载体有Al2O3、CaO、MgO和SiO2(硅胶)等。载体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多孔性,对主金属起到骨架作用。载体不仅起到分散活性组分、提高外表积的作用,而且可增强催化剂的选择性。〔3〕助催剂助催剂本身没有催化作用或催化作用很小,但参加后可大大提高主催化剂的活性。助剂主要是一些碱金属、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铁系催化剂参加碱金属后,对CO的吸附热增加,对H2的吸附热减小,因而加氢活性下降,表现为产物平均分子量增加、甲烷产率下降、含氧化合物增加和积炭增加。不同碱金属的作用大小顺序为:Rb>K>Na>Li稀土金属〔指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的参加可抑制碳化铁生成,抗结炭,延长催化剂寿命。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甲烷生成,提高较高级烃的选择性,而且可提高烯烃/烷烃比。Cu对沉淀铁有独特的助催化作用,不仅使反响活性大大提高,甲烷和蜡都显著减少,而且使汽油、柴油收率显著增加。图7-2CO与金属的配位键模式图F-T合成的根本原料CO和H2是两个简单分子,但在不同反响条件下可合成不同的产物,CO在催化外表活性中心上的解离是F-T合成中最根本的重要步骤。弄清楚合成反响机理有助于解决反响的起始、链增长以及产物分布和动力学研究等问题。7.1.2.3产物生成机理关于费托合成产物的生成机理有多种,下面仅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几种:〔1〕外表碳化机理外表碳化物机理是由F.Fisher和H.Tropsh等人最先提出。他们认为,CO和H2接近催化剂时,容易被催化剂外表或外表金属所吸附,并且CO比H2更容易被催化剂所吸附,因此碳氧之间的键被削弱而形成碳化物M-C。如果在Co催化剂、Ni催化剂上合成,氧和活化氢反响生成水;而在Fe催化剂上合成,氧和CO反响生成CO2。碳化物M-C再与活泼氢作用生成中间产物次甲基CH2﹤,然后次甲基CH2﹤再在催化剂外表上进行迭合反响,生成碳链长度不同的烯烃,烯烃再加氢得到烷烃。反响历程如下:在Co催化剂或Ni催化剂上:2Co+CO→CoC+CoOCoO+H2→Co+H2OCoO+H2→Co+CH2<n(CH2<)→CnH2nCnH2n+H2→CnH2n+2
在Fe催化剂上:3Fe+4CO→Fe3C2+2CO2Fe3C2+H2→Fe3C+CH2<n(CH2<)→CnH2nCnH2n+H2→CnH2n+2烃链长短取决于氢气活化的情况,如果催化剂外表化学吸附氢少,那么形成大分子的固态烃,如果氢的数量有限,那么形成长度不同的链,如果氢气过剩,那么生成甲烷。脱附速度取决于碳链的长短,高分子烃的脱附速度较慢,因而使它受到彻底的加氢。
(2)一氧化碳插入机理一氧化碳插入机理是Pichler和Schulz在研究了大量不同类型反响的实验结果的根底上,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机理认为C-C键的形成与增长主要是通过CO不断插入金属-烷基键而进行链增长的结果,起始的金属-烷基键是催化剂外表的亚甲基>CH2经复原而生成的。该机理的反响历程可简单的表示如下:
该机理较其他机理更详细地解释了直链产物的形成过程,但这一机理的广泛应用还有待于对活性中间体酰基复原过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3〕双活性中间体机理该机理认为在铁基催化剂外表存在两种活性物种:活化的碳原子与可氢化的氧原子(实际还有活化氢原子)。在外表碳上进行烃化反响,而链增长同样是通过CO插入实现的。该机理同时考虑了碳化物机理和含氧中间体机理,比一氧化碳插入机理可以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4〕综合机理由于F-T合成产物的分布较宽,生成了许多不同链长和含有不同官能团的产物。不同官能团的生成意味着反响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反响途径和中间体;另外由于催化剂和操作条件(反响温度和压力等)的改变引起产物分布的变化,说明存在着不同的反响途径。Anderson在总结了几乎所有的机理模式后,将反响机理分成如下两个主要局部,即链引发和链增长。链增长:其中链引发有六种可能形式(Ⅰ-Ⅵ组),而链增长有五种可能的方式〔A-E〕链引发:链增长:通过对上述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响进行适当的组合即可得出各种不同的机理模式,如链引发的III和链增长的B的组合就是所谓的缩聚机理,而Ⅳ和C的组合便是插入机理,以此类推还可组成各种不同的新的机理模式。综合机理更具有普遍性,因为它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模式,去解释更多的实验事实,因此,费托合成中所见到的产物都可按这一生成机理加以解释。7.1.2.4F-T合成反响动力学F-T合成反响总反响速率模型:总反响速率是指费托合成中合成气CO加氢合成烃类过程中CO的消耗速率,这类动力学模型在反响器分析设计时通常对CO转化率能给出很好的预测。
7.1.3F-T合成的理论产率
煤基F-T合成烃类油一般要经过原料煤预处理、气化、气体净制、局部气体转换、F-T合成和产物回收加工等工序,F-T合成产品的分布与组成见表7-2。反应器产品/%质量分数固定床/Arge气流床/Synthol反应器产品/%质量分数固定床/Arge气流床/Synthol甲醇(C1)液化石油气(LPG)(C2~C4)汽油(C5~C12)柴油(C13~C19)512.522.5151033395软蜡(C20~C30)硬蜡(C30以上)含氧化合物23184427根据化学反响计量式可计算出反响产物的最大理论产率,但对F-T合成反响,由于合成气(H2+CO)组成不同和实际反响消耗的H2/CO比例的变化,其产率也随之改变。利用上述主反响计量式可以得出每1m3(标)合成气的烃类产率的通用计算式为:表7-2典型的F-T合成产品的组成与分布比较计算说明,只有当合成气中的H2/CO比与实际反响消耗的H2/CO比(也称利用比)相等时才能得到最正确的产物产率。用上式计算的F-T合成理论产率为208.3g/m3(标)(H2+CO)。实际反响过程中,由于催化剂的效率不同,操作条件的差异,合成气H2/CO的实际利用比低于理论值,因此,实际情况下,F-T合成的产率低于理论产率,多在120g/m3(标)上下。表7-3为不同合成气利用比时烃类的产率。利用比(H2/CO)原料气H2/CO比1/21/12/11/21/12/1208.3138.7104.3156.3208.3156.3104.3138.7208.3表7-3不同合成气利用比例时的烃类产率/[g•m-3(CO+H2)]7.1.4影响反响的因素
