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外国法制史是中央播送电视大学专升本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法律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根底学科。二、外国法制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外国各种类型法律制度产生和演变规律。它是通过各种法律制度的根本内容,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和阶级实质探讨其开展规律的科学。三、外国法制史与法学根底理论、外国法律思想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但又有密切联系和分工。外国法制史是研究法学理论的根底,它与各部门法学是历史与现实,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它可涉及各部门法,并通过各种部门法史及理论,综合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个法律制度,揭示其最本质的特点和规律。四、外国法制史根本内容主要由四大局部组成,即古代法律制度,中世纪法律制度;近代法律制度;现代法律制度概述。五、本课程教学根本要求是: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来分析、认识法律问题的方法,扩大知识面,为掌握法学打下比拟坚实的根底,批判继承外国优秀法律历史遗产,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参考、借鉴的资料;了解当代外国主要的法律制度及其开展趋势。六、外国法制史学科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须采用分析和比拟的方法。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课内学时90,5学分,录音讲授9学时。课内学时的具体分配见附表。二、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分为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为《外国法制史》,是教学和学时的主要内容和依据,是音像教材的根底。辅助教材为《外国著名法典及其评述》,配合主教材,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主教材的内容,重点是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法典,及对主要法典的评析。三、音像教材录音课,采用重点讲授型,为9学时。绪言第一编古代法律制度第一章楔形文字法律第一节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况第二节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度、结构及其历史地位第三节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古代印度法律制第一节古代印度法律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节古代印度法律的根本特点第三节《摩奴法典》的结构、根本内容和影响第三章古代希腊法律制度第一节古希腊法律的特点第二节雅典宪法第四章古罗马法律制度第一节罗马法的一般概况第二节罗马私法的根本制度第三节罗马法的影响第二编中世纪法律制度第五章日耳曼法第一节日耳曼法的形成、开展及其根本特点第二节日耳曼法的根本制度第六章法兰西王国法律制度第一节法兰西王国法律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节法兰西玉国的形成和开展第七章英吉利王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英吉利玉国法体制度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节英吉利王国法律的根本制度第八章中世纪西欧罗马法、城市法和商法第一节罗马法第二节城市法和商法第九章教会法第一节教会法的形成和演变第二节教会法的根本制度第三节教会法的作用与影响第十章中世纪伊斯兰法第一节伊斯兰法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节伊斯兰法的渊源和特点第三节伊斯兰法的根本制度第三编近代法律制度第十一章英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开展第二节英国法律的根本特点与英国法系的形成第三节英国法律的根本制度第十二章美国法律制度第一节美国法律制度形成和开展及其与英国法律的关系第二节美国宪法第三节美国法律的根本特点第十三章法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法国革命后法律的开展第二节宪法和行政法第三节法国民法典第四节法国民法典第五节诉讼法典第十四章德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德国统一后法律的开展第二节1871年帝国宪法第三节1900年帝国民法典第四节1871年德国刑法典第十五章日本法律制度第一节日本近代法律制度的形成第二节日本德国宪法第三节日本民法典第四节日本刑法典第五节日本诉讼法典第四编现代法律制度概述第十六章英国法律制度第一节现代英国法律开展趋。第二节宪法第三节财产法第四节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第五节家庭法和继承法第六节商法、社会立法和经济法第七节刑法第十七章美国法律制度第一节现代美国法律制度的一般变化第二节宪法第三节民商法和经济法第四节刑法第十八章法国法律制度第一节宪法的开展第二节民法、经济法和社会立法第三节刑法的开展和1985年刑事诉讼法典第十九章德国法律制度第一节魏玛宪法第二节法西斯专政的法律制度第三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律制度第二十章日本法律制度第一节现代日本法律制度的变化与改。第二节宪法第三节民法的变化和经济法的开展第四节刑法的变化第五节司法制度第二十一章第三世界国家的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三世界国家法律的历史渊源第二节第三世界国家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及分类第三节信奉伊斯兰教的第三世思国家的法律改革第二十二章苏联法律制度第一节苏联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创立与开展第二节苏联宪法第三节苏联民事立法第四节苏联刑事立法第五节苏联司法制度绪言一、外国法制史学科的对象和范围1、外国法制史是以外国历史上各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和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包括法律开展史和法律制度史两方面的内容。2、确定科学范围的原那么。3、外国法制史同其他相邻学科一一外国经济史、外国政治法律思想史和外国部门法史等的关系。二、外国法制史的时期划分1、时期划分的原那么。根据社会经济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不同法律类型和法律制度的特征进行划分。2、外国法制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古代法律制度;中世纪法律制度;近代法律制度;现代法律制度。三、外国法制史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意义1、外国法制史是法律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们综合根底学科。2、研究、学习外国法制史的意义:帮助我们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来分析、认识法律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扩大知识面,为掌握法学打下比拟坚实的根底;批判继承外国优秀法律的历史遗产,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参考、借鉴的资料;弄清来龙去脉,更好地了解当代主要的法律制度及其开展趋势。四、外国法制史的学习方法针对外国法制史同其他法学课程不同的的特点,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掌握根本的历史开展线索。2、采用比拟的方法,明确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3、要循序渐进,注意弄懂难点,掌握重点,兼顾一般。4、要初步具备世界史知识和主要部门法学知识。第一编古代法律制度第一章楔形文字法律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以汉穆拉比法典为代表的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法律〔楔形文字法〕的产生、开展和一般规律;认识古代东方奴隶制法的重要组成局部一一楔形文字法的本质、作用和主要特征。第一节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况一、楔形文字法律的概念1、楔形文字法律是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依兰人、赫梯人筹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2、楔形文字法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和特征。有的资产阶段学者将这种法律称为楔形文字法系。二、楔形文字法律的沿革1、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最初由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国家所制定。乌尔第三王朝的创始者所公布的《乌尔纳姆法典》是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楔形文字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所制定的《汉穆拉比法典》是楔形文字法律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2、楔形文字法律后来为亚述、赫梯、依兰等国家沿袭使用,直至波斯帝国时期。3、公元前1世纪左右,楔形文字法律完全消失。