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欧阳文忠公神道碑苏辙公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景祐初,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康定初,范公起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辞不就。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久而益炽。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其后诸公卒以党议不得久留于朝。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雠,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赐三品服,仍知谏院。嘉祐初,判太常寺。二年,权知贡举。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闻者称善。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居颍一年而薧,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呜呼!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选自苏辙《栾城集》,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B.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C.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D.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讳修”的“讳”是名讳。古人说话作文时为了避讳,不直称君王或尊长的名、字。B.“辞不就”的“辞”是拒绝的意思,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的“辞”意思不同。C.“久之乃服”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和“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的“乃”意思相同。D.“公性疾恶”中的“疾”是痛恨的意思,和“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的“疾”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进献《朋党论》,指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得到人君的任用,使得那些议论他结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B.欧阳修公正无私,为范仲淹直言并非出于一己之私利,所以他拒绝了范仲淹被起用后征召他为掌书记的请求,表明自己愿意同时被贬而不愿同时晋升的光明磊落。C.包公威严治下,声名显赫。欧阳修接替他执掌开封府后,为政宽简平易,遵循事理,也不追求显赫的声誉,展现了不同的行事风格。D.韩愈大力倡导文章复古,志在革除文弊;而欧阳修身体力行,所写的古文风行天下。苏辙认为文章能够废而复兴,这两人功不可没。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译文:(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译文:14.欧阳修是如何使文章“废而复兴”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10.D11.C12.A13.(1)君子把志同道合的人当作朋友,小人把有共同利益的人当作朋友,君主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友,任用君子的真朋友。(2)即使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震慑他们,但是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14.(1)欧阳修反对诡异的文风,推崇用词古朴。(2)欧阳修主持贡举的时候,凡是凭借文风险怪出名的的都从榜单中去除。(3)最初这种做法遭到了人们的怨谤非议,过了很久以后,大家就信服了。复古的文风由此得到复兴发扬。【11题详解】C.“是‘于是,就’的意思”错。“久之乃服”的“乃”表条件,是“才”的意思。【12题详解】A.“使得那些议论他结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错。原文是“其后诸公卒以党议不得久留于朝”,是欧阳修等人不能留在朝廷,而不是议论他的人受到惩罚。【13题详解】得分点:(1)“以……为”,把……当作;“同道”,志同道合的人;“同利”,有共同利益的人;“退”,摒退。(2)“董”,监督;“震”,震慑;“苟”,苟且;“恭”,恭顺。【参考译文】欧阳公名修,字永叔,幼年时即聪颖过人,两次到国子监应试,一次到礼部应试,都是第一,于是考中进士甲科。景祐初年,升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当时范仲淹管理开封府,每次觐见总是评论当时政事的得失,宰相厌恶他,斥责他,让他去治理饶州,欧阳公去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毁讥讽范公,认为应当贬黜。欧阳公写信斥责他,因此被贬为峡州夷陵令。康定初年,范公被起用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征召欧阳公做掌书记。欧阳公笑着说:“我为范公争论,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可以一同被贬,但不可以一同升迁。”推辞不就任。当初,范公被贬到饶州的时候,与尹师鲁都因为范仲淹直言而被贬斥,被视为同党。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时间久了这种说法更加嚣张。欧阳公于是做了一篇《朋党论》来进献给仁宗,说君子因为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为利益而结为朋党,国君只应当斥退小人的伪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里面的话感情真挚诚恳而又详细全面。这以后诸公最终因为朋党的议论不能长久留在朝中。欧阳公生性憎恨坏人坏事,议论国事无所回避,小人对待他像仇人一样,但欧阳公更加愤激不顾忌。唯独皇上深知他的忠心,改任他为右正言、知制诰。赐给三品官服,仍旧任职谏院。嘉祐初年,通判太常寺。二年,暂时管理贡举。当时进士们写文章以诡谲奇异相互推崇,文风非常不好。欧阳公很担心这件事,所取的文章大都因为言词内容接近古代文风而被看重,凡是那些凭借险怪而闻名的人几乎都被贬黜光了。榜文一出,人们怨恨公开抨击,议论纷纷,过了很久才服从。然而文章从此变化而开始恢复古代文风。三年,欧阳公加封为龙图阁学士,暂时管理开封府事,欧阳公所代替的包肃公,原本凭借威严管理,当时名气震动都邑。而欧阳公采用简便容易的方法尊循治理之道,不追求显赫的名声,有人用包公的政绩勉励欧阳公,欧阳公说:“凡是人材,品性不一样。运用他的长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强行运用他的短处,势必无法达到。我也是运用我的长处罢了。”听到的人都称赞这话很好。欧阳公从前管理颍上,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选择最终居住在那里。住在颍上一年就去世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