影响F-T合成反响速度、转化率和产品分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反响器类型、原料气H2/CO比、反响温度、压力、空速和催化剂等。〔1〕反响器迄今为止,用于F-T合成的反响器有气固相类型的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以及气液固三相的浆态床等。由于不同反响器所用的催化剂和反响条件互有区别,反响内传热、传质和停留时间等工艺条件不同,故所得结果显然有很大差异。总的来讲,与气流床相比,固定床由于反响温度较低及其他原因,重质油和石蜡产率高,甲烷和烯烃产率低,气流床正好相反,浆态床的明显特点是中间馏分的产率最高。〔2〕反响温度升高反响温度有利于反响物转化率的增加。反响温度不仅影响CO的加氢反响速度,而且对F-T合成产物分布影响也很大,一般规律是低温时生成CH4少、高沸点烃类多,高温时液态烃减少、CH4增加,这种温度效应在低压下尤为明显。中选用Fe-Mn系列催化剂时,其目的产物以低级烯烃为主,因此应选择较高的反响温度,利于低级烯烃生成。随着反响温度增加,烯烃明显增加,且C3和C4烯烃增加幅度更大些。对Fe-Cu-K催化剂而言,目的产物为液态烃和固体蜡,在保证一定转化率时应选择尽量低的反响温度为宜。〔3〕反响压力F-T合成反响一般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不同催化剂和目的产物对系统压力要求也不一样。通常沉淀铁催化剂合成烃类需要中压,如对Fe-Mn催化剂希望C2~C4烃选择性高些,那么宜选用较低压力。总体来说,提高反响压力有利于F-T合成活性的提高和高级烃的生成。〔4〕原料气空速随着原料气空速的增加,(CO+H2)转化率逐渐降低,烃分布向低相对分子质量方向移动,CH4比例明显增加,低级烃中烯烃比例也会增加,可见空速的提高有利于低碳烯烃生成。〔5〕原料气H2/CO比以Fe-Cu-K/隔离剂催化剂为例,在H2/CO为1.5~4的范围内进行反响性能比较时,随着H2/CO比上升,CO转化率增加而H2转化率下降,总的(H2+CO)转化率也呈下降趋势,H2/CO利用比明显下降,高的H2/CO有利于CH4的生成。总之,为了获得适宜的反响结果,不宜选用H2/CO比大于2的原料气。7.2.1合成工艺流程费托〔F-T〕合成工艺过程依次可分为五大局部:煤的气化、合成气净化、F-T合成、产物别离、产品精制,如图7-3所示。图7-3F-T合成法工艺方块流程图7.2合成工艺流程及设备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提出了将传统F-T合成与沸石分子筛相结合的固定床两段合成工艺,简称为MFT工艺,其根本工艺流程如图7-4所示。MFT工艺于1994年进行了200吨/年的小型工业实验,主要产品为汽油,但目前该技术尚不够成熟。图7-4MFT工艺根本工艺流程图目前国际上煤基合成油产业建设比较成功的是南非的SASOL公司,其规模已经超过700万吨/年。SASOL公司主要采用流化床反响器的高温F-T合成工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F-T合成工艺技术,主要特点是操作本钱低、生产效率高。〔1〕Sasol-Ⅰ厂的Arger固定床F-T合成工艺
如图7-5所示。图7-5Sasol-Ⅰ厂的Arger固定床F-T合成工艺1-反响器;2-蜡别离器;3-换热器;4,5-冷却器;6-别离器;7-压缩机合成气与循环气混合经与反响气体产物交换热量后进入反响器。固定床合成反响器的操作温度为220~235℃,压力为2.5MPa,管内装铁催化剂,管外采用沸腾水进行冷却,使反响热以水蒸气形式移走。产物从反响器底部流出,经别离器分出石蜡油,气体产物流经换热器与原料气换热,在其底局部出软石蜡油,然后气体再经过两个冷却器,别离出轻油和水,并用碱中和水中酸性物。产品石蜡再进行缓和加氢裂解异构化可生产出柴油、煤油等中间馏分油。〔2〕Sasol-Ⅱ厂的Synthol气流床F-T合成工艺
如图7-6所示。图7-6Sasol-ⅡSynthol气流床F-T合成工艺1-反响器;2-催化剂沉降室;3-竖管;4-洗油塔;5-气体洗涤别离塔;6-别离器;7-洗塔8-开工炉新鲜原料与循环气混合预热到160~220℃后,进入反响器进行反响,合成反响温度为300~340℃,压力为2.0~2.3MPa,局部反响余热用循环冷却油移走。产物气通过热油洗涤塔,析出重油,局部热的洗油经过换热器把热量传给新鲜合成气,然后再回到洗油塔,其余局部作为重油产物。在热油洗涤塔顶出来的蒸汽和气体在气体洗涤塔中冷凝成轻油和水。局部轻油回流到热油洗涤塔。余气通过别离器脱除液雾,再经压缩机压缩作为循环气与新合成气相混合。轻油在水洗塔中洗涤后得到轻油产品。反响产物气体和催化剂一起离开反响器去沉降室,在沉降室内两者别离,热催化剂经竖直管与预热合成气集合,由气流带入反响区。
7.2.2.F-T合成反响器主要设备
高效可靠的F-T合成工业反响器是影响煤制油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F-T合成反响器研究一直是煤间接液化开展的标志。F-T合成反响的特点研究说明,F-T合成反响器的开发研究必须满足散热性能好、原料气分布均匀、易制造与维护等要求。〔1〕列管式固定床反响器列管式固定床反响器简称为Arge反响器,是由Ruhrchemie和Lurgi两家公司合作开发而成的高速固定床反响器。该反响器类似于列管式换热器的管壳式结构,其结构如图7-7所示,反响器的直径为3m,全高17m,反响器内有2052根反响管,内径为50mm,长12m。管内装催化剂,管外为沸腾水,通过水的蒸发移走管内产生的反响热,产生高压蒸汽。反响器顶部装有一个蒸汽加热器用来加热入炉气体。底部设有反响后油气和剩余气出口管、蜡出口管。它的主要特点是反响温度较低,且无论F-T合成产物是气态、液态或混合态,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使用;使用沉淀铁催化剂,不存在催化剂和液态产物别离的问题,积炭现象较少;液态产物容易从出口气流中别离,固定床催化剂床层上部可吸附大局部硫,从而保护其下部床层,使催化剂活性损失不很严重,所以受合成气净化装置波动的影响较小。而且反响器尺寸较小,操作简单,传热系数大。但缺点主要是催化剂床层压降大,催化剂更换困难。图7-7高空速Arge合成反响器1-催化剂管;2-内套;3-蒸汽集合管;4-蒸汽预热器〔2〕循环流化床反响器循环流化床是指催化剂随合成原料气一起进入反响器,而又随反响产物排出反响器,催化剂在反响器中不停地运动,循环于反响器和催化剂别离器之间。循环流化床反响器又称Synthol反响器,其结构如图7-8所示,由反响器、沉降漏斗、旋风别离器和多孔金属过滤器四局部组成。原料气从反响器底部进入,与立管中经调节阀下降的热催化剂流混合,将气体预热到反响温度,进入并悬浮在反响气流中。大局部反响热由反响器内的两组换热器带出,其余局部被原料气和产品气吸收。然后催化剂被带出反响器,进入较宽的沉降漏斗中,经旋风别离器与气体别离,由立管向下流动而继续使用。图7-8气流床反响器1-反响器;2-冷却器;3-催化剂沉降室;4-竖管;5-调节阀;6-旋风器 该反响器催化剂以钢厂轧屑为主要原料,加高熔点不复原的氧化物和碱等经熔炼、破碎和氢复原制成。对高36m的反响器,催化剂装入量约135t,操作时间平均42天左右,随着催化剂老化,反响温度升高以保持恒定的转化率。最高允许温度由于材料原因限制在340℃。