三、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点1、在结构、体系上一般分为三局部:序言、法典本文和结语。2、虽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表达,但内容中宗教色彩并不浓厚。3、均是习惯的记载或或审判实践的记录,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那么。第二节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结构及其历史地位一、法典制定的原因《汉穆拉比法典》是汉穆拉比国王执政的晚年公布的。制定的原因主要有:迅速消除境内法律的不统一和地方上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适应私有关系的开展调整新产生的各种关系;缓和自由民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二、法典的结构和体系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局部组成,共828条。正文针对古巴比伦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编排,包括法院、诉讼,盗窃处理、租赁、雇用、商业高利贷、债务关系、家庭和婚姻、伤害赔偿、劳开工具和奴隶地位等内容。三、法典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法典集两河流域古代法律的大成,对后来的古代西亚北非国家〔赫梯、亚述、新古巴比伦、波斯〕的成文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是的奴隶制早期最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典统一了两河流域的法律,适应了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固了王权。第三节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一、竭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借神权保护王权;二、充分保护奴隶主对财产和奴隶的所有权;三、反映古巴比伦社会的阶级对立关系和自由民内部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四、包含着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标准,有关财产、契约的规定,几乎占全部条文的一半;五、保存了假设干原始公社制的剩余。第二章古代印度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法律的产生、开展和一般规律;认识以摩奴法典为代表的古印度奴隶制法律的本质、作用及其种性特征。第一节古代印度法律的形成和开展古代印度法律是公元6世纪以前整个南亚次大陆各奴隶制法的总称。早期奴隶制国家和法的出现。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的入侵。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形成初期。原始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法的渊源:吠陀经、各种《法经》和法典,以《摩奴法典》为最著名。由于奴隶制的开展和劳动群众对抗斗争的加剧,早期佛教和替那教以反对婆罗门教而登上历史舞台。佛教法日益广泛传播。佛教法的渊源是: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摩奴法典》、国王敕令。公元4世纪左右,由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以及民间信仰中演化为印度教。印度教法是融合法经和佛教法中的法律准那么而成。第二节古代印度法律的根本特点一、印度宗教众多,影响印度法律的结构、体系,使它异常复杂;二、法律与宗教密切联系,宗教教义依靠法律的力量贯彻实施,法律又依赖教义和信仰得以执行;三、公开宣扬社会的不平等,将一切居民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用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形成一套完整的种姓制度:四、集合法律、伦理、道德和哲学为一体、法典实质上是它们的混合物。第三节《摩奴法典》的结构、根本内容的影响一、《摩奴法典》,又译《摩奴法典》,是关于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法律文献。法典编纂的年代,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编纂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摩奴法典共分12卷,2684条,其中涉及刑法、民法、婚姻法和审判制度等。二、法典的主要内容1、种姓制贯穿始终,公开确认并严格维护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中种姓的等级差异。2、以婆罗门教义为指导思想,竭力宣扬“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善恶业报〞、“人生轮回〞以及“婆罗门至上〞等思想。宗教教义与法律标准密切结合。3、强化君权,进一步将专制君主神圣化,用法典作为私法方法的标准,在不同程序上继续采用。现今法典的某些内容仍以习惯法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伴随大量移民的宗教的传播,印度法律输入东南亚各国和毗邻印度的国家。在历史上曾形成过以《摩奴法典》为根底的印度法系。第三章古代希腊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法律的产生、开展及其根本特征;认识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和阶级本质。第一节古代希腊法律的特点古代希腊是欧洲最先进入阶级社会和产生奴隶制国家与法的地区。古希腊法泛指存在于古代希腊各个城邦的所有法律。其主要特点有:1、腊没有形成统一的经济前提,各城邦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使得希腊境内始终未能出现统一适用的法律制度。2、由于许多城邦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条件的不同,各邦法律的内容、形式上均有程度不同的差异。3、希腊成文法出现很早,在从氏族制度转变为国家的过程中,各城邦普遍进行了编纂法律的活动。4、通过同埃及、迦太基及西亚诸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希腊吸收了这些国家法律中的不少东西,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法律体系,并对罗马法产生一定影响。5、法官缺少对法律条文或法理方面的深入研究,没有形成在社会上占重要的地位的法学家集团。6、伴随广泛的殖民活动,希腊许多地区建立了殖民城邦,一般邦都具有母邦的习惯和传统,适用母邦的法律。希腊诸城邦中影响最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第二节雅典宪法一、通过屡次改革,雅典奴隶民主制确立起来。梭伦立法奠定了民主制宪法的根底。希波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开展。在阿菲埃尔特和怕里克利时代先后制定了较完备的雅典宪法。二、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所确认的民主制度。公民权利平等,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选举制。雅典宪法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雅典宪法的影响。第四章古罗马法律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罗马法律的产生、开展及其一般规律;认识罗马法的本质、任务和主要特征;认识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和法制史上的地位。第一节罗马法的一般概况一、罗马法的概念1、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即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的法律。2、罗马法反映罗马奴隶主阶级的意志,多方面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严格保护奴隶制,巩圃奴隶主阶级在国家机关中的统治地位以及对奴隶的无限权力。二、罗马法的渊源罗马法的渊源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1、在王政时代的后期,主要是习惯法,来源千古老氏族的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2、共和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开展;阶级矛盾的加剧,成文法开始出现。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的十二表法是罗马最早的立法文献。此外,还有各种会议制定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长官的告示和法学家的解答等。共和国后期,罗马成文法获得进一步开展。3、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日益加强。在此根底上形成两大学派,后来又出现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一系列的司法实践活动,使罗马法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开展。4、帝国前半期,皇帝敕令逐渐成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元老院和各种会议的活动日益受到限制。帝国后半期,敕令在法律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5、鉴于罗马奴隶制社会日趋瓦解,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将现行法律用特定形式稳固下来,汇编成为法典,从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罗马法典编纂传统。