循环流化床反响器主要特点是初级产物烯烃含量高;在线装卸催化剂容易、装置运转时间长;热效率高、压降低、反响器径向温差低;合成时催化剂和反响气体在反响器中不停地运动,强化了气-固外表的传质、传热过程,因而反响器床层内各处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合成反响。反响放出的热一局部由催化剂带出反响器,一局部由油冷装置中油循环带出。由于传热系数大,散热面积小,生产量显著地提高。但该反响器操作温度较高,结构复杂,重质烃的选择性差,操作费用高,而且气固相流速较高,设备磨损大。〔3〕浆态床反响器浆态床反响器是Sasol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研究并投入工业应用的新型反响器,其结构如图7-9所示。它是一个三相浆态鼓泡塔,反响器内装有循环压力水管,底部设有气体分布器,顶部有蒸汽收集器,外部为液面控制器。反响器在250℃下操作,经预热的合成气从塔底部经气体分布器进入浆态床反响区,在熔融石蜡和粉状催化剂颗粒中鼓泡,形成浆液。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合成气不断地发生F-T转化,生成更多的重质液态烃〔石蜡〕。反响产生的热量由内置式冷却排管生产蒸汽移出。在维持一定料液面的前提下,排出反响产生石蜡,石蜡那么用Sasol开发的专利别离技术进行液固别离,别离出催化剂返回反响器。从反响器上部出来的气体冷却后回收轻组分和水,剩余的未反响气体循环返回系统。浆态床反响器的最大优点是适应现代化气化炉生产出的合成气,H2/CO较低,不用变换即可通入浆态床,因为有液相存在,传热良好,可以控制反响不致催化剂失活。与流化床相比,浆态床的反响温度较低,操作条件和产品分布的弹性大。但由于反响物需要穿过床内液层才能到达催化剂外表,所以其传质阻力大,催化剂活性小,而且对硫含量要求严格,液固别离较难。图7-9浆态床F-T合成反响器表7-4三种反响器的操作条件和产物的比较上述三种反响器的操作条件和产物的比较见表7-4。由表中数据可见,流化床和浆态床比固定床能生成更多的烯烃,而且浆态床生成的丙烯比例很大,选择性较好。从产品总产率来看,三者相差不大,但产品分布那么完全不同。从获得最大汽油产率来比较,通常认为浆态床和流化床优于固定床反响器。7.3.1甲醇的性质及用途
甲醇又名木醇、木酒精、甲基氢氧化物,是一种最简单的饱和醇,化学分子式为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甲醇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甲醇蒸汽与空气在一定范围内可形成爆炸性化合物。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7.3甲醇的生产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响,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病症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反响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响,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甲醇生产工厂空气中允许甲醇浓度为5mg/m3,在有甲醇气的现场工作须戴防毒面具,废水要处理后才能排放,允许含量小于200mg/L。
甲醇用途广泛,是根底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在世界根底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是一种很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甲醇作为根底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脂等各种有机化工产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甲醇在深加工后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可参加汽油掺烧。根据对汽车代用能源的预测,甲醇是必不可少的替代品之一。甲醇制烯烃的预期经济效益可以和以石脑油和轻柴油为原料制烯烃大体相近。甲醇制烯烃的技术开发,将有效改善乙烯、丙烯等产业对石油轻烃原料资源的过度依赖,开辟出一条新的烯烃生产途径。因此,甲醇工业的开展具有战略意义。
7.3.2甲醇合成对原料气的要求
〔1〕原料气中的氢碳比H2与CO合成甲醇的化学当量比为2,H2与CO2合成甲醇的化学当量比为3,当原料气中CO和CO2同时存在时,原料气中氢碳比应满足下式:N=(H2-CO)/(CO+CO2)=2.10~2.15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蒸汽转化工艺时,粗原料气中H2含量过高,一般需在转化前或转化后参加CO2以调节合理氢碳比;用渣油或煤为原料制备的粗原料气中氢碳比太低,需要设置变换工序使过量的CO变换为H2和CO2,再将CO2除去;用石脑油制备的粗原料气中氢碳比适中。〔2〕原料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除了主要成分CO,CO2,H2之外,还含有对甲醇合成反响起减缓作用的惰性组分(CH4,N2,Ar)。惰性组分不参与合成反响,会在合成系统中积累增多,降低了CO,CO2,H2的有效分压,对甲醇合成反响不利,而且会使循环压缩机功率消耗增加,在生产操作中必须排出局部惰性气体。在生产操作初期,催化剂活性较高,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可控制在20~30%左右,在生产操作后期,催化剂活性降低,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一般控制在15%~25%左右。
〔3〕甲醇合成原料气的净化目前甲醇合成普遍使用铜基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硫化物(硫化氢和有机硫)、氯化物、羰基化合物、重金属、碱金属及砷、磷等毒物非常敏感。甲醇生产用工艺蒸汽的锅炉给水应严格处理,脱除氯化物。湿法原料气净化所用的溶液应严格控制不得进入甲醇合成塔,以防止带入砷、磷、碱金属等毒物。原料合成气要求硫含量在0.1×10-6以下。以天然气或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甲醇时,由于蒸汽转化所用镍催化剂对硫很敏感,应将原料经氧化锌精脱硫后进入转化炉,转化气不再脱硫;以煤或渣油为原料时,进入气化炉或局部氧化炉的原料不脱硫,因此原料气中硫含量相当高,通常经耐硫变换、湿法洗涤粗脱硫后再经氧化锌精脱硫;以天然气或石脑油为原料时,在一段转化炉前,有机硫及烯烃化合物先经钴-钼加氢催化剂,将有机硫(如噻吩、硫醇)转化成硫化氢,将烯烃转化成烷烃,然后再经氧化锌脱硫至0.1×10-6以下。中温变换催化剂可将有机硫中的硫氧化碳和二硫化碳局部转化成硫化氢,再经湿法洗涤净化脱硫脱除硫化氢。7.3.3合成甲醇催化剂的作用与性能