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中世纪统称为《国法大全》的《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律阶梯》等四部法律文献先后完成。三、罗马法的分类罗马法学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将罗马法划分为以下四类:公法和私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市民法和长官法〔裁判官法〕。第二节罗马私法的根本制度罗马私法的结构和体系以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私权保护为编制顺序,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局部。一、人法制度人法是确定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地位、各种权利的取得和丧失以及家庭婚姻关系等文献的法律。人法的根本任务在于稳固社会上各阶级的不同地位,确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以及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各种关系。1、人包括自然人和团体。两者均可成为享受权利和承当义务的主体。〔1〕自然人、古代罗马关于自然人的含义。人格权的概念和内容。罗马市民、拉丁人、外来人和奴隶的法律地位。〔2〕团体。古代罗马没有法人的要领和术语,但法人制度已经萌芽。法人实质是“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特殊团体〞。法人制度萌芽的条件:罗马法中人格观念的产生和演进是法人制度产生的理论根底;简单商品经济的充分开展和实际需要是这一制度形成的物质条件。作为权利主体的团体的种类——社团和财团。2、婚姻家族制度是人法制度的有机组成局部。罗马家族的概念及其组织的特征。伴随社会和法律的进步,家庭组织日趋缩小。婚姻概念及其演变。罗马的两种婚姻:有夫权婚姻〔正式姻姻〕和无夫权婚姻〔略式婚姻〕。两种姻姻中,夫妻人身和财产关系以及双亲与子女各种关系的差异。二、物法制度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剥削阶级的民法影响最大。物法由物权、继承和债法三局部构成。1、物和物权〔1〕物的概念和分类。罗马法上物的概念是指除自然人外,存在于自然界而又能以金钱衡量其价值的一切东西。按照物的不同法律后果,主要分为要式转移物和略式转移物;可有物和不可有物;有体物和元体物,动产和不动产等。〔2〕物权的要领及其种类。物权是指权利人得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权利。物权主要分为自物权〔完全物权〕和他物权〔不完全物权〕。自物权即指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支配其所有物的一切权利,是物权的核心。所有权的内容和特征〔绝对性、排他性和承续性〕。所有权的形式及其演变。他物权是对别人之物直接享有的权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享有,主要有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和担保物权等。2、继承制度继承主要对象的演变。罗马继承原那么的变化〔从概括继承过渡到限定继承〕。遗产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1〕法定继承。共和国末期,市民法的法定继承和裁判官的法定继承并存,以后第二种法定继承占据主导地位。法定继承顺序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演变。〔2〕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两者不能并用。遗嘱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开展变化。3、债权制度债的定义:“债是依国法得使他人为一定给付的法锁〞。债的发生原因共分四种:契约、私犯、准契约和准私犯。债权制度的开展。三、诉讼制度1、诉讼的概念,公诉与私诉的划分。罗马诉讼法主要是关于私诉的法律,本身具有独特特点。对保证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作用。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私诉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诉讼制度。2、罗马私诉制度及其程序。法定诉讼、程式诉讼和特别诉讼三个开展阶段的联系与差异。第三节罗马法的影响一、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最兴旺、最完备的法律体系。适应罗马社会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关系的要求,全面地维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开展。二、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较其他奴隶制法完善和高超,为后世调整和保障私有制经济关系,特别是商品经济关系提供了现成的形式。三、罗马统治阶级在各征服地区强制推行罗马法,众多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都积极采用罗马法。西欧封建初期,尽管日耳曼法占据统治地位,但在罗马人中和一些残存下来的城市中仍然保存了罗马法。中期以后,西欧诸国掀起了罗马法复兴运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罗马法的影响不权限于欧洲,还普及亚、非、南北美洲各国,形成具有世界影响的罗马日耳曼法系,同时对普通系国家的法律也发生了影响。第二编中世纪法律制度第五章日耳曼法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日耳曼法的概念、性质及其根本特点;掌握日耳曼法的主要制度;认识日耳曼法对西欧法律的影响。第一节日耳曼法的形成、开展及其根本特点一、日耳曼法的概念日耳曼法是指5一9世纪西欧适用于日耳曼人的一种法律体系。它的性质是早期封建制时期的法律。二、日耳曼法的形成和开展1、公元5世纪,日耳曼各部族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蛮族国家〞其中存在时间最长、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2、日耳曼法是由原来的部落习惯开展而成,最初是不成文的习惯法。3、在整个日耳曼法时期、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并存,在开展过程中互相融合。罗马法的编纂;日耳曼习惯法的成文法〔编纂蛮族法典〕。在蛮族法典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4、王室法令也往往吸收某些日耳曼习惯。三、日耳曼的根本法的特点日耳曼法产生的历史条件使它具有以下特点:1、是团体本位的法律、2、是属人主义的法律。3、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的外部表现.4、是具体的法律,没有规定抽象原那么。5、是世俗的法律。四、日耳曼法对以后西欧法律开展的影响。1、日耳曼为根底开展起来的习惯法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始终是一种重要法律。2、日耳曼法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渊源之一。第二节日耳曼法一、所有权制度1、日耳曼法中的所有权概念不同于罗马法,是相对所有权,不动产所有权和动产所有权有很大差异。〔1〕日耳曼法初期,自由农民〔马尔克公社社员〕土地占有制同教俗贵族大土地占有制并存。前者因沿袭侵入西罗马领土以前的土地制度而形成,后者最初通过国王封赏土地而形成,后又通过以“委身制〞为形式的对自由农民土地的掠夺而不断扩大和稳固.〔2〕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下的根本制度。耕地属马尔克公社所有,社员家族有占有、使用权;森林、牧场和水流等也属公社集体所有,全体社员有共同使用权。〔3〕大土地占有制的演变。最初是自主地,占有者享有所有权;8世纪实行采邑改革后,占有者应向自己的封君尽义务,在此根底上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地制。〔4〕农奴份地。农奴使用份地必须为领主服劳役和尽其它种种义务,并被束缚在土地上。3、动产所有权。所有人对动产拥有绝对所有权,法律严格保护这种所有奴。二、债权制度日耳曼债权法的两个明显特点:1、债权制度不开展,契约种类少,要经过法定程序形式才生效。2、公开严格保护债权人利益。规定了各种保证履行债务的严厉方法。三、姻姻家族与继承制度1、日耳曼婚姻家族制度有以下特点:〔1〕一般实行一夫一妻萎制;〔2〕实行买卖婚和抢夺婚〔变相买卖婚〕;〔3〕实行家长制,但同罗马父权制相比,妻子和子女的地位稍高。2、继承制度。一般实行法定继承,动产和不动产采用不同原那么。四、违法行为1.违法行为包括犯罪和侵权行为。2.日耳曼刑法的主要特点:早期犯罪种类很少,刑罚只有死刑的宣布不受法律保护;后期犯罪和刑罚种类逐渐增多,构成犯罪只要求加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3.日耳曼法中侵权行为的范围比近代大得多。对侵权行为实行血亲复仇,日耳曼人建国前后已逐渐被赎罪金所代替。五、审判制度普通审判职能由民众大会行使。查理大帝时的司法改革。诉讼程序实行自诉原那么,必须遵守固定形式。九世纪出现纠问主义诉讼。诉讼证据有宣誓、神明裁判和决斗。第六章法兰西王国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世纪法国法律的形成和开展;掌握中世纪法国法律的根本制度及其在西欧大陆的典型性。第一节法兰西王国法律的形成和开展一、9世纪,法兰克帝国的瓦解与法兰西王国的形成,西欧法律走上新的开展阶段,法兰西王国法律是法兰克帝国时期西欧大陆法律的继续和开展。法兰西王国法律经过了三个开展阶段。二、9一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9一13世纪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2、法律分散不统一。适用法律的属人主义为属地主义所代替。每个领地、城市甚至每个庄园都有自己的习惯法。南部〔罗马法区〕和北部〔习惯法区〕的明显区别。三、13一16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13一16世纪时期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2、法律分散性逐步缩小。地区习惯的汇编:13世纪的私人著作;16世纪的官方汇缩。3、王室位法的加强。巴黎高等法院的设立。4、罗马法复兴和商法的开展。四、16一18世纪法兰西王国的法律1、16一18世纪法国的经济政治概况。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2、习惯法的分散性远未消除,全国统一的法律主要通过王室立法形成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时期王室立法的开展,主要法令的公布和商法、海商法典的编纂。3、法国成为西欧主要天主教国家,宗教改革后教会法仍占重要地位。第二节法兰西一国法律的根底制度法国封建法律的根本制度在欧洲具有典型性,特别是在封建等级制和土地所有权方面。一、封建等级制封建等级制是指封建主按占有土地的多少和政治实力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等级之间结成封君与陪臣的关系。封君和陪臣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割据时期封建等级制的特点;实现政治统一后封君与陪臣关系的变化。二、封建土地所有权制度一般只有贵族才享有土地所有权,特别是北部,流行“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原那么。农奴被束缚在领主土地上。贵族土地所有权的三种形式:自主地、封地和私地。13、14世纪以后,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三、债权法初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债权法不兴旺。13、14世纪以后,债权法渐趋兴旺,契约种类增多;担保制度有所改良。四、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婚姻家庭关系由教会法调整。中世纪末期,实行“尊敬请求〞制度,并开始执行婚姻世俗化方案。动产继承和不动产继承实行不同原那么;不动产实行长子继承制。五、刑法制度刑法的特点是:定罪判刑由司法机关任意决定;刑罚残酷,株连。六、审判制度1、法院体系。领主法院削弱,王室法院加强的趋势。2、诉讼程序。控诉式诉讼向纠问式诉讼的转变。第七章英吉利王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英吉利王国法律的形成、开展及其根本制度;认识英国法律的传统形式及其根本特点。第一节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开展一、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公元5世纪中,盎格鲁撒克逊和裘特等日耳曼部落侵入不列颇;公元10世纪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其法律除国王公布的法令外,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属于日耳曼法的一个分支。二、英吉利王国法律制度的开展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英吉利王国,使英吉利王国的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原盎格鲁撒克习惯法的根底上,掺合了诺曼人的习惯法,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形成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财产关系的复杂化,普通法不能适应经济关系开展的。需要,13世纪便产生了英国特有的法律形式一一衡平法。英国形成了两种法律,两种法院和两种诉讼程序并存的局面。与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形式的判例法相对应。由国家机关制成条文的成文法也开展起来。特别是自1255年作为等级代表机关的国会正式成立后国会立法便成为成文法的主要形式。1215年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重要的成文法。在英吉利法律的三种根本形式中,普通法是主要形式和主要构成局部,表达了英国法的根本特点,故通称英国法为普通法。第二节英吉利王国法律的根本制度在英吉利王国法律的长期开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一些根本制度:一、财产法1、财产的概念和分类。财产一词的两种含义。英国法将财产分为“物的财产〞和“人的财产〞两种,“物的财产〞包括土地及其附属物或权利,总称为“地权〞。但“租借地〞不属于“物的财产〞,而属于“人的财产〞。“人的财产〞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的经济权益。2、稳固土地所有权及其特点。3、信托制。“信托制〞是英国法中所特有的制度,因其以信用为根底,故称信托,由衡平法调整。二、契约法在英国,契约被认为是私人之间的一种协议或诺言。封建时期契约形式有两种: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或称简式契约。早期,普通法不及认简式契约的法律效力,后来将违背诺言作为侵权行为处理。15-16世纪,契约法有了重要开展。受理违背口头访议的诉讼;出现了英国契约法中所特有的对价制度;确立了契约只有通过双方当事人相互作出诺言才能成立的原那么等。但契约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远未完备。三、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是指某些对他人人身、财产或名誉的非法侵犯或干预的行为。侵权行为成立的条件。四、家庭法与继承法1、家庭法婚姻家庭关系由都会法调整。姻姻被一种宗教上的圣典,一般不允许离婚。实行“夫妻一体制〞。夫对妻、家长对子女均处于特权地位。2、继承法不动产继承。长子继承制与限嗣继承制。动产继承。英国遗嘱继承开展较早。五、刑法英国刑法由普通法调整,犯罪和刑罚很不确定,且非常残酷。叛逆罪、重罪和轻罪的划分。“血腥立法〞。六、诉讼法控诉式诉讼向纠问式诉讼的演变。12世纪陪审制的产生。13至14世纪“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的划分;前者负责起诉,后者负责事实的审理。第六章中世纪西欧罗马法、城市法和商法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世纪西欧法律的多样性以及罗马法、城市法和商法在其中的地位;掌握西欧罗马法“复兴〞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法和商法的形眠开展及其与近代法律的渊源关系。第一节罗马一、5一11世纪罗马法在西欧局部保存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井未从社会生活中完全消失。5-11世纪,西欧局部保存罗马法的途径。1、通过基督教教会法和僧侣的活动;2、日耳曼各王国采用属人主义原那么,对被征服的罗马人适用罗马法。3、许多城市和对外商业交往中仍遵循罗马法。二、西欧“复兴〞罗马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关系开展的客观需要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情况下形成的地方习惯法不能适应商品货币经济开展的要求。2、民族统一国家尚未形成,不能依靠政府立法来调整日益复杂的财产关系。3、罗马法是一种现成的、足以满足当时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需要的工具。三、罗马法复兴的经过罗马法的研究和传播从意大利开始,中心在波伦亚,普及到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学说汇纂》原稿的“发现〞。注释法学派的兴起。前期注释法学派;后期注释法学派。16世纪,研究和传播罗马法中心转到法国。四、罗马法“复兴〞的意义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1、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性开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3、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第二节城市法和商法一、城市法1、中世纪西欧自治城市的出现。2、城市法概况。从法律形式看,城市法表现为特许状、条例、习惯法和法院判例等;从内容上看,城市法包括市民身份、城市机关的组织与职权、行会组织、所有权、债权、刑法和诉讼制度等。二、商法1、商法的概念商法是指调整因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属城市法范畴。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商法就已产生井开展,但在西欧进入11、12世纪以前,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2、西欧商法的形成和开展〔1〕商法的形成。城市的兴起,以罗马法为根底的商业习惯逐渐形成为商法。〔2〕商法的开展。从共同商法演变为国家商法。中世纪西欧主要商法的海商法汇编。中世纪西欧商法是近代资本主义商法的渊源。第九章教会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教会的概念、形成与演变;掌握教会法的根本内容;认识教会的作用与影响。第一节教会法的形成和演变一、教会法的概念教会法又称寺院法、宗规法,泛指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基督教其他教派的教会法规的总称。这里专指西欧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法。教会法的性质、渊源、适用范围。二、教会法的形成和演变1、教会法的形成教会法的早期渊源。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后,教会法开始形成。2、教会法的开展法兰克玉国时期教会地位不断提高,教会法得到进一步开展。公元11到14世纪,教会成为西欧神权统治的中心,教会法开展到完备和极盛阶段。3、教会法的衰落15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教会权力被削弱教会法日趋衰落。