催化剂的作用是使一氧化碳加氢反响向生成甲醇方向进行,并尽可能地减少和抑制副反响产物的生成,而催化剂本身不发生化学变化。
合成甲醇选用的催化剂有两种类型:一种以氧化锌为主体的锌基催化剂,一种以氧化铜为主体的铜基催化剂。锌基催化剂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能好,适宜操作温度为330~400℃,操作压力为25~32MPa,使用寿命长,一般为2~3年,适用于高压法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活性高,低温性能良好,适宜的操作温度为230~310℃,操作压力为5~15MPa,对硫和氯的化合物敏感,易中毒,寿命一般为1~2年,适用于低压法合成甲醇。国外铜基催化剂性能及操作条件见表7-5、表7-6。国内铜基催化剂主要主要性能及操作条件见表7-7所示。
表7-6Cu-Zn-Cr催化剂性能及操作条件表7-5Cu-Zn–Al催化剂性能及操作条件表7-7国内铜基催化剂性能及操作条件7.3.4甲醇合成反响原理
〔1〕甲醇合成反响步骤甲醇合成是一个多相催化反响过程,共分五个步骤进行:①合成气自气相扩散到气体—催化剂界面;②合成气在催化剂活性外表上被化学吸附;③被吸附的合成气在催化剂外表进行化学反响形成产物;④反响产物在催化剂外表脱附;⑤反响产物自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全过程反响速度决定于较慢步骤的完成速度,其中第三步进行的较慢,因此,整个反响决定于该反响的进行速度。〔2〕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响由CO催化加H2合成甲醇,是工业化生产甲醇的主要方法,主要化学反响如下:CO+2H2=CH3OH(g)+100.4kJ/mol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二氧化碳按以下反响生成甲醇:CO2+H2=CO+H2O(g)-41.81kJ/molCO+2H2=CH3OH(g)+100.4kJ/mol两步反响的总反响式为:CO+3H2=CH3OH(g)+H2O+58.6kJ/mol7.3.5甲醇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重要的合成甲醇生产方法有低压法、中压法和高压法。低、中、高压法工艺操作条件比较见表7-8。项目名称低压法中压法高压法操作压力/MPa5.010.0~27.030.0~50.0操作温度/℃270235~315340~420使用的催化剂CuO-ZnO-Cr2O3CuO-ZnO-Al2O3ZnO-Cr2O3反应气体中甲醇含量/%约5.0约5.05~5.6表7-8低、中、高压法工艺条件比较甲醇生产工艺及技术的进步对甲醇工业的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甲醇占92%,以煤为原料生产的甲醇占2.3%,因此国外公司的甲醇技术均集中于天然气制甲醇。我国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生产的甲醇,产量几乎各占一半。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先进的甲醇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DAVY(原I.C.I)、Lurgi、BASF等公司的甲醇技术。不同
图7-10ICI低中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1-原料气压缩机2-冷却器3-分离器4-冷却器5-循环压缩机6-热交换器7-甲醇合成反应器;8-甲醇冷凝器;9-甲醇分离器;10-中间槽;11-闪蒸槽;12-轻馏分塔;13-精馏塔〔1〕DAVY〔原ICI〕低、中压法英国DAVY〔原ICI〕公司开发成功的低中压法合成甲醇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其典型的工艺流程见图7-10。甲醇技术的消耗及能耗差异不大,其主要的差异在于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甲醇合成塔的类型不同。合成气经离心式透平压缩机压缩后与经循环压缩机升压的循环气混合,混合气的大局部经热交换器预热至230~245℃进入冷激式合成反响器,小局部不经过热交换器直接进入合成塔作为冷激气,以控制催化剂床层各段的温度。在合成塔内,合成气体铜基催化剂上合成甲醇,反响温度一般控制在230~270℃范围内。合成塔出口气经热交换器换热,再经水冷器冷凝别离,得到粗甲醇,未反响气体返回循环压缩机升压。为了使合成回路中惰性气体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在进循环压缩机前弛放一局部气体作为燃料气。粗甲醇在闪蒸槽中降至350kPa,使溶解的气体闪蒸出来也作为燃料气使用。闪蒸后的粗甲醇采用双塔蒸馏:
粗甲醇送入轻馏分塔,在塔顶除去二甲醚、醛、酮、酯和羰基铁等低沸点杂质,塔釜液进入精馏塔除去高碳醇和水,由塔顶获得99.8%的精甲醇产品。DAVY低压甲醇合成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性能优良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合成压力为5.0~10MPa,而大规模甲醇生产装置的合成压力为8~10MPa。合成塔型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激冷式合成塔,单塔生产能力大,出口甲醇浓度约为4~6%vol。四段冷激式甲醇合成反响器如图7-11所示,把反响床层分为假设干绝热段两段之间直接参加冷的原料气使反响气体冷却,故名冷激型合成反响器。ICI甲醇合成反响器是多段段间冷激型反响器,冷气体通过菱形分布器导入段间,它使冷激气与反响气混合均匀而降低反响温度。催化床自上而下是连续的床层。其中,菱形分布器是ICI型甲醇合成反响器的一项专利技术,它由内、外两局部组成。冷激气进入气体分布器内部后,自内套管的小孔流出,再经外套管的小孔喷出,在混合管内与流过的热气流混合,从而降低气体温度,并向下流动,在床层中继续反响。气体分反响器结构比较简单,阻力很小。设备材质要求有抗氢蚀能力,一般采用含钼0.44%~0.65%的低合金钢。第二种是内换热冷管式甲醇合成塔,后来又开发了水管式合成塔。菱形分布器图7-11冷激式合成反应器精馏多数采用二塔,有时也用三塔精馏,与蒸汽系统设置统一考虑。蒸汽系统分为高压10.5MPa、中压2.8MPa、低压0.45MPa三级。转化产生的废热与转化炉烟气废热,用于产生10.5MPa、510℃高压过热蒸汽,高压过热蒸汽用于驱动合成压缩机蒸汽透平,抽出中压蒸汽用作装置内使用。图7-12Lurgi低中压法合成甲醇工艺流程1-汽包;2-合成反应器;3-废热锅炉;4-分离器;5-循环透平压缩机;6-闪蒸罐;7-初馏塔;8-回流冷凝器;9,12,13-回流槽;10-第一精馏塔;11-第二精馏塔〔2〕Lurgi低、中压法德国鲁奇(Lurgi)公司开发的低中压甲醇合成技术是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另一种甲醇生产方法,其典型的工艺流程见图7-12。合成原料气经冷却后,送入离心式透平压缩机,压缩至5~10MPa压力后,与循环气体以1:5的比例混合。混合气经废热锅炉预热,升温至220℃左右,进入管壳式合成反响器,在铜基催化剂存在下,反响生成甲醇。催化剂装在管内,反响热传给壳程的水,产生蒸汽进入汽包。出反响器的气体温度约250℃,含甲醇7%左右,经换热冷却至85℃,再用空气和水分别冷却,别离出粗甲醇,未凝气体经压缩返回合成反响器。冷凝的粗甲醇送入闪蒸罐,闪蒸后送至精馏塔精制。粗甲醇首先在初馏塔中脱除二甲醚、甲酸甲酯以及其他低沸点杂质。塔底物进入第一精馏塔精馏,精甲醇从塔顶取出,气态精甲醇作为第二精馏塔再沸器的加热热源。由第一精馏塔塔底出来的含重馏分的甲醇在第二精馏塔中精馏,塔顶采出精甲醇,塔底为残液。从第一和第二精馏塔来的精甲醇经冷却至常温后,产品甲醇送至储槽。
图7-13Lurgi管壳合成反应器1-入口;2-出口;3-锅炉进水口;4-蒸汽出口Lurgi公司的合成有自己的特色,即有自己的合成塔专利。其特点是合成塔为列管式,副产蒸汽,管内是Lurgi合成催化剂,管间是锅炉水,甲醇合成放出来的反响热被沸腾水带走,副产3.5~4.0MPa的饱和中压蒸汽,合成反响器壳程锅炉给水是自动循环的,由此控制沸腾水上的蒸汽压力,就可以保持恒定的反响温度。Lurgi管壳型合成反响器结构如图7-13所示。管壳型合成反响器具有以下特点:①床层内温度平稳,除进口处温度有所升高,一般从230℃升至255℃左右,大局部催化床温度均处于250~255℃之间操作。温差变化小,对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有利,并允许原料气中含较高的一氧化碳。②床层温度通过调节蒸汽包压力来控制,灵敏度可达0.3℃,并能适应系统负荷波动及原料气温度的改变。③以较高位能回收反响热,使沸腾水转化成中压蒸汽,用于驱动透平压缩机,热利用合理。④合成反响器出口甲醇含量高。反响器的转化率高,对于同样产量,所需催化剂装填量少。⑤设备紧凑,开工方便,开工时可用壳程蒸汽加热。
⑥合成反响器结构较为复杂,装卸催化剂不太方便,这是它的缺乏之处。由于大规模装置的合成塔直径太大,常采用两个合成塔并联,假设规模更大,那么采用列管式合成塔后再串一个冷管式或热管式合成塔,同时还可采用两个系列的合成塔并联。Lurgi工艺的精馏采用三塔精馏或三塔精馏后再串一个回收塔,有时也采用两塔精馏。三塔精馏流程的预精馏塔和加压精馏塔的再沸器热源来自转化气的余热,因此,精馏消耗的低压蒸汽很少。〔3〕高压法合成甲醇高压法是指使用锌-铬催化剂,在300~400℃、25~32MPa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响合成甲醇。高压法合成甲醇是BASF公司最先实现工业化的生产甲醇方法。由于高压法在能耗和经济效益方面,无法与低、中压法竟争,而逐步被低、中压法取代。典型的高压法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见图7-14所示。经压缩后的合成气在活性炭吸附器中脱除五羰基铁后,同循环气体一起送入催化反响器,CO和H2反响生成甲醇。含粗甲醇的气体迅速送入换热器,用空气和水冷却,冷却后的含甲醇气体送入粗甲醇别离器,使粗甲醇冷凝,未反响的CO和H2经循环压缩机升压循环回反响器。冷凝的粗甲醇在第一分馏塔中分出二甲醚、甲酸甲酯和其他低沸点物,在第二分馏塔中除去水分和杂醇,得到纯度为99.85%的精甲醇。
图7-14高压法合成甲醇工艺流程1-分离器;2-合成塔;3-水冷器;4-甲醇分离器;5-循环机;6-粗甲醇储槽;7-脱醚塔;8-精馏塔;9-油水塔〔4〕联醇的生产联醇生产是我国自行开发的一种与合成氨生产配套的新型工艺。中、小型合成氨厂可以在炭化或水洗与铜洗之间设置甲醇合成工序,生产合成氨的同时联产甲醇,称之为串联式联醇工艺,简称联醇。目前,联醇产量约占我国甲醇总产量的40%。联醇生产主要特点:充分利用已有合成氨生产装置,只需添加甲醇合成与精馏两套设备就可以生产甲醇;联产甲醇后,进入铜洗工序的气体中一氧化碳含量可降低,减轻了铜洗负荷;变换工序一氧化碳指标可适量放宽,降低了变换工序的蒸汽消耗;压缩机输送的一氧化碳成为有效气体,压缩机单耗降低。联醇生产可使每吨合成氨节电50kw·h,节约蒸汽0.4t,折合能耗2×109J,大多数联醇生产厂醇氨比从1:8开展到1:4甚至1:2。联醇生产形式有多种,通常采用的工艺流程如图7-15所示。经过变换和净化后的原料气,由压缩机加压到10~13MPa,经滤油器别离出油水后,进入甲醇合成系统,与循环气混合以后,经过合成塔主线、副线进入甲醇合成塔。原料气在三套管合成塔内流向如下:主线进塔的气体,从塔上部沿塔内壁与催化剂筐之间的环隙向下,进入热交换器的管间,经加热后到塔内换热器上部,与副线进来、未经加热的气体混合进入分气盒,分气盒与催化床内的冷管相连,气体在冷管内被催化剂层反响热加热。从冷管出来的气体经集气盒进
入中心管。中心管内有电加热器,当进气经换热后达不到催化剂的起始反响温度时,那么可启用电加热器进一步加热。到达反响温度的气体出中心管,从上部进入催化剂床,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响合成甲醇,同时释放出反响热,加热尚未参加反响的冷管内的气体。反响后的气体到达催化剂床层底部。气体出催化剂筐后经分气盒外环隙进入热交换器管内,把热量传给进塔冷气,温度小于200℃沿副线管外环隙从底部出塔。合成塔副线不经过热交换器,改变副线进气量来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维持热点温度245~315℃范围之内。图7-15联醇生产工艺流程图1-水洗塔;2-压缩机;3-油分离器;4-甲醇循环压缩机;5-滤油器;6-炭过滤器;7-甲醇合成塔;8-甲醇水冷却器;9-甲醇分离器;10-醇后气分离器;11-铜塔;12-碱洗塔;13--碱液分离器;14-氨循环压缩机;15-合成氨滤油器;16-冷凝器;17-氨冷器;18--氨合成塔;19-合成氮水冷器;20-氨分离器塔气体进入冷却器,使气态甲醇、二甲醚、高级醇、烷烃、甲胺和水冷凝成液体,然后在甲醇别离器内将粗甲醇别离出来,经减压后到粗甲醇中间槽,以剩余压力送往甲醇精馏工序。别离出来的气体的一局部经循环压缩机加压后,返回到甲醇合成工序,另一局部气体送铜洗工序。对于两塔或三塔串联流程,这一局部气体作为下一套甲醇合成系统的原料气。〔5〕其他生产方法及技术特点①TOPSOE的甲醇技术特点TOPSOE公司为合成氨、甲醇工业主要的专利技术商及催化剂制造商,其甲醇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甲醇合成塔采用BWR合成塔(列管副产蒸汽),或采用CMD多床绝热式合成塔。其流程特点为:采用轴向绝热床层,塔间设换热器,废热用于预热锅炉给水或饱和系统循环热水。进塔温度为220℃,单程转化率高、催化剂体积少、合成塔结构简单、单系列生产能力大,合成压力5.0~10.0MPa,根据装置能力优化。日产2000吨甲醇装置,合成压力约为8MPa。采用三塔或四塔(包括回收塔)工艺技术。②TEC甲醇技术特点合成工艺采用ICI低压甲醇技术,精馏采用Lurgi公司的技术,合成采用ICI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合成塔采用TEC的MRF-Z