第二节教会法的根本制度教会法除规定教会本身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守那么外,还规定了土地、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方面的制度。一、教阶制度调整教会内部的等级结构。大教职与小教职。神职人员的特权与义务。教徒的生活准那么。二、土地制度教会是中世纪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不动产占有制度。教会法对侩俗封建主土地所有权和教会租税权的保护。三、契约制度严禁附利息贷款。禁止经商牟取暴利。契约标的平等与合理原那么。宣誓履行债务的契约。四、婚姻家庭继承制度婚姻以当事人合意为缔结条件。一夫一妻制。婚姻不可离异。族外通姻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原那么。遗嘱继承与无遗嘱继承。五、刑法制度宗教罪是最严重的犯罪。死刑及其他刑罚方法。定罪量刑上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六、诉讼制度早期的神明载判和誓证法。刑事诉讼中的纠问式诉讼。民事诉讼中的书面诉讼形式。异端裁判所的审判制度。第三节教会法的作用与影响一、教会法的作用教会法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重要法律。它是维护僧俗封建主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的有力工具。但是,教会法在传递古代文明,在中世纪欧洲对罗马法的继承上也曾起过积极作用。二、教会法的影响教会法的许多制度和原那么,对于世俗法律和法学都有较大影响,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教会法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战争问题上所确立的某些原那么,对后世的国际法也有一定影响。第十章中世纪伊斯兰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伊斯兰法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开展,伊斯兰法系的范围和伊斯兰法对近现代穆斯林国家法律的影响;认识伊斯兰法渊源与特点;掌握伊斯兰法的根本制度。第一节伊斯兰法的形成和开展一、伊斯兰法的概念伊斯兰法指伊斯兰教教法〔音译“沙里阿〞〕,是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形成和开展起来的关于穆斯林在宗教道德和社会生活方面所应遵守的准那么的总和。二、伊斯兰法的产生伊斯兰法是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三、伊斯兰法的开展与伊斯兰法系的形成1、伊斯兰法的开展伊斯兰法随着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扩张和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而日益扩大其适用范围,自身也得到不断开展。伊斯兰法的三个开展阶段:形成时期〔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中〕;全盛时期〔公元8世纪中至11世纪中〕;衰落时期〔公元11世纪中期以后〕2、伊斯兰法系的形成第二节伊斯兰法的渊源和特点一、伊斯兰法的渊源伊斯兰法的渊源是多样性的,但各种渊源的地位是不相同的。1、《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伊斯兰法最根本的渊源,其发布时期先后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涉及法律的内容大部集中在麦地那篇章中。《古兰经》是整理与编纂。2、圣训〔音译逊奈〕圣训意思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穆罕默德死后阿拉伯国家创制法律的根本方法之一。传述圣训的方式。圣训的整理和汇编。3、法学〔音译菲格赫〕法学指研究教法的学科,其使命是由教法学家开展、解释表达的《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教法的含义,从而推导、创制出新法律来。教法长期是提供法律标准的主要源泉。教法学家创制新法律标准的主要途径有成及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4、其他法律渊源阿拉伯国家政教首脑哈里发的行政法令、阿拉拍半岛及各地习惯、外来法律。二、伊斯兰法的斟酌特点1、同伊斯兰教密切相联系。2、具有独特的开展道路,法学家起了重大作用3、原那么上的刻板性与实践中的灵活性。4、分散性、杂乱性与兼收并蓄。第三节伊斯兰法的根本制度一、穆斯林义务穆斯林的根本义务是独信真主,为了从内心和行动上证明独信真主,必须履行五种义务〔五功〕:念功、拜功、斋功、朝功、课功。二、债法债法是受罗马法和各地商业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部门,虽然这些外来的债法制度不能违背教法原那么,但实践中通行许多变通方法。三、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实行一夫多妻;勇尊女卑很突出:允许离婚。实行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相结合的制厦。四、刑法犯罪和民事侵权行为没有明确划分开;犯罪分为规定了固定刑罚的犯罪和未规定固定刑罚的犯罪两种;刑罚残酷。第三编近代法律制度第十一章英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开展及英国法系的形成;掌握英国法律的本质及其根本特点。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开展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对封建法律的继承和开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存了旧的封建的司法机构、法律形式和法律传统。但为适应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开展的需要,除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令和条例对旧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外,又采用创立新判例和用资产阶级精神解释普通法的一些古老原那么等方法,赋予旧法以新的内容,使旧法资产阶级化。二、产业革命后英国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开展为适应产业革命后英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从19世纪开始,英国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1、整顿和改革了旧的、繁琐的诉讼程序;2、改革了旧的分散的、重叠的法院组织;3、在宪法、私法、刑法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成文法,革除了许多旧的封建的剩余,修改了某些过时的法律原那么,创设了某些薪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法律制度。第二节英国法律的根本特点与英国法系的形成一、英国法律的根本特点1、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法律原那么是从大量判例中归纳。抽象出来2、遵循先例原那么和法律汇编具有重要意义;3、法官和法学家对法律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4、受罗马法影响不同于大陆各国,形成了英国独特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形式。二、英国法系的形成从17世纪起,随着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其法律也被传播和移殖到各殖民地附属国。各殖民地附属国独立后,仍在不同程序上保持着英国的传统继续采用英国法律的一些原那么和制度。西方法学著作中就把这些保持着英国法律原那么和传统的各国法律总称为英国法系或普通法系。同属英国法系的各国法律,虽都共同保有英国法律的传统和特点,但在各国法律之间仍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第三节英国法律的根本制度一、宪法1、英国宪法的根本特点〔1〕由宪法性法律和惯例组成;〔2〕渊源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历史性〔3〕是“柔性〞宪法。2、英国宪法的根本内容臣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根本制度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1〕英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2〕议会是唯一的国家立法机关。〔3〕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集体对下院负责。二、财产法革命后,财产法的资产阶级化是通过长期改革实现的,但是仍然保存了旧的财产分类、旧的土地所有权理论原那么和旧的土地制度。1、革命时期的土地立法.〔1〕没收并拍卖国王、教会和保王党人的土地;〔2〕废除了骑上土地领有制。2、革命后对旧的封建财产法内容进行了逐步改革,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无限私有制原那么。〔1〕1677年,废除了土地授受的封建仪式,代之以上地移转契据。〔2〕重新解释旧的封建财产法的内容,并赋以资产阶级的含义。〔3〕财产信托制得到了制定法的正式确认,开展成为一项广泛适用的法律制度。三、契约法1、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要求,契约法逐步开展完备。17、18世纪英国契约法的重要开展。产业革命后,英国的契约法最终形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2、契约的定义。英国权威学者对契约的论述。3、契约的成立除应具备一般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有效对价,这是英国法中契约成立的特殊条件。四、侵权行为法19世纪中期,古老的令状制度被废除后,英国侵权行为法有了重大开展。权威法学家对侵权行为的论述。侵权行为成立的要件。过失责任和无过失责任原那么的演变。五、家庭法和继承法1、革命后的婚姻家庭关系方面仍保存了许多封建法的标准,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经历了长期的改革才逐渐消除。