合成塔(多层径向合成塔),出口甲醇浓度可达8%vol。合成塔阻力降小,为0.1MPa。甲醇合成废热用于产生3.5~4.0MPa中压蒸汽,中压蒸汽可作为工艺蒸汽,或过热后用于透平驱动蒸汽。③三菱重工业公司甲醇技术特点
三菱甲醇技术与I.C.I工艺相类似,其特点是采用结构独特的超级甲醇合成塔,合成压力与甲醇装置能力有关。日产2000吨甲醇装置,合成压力约为8.0MPa。超级甲醇合成塔特点是采用双套管,催化剂温度均匀,单程转化率高,合成塔出口浓度最高可达14%vol。副产3.5~4.0MPa中压蒸汽的合成塔,出口浓度可达8~10%vol,合成系统循环量比传统技术大为减少,所消耗补充气最少。采用二塔或三塔精馏,根据蒸汽系统设置而定。
④伍德公司甲醇技术特点采用I.C.I低压合成工艺及催化剂,合成压力为8.0MPa,采用改进的气冷激式菱形反响器、等温合成塔、冷管式合成塔。等温合成塔为副产中压蒸汽的管壳式合成塔,中压蒸汽压力为3.5~4.0MPa,单塔生产能力最高可达1200MTPD〔每天的公吨数,1metricton=1000kg〕,但设备投资高;冷管式合成塔为轴向、冷管间接换热,单塔生产能力最高可达2000MTPD,设备投资低。⑤林德公司甲醇技术的特点采用I.C.I低压合成工艺及催化剂。采用副产蒸汽的螺旋管式等温合成塔,管内为锅炉水,中压蒸汽压力为3.5~4.0MPa,气体阻力降低。其余局部与ICI低压甲醇类似。甲醇可以以煤、天然气等为原料制取。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考虑石油供给的平安问题,广泛兴起甲醇作为代用液体燃料的研究开发,80年代中期一些汽车公司生产以甲醇作燃料的“甲醇汽车〞。目前纯甲醇燃料或混合燃料的甲醇汽车在许多国家都有应用,以甲醇作发动机代用燃料在技术上是成熟的。虽然甲醇的热值低于汽油,但其理论混合气的热值略高于一般汽油,因此只要调整、控制合理的燃料空气比,甲醇或混合燃料都不会因为热值问题而降低发动机功率。甲醇本身可以用作发动机燃料或掺入汽油中使用。之所以还要将甲醇转化为汽油,是因为混合燃料中的水分含量对燃料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甲醇作燃料使用时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会导致发动机停止工作;甲醇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橡胶有溶浸作用。使用甲醇做燃料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燃料储存、运输、供给系统的完善和建设;混合燃料分层及互溶困难,需参加价格较贵的助溶剂。7.4甲醇汽油的合成7.4.1.汽油性质及用途(1)汽油的性质汽油是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4~12〕的混合物,其沸点范围为30~205℃,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3时遇火爆炸。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都产生汽油组分。但从原油蒸馏装置直接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而是将其精制、调配,有时还参加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制得商品汽油。汽油分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大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汽油最重要的性能为蒸发性和抗爆性。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气液比3个指标综合评定。①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②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时的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车用汽油要求有较高的蒸气压,航空汽油要求的蒸气压比车用汽油低。③气液比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测汽油气阻倾向,比用馏程、蒸气压更为可靠。抗爆性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辛烷值是这样给定的:异辛烷的抗爆性较好,辛烷值给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给定值为0。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使其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辛烷值高,抗爆性好。汽油的等级是按辛烷值划分的,高辛烷值汽油可以满足高压缩比汽油机的需要。汽油机压缩比高,那么热效率高,可以节省燃料。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带支链的烷烃以及烯烃、芳烃通常具有优良的抗爆性。提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但也通过添加四乙基铅等抗爆剂实现。通常说的90号、93号、97号是三种标号的无铅汽油〔现在的汽油早已辞别了有铅的时代〕,此外还有95号,100号等。不同的标号指的是此标号汽油辛烷值的大小,如:93号汽油,指汽油的辛烷值是93,而辛烷值又表示此标号汽油的抗爆性,汽油的标号越高,也就是辛脘值含量越高,越不容易发生爆燃,也就是说燃烧时发动机的抗爆性越好。因此,应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选用汽油,压缩比高的车辆应该选用高标号汽油,从而保证在发动机不发生爆燃的情况下动力输出最正确、本钱最低。〔2〕汽油的用途汽化器发动机的汽车、摩托车、拖车泵以及装有汽油机的各种地面机械和水面舰艇,均使用车用汽油。航空汽油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如直升机、运输机、教练机、通讯机和气象机等。7.4.2甲醇转化汽油机理
甲醇转变汽油技术是美国Mobil研究与开发公司开发成功的,该技术的核心是沸石分子筛催化剂ZSM-5,可高效地将甲醇转化为汽油,是煤间接液化的另一条途径。由甲醇转化为烃类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响系统,其反响式及机理表示如下:CH3OHCH3OCH3+H2OCH3OCH3轻质烯烃类+水脂肪烃+环烷烃+芳香烃随着反响时间的增长,甲醇首先转化为二甲醚,然后经过缩合与重整,形成脂肪烃和芳香烃。甲醇转化反响是放热反响,主要反响的反响热列于表7-9。三个步骤的反响热比例大致是1:2:2。反应△H/kJ•mol-1百分比/%2CH3OHCH3OCH3+H2O0.5CH3OCH3(CH2)+0.5H2O(典型的C2~C5烯烃分布)(CH2)烯烃
(CH2)烃类CH3OH(CH2)烃类+H2O10.0718.6715.9444.6822.541.835.7100表7-9甲醇转化汽油主要反响的反响热〔371℃时〕7.4.3.甲醇转化汽油〔MTG〕工艺
甲醇转化汽油,〔MethanoltoGasoline,简称MTG〕。新西兰利用美国Mobil公司研发的以沸石ZSM-5为催化剂,将甲醇转化为汽油的技术1986年实现工业化,它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由合成气生成甲醇,再用Mobil法转化为汽油,年产汽油57万吨,汽油辛烷值93.7。包括烯烃烷基化油在内的合成汽油选择性为85%。其工艺流程如图7-16所示。图7-16Mobil甲醇转化汽油流程图MTG-甲醇转化汽油;MOGD-表示烯烃转化为汽油、柴油甲醇转化为烃类和水是强放热反响,371℃时反响热约为1674kJ/kg,在绝热条件下,反响热的温度可升高590℃,因此反响热必须有效移出。反响器形式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1〕固定床工艺流程固定床反响器甲醇转化汽油工艺流程如图7-17。来自甲醇厂的原料甲醇,先汽化,并加热到300℃,进入二甲醚反响器,局部甲醇在ZSM-5〔或氧化铝〕催化剂上转化成二甲醚和水。从二甲苯反响器流出的物料与来自别离器的循环气混合,循环气量与原料量之比为〔7~9〕:1,混合气进入反响器,在压力为2.0MPa,温度为340~410℃条件下,在ZSM-5催化剂上转化为烯烃、芳烃和烷烃。图7-17中有转化反响器4个,其数量取决于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催化剂的再生周期,在正常生产的操作条件下,至少有一个反响器在再生。当催化剂需要再生时,反响器与再生系统连接,该反响器中的催化剂上的积炭,通入热空气烧去。再生周期约20天。二甲醚反响器中不积炭,不需再生。图7-17固定床反响器甲醇生产汽油工艺流程1-二甲醚反响器;2-转化反响器;3-再生反响器;4-产品别离器;5-开工、再生炉;6-气液别离器转化反响器的物料,首先通过水冷却器使之降温,再去预热原料甲醇。冷却了的反响产物去产品别离器,将水别离,得到产品粗汽油。别离出的气体循环回到反响器前与原料混合,再进入反响器。合成汽油不含杂质〔如含氧化合物〕,其沸点与优质汽油相同。合成汽油中含有较多的均四甲苯,约为3%~6%,在一般汽油中只含0.2%~0.3%,它的辛烷值高,但其冰点为80℃。试验证明,均四甲苯浓度小于5%时发动机可以使用。用固定床反响器时甲醇转化率可达100%。烃产物中的汽油产率为85%,液化石油气占13.6%。包括加工过程能耗在内总效率可达92%左右,甲醇转化成汽油的热效率为88%。〔2〕流化床反响器甲醇转化工艺Mobil公司除了完成固定床反响器甲醇转化成汽油工艺外,还进行了流化床反响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工艺流程如图7-18所示。图7-18Mobil公司的MTG工艺流程在Mobil的ZSM-5催化剂作用下,在流化床反响器中转化成汽油。反响器底部通入来自吸收塔的循环气和来自再生器的催化剂,在甲醇蒸汽和循环气的推动下,呈流化状态,反响器中的局部物料连续进入再生器,用热空气烧去积炭,再生了的催化剂又回到反响器底部,完成催化剂的再生循环,保持催化剂活性稳定。反响产物经过除催化剂粉尘、别离、压缩、吸收和气液别离等过程,得到汽油和液化气,吸收塔顶分出燃料气,局部作循环气回到反响器,其余局部外送。流化床反响器比固定床反响器的结构有许多优点:①流化床可以低压操作;②催化剂可以连续使用和再生,催化剂活性可以保持稳定;③反响热多用于产生高压蒸汽;④调整催化剂活性,可获得最正确芳烃选择性;⑤操作费用低;流化床反响器的缺点为:需要多步放大,假设采用一步放大,风险太大。〔3〕单级管式反响器工艺鲁奇公司甲醇转化汽油的生产工艺如图7-19。图7-19鲁奇MTG工艺流程1-蒸汽发生器;2-反响器;3,4-换热器;5-冷却器;6-别离器;7-循环气体压缩机;8-回流罐;9-冷却器;10-稳定塔采用管式反响器,管内装有催化剂,管外为熔融盐。由甲醇合成系统来的粗甲醇先降压脱气,然后与循环气一起经换热器,加热到规定温度从上部进入反响器,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烃类。甲醇转化率、汽油产率、均四甲苯生成和产品质量与Mobil固定床工艺的典型数据一致。在强化冷却的条件下,该工艺的循环周期和催化剂寿命更长。由反响器出来的产物通过热交换并冷却后,将液态烃、水和循环气分开。循环气少局部排放,大局部循环,以免惰性组分含量增大,越积越多。烃类进入稳定塔,塔底产出汽油〔C4以上〕塔顶排出惰性组分和C1~C4,可在回收C3~C4后作燃料气用。生产的汽油质量组成为:烷烃和环烷烃57.7%,烯烃10.4%,芳烃31.9%,均四甲苯5%,汽油的辛烷值为93。7.4.4.甲醇转化汽油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1〕甲醇转化汽油的催化剂催化剂为合成沸石分子筛ZSM-5,如图7-20,是一种硅骨架五元环构成的环接四面体,结晶中有椭圆的十边直通道和窦状的弯曲通道,
图7-20ZSM-5催化剂结构尺寸为0.5~0.6nm,正好和C10分子直径相当,即C10以下的分子可以通过催化剂,而C10以上的分子由于其直径大于ZSM-5催化剂的通道,从而限制了它的链增长。只有向减小尺寸的方向反响才能通过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反响的产物均为C5~C10的烃类,其沸点恰好为汽油的馏分。〔2〕反响温度在中低空速〔0.6~0.7h-1〕和260℃时主要反响是甲醇脱水形成二甲醚。甲醇向二甲醚转化是在340~375℃完成的。生成的烃类主要是C2~C5的烯烃,同时也生成一定数量的芳香烃。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轻质烃和甲烷的数量会增加,超过500℃甲烷会分解成H2和CO,见图7-21。 图7-21反响温度对甲醇转化的影响
图7-22压力对甲醇转化汽油的影响〔3〕反响压力反响压力增加,产物分子量增大,见图7-22。由于近年来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而乙烯需求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石油裂解法制乙烯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甲醇制乙烯路线受到了重视。尤其对我国这样缺油富煤的国家具有深远意义。目前75%的石化产品是以乙烯为原料〔如环氧乙烷、乙二醇、乙酸、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乙烯被称为“合成之王〞。大多数国家用石脑油、乙烷、丙烷和瓦斯油等作为原料通过裂解生产乙烯,这种工艺有大量的伴生产品,乙烯别离纯化过程很复杂,需要庞大昂贵的设备。另一种生产工艺是用乙醇作为原料,利用催化脱水制乙烯。7.5甲醇制烯烃