19世纪改革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法令。英国是赋予已婚妇女财产权较早的国家。2、革命后,英国主要实行自由遗嘱继承。无遗嘱者实行法定继承,称为无遗嘱继承。六、刑法革命后,刑法仍以封建时期的普通法为根底,虽经不断改革,仍保有不少封建剩余。1、犯罪保存了封建时期关于叛逆、重罪、轻罪的分类。仍无统一编纂的法典,虽公布了几项主要刑事法律,但对犯罪概念仍无明确规定。2、刑罚种类刑罚制度的改革使其残酷性的所减轻。七、诉讼法革命后,英国仍沿袭了中世纪复杂繁琐的诉讼制度,经过19世纪的改革才得到较大改良。英国律师制度在普通法形成时期就已出现,但在革命以后才逐渐完善起来。英国律师分为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两种。第十二章美国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美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开展及其与英国法律的关系;掌握美国宪法的根本原那么和内容,以及美国法律的根本特点。第一节美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开展及其与英国法律的关系一、美国法律的形成和开展1、殖民地时期,根据17世纪初确立的普通法原那么,适用英国法律,殖民地立法只起补充作用。2、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法律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根底。建国初期对美国法制建设道路的争论和探索。3、内战结束后以英国法为根底,结合美国国情创立了美国法律的独立体系。法官和法学家在创立美国法中起了重要作用。二、美国法律与英国法律的关系1、美国采用了英国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传统形式;2、英国的判例法和制定法但凡符合美国国情的,仍被作为美国法的渊源或劝说性渊源.第二节美国宪法一、《独立宣育》所宣布的宪法原那么。二、美国有联邦宪法和各州宪法。1787年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联邦宪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和保守性。三、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国家的结构形式是联邦制;管理形式是总统制共和国。立法、司法、行政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那么。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四、美国联邦宪法属“刚性〞宪法。宪法的修改采取修正案的方式进行。第三节英国法律的根本特点美国法律虽然是以英国法为根底建立和开展起来的,但具有许多不同于英国法的特点,故有“英美法系〞之称。一、美国具有联邦法律和州法律两套法律体系;二、美国的成文法比拟兴旺;三、美国司法权处于优越地位,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四、“遵循先例〞的原那么,在美国具有很大的伸缩性;美国的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五、美国法律有着深厚的种族主义色彩。第十三章法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产生和开展的规律;了解近代法国宪法、民法典、刑法典的根本内容和特点,以及诉讼法和行政法概貌;了解大陆法系开展的概况。第一节法国革命后法律的开展一、法国资产阶级法律产生和开展的道路法国18世纪革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比拟彻底,因此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法律,它们对后起的其他欧洲大陆资产阶级法律影响极大。1789年革命后第一帝国时期是法国近代法律开创和形成的阶段,19世纪产业革命后是它的演变和开展的阶段。二、大陆法系的形成和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欧洲各国的日耳曼习惯法和复兴的罗马法逐渐融合形成具有某些共性和关联的法律制度。革命以后,法、德等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它们成为欧洲和亚、非、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样板。这些国家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某些关联的法律,近代法学称之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比拟,大陆法系的特点是系统、直接接受罗马法的影响;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渊源;但它们的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法系有相互影响、沟通的趋势,但至今仍保持各自的特色。大陆法系的两个分支一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第二节宪法和行政法一、近代法国宪法的开展近代法国:20多年间产生了12部宪法。它们更替频繁,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各具特色、但都确认《人权宣言》及其原那么,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宪法的制定和变迁最初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斗争,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后来反映了无产阶段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国内的阶级斗争和国际斗争关系密切,因此,宪法的变迁深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最初的三部宪法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猛推进和辉煌成就,奠定了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根底,其中:1793年宪法是18世纪最激进的宪法。拿破仑一世统治下的三部宪法稳固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为他的专制和帝制效劳。波旁玉朝和七月王朝分别制定的两部“宪章〞确认了资产阶段君主立宪制度。1848年宪法是同年爆发的革命的产物。它确认了共和制度,规定了较多的民主权利;首次宣布普遍、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在拿破仑三世统治下制定的三部宪法与拿破仑第一时期制定的三部宪法,其形式和命运均有相似之处,但因所处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和意义。1875年宪法由三个文件构成,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它是法国历史上生效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是对现代法国宪法影响较大。二、法国行政法概况法国行政法的起源和演进。1791年宪法和1799年宪法中有关规定。行政法院。第三节法国民法典一、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和渊源革命前法国法律出现统一的趋势。统一法律有赖革命胜利,政治统一和局势稳定。拿破仑对制定1804年法国民法典所起的作用。法国民法典的渊源除了革命初期的各种民事立法和法制原那么外,还有革命前的某些民事立法、罗马法及其著作、巴黎高等法院的某些判例和习惯法。法典深受自然法学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二、法国民法典的根本内容和特点法典由序言和人、财产及对所有权的种种限制、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等三编组成。贯彻私人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过失责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是这部法典的根本特点。由于当时资本主义还不十分兴旺,法典着重维护私有者〔包括资产者。手工业者和农民〕个人的利益,没有规定法人。雇用的规定权公主两条。亲属法局部较之封建时代大有进步,但仍保存了亲权、夫权,妇女仍处于属地位。法典的语言明确流畅,弹性要领较少。三、法国民法典的意义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它用法律形式,稳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根底,对其它国家的民法具有深远影响。第四节法国刑法典一、法国刑法典的制定革命前第三等级提出革新封建刑法的要求。1789年《人权宣言》和其他革命文件提的资产阶级刑事立法的根本原那么。1791年以古典刑事学派的理论为根底制定了第一部刑法典。1810年刑法典继承了它的体系、内容并有较大的开展和某种倒退现象。二、1810年法国刑法典的根本内容贯穿“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律不溯既往〞等进步原那么,规定犯罪和刑罚的种类,着重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程秩和经济利益,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原那么,并和民商法典配合。它仍旧保存了假设干封建刑法的剩余。刑罚残酷,具有威吓主义性质。对“乞丐罪〞和“游民罪〞仍实施有罪推定。1992年刑法改革和以后对法典的屡次修改。这部法典对1871年德国刑法典以及欧陆和拉丁美洲、中东、非洲法语地区的刑事立法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比民法典小得多。第五节诉讼法典一、1807年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和根本内容。二、1808年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和根本内容。