19世纪乙醇脱水制乙烯曾经是乙烯的主要生产路线,但目前乙醇脱水制乙烯方法逐渐被淘汰。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开展,对乙烯及其下游制品的需求急剧增加,2004年以后,乙烯需求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世界乙烯需求量到达10366万吨/年,2005年后,世界乙烯需求年增长率约为4.5%,需要建设更多的乙烯装置,才能满足未来需求。但因乙烯工业的最根本原料——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加上近年石油的短缺和价格上涨,石油裂解法制乙烯工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甲醇制取乙烯路线受到重视。由煤或天然气经甲醇合成烯烃是继MTG以后开发成功的一项重要新工艺。它开辟了低碳烯烃生产的新途径,使根本有机化工原料多元化,具有深远意义。美国UOP公司和挪威的NorskHydro公司联合开发了UOP/Hydro-MTO技术,0.5t甲醇/d的中试装置经运转效果良好,乙烯和丙烯的碳基收率到达80%。Mobil公司在MTG根底上,与Lurgi公司合作,建成了2200t/d的MTO(甲醇制乙烯)流化床工业装置。埃及已采用MTO技术建成320kt/a聚乙烯装置。7.5.1甲醇生产烯烃原理
由煤经甲醇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目前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均已实现工业化,有多套大规模装置在运行,甲醇生产烯烃是煤制烯烃中的一个核心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目前已具备工业化条件。由甲醇转化为烃类的反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响,甲醇首先转化为二甲醚,然后二甲醚脱水生成烯烃。其反响式可表示如下:2CH3OH→CH3OCH3+H2OCH3OCH3→C2H4+2H2O甲醇催化脱水转化成乙烯,同时还生成了甲烷、乙烷、丙烷、丙烯、丁烯、芳香烃等。采用逐级低温精馏,就可得到乙烯、丙烯、丁烯等产品。制得1t乙烯、丙烯产品约耗用甲醇2.4t,按1.3t煤产1t甲醇计,折每吨乙烯、丙烯耗用煤量为3.12t,按煤价500元/吨计,原料本钱1560元/吨,比高价石油裂解制乙烯原料本钱低几倍。
7.5.2甲醇生产烯烃工艺
中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成功建成0.7~1.0t/a的固定床中试装置,在反响温度500~550℃,压力为0.1~0.15MPa,催化剂P-ZSM-5条件下,甲醇转化率为100%,C2~C4烯烃的选择性高达86%。生产工艺流程如图7-23所示图7-23甲醇生产乙烯工艺流程Rx-反响器;D-枯燥器;C3-丙烯别离器;R-再生器;DM-脱甲烷塔;DP-脱丙烷塔;S-别离器;DE-脱乙烷塔;CS-碱洗塔;C2-乙烯别离塔在催化剂作用下,原料合成气在温度为350~500℃,压力为0.1~0.5MPa,反响系统由一个流化床反响器和一个流化床再生器构成的反响系统中进行反响,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反响产物经旋风别离器分出夹带的催化剂后进别离系统。待再生的催化剂经斜管进入流化床再生器,用空气烧去积炭后,落回到流化床反响器中。反响产物别离催化剂后首先进入净化系统提纯产品,脱除反响产物中的杂质,经回收热量,压缩、脱CO2、脱水等操作后进入产品回收工段,为别离、回收产品创造条件。别离工段包括脱甲烷塔、脱乙烷塔、C2别离器、C3别离器、脱丙烷塔和脱丁烷塔,通过采用一系列精馏塔,以便别离出乙烯、丙烯、丁烯和C1~C3烷烃等。〔1〕反响后气体CO2的脱除反响后气体中CO2酸性气体含量多,降低了乙烯、丙烯等产品的分压,别离效率降低,所以在气体进入精馏塔之前应先将CO2除去。工业上常用化学吸收法脱除CO2气体,采用的吸收剂有NaOH溶液、乙醇胺溶液等。CO2和NaOH溶液发生以下反响,生成物能溶于废碱液中被除去,到达净化的目的。CO2+NaOH=Na2CO3+H2O〔2〕脱水甲醇生成烯烃的同时,也产生了副产物水。工业上脱水方法有许多,如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消毒杀菌设备行业市场走势及产业投资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治疗牛皮癣药物行业发展动向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河北省港口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咨询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动态调查及投资前景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管理计划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增压器行行业发展规划分析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水泥选矿设备产业未来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氯氧化氮市场发展展望与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殡葬用品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管行业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3河道管理范围划界技术规程
- 设备管理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
- 2025山西地质集团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职高手测试题及答案
- 肝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商务经理试用期转正工作汇报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易错知识点梳理
- 2025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 《松材线虫病》课件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