第十四章德国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德国资产阶级法律的产生和演变;了解1871年帝国宪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和1871年德国刑法典的根本内容、特点和意义。第一节德国统一后法律的开展一、德国统一前的法律概况从封建时代以来,德国长期处于分割状态,法律制度也杂乱纷繁,极不统一。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旺和某些强大王国局部的统一,产生了假设干分属不同王国的法典,主要有1794年普鲁士民法典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等。二、德国的统一和开展对法律的影响德国资本主义开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又是由普鲁士玉国通过国内外战争来实现统一的。因此它的法律制度含有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产业革命后德国跃进为新兴帝国,又使其法律制度,特别是直接反映经济和社会关系的法律具有新的特征。近代德国立法还有研究和吸收早期它国法律经验的方便条件。第二节1871年帝国宪法一、宪法的制定和意义这部宪法是为了稳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它施行到1981年德国革命推翻帝制。它对开展德国经济具有一定意义;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二、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国家,其中普鲁上王国占特殊地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议会并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第三节1900年德国民法典一、法典的制定和渊源德国民法典的制定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全德统一民法典的提出。法学家的分歧。〔1〕蒂博特〔2〕萨维尼德国民法典的最终完成二、法典的特点和意义〔一〕根本特点〔二〕意义第四节1871年德国刑法典一、刑法典的制定和意义二、刑法典的根本特点第十五章日本法律制度第一节日本近代法律制度的形成一、明治维新前日本法制的概况1、日本奴隶制国家适应的法,是一种固有的以不成文的命令和习惯为表现形式的氏族法。2、“大化改新〞废除奴隶制后,日本制定了《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3、1192年,日本进入武家统治时期,律令的作用不断衰落,统治社会的是武家法典。主要有《贞永式目》、《公事方御定书》。4、日本封建法律制度主要来自中国唐是明律,受中国封建法律影响很大。二、日本近代法律制度的形成日本近代法制形成的经过;草创时期、确立时期。《泰西主义》与日本近代法制的西方化。日本六法的体系与原那么属于大陆法系模式,深受法、德法典的影响,但具有不同于法国法而更接近于德国法的特点。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决定日本近代法制叉保存大量封建剩余,这在宪法民法、刑法中表现尤为明显。日本近代法制建设的经验,及其对促进“三大政策〞的实现,推动资本主义开展所起的重大作用。第二节日本帝国宪法一、帝国宪法的制定及其根本特点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与经过。宪法的特点:出于政治上廉价行李的考虑,带有大纲目的性质;大量抄袭普鲁上宪法,较少独创性;“臣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很大限制。二、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以君主立宪政体为外衣的天皇专制制度。天皇独揽大权,内阁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的立法权与监督权极为有限。军部在国家机构中处于超内阁的特殊地位。军部脱离内阁独立行使军权,直接隶属于天皇,形成所谓“二重内阁〞。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一部带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的宪法。第三节日本民法典一、民法典的制定1890年旧民法典的公布,因其内容过于法国化,未能付诸实施。1989年颁行新民法典,主要以德国民法典草案为蓝本,兼采法国民法典的法理,给合日本的实际编纂而成。二、民法典的根本内容与特点总那么、物权、债编虽然也有明显维护封建关系的标准,但贯穿着资产阶级民法原那么,总的说来适应资本主义开展的需要。亲属、继承编深受封建父权家长制的影响,把日本固有的“家〞制度、家督〞继承等保存下来,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资本主义的财产法与封建主义的身份法相结合,是日本民法典的最大特点。第四节日本刑法典一、刑法典的制定1880年公布由法国人起草的刑法典,因其不适合日本国情,曾屡次提出修改草案。1907年颁行按德国刑法典编制的新刑法典。二、刑法典的根本内容与特点总那么中关于刑法一般原那么的规定。分那么中关于罪名与刑罚的规定。刑法典的特点:根本上表达了资产阶级刑法原那么,又保存着假设干封建剩余〔如规定侵犯皇室罪、杀害尊亲属加重处刑等〕;既反映古典刑法学派的报应刑思想,又带有社会刑法学派目的刑理论的印记。第五节日本诉讼法典一、诉讼法典的制定1880年治罪法的公布。1890年,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裁判法的颁行。二、诉讼制度的特点1、法院分为普通法院与行政法院两个体系相适应,诉讼也分为普通诉讼与行政诉讼两个系统。2、刑事诉讼中的公诉采取国家追诉主义,民事诉讼贯穿当事人进行主义,法院不干预的原那么。3、刑事诉讼中公诉把预审作为公判前的必经程序,民事诉讼那么强调和解。4、法院得依职权调查证据,一切证据都由法官按“自由心证〞进行判断。第四编现代法律制度概述第十六章英国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英国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法律制度的开展变化及其原因;认识现代英国法律开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征。第一节现代英国法律开展的趋势一、英国法律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虽然仍保持着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的古老传统,但判例法的比重和作用显著下降,制定法的比重和作用显著上升,并逐渐趋于系统化。二、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制定后,英国大多数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英国法律的直接适用范围开始缩小。三、随着现代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加强,特别是欧洲共同体法实施后,英国法律与大陆法日益互相渗透,大有相互接近的趋势。第二节宪法英国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宪法的根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为适应现代需重,也作了某些调整和改革。一、《退位法》;《掇政法》;1931年《威斯特敏斯特条例》。二、议会和内阁之间实际权力的某些调整,委托立法的增多。三、选举制度的改革。四、两党政治的加强。五、文官地位的提高。第三节财产法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1926年,英国公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对财产法进行了改革。一、废除了人的财产和物的财产划分,代之以动产和不动产的分类;二、统一了土地和动产的转移规那么,废除了长子继承制;三、扩大动产所有权的范围;四、在社会法学派的影响下,出现了所谓财产所有“合理使用〞的理论。第四节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一、契约法的变化出现了“标准式契约〞,同时契约效力“阻碍说〞也得到开展,“契约自由〞原那么受到了限制。老实信任原那么和“不可抗力条款〞及其意义。二、侵权行为法的变化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对人身和财产平安的不可预测的侵权,侵权行为法发生了较大变化:1、出现了新的侵权行为,如产品责任等。2、侵权行为的构成条件,有些只强调实际损害,毋须证明有无过锗,有些那么强调主观方面存在恶意。3、在侵权行为责任原那么方面。扩大了无过失责任的原那么;出现了“比例责任制〞。废除了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现任原那么,代之以分摊责任原那么。第五节家庭和继承法一、婚姻家庭法方面的变化1、以感情“破裂〞的离婚原那么取代了过去的“有责〞离婚原那么。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离婚权利。废除了“夫妻一体制〞的封建剩余,妇女在法律上享有取得、占有和处分任何财产的权利。二、继承法方面的变化1、遗嘱继承方面的变化〔1〕妇女享有完全的遗嘱能力;〔2〕对过去的遗嘱绝对自由进行了限制。2、无遗嘱继承方面的变。〔1〕废除了过去对动产和不动产适用不同继承原那么的规定。〔2〕法定继承的顺序。3、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取得平等的继承权。第六节商法、社会立法和经济法一、英国没有独立商法的概念,但商法兴旺由来已久法系商法的特点。商法包括货物买卖法、公司法、票据法且具有不同于大陆破产法和运输法等部门。二、工业产权法得到显著开展,这一法律领域包括创造专利、商标、版权等。三、英国一般来说没有经济法的概念。法的法律,包括反垄断法、保护消费者法等但也开展了相当于德、日等国经济有关工业的立法和关税及税率立法。四、社会劳动立法的开展。包括工业争议法、职工工会法、社会救济和保障法等。第七节刑法一、犯罪方面1、公布了大量单行刑事法规。20一60年代公布的主要刑事法规。50年代以后公布的主要刑事法规。2、废除了过去关于重罪和轻罪的划分,代之以应起诉罪、简易审决罪和可起诉亦可筒易审决罪三类。叛逆罪仍单独作为一类保存。二、刑罚方面1、废除了肉刑、刑事劳役和苦役。2、宣布了永远废除死刑。第十七章美国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美国现代法律制度的开展变化及其规律;掌握现代美国宪法、民商法、社会经济法和刑法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和特点。第一节现代美国法律制度的一般变化一、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展,19世纪末期就已开始的法律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统一州法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的成立及它们在促成美国法律根本统一中所起的作用。供各州采用的冠以“标准〞或“统一〞字样的法律的制定。1962年通过的《统一商法典》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统一法律汇编。二、成文法大量增加,法律系统化明显加强。大规惧地进行法律汇编,在成文法方面有《美国法典》〔现行联邦法律的系统汇编〕;在判例法方面的《法律重述》〔美国普通法标准的重渐说明〕。三、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经济立法的增多。第二节宪法一、宪法修正案关于公民选举的资格、年龄,以及,总统、副总统的任期、就职和空缺的藏规定。二、总统权力的扩大,委托立法的增多。三、联邦权力的扩大与州权的减小四、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初期对民主权利的限制。在广阔黑人和进步力量斗争的压力下,自60年代后期起,国会陆续通过。几个人权法案,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种族歧视。第三节民商法和经济法一、美国并无民法概念,这里所指民法包括财产、契约、侵权行为、继承和家庭关系方面的制定法和判例法,又称为私法。二、美国民法方面各项根本原那么和制度原沿袭英国法,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有了不少不同于英国法的开展和变化。三、而法与民法没有严格界限。《统一商法典》对面事关系作了详细规定.四、美国经济立法。反垄断法和罗斯福新政立法。第四节刑法一、现代时期,美国的主要刑法标准和原那么已逐渐表现为制定法。许多州有自己的刑法典。二、现代美国刑法的主要特点:1、犯罪分为重罪和轻罪两种。各类罪又分为不同的等级。2、刑种有死刑、自由刑、缓刑和罚金等。适用不定期自由刑。数罪并罚采用相加原那么,故刑期往往可高达数百年。3、受社会法学派的影响,加强了对犯罪的预防,加重了对累犯的惩罚,实行保安处分、假释和缓刑制度。第十八章法国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国宪法的变迁和1946年宪法、1958年宪法的根本特点。了解法国民法、经济法、社会立法和刑法的开展概况。第一节宪法的开展一、两次世界大战问法国的变迁1875年宪法根本适用。参议院地位加强,内阁更替频繁。行政权力加强,委托立法制度确定。选举制度的变化。希特勒德国占领后的维希政府所制定的“颗宪法〞。二、1946年宪法1946年宪法的制定。这部宪法具有较多的资产阶级民主因素:国民议会享有广泛的权力,两院意见分歧时它有最后决走权;实行责任内阁制;规定了较广泛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三、1958年宪法1958年宪法的制定。1958年宪法的特点:再次确认1789年《人权宣言》和1946年宪法所宣布的公民权利和民主原那么;扩大总统权力,建立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政治体制;建立宪法委员会以执行违宪审查职能。1960年以来对宪法的几次修改。对1958年宪法的评价。第二节民法、经济法和社会立法一、民法的变化1804年法国民法典继续采用,但对它已作了大量的废止、修改和补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仅是现行民法中很少的一局部。所有权概念的演变和对它的绝对性扩大限制;对契约自由原那么的扩大限制。严格责任原那么加强。合伙法和契约法的演变。关于民事权利主体规定的变迁。婚姻、家庭、继承法中妇女、青少年和非婚生子女地位的提高。二、经济法和社会立法的产生与开展经济法律关系和经济法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法体系确实立。森林法、农业法、税收法、国有财产法等从民商法中分立为新的法律部门,并汇编成独立的“法典〞。公共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特点。社会立法的产生和开展。社会保障立法和制度的根本内容和特点。第二节刑法的开展和1958年刑事诉讼法典一、刑法的开展二、1958年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十九章德国法律制度第一节魏玛宪法一、魏玛宪法的制定和意义二、魏玛宪法的根本特点第二节法西斯专政的法律制度一、根本法二、民法和经济法三、劳动法制定了加强卡特尔和打击中小企业的法律。婚姻家庭立法贯穿反动的人种论。《世袭农地法》是法西斯民事立法的典型。取缔共和时期的劳工会议和经济会议制度。《失业缓和法》和《国民劳动秩序法》是法西斯社会立法的典型。四、刑法和诉讼制度对1871年刑法典作了大量修改和补充。《国社党刑法》是法西斯刑法的指导性文件。贯穿着封建主义、恐怖主义和种族主义。刑罚野蛮残忍。对法院进行全面清洗,设立特别法庭〞和“人民法庭〞;希特勒就是法律和最高法官。建立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和集中营,为恐怖统治和侵略战争效劳。第三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法律制度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根本法经美、英、法占领军长官批准,由各州总理会议起草,后给2÷3州议会同意,制定了1949年根本法。根本法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根本法,篇幅冗长,内容繁沦。它局部恢复和肯定了魏玛宪法。大局部是新的规定。它规定任何人可以拒绝服兵役,任何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法律手段。还规定了抵抗权和违宪申诉权。它规定联邦德国可将主权权利转让给国际组织;限制自己的主权权利。它规定了违宪审查制度、政党制度、弹劾制度和整个国家制度。它从制定以来已经过屡次修改、增删。二、民法和经济法的开展德国民法典自施行到1975年共修改65次,仍是联邦德国现行民法典。还制定了一系列特别法规,利用“一般条款〞适应新的民事法律关系。习惯法和惯例也是法律也是法律的渊源。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具有成文法的效力。根据根本法对婚姻、家庭、继承的法律进行逐步改革。离婚法从1977年起抛弃了“有责主义〞,同时考虑贯彻“破裂主义〞,引起的对妇女、儿童的保护的问题。德国经济法开展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加强,经济法获得空前开展。从1949年到1982年制定经济法2000多件。它们对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恢复并开展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实现了有限制的和有补偿的国有化法律。采取了一系限制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关于社会福利的法律日趋完善。环境保护法逐步兴旺起来。三、1871年刑法典的修改废除了法西斯刑法井恢复1871年刑法典的效力。从1964年起开始对刑法进行逐步的改革。废除了死刑,统一徒刑的方式,对适用短期刑特别加以限制,罚金占重要地位,缓刑适用范围扩大。联邦德国的刑法改革引起普遍关注。第二十章日本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法律制度的变化与改革情况;掌握战后日本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的根本内容与特点。第一节现代日本法律制度的变化与改革一、两次大战期间日本法律制度变化的一般概况1932年前,适应资本主义开展的需要,产业立法、社会立法开展起来并从英美法中吸收了一些新的内容,法律越来越详密化。1932年后,随着法西斯化的逐步确立,各种特别法和国家主义统制立法占据主导地位,法律越来越法西斯化。日本法西斯专政时期公布的有代表性的法西斯法令。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战后日本法律制度的改革是盟国占领政府的要求,也是日本人民为政治民主化而斗争的产物。“日金山和约〞生效前,相继完成了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主要法典的制定与修改工作,法制改革告一段落。“日金山和约〞生效后,日本独立自主地开展立法工作,使各种立法特别是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战后日本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第二节宪法一、两次大战期同宪法的变化1932年前,在“大正德谟克拉西〞运动推动下,议会地位有所提高,选举资格略为放宽,政党内阁开始出现。1932年后,随着法西斯体制的逐步确立,议会地位日益下降,军阀内阁主宰一切,国民的权利和自由不断被剥夺。二、1946年日本新宪法1946年日本宪法的制定。1946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天皇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变超然内阁为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作了放弃战争和不保持武装力量的规定;扩大了公民的根本权利和自由。对1946年日本宪法的评价。第三节民法的变化和经济法的开展一、两次大战期间民法的变化1927年公布民法修改纲要草案,拟对亲属,继承两编进行修改,但未取得多大进展。法西斯统治确立后,公布战时家庭指导纲要,将封建的家庭制度纳入官指引的轨道,服从于加强法西斯统治的需要。二、战后日本民法典的修改对亲属与继承两绢进行了重大修改,以资产阶级的内容耿代封建主义的传统。这是日本民事立法上的一个进步。总那么、物权和债权三编修改不大,以社会利益、公共福利相标榜,其核心仍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三、日本经济法概况第四节刑法的变化一、两次大战期间刑法的变化1926年制定刑法修改纲领,拟对刑法典进行修改,但提出修改草案,并未正式颁行。法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